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我们在讨论智能家居时,我们到底在讨论什么?

编者按:

智能家居一线市场发展状况如何?面临什么样的困境与机遇?本文为来自一线渠道的智哪儿读者投稿,文章内一些观点和现象具有一定代表性,特刊发供行业人士参考。

先跟大家讲个故事:

本人岳父母的新房于2020年底交付,是本地一个比较有名气的开发商所建。此前购房时,售楼处不断渲染智能豪宅这个概念。我们曾一度认为,一家子要住进有智能家居的房子里了。我本人曾一度认为,原来智能家居离我们非常近。

可是,交房后,直到装修完成,我都没有感觉到这智能豪宅跟智能家居有半毛钱的关系。开发商所谓的智能家居是:一个充其量逗孩子玩的智能机器人、一套触摸式的开关面板、一把叫做曼X卡顿的装斜了的智能锁、一个扫地机器人、一个智能猫眼、一个可视中控面板(安装于玄关处)。

除了萤石的智能猫眼外,其他产品都是“滥竽充数”。所有这些智能产品加起来,东拼西凑,毫无智能家居可言。可视对讲做工粗糙,分辨率低下,只有三个功能:查看单元门口谁来了、查看地下车库单元门口谁来了、给来的人开门。

当我看到可视对讲上有一个“呼叫电梯”功能时,我是很惊喜的。但画面显示“已呼叫”后,电梯纹丝不动。原来这个可视面板跟电梯根本没有通讯。

在入住以后,对于智能豪宅,毫无感觉。

讲这个故事,并不是说开发商的智能家居都是鸡肋。其实,许多高端开发商和精装楼盘,都配备有相对完善、易用的智能家居系统(且不说它的功能全不全)。只是我们遇到的这个智能豪宅,就是赤裸裸的虚假宣传。

通过这件事,我想进一步跟大家探讨的是智能家居的定义问题。那就是,我们天天在高喊智能家居,但是真正的智能家居到底落地了多少?尤其是对于真金白银投入血汗钱的渠道商来说,智能家居是否存在虚假繁荣?

首先,我们要明白,国内的智能家居定义,与国外是有所区别的。智能家居的英文Smart Home直译应该是“智慧房屋”,是站在房屋视角的一种智能解决方案。而国内的智能家居,则主要是以智能化的家居产品为主导的。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单品零售额3,487亿元,其中智能家电占比高达86%。可见,智能家居的市场规模中,家电本身就占据了一大部分。不仅如此,绝大多数的市场规模统计中,家电、智能硬件、新型消费级产品(智能音箱、摄像头、扫地机器人等)的销量都占据了大头。

在笔者看来,这样的统计方式,并不能真实反映出智能家居发展现状。真正的智能家居,应该是从全屋智能角度去评价的。当我们谈论智能家居的时候,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把一些与家居有关的智能产品囊括在内。

比如安防摄像头、扫地机器人、智能锁等单品,它们本质上是用户需求丰富度提升后,市场自然催生的一些消费升级产品。将其划归到智能家居概念中无可厚非,但这些产品大卖不能直观说明智能家居市场的繁荣度。

再比如,对于传统家电来说,一个电冰箱上面加装一个大屏幕,就成为了智能家居?可以说这个电冰箱是智能化的家电,但不能说我有了智能家居。更进一步说,智能家电的本质是其在处理自身职责问题上变得更“聪明”,而不是因为有一块屏幕就是智能。

智能家居要满足至少三个要素:第一是互联化,本地的产品能够组成一个局域网相互联动通讯,同时整个系统可以与互联网通讯;第二是场景化,智能家居一定系统概念而不是单品概念,只有系统才可以创造场景,每个场景解决一个问题;第三是自动化,系统具备“思考”能力,具有决策意识,反映出用户的意志。

一个完整的智能家居,应该包括灯光、安防、影音和HVAC四大模块。其中HVAC包括暖气、新风和空调系统。可以说,智能家居与整个房子是密不可分的,是房屋的一套神经系统,而不是一个壳子。

媒体说,美国的智能家居普及率很高。国外调研机构2016年的一份数据显示,美国“智慧房屋”的存量为1500万套,占比12.5%(相较于全国的住宅),而预计2021年可达到28%。这个数字,对于美国这个国家来说,其实并不高,但其渗透率比国内已经高很多。

这其中的原因在于,美国人民的居住环境与我们有很大差别。美国有70%的住宅是独栋别墅,联排占到了7%,而公寓只有17%。美国人的房子大多都是独门独草坪的设计,房间数量多,公共活动空间占到了2/3。

所以,以独栋住宅为主的美国,其实比较适合智能家居的发展。因为房子越大,它在照明、安防以及能源方面的管理就越复杂。比如中央空调,美国大部分独立住宅都是中央空调,所以才催生了最早的智能家居爆款NEST恒温器。而国内住宅绝大部分都是塔式或板式的居民楼,人均居住面积与美国无法相提并论。

在这种前提下,国内先天缺乏智能家居繁殖的土壤。以至于笔者在采访很多渠道商时,常听到“智能家居不是刚需”、“锦上添花居多”的评价。但是在大概念之下,很多新事物迎来了爆发。智能音箱、智能锁、智能摄像头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三个产物。

笔者是在唱衰智能家居吗?不是。我只是想试图厘清智能家居的定义。目前国内有很多做全屋智能解决方案的公司,摆在他们面前的路径无非就是三条:与房地产签约、与渠道商签约、与资本方签约。

这其中,恐怕只有渠道商最明白其中的苦涩。至于平台、架构、生态等一系列东西,在残酷的市场面前常常变得一文不值。想起某厂家的主管所言:竞标房地产项目,价格被砍到骨子里。所以,最后消费者体验到的智能家居都是被阉割过的,甚至只是把面板替换了一遍,加了几个显示屏,就美其名曰“全屋智能”。

目前,国内精装房的渗透率在32%左右。2019年精装房有320万套。随着地产销售萎靡,精装+智能势必成为房企的“香饽饽”。精装房的增量对于智能家居企业来说是唯一的生机。至于C端市场,目前市场的两极分野非常严重:要么是小米这样的轻量化方案,要么是摩根这样的奢华消费,而居于中间的全屋智能,很难在C端批量落地。

当然,这并不是说智能家居在C端没戏。从单品、局部智能来说,客群数量还是非常庞大的。只是就全屋智能来说,目前的生态还十分割裂。用户很难凭自己意志组建一个完善的智能生态,通常需要借助多个品牌来实现。

这其中的苦涩,又是只有渠道商知道。

(本文首发智哪儿,作者:鑫培。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智哪儿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近千家地产商入局智能家居,能否抗住阿里/百度/小米…的前后夹击?
智能家居装修怎样才能做好综合布线
智能家居综合布线是什么?步骤及所注意问题!
全屋智能引领精装地产家电市场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分享十个90后必备的智能家电,超能提升家庭幸福感#智能家居 #智能家电 #全屋智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