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吐蕃王朝对外扩张的基础因素

原创 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 2019-03-27 08:13:06

吐蕃是一个充满谜题的王朝,它从七世纪走下高原,以区区数百万的人口,向东、西、北强势拓展,尽占青海、河陇、川西、滇西北、天山南北麓,甚至越过帕米尔高原,直抵中亚阿姆河流域一带。

先后与当时亚洲最强大的三个军事集团,唐、南诏、大食、回鹘分别进行了几十乃至上百年的激战。

这种扩张的决心和烈度,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十分罕见,更遑论之后的藏族政权各个呆若草鸡。

对于吐蕃王朝强势拓展的态势,即便身为对手的唐朝,也不得不啧啧称奇。

《新唐书》称之:“惟吐蕃、回鹘号强雄,为中国患最久”。《旧唐书》则以“地方万余里,西戎之盛,未之有也”记之。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吐蕃王朝有如此的扩张动力。又是什么原因,使其成了藏史上最辉煌豪劲的时代呢?

今天,我们从其国家的自然环境、政权结构和军事组织形态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一、青藏高原的自然形态是吐蕃王朝对外扩张的原动力;

很多时候,自然环境会塑造一个族群、一个国家精神风貌,越是生活在环境恶劣地区的族群越强悍,也越有对外扩张的动力。

类似的例子,在人类历史上不胜枚举,中国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北欧斯堪的纳维亚的维京人都是典型的例子,吐蕃人也是如此。

青藏高原严苛的自然环境,无法容纳大量人口。

对于吐蕃的立国之本农业来说(吐蕃是个披着游牧外衣的农耕国家,这点和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不同),整个青藏高原适宜农耕生产的地区,不过只有雅鲁藏布江两岸的河谷地区(年楚河、拉萨河、雅碧河)以及横断山脉三江并流区域的部分沟谷地带。

但这些适宜农耕的地区,大都零散、狭窄,缺乏连片辽阔的耕种条件,加之高原气候寒冷、无霜期短,丰产作物在高原无法生长,只能被迫种植低产、耐寒、耐旱的农作物。例如,青棵、小麦、豆子、油菜等。

另外,受制于地形的限制,西藏农耕地区能够进行有效灌溉的区域很少,大量地区只能靠天吃饭,尤其到八、九月份收割季节,一场冰雹,就会使一年的辛苦,化为乌有。

这些条件都是天生限制,即便号称天神后裔的吐蕃王室悉卜野家族,也无能为力。

所以,虽然农业是吐蕃王朝的立国之本,但不稳定的农业产品产量是制约其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再来看畜牧业,青藏高原上有着广阔草原,貌似完全具备成为国家经济的主要支柱。

但别忘了,青藏高原上主要的草场,大多分布在海拔三千至四千米的区域。这种海拔的草场和内蒙草原、中亚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环境,完全没有可比性。

高海拔地区的草原,牧草蓄积量极低,而海拔高度一旦超过4000米,严格意义上说,就不应该称之为草原,而应叫高海拔草甸或荒漠苔原。

在这种环境下,能够生活的动物多为耐寒的耗牛、藏绵羊,甚至马匹的质量都算不得好。

要知道,虽然马是种喜欢凉爽的动物,但并不十分耐寒。因此,气候湿热的江南养不了马,但高海拔寒冷地区也一样不出名马。

因此,吐蕃虽然拥有大量的草场,但畜牧业依旧十分脆弱,成不了支撑国家经济的主要支柱。

这也是吐蕃对外输出的产品,主要是食盐、羊绒和毛纺品的原因,而需要大量进口的商品则是粮食和茶叶。

一旦高原上形成了统一的政权结构,整合了内部势力、社会趋于稳定、人口开始增长,其国家必然会走上对外扩张以战养战之路。

因为,以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和劳动生产力衡量,人口上限的天花板被卡死在二百万人左右(此数值一直保持到清末),完全不具备争霸天下的可能。

聂赤赞普从天而降壁画

二、吐蕃王朝的政权结构是对外扩张能力的基石

吐蕃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一套类似于中原的“天子”思想。

悉卜野家族在从部落,到部落国家(小邦国),再到集权帝国的演进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君权神授”社会体系。

