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3号室惨叫声”刷屏:“孩子我爱你,所以送你去电击!”

请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像尊重独立个体那样去尊重他们的想法和行为。

传说中的13号房

最近,微博曝出一段疑似山东省临沂市网戒中心大楼13号房情况的视频。

在这个视频中,清晰地听到孩子的尖叫声和哭喊着叫“妈妈”的声音。

视频拍摄者说,尖叫声断断续续持续了二十多分钟。

一时间,13号房和它代表的“网瘾电击疗法”再次进入社会各界的视野。

据了解,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是当地精神病院,十几年来,这个医院以“戒除青少年网瘾”而全国闻名,这个网瘾戒治中心的前任主任就是大名鼎鼎的杨永信

那么,这种“网瘾电击疗法”究竟是怎样操作的呢?仅仅用文字描述,就已经让人倍感不适。

这种电击疗法会在孩子太阳穴或手指接通电极,让电流刺激脑部。

对,你没看错,太阳穴。

在一般人看来“脆弱需要保护”的头部太阳穴,却要经受电击。

对这样一种异常残酷的疗法,很多家长却趋之若鹜。

在一篇新闻报道中,一位名叫高杨的父亲曾连续4个月、24小时陪护儿子在网瘾戒治中心“治病”。

在他看来:“我是他父亲,又不能亲手杀了他,他要是像以前那样,就要折磨我一辈子。”

高杨甚至说,想过让自己的儿子跳楼,“从高处落下,恩怨从此一笔购销”。

比电击治网瘾更可怕的,是父母对孩子人权的无视,对这些父母来说,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成了打上自己烙印的私人物品,可以任意处置。

“你是我生的,你要听我的话。”

“为人父母竟然不需要经过考试,真是太可怕了。”

在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父母愿意给孩子最好的,但有些父母却在打着“爱”的幌子,用一种对待“私有物”的态度对待孩子。

这些父母总幻想着,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出一个“理想”的孩子。

前不久,微博上看到一篇文章,北京一所叫“本色男儿俱乐部训练营”的培训机构火了。

这个训练营号称要通过各种训练,让男孩变得“阳刚”起来,把“娘娘腔”消灭在萌芽状态。

而所谓的训练,就是不准哭,不能退缩,不能柔弱,一旦出现这类情况,轻则被教练当众“嘲笑”一番,多安排“摔跤对打”的训练内容,重则直接体罚,跑步、蛙跳、鸭子步、罚站应有尽有。

文章里一个叫张越的小男孩,天性柔弱,这只不过是每个人性格不同,这在母亲和教练眼中却成了要改造的“大问题”。

看着文章最后,张越妈妈满意地说:“这孩子最大的优点就是听话。实在让人不寒而栗。

如果身为父母,只是想要一个听话的、没有自己思想的孩子,那这样的孩子和人形木偶又有什么区别?

父母把孩子视为私人物品还有一种典型的表现:就是乐于“展示”孩子,像展示商品一样。

更别说现在有了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更是让这些父母找到了“同盟”,抖音上常有人宣称:如果生孩子不是用来玩的,那将毫无意义。

这字里行间不就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个小玩具吗?

在抖音上看到过一段视频:

年轻的妈妈兴致勃勃地用巧克力逗自家孩子。

孩子刚要张嘴吃,妈妈就骗他说“是粑粑”,孩子立即偏过头闭嘴。结果妈妈故技重施,一边说“不是粑粑”,一边让孩子张嘴。

就这么来回好几次,在孩子终于吃下巧克力时,妈妈得意地说“你怎么吃粑粑”,孩子一下子把巧克力吐了出来,哇的一声哭了。

就这样,孩子被亲妈当成了满足自己恶趣味的工具。

不论是旁观者还是当事人,都只是“哈哈”一笑过去了,但那个牙牙学语的孩子有没有留下阴影,不得而知。

为什么以爱的名义行伤害之事

都说父母是世界上最爱孩子的人,但是往往给孩子造成伤害,甚至是以爱之名行无理之举,却又不自知也是父母。这也是真正最可怕的地方。

有些父母连网络是什么都不知道,就对“电击能治疗网瘾”深信不疑。

那些把孩子送去网瘾戒治中心接受电击的爸妈,他们难道不知道,孩子在被电流穿过身体的一瞬间,有多么痛多么绝望吗?

