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代人不幸福的「七宗罪」

你幸福吗?

这是一个很俗的问题,但是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毕竟大部分人活着就是为了两件事,成功和幸福,而成功的目的,还是为了幸福。

小时候一颗糖就能高兴半天,长大后顿顿有肉,却无法找回小时候得到一块糖时的同等满足。

幸福的边际效应在逐渐递减。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难以感到幸福了呢?——是发自内心的幸福,而非短暂的快感,因为幸福是一种持续的状态。

列夫.托尔斯泰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说到: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下面说说现代人不幸福的七宗罪。

01

浮躁

现代人总是匆忙,心急,浮躁,回想一下,你有多长时间没有慢下来,认真去【感受】过生活了?

吃饭的时候,边吃饭边看手机;

带娃的时候,边带娃边看手机;

睡觉的时候,要先看一会儿手机;

就连上厕所,没有手机就似乎无法完成整个程序。

我们的心智模式,有两种存在状态,分别是【思考状态】和【感受状态】。

所谓的【思考状态】,就是涉及到逻辑、看法、评价、计划相关的思维过程,

比如“今晚吃什么”、“1加1等于2”、“这篇文章说的是...”;

而所谓的【感受状态】,则是完全抛弃理性的思维过程,只是去体会当下这个事物给自己带来的感觉,

比如看一幅画所带来的美感、听一首音乐所带来的悦耳感,以及拥抱喜欢的人所带来的愉悦感。

一个是【我认为】,一个是【我觉得】,一个是用脑,一个是用心,一个是理性,一个是感性。

而幸福终归是感性的事情。

所以,幸福,必须要有感受的参与。

当你吃饭时,你就吃饭,当你睡觉时,你就睡觉,当你上厕所时,你就上厕所。

所以,试着慢下来,丢掉手机,放下思考,去完全投入的体验细微的事物——

认真吃一顿饭,观察饭菜的颜色,细闻吃饭的香味,品尝每一口咀嚼的味道;

认真去观察星空、鲜花和落叶;

认真去呼吸空气,体会空气进入和呼出时身体的感觉;

认真去听一段雨声。

毛姆说,一个人能观察落叶,羞花,从细微处欣赏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么样。

当你每天抽出一些时间,让自己切换到【感受状态】,你会发现,你的心会逐渐静下来,幸福感也会油然而生。

02

焦虑

越来越多的80后加入了失眠大军,

越来越多的90后加入了脱发大军。

无论是失眠还是脱发,这些生理表现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因素——焦虑。

焦虑是一种弥散的心理状态,让你无时不刻像背着一块石头在生活。

或许现在的某些事情的确会让你焦虑,可是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焦虑,因为我们根本就是在担心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事情。

有一个词叫做【猴心】或者【心猿】(monkey mind)。

它把我们的心,比喻成一只猴子。

我们的心,最喜欢做的事情有两件:

 一件是不断地跳到未来,计划或者担忧一些还没有发生的事情。

比如明天考试考砸了怎么办?

一件是回到过去,为过去一件发生的事情感到后悔或者难过。

比如昨天不该和孩子发火。

就这样在未来和过去之间来来回回。就像猴子一样,因为猴子总是从一棵树上蹿到另一个棵树上,无法停下来 ,无法活在当下。

很多人都在提活在当下,却不知道到底如何才是活在当下。

当下指的是此时此刻我们身心所体验到的一切,包括内在的体验和外在的体验。

比如此刻身体的感觉,肩膀有些紧绷、嘴巴有些湿润,这是内在的体验;

比如此刻周围的环境,沿途的风景、外部的声音,这是外在的体验。

当我们试着专注于将注意力放在当下,只是去体验当下的每一个瞬间,无论它是什么,你会发现,不但你的焦虑会减少,

而且,那些你在担心将来时而错失的现在,也会在它们变成过去时,显得并不是那么白驹过隙。

你不会感叹——“时间过得好快啊!”,而是会觉得——“嗯,我真的活过了!”