吐蕃王室从初代聂赤赞普开始便以“天神下凡、代天牧民”的形象出现,并在其后不断加强。

《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中记载,“降世天神之上,天父六君之子,三兄三弟,连同赤(墀)顿祉共七位,赤顿祉之子即岱·聂赤赞普来做雅砻大地之主,降临雅砻地方,天神之子作人间之王,后又为人们目睹直接返回天宫。”

大昭寺门前“唐蕃会盟碑”则刻着,“圣神赞普悉补野自天地浑成,入主人间,为吐蕃之首领。”

《谐拉康刻石》:“……(聂赤赞普)作为人间怙主,降临大地,后,又重返天宫——。”

另外,吐蕃君主“赞普”的称号为其政权独有,周边其他政权均不见此称谓。

《新唐书·吐蕃传》中对“赞普”一词的解释为,“其俗谓雄强曰‘赞’,丈夫曰‘普’,故号君长曰‘赞普’。

但其实,从藏文本意而言,“赞”本就是吐蕃人敬畏的神祗之一,“普”则是一个阳性字尾。

在吐蕃人的概念里,“赞普”的意思,就是视其君长为神的化身,具有无比的威灵,且“赞普”一词本身就有厉害、雄强的意含。

由此“天神下凡”的思想为核心,在藏文史料中多见对赞普的修饰性词汇。例如,“圣神赞普”、“天赞普”、“天降之王圣神赞普”、“天神来作人主、圣神赞普”、“赞普天子”等。

这种类似于中原君权结构的思想,也意味着吐蕃王朝拥有构建自己“天下秩序”的核心,而所谓“天下秩序”中,必然需要包含周边其他政权和土地,而不是关起门来夜郎自大。

因此,在吐蕃王朝的碑铭中,常有“四方诸王无与伦比”的描述,而在和唐朝的外交活动中,也逐渐从最初的“称臣”、“执子婿之礼”演变为,开始在会盟文件中“抠字眼”了。

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唐蕃在准备清水会盟的文件时。吐蕃使臣便指出,唐朝宰相给吐蕃的国书中,使用了歧视性的词语,吐蕃朝内对此事提出正式抗议。

时任唐朝宰相杨炎的国书是这样写的:“所贡献物,并领讫;今赐外甥少信物,至领取。”

赤松德赞赞普认为,书中所用“贡”、“赐”二字,代表着以吐蕃为臣的意味,吐蕃不能接受,要求唐庭给出明确解释。同时提出,唐蕃边界要以云州之西,贺兰山为界,

这两条意见隐含之意为:

第一、吐蕃要谋取和唐朝平起平坐的国家外交关系;

第二、吐蕃占领的河陇二道领土,要求得到唐朝的正式承认。

由于安史之乱后,唐朝在军事上前面落於下风,面对吐蕃的指责,只能无奈的以“前相杨炎不循故事,致此误尔”的借口,修改敕书,把“贡”改为“进”’,把“赐”改为“寄”,把以“领取”改为“领之”。

同时,对于吐蕃提出的边界要求,“其定界盟,并从之”——《新唐书 · 吐蕃传》。

由此可见,吐蕃君臣的心理早已不满足于闭关锁国,而是饱含着对外拓展的雄心。

西藏武士壁画

三、吐蕃的军事组织形态是对外扩张的保障

西藏的自然环境和人口基数是吐蕃王朝的硬伤,对此特点即便是老对手唐朝都心知肚明。

咸亨三年(672年)四月,唐高宗李治面对来访的吐蕃使节仲踪,曾向他询问“吐蕃赞普与其祖孰贤?”

