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釉瓷器第五页
红釉瓷器第五页

  


  明宣德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盘 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盘,明宣德,高4.4cm,口径22cm,足径14cm。  盘敞口,浅弧腹,圈足。青花红彩装饰。内底绘海水蛟龙纹。外口沿下绘回纹,腹部绘九条蛟龙翻腾于海水浪花间。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青花与红彩相结合,是当时一种新颖的装饰工艺,两种色彩相互辉映,对比鲜明。宣德青花矾红彩瓷器造型主要有花盆、盘、碗、高足碗等。红彩鲜艳,温润,施彩时深浅分用,以表现纹饰的立体效果。

  


  明永乐鲜红釉高足碗 鲜红釉高足碗,高9.9cm,口径15.8cm,足径4.2cm。  碗撇口,弧腹,高圈足微外撇。碗外壁及足满施鲜艳的宝石红釉,内壁为白釉,有暗云龙纹装饰。碗心暗刻篆书“永乐年制”四字款。  此碗造型秀美,鲜红釉纯净无瑕,亮丽匀净,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唯一带有永乐官窑年款的红釉器。  高足碗盛于元代,又称靶杯,在明代初年亦十分流行。永乐红釉高足碗弥足珍贵,最负盛名。

  


  明成化鲜红釉盘 明成化鲜红釉盘,高5cm,口径20.9cm,足径13.5cm。  盘敞口,弧壁,圈足,底微塌。因形似鸟窝,俗称“窝盘”。盘里及足内均施白釉。外壁施高温铜红釉。红釉釉层肥腴,呈色鲜艳,灿若天然红宝石。由于釉层气泡大且密集,釉面泛桔皮纹,使入射光线发生散射,视之柔和悦目。圈足外墙积釉处红里透黑,宛如青虾之背。口沿因高温烧成时釉料熔融、垂流而显露白色胎骨,形成一道圆润的白边。胎体较厚,外底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款,色泽淡雅,顿挫有力。  明代鲜红釉瓷器以永乐、宣德时产量最大,质量也最好,此后因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生产渐入困境,产量锐减,成功之作很少见。至嘉靖时,虽然宫廷一再催烧鲜红釉瓷器,但由于烧造难成,有关官吏不得不请求以容易烧造的低温矾红釉取而代之。  传世的成化鲜红釉瓷器极其罕见,故极珍贵。前些年景德镇珠山成化官窑遗址出土成吨的瓷片标本,鲜红釉瓷标本仅属个别,而上述鲜红釉盘标本亦属仅见,说明成化鲜红釉瓷只是偶然烧造。这种盘的造型、釉质(釉内气泡、桔皮纹等)均极似宣德鲜红釉盘,如无款识,极易被误认为是宣德器。

  


  .

  


  .

  


  .

  


  明宣德 鲜红釉描金云龙纹碗 鲜红釉描金云龙纹碗,高8.8cm,口径20.9cm,足径9cm。  碗撇口,弧腹,瘦底,圈足。通体施红釉,口沿一周呈白色,称“灯草边”。内外壁均以金彩描绘二龙戏珠纹,外壁近底处以金彩绘变形莲瓣纹一周,金彩虽已脱落,但图案依稀可见,可以想见原初金彩与鲜红釉相辉映的富丽气度。足内施白釉,无款。  清乾隆帝曾于丁酉年作诗赞此宣德红釉碗:  “雨过脚云婪尾垂,夕阳孤鹜照飞时。  沼澄铁旋丹砂染,此碗陶成色肖之。”   明宣德红釉的胎、釉都较永乐时期略厚,红釉发色微深,有的呈暗红色,器型也多于永乐时期。由于铜红釉对窑室气氛极度严格,烧制困难,宣德以后红釉制品渐少。今日所见明永乐、宣德红釉器物皆为精品,弥足珍贵。

  


  明清瓷器

  


  清雍正款胭脂红釉罐——没有花纹,全为一色胭脂红,釉色鲜艳夺目,匀净细腻,给人一种非常美的感觉。底为双圈排六字青花楷书款“大清雍正年制”。

  


  清乾隆 胭脂紫釉菱口花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花盆内外沿皆为菱口,底穿二孔,三足呈如意头形。器形小巧雅致,工艺讲究。通体施胭脂紫釉,釉色富贵华丽,为乾隆时期较为特殊的品种。

