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看武侠自制书(三)

写在前面:本文为系列文章《我看武侠自制书》的第三篇,作者蓝桥对金庸武侠小说的各个版本,均有极为精深的研究,其著作《蓝桥书话》受到广大金迷欢迎。


自制,是一个绝大的话题。与书友们相比,我的视野算是比较窄的,但也见过林林总总的自制书,从文学到绘画,从古典到现代,从中国到世界,应有尽有。

武侠圈内的自制,也是早有先行者乐此不疲,但似乎在近两年更加风生水起。就题材而言,自制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原创性的,如一些书评、论文集或者类似的专著,另外一种就是各路武侠名家的小说原本。

为何要自制?不外乎两个原因。其一,原创性的著述由于暂时尚不具备正式出版的条件,但的确又有一定的参考和阅读价值,通过自制方式予以介绍和推广;其二,武侠作品资料稀缺或者没有现成的版本,或者虽然有现成的版本但价格昂贵,而有了自制书,这些“高精尖”的稀罕物就得以“平民化”了。

自制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一是自娱型。爱好者搜寻到一些稀缺版本的电子资料,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做出来,更能体验到实体书不一样的感觉。以前在群里见过心海晒过自己各种金庸旧版的自制书,而且都是“孤本”,就应该属于这种类型。

二是分享型。爱好者在自己做书的同时,秉承“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理念,在小范围内分享,有共同爱好的朋友一起搭车。比如,王二指的“金庸版本回校”是金学研究中非常有价值的著述,但由于种种原因,只出版了《射雕》《神雕》两部,其他几部重量级的如《倚天》《天龙》《鹿鼎》等,书稿已经完成却未能付梓。丛二先生根据已经出版的“心一堂”版本样式,再加上自己的一些创意,进行了自制。这套鸿篇巨制大约有十数本,笔者连同四五位对金学特别感兴趣的朋友有幸得以入藏。再比如,宝文堂系列的金书当年只出了《鹿鼎》《天龙》《倚天》三部,一些金迷书友谈及于此都颇感遗憾,逐步萌生了按照宝文堂样式做一整套《金庸作品集》的创意,最后由矢量图操刀,按照报名的数量制作了10套左右。

这一类型的自制,基本上只按照制书的费用收取成本,制作者搜集整理资料、排版校对、联系制作等所花费的时间、精力乃至相关费用都没有计入成本,完全是无偿的付出,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三是经营型。有武侠爱好者花费较大的代价,搜集了较为稀缺的资料(包括实体书和电子资料),为了降低收藏成本,就将这些资料制作成书,对外发售,实现以书养书甚至产生投资收益。如“香巴拉”就制作过多种金庸旧版对外发售,笔者曾一部不拉地收入囊中;许多书友参与众筹的《武侠与历史》连载版《飞狐外传》,其原始资料也是购买自“大b”出售的自制书。

四是众筹型。分享型、经营型等模式,或因范围较小,或因数量不大,决定了只能用打印的方式实现自制。打印的局限性不言而喻,书友(或者制作者自身)对于自制书的外在品质要求日益提高,最佳方式肯定就是印刷。而印刷方式因为固定成本较高,只有较大的印量才能够摊薄成本,如果由制作者一次性将书做出来再进行销售的话,其承担的经济风险又过大,这样,“众筹”模式就应运而生了。

“众筹”模式大致是这样的,制作者根据开印的成本,测算出一个最低数量的底线目标和相应的单价发布出来,并通过公开征订的方式收取预付款,在设定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数量即可开印。顾雪衣《古龙版本考》及笔者的《蓝桥书话》的自制推广采用的即为“众筹模式”,笔者参与的宝文堂样式《金庸作品集》《武侠与历史·飞狐外传》《东南亚周刊·素心剑》等等诸多自制项目,也基本上是这一模式。就连远流这样的大出版公司,在推出《金庸作品集》典藏版复刻版时,也采用了这一“众筹”模式。