不,他们知道,他们中甚至很多人近乎自虐般地眼睁睁看着孩子“治疗”。

但他们秉持的观点很传统:“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是老祖宗传了几百年的铁律。

“我现在打你、电你,是为了你好。”

对“棍棒教育”的迷信还有可能走向另一种极端——家庭暴力

适当的体罚在中国、日本韩国等地都被奉为圭臬,但在某些家长的心中,体罚和暴力已经被划上了等号。

在今年年初,有一则让人心碎的新闻:

江苏泰兴市一个9岁小男孩死在了亲生母亲的毒打之下,而起因却只是弄丢了手机

孩子的母亲在被抓时痛苦地回忆:丈夫长年不归家,不给一分钱生活费。再加上儿子弄丢了手机,又不好好做作业,自己一时生气就用木棍打了孩子。

当医护人员赶到现场时,男孩的身体上伤痕累累,青紫都连成片,惨不忍睹。

当家长们对孩子施加暴力时,他们笃信着传统的“大家长”权威不可侵犯,从来没有反思,是什么让孩子犯错,甚至从未和孩子沟通,连一个辩解的机会都没给过孩子。

孩子不听话、不服管教?要么绑起来,像牲口一样送去网戒中心、豫章书院等“人间地狱”,要么被痛打一顿。

孩子们真的是被电击治好了吗?不,他们是面对极度痛苦害怕了,对亲情绝望了。

不夸张地说,是求生的本能让他们在电击过程中忙不迭承认:“我有网瘾,我错了,我要留在这里接受治疗。”

当这种绝望成为一种习惯,孩子的一生都会笼罩在被暴力对待的阴影中,怎么努力都走不出来。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习得性无助”。

这个概念最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他在小狗身上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小狗被关在笼子里,一开始,只要笼子一通电,小狗就会惊恐地吠叫、哀鸣,重复多次之后,就算在通电前就把笼子的门打开,小狗也不会跑出来了。

那些被电击、被暴打的孩子,和实验中倒地抽搐的小狗何其相似。

在他们心中,那扇自我肯定、自我认知的门早就关上了,哪怕度过了这段时期,却仍然像身负枷锁的囚徒,永远都难以忘记那个绝望的境地下,自己对现实无能为力的状态。

“救救孩子!”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不听话”、“不乖”的部分就像是毒瘤,要被彻底切除。

这种想法让我想到了电影《飞越疯人院》。

影片里那个“不服管教”的主角,最后被当成“刺头儿”,实施了前庭额叶摘除术,永远地成了一个安静、温和、呆滞的“正常人”。

聪明懂事的孩子谁都喜欢,但调皮淘气的孩子就不值得喜欢了吗?

不论是听话还是调皮,是优秀还是平庸,孩子都是父母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生命。

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家长自身成长和修炼的过程。请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像尊重独立个体那样去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行为,拒绝简单粗暴的方式。

暴力并不能摧毁孩子心中的网瘾和叛逆,却能摧毁孩子的未来!

最后,有这样一张图片发人深省。

致那些把孩子送去电击的家长:

当你年轻力壮时,你强迫孩子用“电击疗法”治疗网瘾。

那当你年迈时,你对电视上瘾、对广场舞上瘾、对手机上瘾,孩子又是否可以把你送去接受治疗呢?

互动

你怎么看待“网瘾电击疗法”?

请在留言区说出你的想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豫章书院虐孩:明明是你有病,却逼孩子吃药
为什么躺平,为什么啃老,这些孩子身上的无力感从何而来?
囚禁、性奴安山Y教会的罪行堪比“N号房”!
父亲辞职带14岁厌学儿子游走中国,引发热议:教育,不是只盯着分数
孩子不合格就被送去电击,那么父母不合格呢?
孩子这两个部位很脆弱,再生气也不能打,家长要牢记省得后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