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深陷情绪旋涡,什么话都听不进,如何用孩子的语言给TA说情绪?
作者悠悠妈(现居德国),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悠悠妈德国育儿(ID: yoyomadeguo

上周写了篇《成熟的表现是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你的焦虑、恐惧、担忧、易怒其实都有解决办法》,尽量用简单明了的大白话来阐明我们的情绪,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共鸣。

情绪对我们成人来说都那么复杂,难以读懂了,何况孩子们呢?当时有个妈妈留言分享了自己如何把情绪非常形象的介绍给孩子。


这样的方式非常有爱,也让孩子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情绪,同时这条留言也让我想起了悠悠两三岁时,我经常给她说到的情绪小怪兽。其实直到现在,悠悠从幼儿园回来后,我们睡前聊天的时候,她也有时会告诉我:“妈妈,我今天的愤怒小怪兽跑出来了一趟呢!

那这篇就来写关于情绪小怪兽们的故事吧!



1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情绪小怪兽

相信很多妈妈们都猜到了“情绪小怪兽”来自安娜·耶的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

这本绘本绝对是孩子情绪启蒙的万年推,它还有立体版的,翻开来效果相当惊艳。可能有些妈妈还没看过,我先来简单介绍下绘本情节。

这是一只情绪小怪兽,他今天起床以后感觉乱糟糟的,原来它把所有的情绪混在一起了。


它的好朋友小女孩说“又弄得一团乱啦!你得学会怎么整理才行,我来帮你吧!”


快乐的情绪是像太阳一样发光,像星星一样闪烁,很容易感染身边的人。


伤心就像滴滴答答的下雨天,让人变得无精打采。


生气,像一团熊熊的火焰,烧起来以后,就很难扑灭了。


害怕像个胆小鬼,总是待在黑漆漆的地方,不敢出来。


小怪兽云淡风轻地躺在树丛里,你感受到了它的平静和惬意么?


当所有的情绪都被装进了对应的小罐子里,小怪兽一下子轻松了好多。


借助绘本,我会告诉悠悠情绪是每个人都有的东西:“你看,我们每个人的大脑的房子里面都住着情绪小怪兽,妈妈有,爸爸有,悠悠也有!” 



2

来认识情绪小怪兽们吧!

管理情绪的第一步便是认识情绪,为了帮助悠悠更好地感受和识别自己的情绪,我会抓住一些时机给她介绍她的小怪兽们,引导她去体会、留意不同的情绪带来的身体上的感觉。

比如当我们一起玩游戏,她乐得哈哈大笑的时候,我会说:“我看见你的快乐情绪小怪兽从屋子里面出来了呢!”

“快乐的情绪小怪兽出来的时候,是不是忍不住就想开心地笑啊?而且还有一种想跳舞的感觉,我们一起来跳舞吧!”
有时我们一起坐在后院里面,沐浴着阳光,吃着点心,喝着果汁的时候,我自己忍不住闭上眼睛,听着鸟叫。我也会跟悠悠分享我的心情,“嘿!悠悠,我的平静情绪小怪兽现在出来了,你的绿色小怪兽有没有出来啊?”

“平静小怪兽出来的时候,我的呼吸变得不快也不慢,刚刚好。而且我皮肤上的触觉感受器非常的灵敏,呀!有点风吹过来了,皮肤上有点凉凉的感觉。”

还有当悠悠发脾气扔东西的时候,我抱住她:“哦,这次是愤怒的情绪小怪兽出来了啊!”

“妈妈的愤怒情绪小怪兽溜出来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大气球,而且不停地被吹得大大的,就感觉身体变很紧很紧。然后胸口这个地方也是紧紧的,说话的声音也忍不住变得超级大!你的身体有什么感觉呢?你的小气球被吹成多大了呢?”

有时因为读到绘本里伤心的故事,悠悠的表情开始有点变化,还偷偷地把身体往我的身后挪动,我问她:“是不是悠悠的难过情绪小怪兽出来了啊?”

当悠悠难过的时候,是不是感觉身体变得小小的,还想躲起来呢?而且鼻子有时候还会发酸?

。。。

此外,在和悠悠一起读绘本和看电影的时候,我偶尔也会问悠悠,“你觉得里面的人物现在是什么情绪呢?为什么会觉得ta的难过情绪小怪兽出来了呢?是从ta忧伤的表情看出来的么?”