  


  清康熙郎窑红釉凤尾尊——高45.5cm,口径12.7cm,足径14.4cm。 尊口微敞,短颈,肩以下渐收,胫部外撇,圈足。无款。内壁施白釉,外壁通施郎窑红釉,底足内施白釉,微泛黄并开有细小纹片,俗称“米汤底”。 凤尾尊又称观音尊,是清康熙时期流行的瓷器式样。郎窑红釉是一种高温铜红釉,因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理御窑厂窑务时创烧而得名。以地方官督理窑务是清初御窑厂的管理制度和特征之一,是对明代旧制的延袭。郎窑红釉在高温下流动性大,器物口沿处因釉薄而呈现自然白色,底部釉厚色浓甚至釉凝成堆。由于施郎窑红釉的器物在底足处理上都有刀削外足跟的做法,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红釉釉层不会流至器足或与垫饼粘连,从而形成独特的风格,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说。此尊形体端庄挺拔,釉色鲜红浓艳宛若初凝牛血,并具玻璃光泽,灿烂夺目。

  


  清雍正--霁红釉--玉壶春瓶 台北故宫藏。玉壶春瓶创烧于北宋,因宋人诗句"玉壶先春"而得名。霁红釉因原用于祭祀,故又名祭红,后清督陶官唐英改名为霁红。"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费良工。霜天晴昼精心合,一样搏烧百不同。"可知烧造难度之大。霁红的美在于那种神鬼莫测、似有似无的变幻。

  


  康熙郎窑红釉琵琶尊-故宫藏品

  


  雍正矾红彩甘藤纹瓶

  


  清雍正矾红彩甘藤纹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高22.7cm,口径6.2cm,足径5.5cm。  瓶撇口,细长颈,丰肩,肩以下渐收,圈足。通体在白釉地上用矾红彩描绘缠枝甘藤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花纹细密清晰,与修长的瓶身相得益彰。

  


  景德镇窑胭脂红釉缠枝螭龙纹瓶(上海博物馆藏)—— 高37.3厘米。瓶敞口,广肩,长腹,胫部内敛,圈足内凹。胎质精细洁白,釉面匀净,瓶身由颈、肩、腹和底分段拉坯,粘接而成,器身几乎不见接坯痕。白釉上以胭脂红彩装饰,可分成四部份,颈部是缠枝莲纹,肩部有云肩装饰,足部是莲瓣纹,腹部的主体装饰是八条穿梭在莲花间的螭龙,整个画面繁复满密,具有很强的图案化装饰效果。口部有一圈黄彩作筛,是仿唐宋金银扣装饰。底部有“乾隆年制”四字款。胭脂红彩是随珐琅彩而传入中国,是以金为呈色剂的釉上彩料,是名贵的釉上彩品种,而有较大品种出现则更为珍贵。

  


  明洪武釉里红牡丹纹军持(故宫藏品)——高14cm,口径2.3cm,足径7.1cm。 军持直口,长颈,颈中间出沿,扁圆腹,肩部一侧有一短流,无柄。器身绘釉里红缠枝牡丹纹,花叶布满器身,釉里红发色红艳纯正。 明初洪武时,景德镇窑烧造釉里红瓷器已很盛行,这件釉里红牡丹纹军持为佛教僧侣用以饮水或净手的器皿。其造型独特,纹饰色彩纯正,堪称洪武釉里红制品中的珍品。

  


  清 乾隆釉里红福寿纹葫芦瓶:高31.2厘米、口径5.1厘米、足径9厘米。釉里红亦是釉下彩,元代已开始烧制。在器胎上用含铜的釉料绘出纹饰,然后上透明釉,高温一次烧成。到清康熙、雍正时期,釉里红烧制技术更进一步发展。

  


  清雍正矾红地白花蝴蝶纹圆盒(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高10cm,口径18cm,足径12cm。  盒呈扁圆形,上下子母口套合,圈足。盒内施白釉,外通体矾红彩为地留白蝴蝶纹及缠枝花纹装饰。外底青花双圈内署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此盒造型秀巧,装饰新颖,堪称雍正官窑瓷器中的珍品。

  