自制书的“众筹”模式与原本意义上的“众筹”并非完全一致,这里不作深究,仅仅就事论事。在运作和参与“众筹自制”的过程中,笔者与许多书友有过私下的交流,也做过公开的讨论,有经验也有教训,有心得也有反思。尽管对于“众筹自制”的认识属于见仁见智的事,但就笔者的观察与思考,觉得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同时,在项目运作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缺憾。这里不揣冒昧,将个人一些粗陋的想法梳理归纳出来,抛砖引玉,希望能够促进这一方式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为武侠文化的发扬光大做出共同的努力。

在“众筹自制”项目中,有两个角色,一是制作者,一是参与者。貌似这二者是一个共同体,因为大家都有共同的情怀、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追求;此外,“众筹自制”项目通常都会由发起人牵头建立一个“群”,大家处于同一群中,又是参与的同一个项目,自然而然会产生“我们是一个团队”的想法。但从细微处辨析,制作者与参与者绝对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主体,其定位与目标、权利与义务、风险与收益等,都是不尽相同的。

第一,定位与目标。

在“众筹自制”项目中,制作者与参与者谁更重要?我以为是后者。诚然,没有制作者的牵头,项目无从做起,但制作者并非无可替代。没有矢量图做宝文堂,可能会有矢量画做;没有九鵺做复刻,可能会有九鸟做;没有心海做仿排,可能会有心湖做。当然,不同的人会因为理念、能力、资源等等诸般差异,做出来的成果不尽相同,可能不如他们,也可能超过他们。但是,没有众人的参与,项目就会落空!就个体而言,可能不缺张三、不缺李四、不缺王五、不缺赵六,但如果张三李四王五赵六一个都没有,“众筹自制”还能存续吗?

我们再来看看目标。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我们是为了……走到一起的,我们的目标是把××书做好”。这个口号,对于一个团队而言,是很有号召力和凝聚力的,但它恰恰混淆了制作者与参与者作为两个不同的主体所具有的不同的目标。

就制作者而言,无论是为了“振兴武侠大业”,还是“分享稀缺资源”,抑或“壮大金迷队伍”,归根结底有一条,必须有更多的人参与到众筹项目中来,说得更直白一点,在宏伟的大目标下,具体的小目标就是预订出去的书越多越好。记得我在《蓝桥书话》众筹征订时,每天想的最多就是“怎么还没到200啊?”

就参与者而言,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获得一部内外俱佳、物有所值的好书。

至于“把书做好”,对于参与者来说,只能是期待和愿景,而不可以是目标。想想就明白了。参与者可以加油鼓劲、发发红包,可以指点江山、提提建议,但制作的过程离你十万八千里,你插不上手,也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你怎么“把书做好”?所以,“把书做好”应该是制作者的目标,不,应该是制作者的职责!

第二,权利与义务。

众筹项目,制作者是一人,参与者有上百人甚至更多,但99%的决定权在制作者一人手里,这是由众筹的特点决定的。因为项目发起者会有一个基本的思路和预案,而其他人在认可的基础上才会加入进来,实际上就是默认授权了。在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任何一个细节拿出来讨论,都会有无数种方案,不但于事无补,还会由此产生新的矛盾。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制作者必须乾纲独断。

参与者的权利,一是知情,了解众筹项目的全部情况和进程;二是收到一本与众筹“标的物”描述相吻合的好书。参与者的义务只有一个,就是支付相关的费用。

对于自制者而言,因为你拥有众筹项目几乎全部的决策权,所以也应该承担整个项目的几乎所有的义务,如设计、编排、校对、印刷、发货,等等。这些工作的确是非常艰辛的,付出也是未经历者难以想象的,所以众多参与者自发表达对制作者的感谢、感恩之情,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制作者自己必须清醒地看到,在这个项目中,这一切就是你的天职。在别人支付的费用中,不仅包含了自制书的直接成本,也包含了制作的劳务费用。所以,制作者绝不能因为自己的贡献大、付出多,就可以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地对待参与者。就如同去餐厅吃饭,顾客可以由衷的赞美厨师的手艺,但厨师却不能牛逼的对顾客说:没有我的好手艺,你们能吃到这些美味佳肴吗?

