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几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国务院相关通知的指示,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等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以及合理利用工作。国务院也分别在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公布四批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共包含1372个国家级项目。


名录分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分为十类,并且每一个分类拥有专属的项目编号(用罗马数字表示),在国务院2008年公布国家级项目时,其中部分分类命名方式有所调整并沿用至今,各个分类编号与调整情况可参见下图。




批次分类分布


    我们收集整理了国务院发布的四个批次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按照批次、分类、地区进行统计。
        每个批次,各类国家级项目分布不尽相同,每个批次各类项目的分布详见下图。(左右滑动可以分别查看)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除此之外,我们通过提取这些文化遗产的申报地区统计了每个批次各个地区国家级项目的分布,这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各个地区非物质文化保护与发展情况。

        应当指出,在我们的统计中未曾考虑扩展项目(后来对原先项目申报信息的补充),但是它们在总体中占比较少,统计数据仍能反应大体情况,各个批次文化遗产项目按照地区的分布如下饼图(细节处因为未考虑扩展项目存在一定偏差)。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从类别分布的情况来看,申报国家级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含传统戏剧、传统技艺、民间文学、传统舞蹈等,在各年申报数量占比均较大;而从地区分布来看,早期主要是江浙一带与贵州云南等地申报数量较大,尤其时浙江在前三批数量均远远领先大部分地区,近年来,江西、内蒙古、新疆等地也积极申报,为我国的非遗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名录现状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在非遗事业展开至今,所有被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情况,下图是整合了四个批次的所有类别分布,不同颜色代表各类别在不同批次申报的比例,我们发现在这之中,国家级项目数量最多的是传统技艺类,有241项,其次是传统音乐类,有170项,数量最少的是传统医药类,仅有23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来啦!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象棋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达斡尔族服饰入选国家级非遗
五禽戏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出炉!这些传统医药项目入选!
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公布 山西14个项目入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