  清矾红番莲纹藏草瓶:高22.2厘米、口径3.3厘米、足径12.2厘米。矾红又称描红,俗称盖雪红。器仿藏传佛教供器藏草瓶的造型,形如宝塔,下承以高足。通体白地矾红彩绘番莲、变体莲辦纹和焦叶纹等。

  


  元 红绿彩狮戏球纹玉壶春

  


  明 洪武 釉里红缠枝菊花纹玉壶春瓶:高32.1厘米、口径8.3厘米、腹径20.1厘米、足径11.9厘米。釉里红亦是釉下彩,先施彩釉,再挂透明釉,然后一次烧成。彩釉中含有铜(Cu)的成分,烧成后呈红色,故称为釉里红。

  


  雍正仿宣德款青花釉里红凤穿牡丹盖罐,清雍正,通高28.7cm,口径12.5cm,足径11.2cm   罐直口,圆唇,短颈,直腹,圈足。盖圆顶,子口,宝珠钮。通体饰青花釉里红纹饰。盖面与罐腹以釉里红绘主题纹饰--凤穿牡丹纹,短颈处绘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肩、胫部与盖边沿绘青花釉里红天蝠纹。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仿款。   此罐的图案喜庆吉祥,展翅的凤凰口衔牡丹飞翔在鲜花丛中。青花的典雅与釉里红的热烈恰到好处地平衡了视觉,烘托了主题。此种盖罐又称壮罐,明代宣德时期创烧,清代雍正、乾隆时有仿品。

  


  大英博物馆藏品鉴赏:清康熙时期部分釉里红作品

  


  大英博物馆: 明洪武 釉里红碗

  


  大英博物馆藏品鉴赏:清康熙时期部分釉里红作品》 -

  


  梅瓶

  


  清乾隆 窑变釉梅瓶 高37.2cm,口径7cm,足径11.2cm。 瓶小口,短颈,丰肩,瘦胫,圈足。外壁通体施凝厚的火焰红釉,釉色以紫红色为主,间有少许蓝色。足内仿宋钧釉,无款识。 窑变釉是清代雍正时期仿宋代钧窑釉色繁衍出来的一个新品种。它是一种高温颜色釉,采用两次或多次上釉的方法烧成,将各种不同颜色的釉融合为一体,在不同的窑内气氛中呈现出多种美丽的釉色,交织在一起,形成千变万化的缕丝状线条或斑片,奇妙无比。 此瓶仿雍正窑变釉烧造,形制较大,胎体厚重,胎质细腻,釉层里闪现出深浅不同的蓝色线条,与红釉相互浸润,色彩斑驳瑰丽,美不胜收。

  


  清雍正,矾红地白花蝴蝶纹圆盒,高10cm,口径18cm,足径12cm 盒呈扁圆形,上下子母口套合,圈足。盒内施白釉,外通体矾红彩为地留白蝴蝶纹及缠枝花纹装饰。外底青花双圈内署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此盒造型秀巧,装饰新颖,堪称雍正官窑瓷器中的珍品

  


  【清道光-祭红釉橄榄瓶】橄榄瓶始于顺治,雍正、乾隆时期渐多,但多略瘦长。至道光时期便“发福”了,变得有点“富态”了,却也显得端庄稳重起来。且由于红色本就难烧,此器发色沉稳均匀,陈设效果颇佳,也很值得关注。原为北京文物公司旧藏“库货”,于2002年7月1日由翰海拍卖公司拍出,第1836号。

  


  郎窑红瓷器 高42.8厘米,口径11.8厘米,足径14.6厘米。撇口,直颈,丰肩,腹下渐收,体形瘦长,器底外撇,圈足。通体红釉,釉面光亮玻璃质感强,开细纹片,并带有不规则的牛毛状丝纹。口、底及里部施白釉,呈米黄色,露胎处可见火石红斑。此器造型挺拨俊秀,器型直线、曲线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显得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是郎窑红瓷器的成功作品。郎窑红,清康熙时期的官窑。以江西巡抚兼督陶官郎廷极的姓氏命名。他恢复并发展了元、明以来铜红釉的工艺,其似初凝牛血一般鲜红浓艳的釉色,可与饮誉中外的明代宣德宝石红并肩齐名,因为有“比视成宣欲乱真”之说。

  


  明代釉里红暗刻凤纹兽耳直瓶

  