要说感谢,我想,不应该是参与者对制作者千恩万谢,而更应该是制作者对参与者感恩戴德才对。不是我们圆了大家的“武侠梦”,而是在广大书友的热情支持下,圆了蓝桥的“书话梦”,圆了顾雪衣的“版本考梦”,圆了矢量图的“宝文堂梦”,圆了心海的“仿排梦”,圆了九鵺的“复刻梦”。大家细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第三,收益与风险。

谁是“众筹自制”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是制作者。从精神层面而言,“圆梦”就是最大的收益,有什么能比实现自己的心愿更让人满足呢?从经济层面来说,自制者付出智力与体力劳动之后,也换来一些合理的劳务报酬,当然,这是应当应份的。

再谈风险。自制者拥有的权利、义务、利益都要求其必须承担相应的风险,要求参与者“共担风险”是说不过去的。就以印刷装帧的质量问题为例,这是制作者负责落实的环节,印厂的确定、印务的安排、价格的商谈,等等,参与者无从插手,甚至毫不相干,为何要共担这个风险呢?说不通的。制作者应该按照合同(或者惯例)让印厂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是最起码的准则吧?记得九鵺在去年自制仿排《射雕》时也出现了印刷质量问题,他去理论,最后的结果是各承担一半,最后九鵺把这批书都销毁了,经济上是一笔不小的损失,许多人都为此点赞。我以为,这是制作者应有的担当,印厂是你找的,没什么可以推脱的,搞不定印厂就搞定自己。当然,九鵺自己对此从未抱怨过。

一个“众筹自制”项目的发起者,肩负着书友的信任与期望,责任重大。但“众筹自制”的确又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多少人有足够的经验,客观上出现一些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我感觉有几个重要的点,是我们制作者必须注意的。

首先,细致规划。

制作者想要做的书,有情结是肯定的。做成什么样的?如何做?在发起众筹之前要有细致的规划。特别是像宝文堂、旧版这样的“系列”项目。从方便、高效、统一的角度,一次性完成全系列的自制是最好的,但不大容易实现,主要是工程巨大,同时对参与者而言也有较大的经济压力。分期分批是较为现实的选择,但如果前期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就容易陷入前后不一的困境,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规划出来之后,自己要评估实现的可能性,比如资源是否充足可靠?技术问题能否解决?制作方案能否满足设计要求?等等。

与印厂的接洽也是规划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你的外在要求都需要通过印厂实现。你需要熟悉与了解各种制作工艺的特点、利弊,你选择的工艺不仅影响效果,也影响成本(价格),甚至还会涉及是否需要调整前期准备的印刷文件。比如,锁线的基本要求是页面为4的倍数,那么扉页、环衬、版权页、内文等等合并到一起是否合乎要求?不合乎要求时如何调整?等这些都基本确定了,才能结合印刷数量获得印厂的报价。或许,还要根据报价反过来再重新选择工艺,以调整与控制成本。

等整体规划和报价基本确定了,你还需要确定众筹的方案与规则,这个就不展开说了。

回过头来,我们看看目前正在进行的几项众筹自制,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匆忙上马、规划不周的情形。

印象中九鵺是去年开始面向大众自制金庸旧版的,做了若干版本的《白马》,然后是三育的“三部曲”。众筹发起后,九鵺建立的“一叶堂”微信群,后因某些不足与外人道的原因解散了微信群并另建了“一叶堂”QQ群。此后,九鵺增加了心海作为合作伙伴(其中内情不得而知),我们看到的就是群名称改为“归一堂”,并得知“归一堂”是取“九九归一”寓意(大九为心海,小九为九鵺)。但是,归一堂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提出了“187”的概念(关于187,后文专门要说),看上去像是众筹的总体项目,但这个项目如何做,他们似乎也从来没有提及。直到“归一堂”解散,九鵺独自做复刻,心海独自做仿排,似乎也还没有听到他们各自的详细的制作方案。