就这样,抓住生活中的很多时刻,不断地给悠悠介绍着她的、我的和其他人的情绪小怪兽们,为了认识自己的情绪,同理他人的情绪,同时也明白每个人都有情绪,情绪是最正常不过的东西呢!

我知道很多妈妈,当孩子的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出现的时候,就会忍不住想帮助孩子快快地平复,包括我也一样。但其实换个角度想一想,每一次的情绪产生都是孩子认识情绪的完美时机,就在那个当下去引导ta去体会,去察觉情绪所带来的身体的变化,才是能帮助孩子成长的方式。

而且,你面对情绪的态度也会影响到ta,如果急着逃避,孩子也会觉得情绪是什么可怕的东西,一旦负面情绪产生,不会想着去梳理,而是去压制逃避情绪。如果不去认识情绪,当然也无法做到情绪管理!



3

当情绪小怪兽们溜出来的时候

在悠悠逐渐地认识了情绪小怪兽们,而且也能正确地捕捉到自己的情绪后,我希望让她明白情绪不管正面还是负面的,我们都应该面对:

“当有些情绪小怪兽出来的时候,悠悠感觉很舒服很喜欢,像黄色的快乐、绿色的平静,而当有些情绪小怪兽出来的时候,比如黑色的害怕,红色的愤怒,悠悠并不喜欢这种感觉对不对?

你知道为什么有时情绪小怪兽要溜出来呢?都是因为它们想跟你聊聊天呢,它们有话很想跟你说!

其实小怪兽们出来不可怕,当一个个小怪兽出来时候,我们就和它聊聊天,然后再把它放回去。可怕的是很多小怪兽们一起出来,因为大家一起叽叽喳喳的,你都没办法听清楚它们在说什么了。

所以呢,这个时候我们要把它们找出来,然后单独地来跟他们说说话。”

人们常常会拥抱正面情绪,讨厌负面情绪,其实不管正面负面的情绪都需要去面对,真正可怕的不是负面情绪,而是混乱的情绪。负面的情绪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排解掉,但如果都意识不到自己怎么了,那想改善情绪也根本无从下手。

对于两三岁的孩子来说,最常打照面的负面情绪非“愤怒”莫属了,当孩子发起脾气陷入情绪旋涡时,那个破坏力和攻击力常常让老母亲们瑟瑟发抖。

记得当时悠悠发脾气的时候,我会提醒她:“你的愤怒情绪小怪兽出来了!”当然指望仅凭一句话见效那是妄想,她才懒得理我,继续滚地大喊大叫。

我有时会继续问她:“你的情绪小怪兽现在有多大啊?”,然后拿出双手围成一个小小的球的形状,“是不是这么大呀?”

悠悠如果只是一点点脾气,通常就会接我的话了,用双手比一个很大很大的球,气呼呼地告诉我:“有这么大!!”

如果悠悠没有搭理我,我就会把手比一个特别大的球,然后说“好了,我知道了,特别特别大,有这么大!”

“现在我们需要把情绪小怪兽变小,然后把它装回罐子里面去!我得用力压!好难呀!快点把小罐子拿来,马上成功了,要把它装进去!”一边说一边戏精地卖力表演把很大的气球压扁来。

接着眼看气球压得小小的,马上成功了,我就会很夸张地“嘣”的一声,“糟糕!情绪小怪兽又被吹成大气球了,原来还是很生气呢!大吸一口气,来继续把它变小吧!

以上整个过程,悠悠什么时候参与进来视她的生气程度而定,基本上即使再愤怒,在几次老母亲我夸张地表演气球膨胀起来,怎么也变不小以后,悠悠绷得再紧的脸也会破功,然后帮我的忙,假装拿来小罐子,把压成小饼干的情绪装进去。

当年面对动不动就闹情绪的悠悠,我当然也尝试了很多种方式,比如告诉她深呼吸,拥抱她等等。但是这些通通都抵不过游戏力,很偶然的一次拿出双手想要给悠悠表示情绪的愤怒程度,然后无意间发现悠悠一下子就被吸引了,也因此这个平复情绪的方式被我们默契地保留了下来。

每个孩子不一样,这一招不知道对其他的娃会怎样?但是对悠悠来说,真的屡试不爽,后来我发现有时候都不等我开口,有情绪的悠悠会把双手满满往里推动,试图把愤怒的小怪兽给压小来。