  清康熙--豇豆红釉--洗 高3.9cm,口径8.2cm,足径7.5cm。豇豆红釉是一种呈色多变的高温颜色釉,用还原焰烧成。其基本色调如成熟豇豆的红色,故名。

  


  釉里红

  


  釉里红

  


  明宣德 霽紅釉宣德碗

  


  明宣德 青花釉裡紅纏枝蓮紋罐

  


  元--釉里红地--白花暗刻云龙纹四系扁壶 高34cm,口径8.5cm,足横26.5cm,足纵8.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壶圆唇,短直颈,弧肩,肩两侧各置双系,扁方腹,方圈足。底露胎,胎细白。釉色白中透青灰,介于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间。壶两面均刻龙纹、灵芝形云纹、火珠纹、如意云头纹和折枝花纹,花纹以外釉里红填地。  此壶的造型别致,带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特征。工艺方面则体现出元代釉里红瓷器初创时期的制作水平和艺术风格。

  


  元代青花釉里红浮雕云龙纹双兽铺首犬钮盖罐==清香碧莲翠艳润...春雁舞蝶青飞醉....青雁

  


  清乾隆青花矾红九龙纹大盘

  


  


  


  


  皇家长物宫廷艺术专场精品

  


  清道光--红彩绳纹状元红酒坛 通高15cm,口径4.8cm,底径6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酒坛小口,宽肩,肩下渐收,平底。通身施低温红釉,肩、腹部饰仿竹编黄色提兜状纹。肩部两个双方框内分别墨书“状元红”、“老酒”字样,近底处有“浙绍德润濂记”方形印记。  此酒坛大小适中,工艺精巧,坛口外撇便于系绳,表现出质朴自然的情趣。

  


  清雍正--矾红彩鱼藻纹瓶 高46.5cm,口径12.5cm,足径11.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瓶撇口,短直颈,溜肩,腹部上丰下敛,圈足。内施白釉。外壁矾红彩加绿彩绘通景鱼藻纹,生动传神。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此瓶上的图案绘画笔触细腻,将鱼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并且通过“鱼”表达了“吉庆有余”这一美好的愿望。

  


  乾隆、【矾红描金花冉盘】

  


  皇家长物宫廷艺术专场精品

  


  白套红云龙纹玻璃瓶以涅白色玻璃做胎,紫红玻璃为饰。瓶口饰弦纹一周,颈部饰蕉叶纹,肩部饰蔓草纹和如意云纹,腹部为如意云龙戏珠图,间饰云纹,近底饰以莲瓣纹,瓶底双方框内刻楷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此瓶造型典雅、胎质润泽、纹饰华丽,是乾隆时清宫玻璃厂套料作品中之佼佼者==清香碧莲翠艳润...春雁舞蝶青飞醉....青雁

  


  清乾隆 珊瑚红地留白竹报平安碗一对

  


  乾隆釉里红团螭龙纹葫芦瓶

  


  明清瓷器

  


  明嘉靖描红云龙寿字水盛——造型与「青花云鹤寿字盖罐」相近,尺寸较小并缺盖。收口,硕腹,浅圈足。器面画云龙两条,加书二寿字,龙纹呈爬行状。口沿画红线一道,底描红楷书「大明嘉靖年製」,外加双圆圈。 高5.7公分口径5.5公分底径7.5公分

  


  明嘉靖--红地黄--彩龙纹罐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康熙--釉里红--狮纹油锥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雍正--釉里红--龙纹梅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胭脂红地粉彩缠枝花卉纹花口瓶

  


  元--釉里红---划花兔纹--玉壶春瓶 高20.5cm,口径6.3cm,足径6.8cm。 瓶撇口,细颈,垂腹,圈足。通体施青白釉。肩部及腹径最大处各有暗刻弦纹4道,上腹部刻划一只野兔奔跑于花草间,小兔作回首观望状,以釉里红点睛,刻划技法娴熟,刀锋犀利洒脱,线条流畅自然,形象栩栩如生。花纹空白处随意涂抹釉里红,形成红地白花,增强了图案的艺术效果。瓶内口部涂抹釉里红。由于釉里红瓷器烧造难度大,传世较少,所以十分珍贵。

  


