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是什么


  巩靖宇(授权)

《教育大词典》对教育所下的定义是:“教育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的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的教育及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这段话稍显冗长。什么是教育?其实,就如一千个读者的眼中有一千个林黛玉一样,在不同时代的人的眼里心中,教育呈现着不同的内涵,人们对教育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可以说,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在不同时代,东、西方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都对教育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阐释。教育,与其说是一个名词,还不如说是一个动词。

《学记》中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意思是说教育就是使学生的长处得到发展,补救他的过失;《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即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教,就是上面做示范,下面来模仿;育,就是培养后代,让他多做好事。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在我国的古代教育家看来,教育就是顺应人的本性而加以良性的引导,使人性朝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完善。到了近代,梁启超提出“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赋予了教育以鲜明的时代特色。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源于美国的大教育家杜威的思想。

总体来说,我国的教育倾向于有学识有经验的长者对年轻一代的教导,注重的是自上而下、由外而内的知识的传递和能力的训练。相对于我国教育家、思想家对于教育的解读,西方也有关于教育的相关认识。

古希腊的柏拉图认为“教育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它能使人变善,从而高尚地行动”,教育乃是“心灵的转向”。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即为人的完善生活做准备。”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人的全部教育就是促进自然天性遵循它固有的方式发展的艺术。”捷克著名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总之,西方的教育侧重于由内而外的引导,注重的是学生主动性、自主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培养。

“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的这句话非常深刻地指出了人和高等动物之间的区别。人之所以能成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靠的不单是直立行走和劳动的能力,更靠的是人具有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千万年来,正是靠着教育的伟大作用,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从落后走向进步,并且会一直走下去。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教育的作用得到了空前的体现。一个没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人,是无法生存下去的。而要在生存基础上有所发展,更需要教育的支撑。教育,不仅是国与国竞争、发展的核心,也是人与人努力、共赢的关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得教育者得天下。做为社会的一份子,要想立足于这个时代,唯有接受教育,努力完善自己,才可能实现个人价值和国家需要的统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展飞——《坚守那份最初的情怀》
教育者的三种境界
关于教育家标准的思考
他提醒我们回到原点
扼杀了个性,也就扼杀了教育家
对陶行之先生教育思想的一点感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