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18超级大脑——大脑的奥秘(二)

6月17日,上海科普大讲坛第98讲“‘超级大脑’来临——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的对话”在上海科技馆举行。亦为 “6·28国际癫痫关爱日”打响了前站。

蒲慕明院士一直致力于脑科学研究,为我们讲述了大脑的奥秘



网络的形成是出生以后产生的,出生之后2~3岁之前是非常关键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有大量的突触的形成,从青春期开始一直到老年期开始慢慢减少。神经网络的形成在出生后的特定一段时期易被脑内电活动影响,不正常的电活动会造成异常的神经网络的长期存在。不同脑区的功能神经网络的形成有不同的关键期,视觉系统1~3岁,语言系统2~7岁。大脑网络的发育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发育关键期的环境和经历。成年脑的可塑性远小于幼年脑。大规模的网络链接变化只在创伤后或病态时出现。

 

各种功能的网络形成在出生后都有一个关键期,关键期内电活动可以稳固或修剪神经突触连接,对网络成形有巨大影响。有限的网络可塑性在网络形成后还一直存在:这些可塑性也就是记忆学习和各种认知的基础。遗传基因是建立正常网络的必要条件,但形成不同网络(脑功能的基础)的因素来自后天不同经验。

 

自我意识,除了人类外只有几种猿类能镜子中认识自己。婴儿要到两岁才能学会从镜子中认识自己。最近的实验发现通过训练,猴子 能镜子中认识自己。

 

2017年体细胞克隆猴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诞生。

蒲慕明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曾获得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香港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美国Ameritec 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求是杰出科学家奖、Gruber神经科学奖。主要从事神经元发育与突触可塑性的分子细胞机制研究。

中国抗癫痫协会病友会

微信号:CBE201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类的大脑可“塑造”
防止智力退化的2种大脑保养法
人脑的奥秘和复杂性:我们如何思考、记忆、学习和创造?
重塑你的大脑---作者:(美)约翰·雅顿
神经胶质细胞新功能的研究
让人脑洞大开的神经科学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