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贵州非国有博物馆:助力民族文化和非遗传承


今年1月,2021年度贵州省十佳非国有博物馆出炉。近日记者采访了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杨敏,了解到了更多贵州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情况。

记者

最近“2021年度贵州省十佳非国有博物馆”诞生,据了解这是贵州评出的首届非国有博物馆,举办活动的初衷是什么?活动反馈如何?

杨敏:贵州省的非国有博物馆发展是比较快的,数量在增加,类型更加多元。但是部分非国有博物馆在登记备案、展陈设计、可持续运营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和短板。我们开展这个活动,就是想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方式来推动贵州非国有博物馆的健康发展,引导更多的非国有单位、个人投身博物馆事业,投身到“多彩贵州·文博盛筵”文旅品牌的创建,为建设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贡献智慧和力量。

活动反响很好,一方面,大家认为活动体现了国家对博物馆事业的重视、对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关注,二是更好地激发了社会参与度,更多的企业和个人都参与到活动中、参与到博物馆事业中来。

如今非国有博物馆的评选还比较少。早年间,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缺乏系统的管理和引导。2017年国家文物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非国有博物馆受到更多关注。这两年,贵州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势头很猛,很多企业或个人会积极主动找文物系统对接,咨询其可以享受什么政策,寻求博物馆建设、展览策划方面的建议。他们希望融入国家大的博物馆体系中去,希望能够参与博物馆行业的交流、学习、培训。基于这样的发展趋势,这次非国有博物馆评选,可以扩展非国有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活动以后会作为一个常态化工作开展。

根据2021年5月中宣部、国家文物局等九部委发布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今年1月中旬,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文旅厅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贵州省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这是贵州省第一个关于博物馆行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方案提出了“提升一个展陈、完善一个布局、制定一个标准、形成一个体系、打造一个品牌”的“五个一”工作目标,即改造提升省博物馆基本陈列,完善省级博物馆“1+N”空间布局,制定《贵州省规范和支持博物馆发展标准》,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博物馆发展体系,打造“多彩贵州·文博盛筵”文旅品牌。文博盛筵就是说整个贵州是一个大的博物馆,在这个大的博物馆里面,有各种类型、各种层级、各种体系的国有、非国有博物馆。

此次活动还可以促进统筹贵州省内博物馆的发展格局,整合不同层级,协调不同属性,促进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发展。力争到2025年贵州全省各类备案登记的博物馆增加到200家以上。


记者

非国有博物馆中各门类博物馆都有,如今贵州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情况如何?

杨敏:贵州省目前已经到文物部门备案的非国有博物馆有16家,占了全省各类博物馆总数的16%,有民族服饰、民族医药、酒类、生态类博物馆等,发展呈上升趋势。和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好的省份比,贵州还是有一定差距。但贵州非国有博物馆立足于贵州多彩的文化,仅民族服饰类就有九家,具有特色文化优势。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苗族服饰、苗族记忆留存、传承得很好,传承人也有一定数量,位于此处的黔东南州太阳鼓苗侗服饰博物馆 ,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绣”传习基地、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很受观众欢迎。

贵州习水宋窖博物馆是以窖酒为主要内容,贵州窖酒比较多,博物馆把沿赤水河流经的所有县的不同类型窖酒全部展示出来,还有两个实体大酒窖。观众在这里可以看到窖酒生产工艺,感受酒文化。

生态博物馆是贵州的一张特色名片。生态博物馆是一个居民和生态有机结合的活态馆,比如说一个寨子有一群人就一直生活在这里,当地习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保存得很好,人和自然和谐相处,那么整个寨子就可以作为一个活态、动态的博物馆,然后通过实景、实物展示,把当地几千年来的文化实景展现。贵州的两家非国有生态博物馆都是侗族的,在博物馆区域里,观众可以看到侗族建筑、服饰、节庆活动仪式等,可以听到当地方言。整个生态馆是这个村寨(或区域)生活的自然呈现。贵州第一个生态博物馆是由挪威和中国联合建的。今年贵州将加大对生态博物馆的支持力度。


记者

非国有博物馆发展是否对贵州传统文化、非遗工艺传承有重要意义?

杨敏: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非国有博物馆作为国有博物馆的重要补充,大量出现并迅速发展。现在逐步形成了以中央和地方共建的国家级博物馆为龙头,以一些重点的行业博物馆为骨干,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以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的中国特色的博物馆体系。2020年我们国家非国有博物馆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860家,约占到中国博物馆总数的32%。

就贵州而言,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丰富了贵州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方式,激活了社会力量参与,对于保护和传承贵州特色民族文化有重要意义,也推动了贵州文旅融合发展。非国有博物馆是贵州特色文化的一个展示窗口,让散落到民间的优秀文化资源能够“火”起来,呈现给大众。

黔东南州太阳鼓苗侗服饰博物馆作为“苗绣”传习基地,会组织非遗传承人进行培训,对外免费开放,观众可以来感受苗绣文化,亲自体验、学习刺绣和蜡染等传统工艺。博物馆还会做一些苗绣工艺品、文创产品,比如服饰、手袋、背包、文具,游客很愿意买。

贵州习水宋窖博物馆还是一个AAA级景点,它附近是四渡赤水纪念馆。来这里的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四渡赤水纪念馆还可以参观习水宋窖博物馆。我们有一个想法,就是把一些国有、非国有博物馆打造成旅游目的地,或者是一个旅游目的地的一个点,吸引更多观众、游客,促进文旅融合。


记者

除了以这样的活动对非国有博物馆进行支持和鼓励外,贵州还会对非国有博物馆进行一些帮扶吗?

杨敏:关于博物馆的运营,我们坚持公平对待国有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同时,还加强对非国有博物馆进行文物保护技术的推广,提高非国有博物馆文物收藏、保护等方面的水平。

另外,在保证非国有博物馆文物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前提下,也鼓励非国有博物馆利用馆藏资源举办展览、开展各种活动、开发文创产品和文化传承相关的创意产业,把现有资源展示、转化,形成一个新的文化+旅游+体验+文化消费的发展模式。让观众来博物馆体验,进行文化消费,让文化发挥价值。

非国有博物馆到文物部门备案时,馆藏、经费来源是否合法等都要进行严格审查。但现在有一个问题是,很多非国有博物馆没有在文物部门备案。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也会加强统计和调查,一是鼓励符合条件的非国有博物馆来文物部门备案,备案后凭省级文物主管部门出具的确认书才能依法办理法人登记手续。二是不符合备案条件的非国有博物馆,我们帮助查找问题,提出建议,帮助他们整改。

编辑:杨亚鹏 邓生涛

复审:冯朝晖

:崔   波

本文刊登于2022年2月22日

《中国文物报》第5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贵州71|贵阳——贵州省博物馆
《寻找夜郎》走进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寻找夜郎:不应该只有“夜郎自大”的偏见
贵州省博物馆展览精品
夜郎国历史详解
204件青铜文物亮相贵州博物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