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



解剖名解


1. 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方,两眼平视正前方,两足并拢,足尖向前,双上肢下垂与的两侧,掌心向前。


2. 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交处微向前凸,平对第2肋骨,体表可触及,是计数肋序数的标志。


3. 翼点:位于颞部,为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交汇处,形成的”H”形骨缝,为颅骨的薄弱处。


4. 界线(骨盆):由骶骨岬,向两侧经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行线,是大小骨盆的分界线。


5. 脊柱生理性弯曲:从侧面观察脊柱,由上向下可见四个生理性弯曲,分别为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其中颈曲,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具有缓冲震荡,保护脑和内脏的作用。


6. 小骨盆:骨盆界线以下的部分,分为骨盆上口,骨盆下口和骨盆腔。是胎儿经阴道娩出的必经途径。


7. 碟鞍:在颅中窝,蝶骨体上的垂体窝和鞍背统称碟鞍。


8. 骶角:骶角的后面,骶管裂孔两侧向下的突出,是骶管麻醉穿刺的部位。


9. 桡神经沟:肱骨后面中部,有一自上向外下的浅沟,桡神经和肱深动脉沿此沟通过,肱骨中段骨折易合并损伤桡神经。


10. 髂结节:髂骨前上棘后方6~7cm处,髂嵴外唇向外突起,是重要的体表结构,也是骨髓穿刺的常用部位。


11. 足弓:跗骨和跖骨借其连结形成凸向上的弓,包托内外侧纵弓和横弓。


12. 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一块胸骨和他们之间的连接共同构成,近似圆锥形,容纳胸腔脏器。


13. 外科颈:在肱骨大结节,小结节移行为肱骨干的交界部位,是肱骨头骨松质的肱骨干骨皮质交界的部位,较易发生骨折。


14. 半月板:是垫在肱骨内外侧踝与胫骨内外侧踝关节之间的两块半月形纤维软骨板,分别为内外侧半月板


15. 腹股沟管:位于腹前外侧壁的下部,为男性精索和女性子宫圆韧带通过的一条腱和间之间的裂隙。


16. 咽峡: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的区域,是口腔和咽的分界处。


17. 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后内侧壁的有一纵形黏膜皱襞,在皱襞下端的园形隆起,是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


18. 肝蒂:出入肝门的的结构,即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肝左右管以及神经和淋巴管等,这些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共同构成肝蒂。


19. 肝门:肝下面中间部位的横沟为肝门,有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肝左右管,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


20. 胆囊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三角内常有胆囊动脉通过,因此该三角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21. 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z韧带):位于十二指肠空肠曲的后上壁,由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是确定空肠起始部重要标志。


22. 咽淋巴环:由咽扁桃体,腭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舌扁桃体等淋巴组织构成,对消化道和呼吸道具有防御功能。


23. 麦氏点(Mc Bumey):是阑尾的体表投影,为脐与右髂前上棘的中外1/3的交点处。


24. 界沟:在舌背有一向前开放的“v”形浅沟,为舌根和舌体的分界处。


25. 肝圆韧带:由胎儿时期的脐静脉闭锁而成,经肝镰状韧带的游离缘内行至脐。


26. 第二肝门:在肝腔门静脉沟的上部,肝左中右静脉出肝之处。


27. Glisson系统:门静脉,肝动脉,肝管三者及其分支和属支肝内伴行,而且都被结缔组织包绕形成Glisson系统,是肝脏分叶,分段的基础。


28. 螺旋襞:由胆囊颈和胆囊管内的黏膜形成,可控制胆汁的进出,胆囊结石易嵌顿在此。


29. 肝胰壶腹:胆总管与胰管在十二指肠降部的后内测壁汇合时形成略膨大的结构,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30. 齿状线:肛管各肛柱下端和肛瓣共同连成一锯齿状形线。


31. 声门裂:是两声门襞及杓状软骨底部之间的裂隙,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


32. 肺门:肺纵膈面中央凹陷处,是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进出肺的地方。


33. 肋膈隐窝:是肋胸膜在隔胸膜相互转折之处的胸膜隐窝,在深吸气时,肺下缘也不能充满其内,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胸腔积液常集聚于此处。


