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字体演变

中国汉字的形体演变经历了漫长的时期,有些字体在某个朝代是并存的,大体上经历了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草——行——楷等几个阶段:

一.甲骨文:殷商时期

 

二.大篆籀(zhòu)文):商、周时期;(广义的大篆包括秦国文字和六国文字,包括金文(钟鼎文)、石鼓文等,是小篆的前身)

 

三.小篆(秦篆):秦朝时期;(李斯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后人把“篆文”专指为小篆。西汉末年,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四.隶书(秦隶和汉隶):秦汉时期(秦时虽然规定了小篆为通行的标准字体,实则并存“八体”,隶书已形成);

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起源于战国,传说程邈将篆书改革为隶书,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五.草书(章草):汉魏时期;(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草书发展可分为早期草书、章草和今草三大阶,早期草书是跟隶书平行的书体,一般称为隶草,实际上夹杂了一些篆草的形体。章草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今草,将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是章草去尽波挑而演变成的,今草书体自魏晋后盛行不衰。到了唐代,今草写的更加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变百出,称为狂草,亦名大草。

【怀素】

六.楷书:起于东汉,盛行于唐朝。(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

 

七.行书:产生于东汉末年,盛于东晋(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繁简体字
两千年以来,没有“繁体字”这个称呼,只有一个叫法——正字!现如今的简字是1956后出现的! 

繁体中文即小篆演变为隶书(之后又出现楷书、行书、草书等书法)后产生的中文书写体系,目前已有二千年以上的历史,直到20世纪一直是各地华人中通用的中文书写标准。1956年开始大陆官方在繁体中文的基础上所做的简化形成了新的中文书写标准,即简体中文,从此,简化字在中国大陆成为了规范汉字。繁体字就是与简化字相对的传统汉字。目前,简体中文主要在中国大陆以及东南亚(如马来西亚、新加坡)的一些华人社区中使用,繁体中文主要在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使用。

中国历史上,从上古到西汉,官方的规范字体与现代的繁体字字体有显著差异。直到秦朝出现、东汉盛行的隶书,才与现代繁体字字体较为接近。但秦后历朝所用之玉玺及各级官印,仍使用篆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汉字书写体的演变过程
一篇文章了解甲骨文、篆、隶、草、行、楷特色
书画同源 | 书体演变史
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的起源与发展过程
秦汉时期文字变革之大观
中国古代字体种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