  景德镇窑釉里红花卉纹玉壶春瓶元 (1279年-1368年)高31.4厘米,口径8.4厘米,底10厘米丰台区瓦窑村金代一号塔基出土首都博物馆藏 玉壶春瓶据说是以唐人诗句“玉壶先春”而得名,其器型可追溯至半坡类型的彩陶细颈瓶。历经数千年演进而日臻完美,至宋则完全成熟,其形体修长,秀美端庄,是中国瓷器中最优秀的瓶式之一。  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瓷艺工匠的创新品种,烧成难度大,传世和出土的为数不多。此瓶出土于丰台瓦窑一号塔基,釉里红呈色显示出初创时期的特征,极为难得

  


  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云龙纹天球瓶清 雍正(1723年-1735年)高51厘米,口径13厘米,底径19厘米

  


  景德镇窑珊瑚红地珐琅彩花鸟瓶 清 雍正(1723年-1735年)高21.5厘米,口径3.5厘米,底8.2厘米首都博物馆藏

  


  雍正矾红地白花蝴蝶纹圆盒

  


  洪武釉里红折枝牡丹纹菱花口盘

  


  元代的时候,景德镇窑开始在高温白釉或白地黑花瓷上用红、绿、黄等彩勾画出纹饰,再入窑以800℃左右的低温烧成。因为相当于在宋、金瓷器的原有形态上增加色彩,因此也常称为“宋加彩”或“金加彩”。元代红绿彩存世极少,以至于学术界对于它是否存在都还有疑虑。但一般来说,学术界都认为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院藏的元红绿彩狮子戏球纹玉壶春瓶,以及日本根津美术馆藏的红绿彩宝相花纹玉壶春瓶,在器型和绘制手法上具有鲜明的元代特征,是元代红绿彩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    图片为元红绿彩狮子戏球纹玉壶春瓶

  


  【窑变釉钵缸】·清乾隆

  


  【黄地开光粉彩四方壶】·清乾隆

  


  清代 胭脂红瓶

  


  【釉里红石榴尊】·明洪武

  


  ·【胭脂红彩小瓶】·清乾隆

  


  ·【胭脂红彩小瓶】·清乾隆

  


  ·【胭脂红彩小瓶】·清乾隆

  


  【豇豆红釉尊】·清康熙

  


  古董

  


  故宫收藏的明宣德鲜红釉葵花式洗则是采用浸釉法制作的,釉层比较厚重,充分体现出了鲜红釉的不透明性。  浸釉法指将坯体浸入釉中片刻,利用坯体的吸水性使釉浆附着于坯体表面。

  


  康熙豇豆红团螭纹太白尊

  


  故宫的清雍正胭脂红釉盘

  


  道光矾红龙纹杯

  


  窑变釉里红

  


  钧窑的“海棠红”,可以说是最著名的红釉了。  除了“海棠红”以外,还有许多美丽的红色釉。    红色釉中,由于高温红釉烧成难度极大,通常都相当名贵。  著名的高温红色釉中首推永宣时期的鲜红釉。    鲜红釉有叫做“宝石红釉”,是陶瓷领域第一种色泽纯正的红釉瓷器,于永乐年间景德镇窑创造成功,是景德镇窑的重大贡献。  鲜红釉瓷器以永宣时产量最大,质量也最好,此后因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生产渐入困境,产量锐减,成功之作很少见。至嘉靖时,虽然宫廷一再催烧鲜红釉瓷器,但由于烧造难成,有关官吏不得不请求以容易烧造的低温矾红釉取而代之。  在此之后,高温红釉甚至一度失传,一直到康熙年间才重新研制成功。    图片是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明成化鲜红釉盘,这种釉的形态是典型用的“喷釉”方法上釉的。  喷釉指的是系采用喷釉器将釉料雾化喷到坯体表面。

  


  “郎窑红”。所谓“郎窑”,指的是清康熙时候,江西巡抚郎廷佐作为督陶官时期的景德镇官窑。  郎窑的最大成就,就是高温铜红釉的烧制成功,恢复了早在200多年前明代中期就失传的高温铜红釉烧造技术。    郎窑红是模仿明宣德时期宝石红釉特征烧制的,是我国名贵铜红釉中色彩最鲜艳的一种。  郎窑红色彩绚丽,红艳鲜明,且具有一种强烈的玻璃光泽。由于釉汁厚,在高温下产生流淌,所以成品的郎红往往于口沿露出白胎,呈现出旋状白线,俗称“灯草边”。而底部边缘釉汁流垂凝聚,近于黑红色。    高温红釉由于对烧成的气氛、温度要求很严,烧制一件成功的产品非常困难。因此当时有民谚说:“若要穷,烧郎红。”郎红器在当时就很昂贵,后世民国仿造者不计其数。  图片为故宫所藏的康熙郎窑红釉琵琶尊。釉色分布比较典型。