03

迷失

不可否认,我们都是情绪和想法的奴隶。

每个人都有情绪上头的时候,每个人也都有事后后悔的时候。

比如:

小事与人吵架,气血上涌,恶向胆边生,最后大打出手,打不过你进医院,打的过你进监狱,待到冷静下来,才悔不当初;

这叫做情绪的奴隶。

每个人都有认不清自己的时候,每个人也都有超常发挥的时候。

比如:

有一个机会,你明明可以去争取,却习惯的认为自己不行,认为自己很菜,于是把这个机会拱手让人。但是事实上你是可以完成的。

这叫做想法的奴隶。

我们的大脑其实特别喜欢偷懒,出现了某个情绪/想法,就会快速而且自动化的产生相应的行为,这就是大脑的【自动导航系统】,它的好处在于帮助我们节省了很多认知资源。

但是同时它也会造成一个问题,那就是迷失——失去自我。

我们的自我成分里,有一部分叫做【反思自我】,这个反思自我,你可以理解为是那个存在于你脑海中的一个小人,这个小人具有觉察、监督和反思的功能。

只不过平时它都是睡着的、隐藏的,只有在某些时候会跳出来。

比如当我问你,你现在头脑里有什么想法,那么他就会跳出来,以第三只眼或者第三视角来看待你此刻的自我,你会意识到:——哦,我现在的想法/ 情绪是...

缺少这个反思自我,我们就会容易迷失,陷入自动化的反应之中。

而觉察到自己此刻的情绪和想法是什么特别重要。

只有当你觉察之后,你才有可能会成为情绪或者想法的主人,并且能够自主的去决定,要不要跟随这个情绪和想法。

比如每次我和女朋友吵架,都吵不起来,因为每当我的情绪被激起的时候,我的反思自我就会跳出来,这个时候,我能很清晰的感觉到——我现在很生气。

神奇的是,当我意识到我现在很生气之后,我反而没有那么生气了,

同时,当我意识到我现在很生气之后,我就可以去选择接下来的行动:一是继续和女朋友吵,二是告诉女朋友我现在很生气,我不希望和你吵,我想出去走一走。

每次我都会选择第二种。

这种适时出现的觉察,让我受益良多。

04

执拗

讲一个小故事:

在印度有一种特别聪明的抓猴子的方法。猎人们会拿一个椰子,在上面挖一个洞,这个洞的大小,刚好能够让猴子空手伸进去。

然后猎人把这个椰子固定在树根,然后往里面塞一根香蕉。你知道猴子最喜欢吃香蕉了。

猴子看到香蕉之后,就会从树上跑下来,伸手去抓里面的香蕉,但是这个椰子洞的大小只够猴子空手进去,而握住香蕉的话,手就会出不来。

如何想要自由,猴子只需要松开握着香蕉的手,放下香蕉就可以。

但是,大多数猴子都不会放手,最终被抓。

你可能会觉得猴子傻,何必如此执拗,但是通常我们的内心也会以很相似的方式被抓住,无法放下。

比如每晚睡觉的时候,我们都在放下,躺上床关了灯,放下身心,我们就能睡着。

如果你不能放下,你就睡不着,就像那只猴子一样,没有办法从某些想法中释放出来。

不放下,便会痛苦。

出于这个原因,培养放下和不执着的态度,会让我们的人生,幸福很多。

05

无聊

现代生活存在着一个悖论——选择越多,我们反而越无聊。

各种影视书籍,应有尽有,

各种信息资源,唾手可得,

各种娱乐活动,随处可见。

但是,我们还是时常感到无聊、没劲,甚至是厌倦。

无聊成为了现代人时间的最大杀手,也成为了幸福感的最大杀手。

要想对抗这种无聊,你可能觉得去做事就行了,但是问题在于,做什么事?

事情多了,选择就多了,于是就变成了一只无聊的布里丹的驴。

事情只有一件,一样也会产生无聊,不然为什么会工作倦怠呢,因为一直在做同样的事情啊。

所以关键点并不在于做多少事情,而在于——你是否一直保持着【初心】。

我们经常会说,要保持初心,那什么是初心呢?

简单讲,初心,就是一个愿意看待万事万物都如初见的心念。

它在提醒着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一个简单真相,那就是:没有一个时刻是跟别的时刻是一样的,每一个时刻都有着独特的可能性。

正如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每一刻都是崭新的。

如果我们抱着【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每一个人都像是刚认识的,每一样东西都是第一次见到的】的这样态度去对待周遭的事物,

这样,即使你只是去大自然看看云朵、树木、流水和石头,你也会觉得充满了乐趣。

06

评判

 “我真的是太差了!”