可能是我把平复情绪这个过程给孩子视觉化了,游戏力的形式正好对上了孩子的交流胃口,另外每次用力假装压气球的时候伴随着深深地吸气,也能帮助她调整呼吸的节奏,而让因情绪而紧张的神经放松下来。



4

在情绪小怪兽们回去之后

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复盘是绝对少不了的环节,从一开始的认识情绪,到当下的经历情绪,只有加上事后的复盘,这个学习回路才算真正闭环了。如果没有这个步骤,孩子也就只能原地绕圈,无法从每一次的情绪风暴中得到提高,学会管理情绪。

那什么样的复盘才是真正有效的呢?

我曾经常性地犯一个错误,当悠悠发完脾气以后,我会指出她做的不好的地方,比如下次不要摔东西啦,下次不可以拍桌子啦,当时悠悠都很明白地点点头,也能感觉到她发自内心的并不喜欢这些行为,希望改过来。

可是当下次情绪来袭,又总屡屡再犯,这个时候老母亲就会感觉深陷泥泞,很无力呀!为啥啊?明明说得好好的呀!

直到我真正换位思考了以后,才恍然大悟地意识到,不是悠悠不想变好啊,而是我只告诉了她不能怎么办,却没有跟她说需要怎么做啊!

一旦情绪上来,孩子当然只能沿着原来那条老路反复走,因为ta并不知道新的路在哪儿呢,或者知道在哪儿,但是走起来费劲啊!

因此,之后每次情绪爆发后的梳理,我会描述当时发生的情况,承认悠悠的感受,不过最最关键的是把重点放在“如果下次情绪小怪兽再出来,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回到屋子里面去?

如果悠悠愿意,我会让她跟我一起头脑风暴,“蹲下来,或者坐到地上有没有效果?”,“先大声告诉妈妈我正在生气”,“深呼吸”。。。

我也会问悠悠,“当你生气/难过的时候,你希望妈妈能做些什么?我抱抱你,还有去把你的小兔子拿过来么?”

不过我们应该明白,“孩子知道怎么做和“能自发的做到还是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为了让这条新的路走起来通畅阻力小些,我觉得讨论的细节越具体越利于孩子知道怎么做,甚至可以商量一个类似暗号的行为触发器,好比我对悠悠说的“你的情绪小怪兽变得这么大了么?” 它像一个开关一样,把我们的行为很容易就拉入到我们很熟悉的情绪情境下。

除了讨论细节,最好还要把商量下来的处理方式进行演练,可以角色互换,妈妈假装发脾气,也可以利用玩偶来进行扮演,这样日常的练习也能让孩子下次情绪爆发时更容易地切换到新的行为模式下。

另外,还有一种同样需要复盘的情况我觉得家长非常容易忽略,就是父母之间的吵架。再亲密的关系难免都会有摩擦,如果孩子听见父母们的争吵,ta都会倾向于认为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背上不该有的情感负担。

倘若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情绪,而且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那么ta就不会过度地解读父母的争吵。

我们事后可以跟孩子解释:“爸爸妈妈的情绪小怪兽跑出来了,可惜我们没有成功把它放回罐子里面去,但是我们过一会儿就会平静下来的,看来我们也要多加练习怎么帮助小怪兽回到屋子里面去。”

关于情绪小怪兽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啦!在帮助孩子情绪管理的路上,需要的是无尽的耐心,但是它收获的会是孩子受用一生的能力,还有我们自己的成长呀!

你是怎么给孩子解释情绪的呢?或者你们之间有没有属于自己的特别语言,留言分享一下吧!也许能激发出妈妈们更多的灵感!

悠悠妈,定居德国,精通德国早教与教育,代表作《跟着德国妈妈学育儿》。公众号悠悠妈德国育儿ID: yoyomadeguo),用实例分享德国教育的精髓用生活完成教育,润物细无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庭教育:专家说的都是对的?独立思考,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大多数父母不知道,孩子改掉这个“缺点”,未来路会很难
让孩子学会释放情绪,这是你培养孩子好性格的关键
既能照顾孩子,又能照顾自己内在的小孩——一举两得的一招,你值得拥有
情绪绘本清单,搞定说哭就哭的熊孩子
怎样赶走孩子情绪里的“小怪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