再比如说宝文堂项目,因为只有三部原版作为参考,在发起众筹前,对整体12部36册的做法似应有大致的规划,比如颜色的区分,画面的选择,但实际上也是没有。

“详细规划”的目的,不仅是要求制作者充分准备,同时也是对可能的参与者负责任,让大家心中有数,便于做出是否参与的评估。否则,制作者可以在项目进行过程毫无约束的行使“决策权”,让参与者情何以堪?不是一句“不喜欢就不跟”那么简单的。

其次,如实告知。

自制者在发起众筹时,第一要务就是“如实告知”,包括“标的物”的详细说明,自制的方案,众筹的规则,等等。

相信绝大部分制作者,初心一定是“振兴推广武侠、分享稀缺资源”的,卖书只是手段和途径,而不是目的。因此,对“标的物”的介绍应不限于书的本身,更要对相关的背景和常识予以“科普”,这才是不忘初心、回归本源。

这里,我们就说说“187”。

187=旧版,这在前“归一堂”是一个深入人心的概念,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人称旧版而不名,直接代之以“187”!我多次在“归一堂”群里提过对这一概念的质疑,也有其它几位对金庸旧版有所研究的群友呼吁不要误导,但九鵺和心海没有正面做过回应,群里的许多人也是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更有甚者,觉得质疑“187”就是反对自制大业,就是同广大书友过不去!

今天刚好借助于“侠隐”平台,将以前说过的话再说透一些。

金庸的旧版系统无比繁杂,以结集的书本版而论,授权的出版社是两个,前有三育图书文具公司,后有邝拾记报局。需要说明的是,邝拾记授权还连带涉及到武史出版社和胡敏生書報社,为了叙述方便,我们统称为邝拾记系统。

三育授权出版的是《书剑》《碧血》《射雕》三部,另外一部《雪山》,三育出版过,但金庸不承认授权。

邝拾记系统授权出版的是《神雕》《飞狐》《鸳鸯》《倚天》《白马》《天龙》《素心》《侠客》《笑傲》九部,从邝拾记系统所出版的各种版本看,又大致可以分为“授权版本”、“疑未授权版本”和“未授权版本”三种类型。授权版本就是初始与报纸杂志连载基本同步发行的“普及本”和“合订本”,也有一些是没有“普及本”直接出的“单行本”;疑未授权版本就是中后期发行的“新合订本”,这部分并非早期“合订本”版本的再次印刷,而是另起炉灶,是否得到金庸授权尚不确切;未授权版本就是后期发行的黄皮“厚本”。

金庸最后的两部作品,《鹿鼎记》只有一些未获授权的私印版本,《越女剑》连盗印的结集本都没有出过。

就金庸旧版自制的选题而言,选择“授权版本”中的主流版本,即三育三部单行本+邝拾记九部合订本(单行本)自然是最佳方案,当然,没有授权的版本也可以自制,但将不同性质、不同样式、甚至不存在的版本牵强附会的整合在一起,形成“187”的概念,自制者自己可能并不“昏昏”,但对旧版没有太多研究的吃瓜群众未免要“昭昭”了。

此外,为了扩大影响推进项目,采用必要的营销手段是理所当然的,但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可天马行空、随心所欲,更不能贬低他人、抬高自己。

再次,信守承诺。

自制发起者有时为了强化参与者的信心,激发参与者的热情,有时会做出一些超乎常情的承诺,做得好自然皆大欢喜,但做不好则有损自身信誉。有些时候,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自制过程中的未知因素(包括主观未知和客观未知)太多,往往超出自己能力的控制范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藏书之三十三:《纸醉金迷——金庸武侠大系》
荐书 | 古龙的武侠小说在这点上可比金庸高级多了!
《射雕》中此绝技不输降龙掌,后经金庸修改,威力大不如前,可惜
金庸: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为何《鹿鼎记》是金庸武侠小说的最高峰?
古龙武侠小说版本考<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