“你这个人怎么这个样子!”

“我不喜欢这种感觉!”

“这简直太无聊了!”

我们的头脑中总有一部分在不断地对我们经历的事情进行评判,不断地拿它们跟我们经历的其他事情进行比较,或者跟我们自己设定的期望和标准进行比较。

如果是好的,我们就趋之,

如果是不好的,我们就避之,

如果既不好,也不坏,我们就会视而不见。

习惯性评判会让我们透过有色眼镜来观察事物,不能看到事物的本真。

而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这种评判往往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内心和与他人的关系。

因为,我们不仅仅活在自己对自己的评判之中,也活在自己对他人的评判之中,更活在别人对自己的评判之中。

要命的是,这三者是互相作用的。

人本主义大师罗杰斯说:

'几乎在我们生活的每一种状态中,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发现自己处于外在评判的奖励或惩罚的压力之中。 “那样很好”,“那是不妥当的”,“那可以满分”,这种外部评判一直伴随我们从幼年走向老年,成为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

从长远观点来看,一个积极评价与一个消极评价一样,都具有威胁性。你告诉一个人他是好样的同时就暗示着,你也有权利评判他是糟糕的。 

所以我现在已经明确认识到如果我能使人际关系尽量远离判断和评价,我就越能使对方达到一种境界,即了解到评价的焦点和责任的核心都在于他自己,归根结底,他的经验的意义和价值最终要由他自己来负起责任,无论多少外在的评价都不能改变这一点。

所以我愿意致力于发展一种非评价的关系,我不评价对方,即使在我自己的情感中,我也不作评价。我相信,这样可以使他获得自由,去成为一个自我负责的人。'

幸运的是,我们无法控制他人对自己的评判,但是却可以控制自己对自己、以及自己对他人的评判。

想象一下,如果终止这一切评判,而任由每一刻顺其自然,只是承认它们的存在,不对其横加指责,亦不对之孜孜以求,你会有什么感觉?

你会感到真正的平静,真正的自由。

所以,试着去培养自己一种【非评判】的态度吧。

07

怀疑

这里所说的怀疑并不是怀疑别人,而是怀疑自己。

不是怀疑自己的能力,而是怀疑自己的感受。

一个从小从妈妈那里得到了足够安全感的婴儿,并且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被看见被爱的孩子,长大之后,他会遵从自己内心的感受,并且可以温和而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说实话,你这样让我有点愤怒。”

——“对不起,我可能要拒绝你一下。”

反之,一个从小没有得到足够安全感,并且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被忽视被评价,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刻意去隐藏和压抑自己内心感受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也会怀疑自己的感受。

——看别人的脸色,去习惯性讨好别人;

——不会也不敢拒绝,即使内心不情不愿;

——习惯性自责,觉得自己有这样的情绪是不应该的。

可是,感受是真实的,你再怎么压抑和隐藏,它仍然会存在。

这个时候,你就会陷入一种矛盾之中,怀疑自己,并且厌恶这样的自己,想要改变,改变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但是很快又会陷入改变无能的焦虑之中。

打破这个死循环的关键点就在于——【信任】,对自己和自己的情感发展出一种基本的信任。

比起总是向外寻求,相信自己的直觉和权威要更好一些,哪怕一路上你会犯一些“错误”。

在任何时候,如果你觉得有些事情不对劲,那就去尊崇你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而不是因为外界或者权威有不同的说法,就去低估、压抑或者忽视自己的感受,甚至把它们当做是不正确的。

你就是独一无二的你自己啊!请信任你自己吧!

如果你总是在迎合别人,模仿别人,都是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因为成为别人是不可能的,你唯一的希望,是更好的成为你自己。

注意,不是去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是更好地成为自己。

因为你本来就已经足够好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确感知你所处的情绪
失眠睡不着咋办?心理师说对失眠有恐惧会焦虑,要学会调整心态
从自我接纳走出焦虑,重拾宁静心灵
面试时紧张应该如何调整心理状态?
如何度过隔离期
正念之旅,破解90%的生活焦虑和痛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