仲琼对吐蕃自然风貌和财力的描述是,“吐蕃土风寒苦,物产贫薄,所部逻婆川,唯有杨柳,人以为资,更无草木。乌海之南,盛夏积雪,冬则羊裘数重,署月扰衣裘褐。赞府春夏每随水草,秋冬始入城隍,但施庐帐,又无屋宇,文物器用,岂当中夏万分之一。”

这当然不是仲琼在忽悠李治,唐蕃两国在二百年的交往史上,虽刀兵相见一百九十余次,使臣互访也达到了一百七十余次,对手是什么情况,心里都有数。

因此,唐朝宰相陆贽《论抵御吐蕃策》中,才有“今四夷之最强盛为中国甚患者,莫大于吐蕃,举国胜兵之徒,才当中国十数大郡而已”的论断。

但就是在这种自然环境和人口基数的条件下,吐蕃却做到了东侵唐朝、南服南诏、北低回鹘、西挡大食的伟业,确实令人讶异。

松赞干布和两位公主的塑像

吐蕃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就有赖于其国内的管理体系和军事组织构架了。

松赞干布时期,凭借其无所匹敌的个人威望,以及手下几位贤臣的辅佐,吐蕃王朝第一次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官吏体系和法律条文。

这个被称为“钦定六大法”的制度,将国内各阶层的位阶一一详细排定,规定国内各贵族、小王、各大家族均需指派成员入朝为官,并仿效唐朝的告身制,厘定各官员的职权,按官位大小而赋予告身令。

而所有权利的最终解释权牢牢的掌控在赞普手中,形成了一个严密的贵族官僚系统。并以此官僚系统,处理各氏族内部的事务,解决各氏族之间的纷争,将各氏族所有的土地、人民全都纳人统治之下,完成了君主集权的王朝体制。

由此彻底改变了之前,吐蕃国内官无定制、兵无常统的现状(“虽有官,不常厥职,临时统领”)

同时为了有效管控各地的民众,吐蕃还施行了一套结合军事、社会、行政、生产于一体的制度——“五如六十一东岱制”。

这个制度将吐蕃国土划分为五个“如”(军区),“如”有部、翼的意思,每个“如”下设有若干东岱(千户)

每个“如”都设有“如本”、“元帅”、“副将”等职,千户设有千户长(又称千夫长),下设有百夫长等职务。“如本”和“千户长”既是军官,又是地方行政官员,负责军政民政事务。

而以地域划分的“如”保证了,每个“如”内部的军队都是原来的部落民,每个千户长所统的兵士大都是同一部落的人组成。相互之间能够团结,互相照应,并为自己部落的声誉不惜牺牲,极大的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五部遗教·大臣遗教》、《贤者喜宴》等史料记载,吐蕃每个“如”的军马由同一种颜色的马匹组成,旗帜亦各有区别,因而只要一看到马匹和旗帜,就可以判断出是哪个“如”的军队,十分有利于行军作战和调遣指挥。

通过“五如六十一东岱”的制度设定,形成了一张覆盖全国的网络,将每一个基本社会单位掌控在国家机器之下。

而散落各地的吐蕃民众,也第一次被拧在一起,为一个目标奋斗,并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除国家的军事系统外,吐蕃还有一套非常严格的奖惩制度与之相伴,即所谓的“六标志”制度。

在藏文史料《贤者喜宴》中记载,为鼓励勇猛作战与惩罚临阵退却者,吐蕃设置了六种褒奖制度和惩罚制度。

其中,勇者按照军功的大小,可以得到“六勇饰”,分别是虎皮裤、虎皮上衣、虎皮小披肩、虎皮大披肩、整块虎皮制之外套、整块豹皮制的长袍等六级。而对于战场表现怯懦者,则“悬狐尾于其首,表其似狐之怯”。

《旧唐书·吐蕃传》载:“(吐蕃)军令严肃,每战,前队皆死,后队方进。重兵死,恶病终。累代战没,以为甲门。临阵败北者,悬狐尾于其首,表其似狐之怯,稠人广众,必以徇焉,其俗耻之,以为次死。”

除了精神上的褒奖外,吐蕃为求鼓励士气,张扬军威,还有物质上的战场激励制度。

吐蕃虽然是一个以农业为本的国家,但其战争输出的方式与游牧民族一般无二。都是以战养战的军事法则,不依赖繁杂的后勤补给,战场掠夺所得均归己有,以此来作为参战将士的酬劳。