34. 胸膜腔:位于肺的周围,是脏胸膜和壁胸膜在肺根除相互转折,移行形成的密闭,潜在腔隙,内有少量腔液,呈负压。


35. 纵膈:是左右两侧纵膈胸膜之间全部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36.肺根:在肺的内侧面,由结缔组织包饶出入肺门的主支气管,肺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外包胸膜脏层而形成的结构。


37.气管隆嵴气管杈内面有一向上突起的半月纵嵴,常略偏向左侧,是气管镜检查的定为标志。


38.喉口:喉腔的上口,由会厌襞和杓间切迹共同围成。


39.肾门:肾的内侧面中部凹陷,是肾血管,神经和肾盂出入的部位。


40. 肾被膜:分为三层,由内向外分别为纤维囊,脂肪囊和肾筋膜,是维持肾正常位置的装置。


41. 肾区:又称脊肋角,是第12肋下缘与竖脊肌的外侧缘相交组成的三角区域,肾疾病时触压和叩击可引起该处疼痛。


42. 膀胱三角:在膀胱底部,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区域,无论膀胱扩张还是收缩也无黏膜皱襞,此处缺乏黏膜下层,是膀胱结核和肿瘤的好发部位。


43. 肾窦:是肾门向肾内延续的一个由肾实质围成的腔,称肾窦。内含肾动脉的分支,肾静脉的属支,肾大盏,肾小盏,肾盂,淋巴管和脂肪组织等。


44. 输尿管间襞:两侧输尿管口之间的横行皱襞,膀胱镜下所见为一猖苍白带,是临床寻找输尿管口的标志。


45.精索:睾丸上端至腹股沟管腹环之间的圆索状结构,由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输精管动脉,输精管静脉,神经,淋巴管,腹膜鞘突的残余以及外包三层被膜形成。


46. 输卵管伞:输卵管腹腔口周围,输卵管末端的边缘形成许多细长突起,盖在卵巢表面称输卵管伞,其中较大的一条突起连于卵巢,称卵巢伞。


47. 子宫峡:子宫颈阴道部上端与子宫体相接的部分峡细称子宫峡,妊娠期间可伸展变长。


48. 阴道穹:阴道的上端宽阔,包饶子宫颈阴道部,包饶子宫颈阴道部,在两者之间的环形凹陷,可分为前部,后部,和两个侧部,以后部最深,与直肠子宫凹陷相邻。

49. 腹膜腔:脏腹膜与壁腹膜相互延续,移行,共同形成不规则的潜在性腔隙。


50. 小网膜:是自肝门向下移行至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的双层腹膜结构。


51. 直肠子宫陷凹:女性盆腔内直肠与子宫之间为直肠子宫陷凹,较深,与阴道后穹仅隔以薄的阴道壁。


52. 房室交点:后房间沟,后室间沟和冠状沟相交处,此处是左右心房与左右心室在心后面相互接进之处,其深面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等结构。


53. 心卵圆窝:是房间隔右心房侧下部的一浅凹,为胎儿时期卵圆孔闭锁的遗迹。


54. 界嵴:右心房腔面与界沟相对应纵行肌隆起,是固有心房与腔静脉窦在腔面的分界线。


55. 动脉圆锥:右心室腔在室上嵴与肺动脉口的部分腔壁光滑,又称漏斗部。


56. 室上嵴:是右心室与肺动脉口之间的弓形肌性隆起,把右心室腔分为窦部,和漏斗部两部分。


57. 隔缘肉柱:又名节制索是左右心室腔内一条连于前乳头肌根部与室间腔下部的一条肌束,其内有右束支通过。


58. 主动脉前庭:左室腔的前内侧部分流出道,又称主动脉前庭,此部室壁光滑无肉柱,缺乏伸展性和收缩性,位于主动脉口以下。


59. 动脉韧带:在肺动脉于分叉处稍左侧与主动脉下缘之间的一纤维结缔组织后遗迹。


60. 颈动脉小球:是一扁椭圆小球,借结缔组织连于颈动脉杈的后方,为化学感受器。


61. 静脉瓣:由静脉管壁内膜形成,薄而柔软,形似半月状小袋,袋口朝向心脏须血流开放,逆血流关闭,是防止静脉回流的重要装置。


62. 心包腔:浆膜心包的脏,壁两层在出入心的大血管的根部相互移行,两层之间的潜在腔隙,内含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