  


  清乾隆 粉红锦地番莲碗 --- 整件作品壁薄如纸,繁花似锦,敷彩淡雅,线条清晰,不失为乾隆官窑的代表作。浅粉红底釉远看似一层薄的素色底釉,近观才发现釉面已先以针状工具逐次剔除底釉,营造出锦地纹。再于织锦的底纹上彩画各种花卉,表现出锦上添花的多层次装饰风格。台北故宫藏。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龙海水云纹双耳扁壶

  


  明洪武釉里红松竹梅纹玉壶春瓶 釉里红松竹梅纹玉壶春瓶,高33cm,口径8.8cm,足径11.3cm。  瓶撇口,细颈,圆腹,平底,圈足。通体釉里红纹饰:里口沿绘卷枝纹一周,颈部绘蕉叶纹,颈、腹之间绘变形海水、卷枝纹各一周,腹部主题纹饰为松竹梅,衬以山石、芭蕉、灵芝纹。近足处绘莲瓣纹一周,圈足上亦绘卷枝纹。  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一个品种,烧成难度大。此件玉壶春瓶继承元代釉里红的烧制技术,红呈色较纯正,纹饰清晰,是明初景德镇釉里红之佳作。

  


  元代釉里红地白花暗刻牡丹纹玉壶春瓶 里红地白花暗刻牡丹纹玉壶春瓶,元,高28.6cm,口径7.8cm,足径9.8cm 。   瓶撇口,细长颈,溜肩,垂腹,圈足。里外施釉,釉色青白。瓶口以釉里红为饰,颈及腹下部各有两道刻划弦纹,腹部的主题图案以釉里红为地刻牡丹纹。   此瓶造型挺拔清秀,红釉鲜艳而晕散,呈现出元代早期的特点。

  


  明宣德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明宣德,高8.8cm,口径9.9cm,足径4.4cm。  碗撇口,深弧腹,丰底,下承以外撇高足。通体施白釉,釉面泛橘皮纹。碗外壁在白色的釉面上凸起三条红鱼。内底青花双线圈内署青花楷书“大明宣德年制” 双行六字款。  此器造型端庄,鱼纹刻画生动活泼,仿佛三条红鱼首尾相随于水中。莹润的橘皮纹白釉与明艳的釉里红纹饰互相衬托,相映成趣。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是明宣德时出现的新颖品种,这种高足碗在明代万历、天启及清代的康熙、雍正朝都有仿制,其中以康熙朝仿品最为乱真,但釉面不及真品肥腴明亮,腹部欠丰满,高足线条略显生硬。  值得一提的是,此种釉里红瓷器上的三鱼纹系高温铜红釉的局部使用,其鱼纹凸起,具有天然红宝石般光泽,文献称之为“釉里红宝烧”,它与一般意义上以铜红彩描绘图案纹饰的釉里红瓷器有所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清乾隆祭红釉盘

  


  淡粉釉洗口瓶

  


  清康熙 宝石红观音尊 高25.6公分,口径7.3公分,足径11.1公分 。清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1705-1712),江西巡抚郎廷极奉派前往景德镇御窑厂管理烧造事宜,生产的瓷器中有一种遥仿自宣德的红釉器,色泽鲜艳,特别引人注目。因是郎廷极监造之下的产物,所以称为「郎窑红」。此瓶形制和观音手持之净瓶相似,故又有观音尊之称。瓶口不规则的脱釉,则是郎窑红作品的典型风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珍品、古仿、新仿瓷器高清图文对比(下)
大都2021秋拍丨“臻瓷”专场之精品瓷器预览
清乾隆瓷 - 12
明代早期瓷器
我的收藏 明洪武瓷 2:釉里红瓷
鉴赏之三十五 中国瓷器 (二十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