《册府元龟》记载:“出疆之资,亦无定给,而临阵所得,便为己有,所以战伐吞并,往必成功”。

在这种战争模式下,参战成了家族和部落获取财资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吐蕃将士往往能够拼死而搏,以便获得更多的收益。

有时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吐蕃赞普还会在战前许诺重奖,来激发战士的动力。

例如:《旧唐书·郝玼传》记载,唐边镇名将郝玼在边三十年,蕃人畏之如神,故赞普下令:“有生得郝玼者,赏之以等身金。”

另外,对于战场阵亡的将士吐蕃也有相应的保障制度。

按吐蕃律例规定,绝嗣者或犯罪者,其土地财产均由王室没收,但为国捐躯者除外。

吐蕃简牍中便有这样的记载:“忠心耿耿,尽忠效劳,为敌所杀,奴隶、土地由其子孙后代领有。”

同时,对于阵亡的勇士,其墓葬不但享有特定的坟区,且佐以特殊记号,以示哀荣。

唐使刘元鼎在所著《使吐蕃经见纪略》一文中写道:“河之西南地如碱,原野秀沃,夹河多柽柳,山多柏坡,皆邱墓,旁作屋,赭涂之,绘白虎,皆夷贵人有战功者,生衣其皮,死以旌勇”。

以上种种政治、经济手段,促成了吐蕃军队强悍的战斗力,也彻底激发了吐蕃人在恶劣环境下养成的勇悍之气,使之成了对手战场上的梦魇。

难怪陆贽会在《论抵御吐蕃策》写道:“(吐蕃)动则中国畏其众而不敢抗,静则中国惮其强而不敢侵,厥理何哉?良以……蕃丑之统帅专一故也。

夫统帅专,则人心不分;人心不分,则号令不贰;号令不贰,则进退可齐;进退可齐,则疾徐如意。斯乃以少为众,以弱为强,变化翕辟,在于反掌之内。是犹臂之使指,心之制形,若所任得人,则何敌之有?”

作为公元6、7世纪东亚最强悍的军事集团,吐蕃王朝把自己塑造成了,类似于今天“军国主义”形态的军事集权制国家。

这台充满旺盛动力的战争机器,据守在堪称天谴的青藏高原上,而无后顾之忧,因此可以毫无顾忌向外输出战争,已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国家收益。

这就是吐蕃王朝扩张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基于地形地貌的限制,走下高原争霸世界的吐蕃,向东受限于横断山满耸持的高山深谷,向西受困于南疆绵绵不绝的荒漠绿洲,只有向北可依仗青海、甘南连绵的草场获得补给。

因此,唐蕃两个大帝国在河陇迎头相撞,开启了绵延一百八十余年的惨烈国战。

此战绵延时间之久、战场跨度之大、调动军队之多、战场损失之巨,在整个人类战争史上都堪称罕见。

但战争一旦上升到国战的级别,便不再以一城一地之得失、一朝一夕之荣辱来考量,而是开始比拼国家的战略纵深、经济实力和国家动员能力。

即便吐蕃有能力激发每一个社会细胞的潜力,但高原的环境、劳动生产力和人口数量是硬实力的差距。即便中晚唐时期国内藩镇割据,税赋损失过半,但依旧可以凭借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在核心区域死死挡住吐蕃的狂攻,将其拖入持久战。

而最终,激发了全部产能的吐蕃,也在穷兵黩武的战争态势下,被生生拖垮。

公元842年(唐武宗会昌二年),吐蕃国内政治、宗教矛盾总爆发,先于唐朝而崩溃,终结了西藏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过往。


本公众号,全部都是老布原创的历史文章,要是您看着觉得还凑合,顺便关怀一下也是极好的!哈哈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穆斯林】|吐蕃时期就已“开挂”青藏高原
吐蕃政权的兴亡史(上)
《中国通史》第48集 -《吐蕃兴衰》(上)。
陪伴唐朝走完一生的吐蕃帝国到底是如何覆灭的呢?
消失的王朝:揭秘吐蕃王朝如何走向灭亡?
战略正确!无奈宋朝灭唃厮啰吐蕃用31年,错过了时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