63视神经盘又称视神经乳头,位于视网膜内面眼球后级稍内侧,视神经起始部的白色圆形隆起,由节细胞的轴突在此处集中而形成,此处无感光细胞,故称为盲点。


64. 黄斑:位于视神经盘颞侧稍下方约15mm处的以黄色区域,其中央有一凹陷称中央凹,是感光最敏锐的部位。


65. 鼓室:是仅次于颞骨岩部内的不规则含气小腔,有6个壁,内有听小骨韧带,肌,血管和神经等。


66. 咽鼓管:连通鼓室与鼻咽部的管道,外1/3为骨部,内1/3为软骨部。


67. 前庭:骨迷路的中间部分,位于颞骨岩部的近似椭圆形的腔隙,有前后内外四壁,前部通耳蜗,后部有5个孔通骨半规管,外侧壁有前庭窝,内侧壁邻内耳道底。


68. 耳蜗:居前庭的的前方,形状如蜗牛壳,由蜗螺旋管围绕涡轴旋转两圈半形成,蜗尖朝向前外侧,蜗底朝向内耳道底。


70. 椭圆囊斑:椭圆囊上端的前壁和底部上的感觉上皮形成的结构,他们是感受静止位置和直线变速运动的位觉感受器。


71. 螺旋器:感受声波刺激的听觉感受器,位于蜗管壁上,又称Corti器。


72. 脊髓圆锥:脊髓末端变细,称脊髓圆锥,下端在成人平第1腰椎下缘,自此向下延为细长的终丝。


73. 脑桥小脑三角:为延髓,脑桥和小脑的交角处,面神经,前庭窝神经根位于此处,该部位的肿瘤会损伤这些脑神经,出现相应的症状。


74. 锥体交叉:在椎体下端,大部分皮质脊髓纤维越过中线左右交叉,形成发辫状的锥体交叉。


75内囊: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的白质板。水平切面上呈“V”字形,分为前肢,膝和后肢3部。


76. 硬膜外隙:硬脊膜与椎管内骨膜之间的间隙,内含疏松结缔组织,脂肪和静脉等,呈负压,有脊神经通过。临床上的硬脊膜外麻醉,就是将麻药注入此间隙。


77. 蛛网膜下隙:脊髓和脑的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间隙,充满脑脊液,脊髓蛛网膜下隙向上与脑蛛网膜下隙相通。


78. 小脑延髓池:为蛛网膜下池,在小脑与延髓之间,临床上可在此进行穿刺,抽取脑脊液进行检查。


79. 蛛网膜粒:蛛网膜靠近硬脑膜,特别是在上矢状窦处形成绒毛状突起,突入上矢状窦内,称蛛网膜粒,脑脊髓经这些蛛网膜粒渗入硬脑膜窦内。


80. 大脑动脉环:由两侧大脑前动脉的起始部,前交通动脉,颈内动脉末端,后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组成。位于脑底下方,蝶鞍上方,视交叉,灰结节及乳头体周围,使两侧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相交通,可以起血液代偿作用。


81. 腰骶干:由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和第5腰神经前支合成,加入骶丛。


82. 交感干:位于脊柱两旁,由椎旁神经节借节间支连接而成,左右各一条,上至颅底,下至尾骨,于尾骨的前面两干合并,交感干分颈,胸,腰,骶,尾5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系统解剖学问答题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
人体解剖期末考试题汇总
人体解剖学阶段考试题
解剖名词解释
正常人体解剖学》试题(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