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水画(一):历史总会记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中国山水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较之西方风景画,起码早了1000余年。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尽管各派风格迥然,但创作规律却不离其宗,都是借景抒情,写型传神,塑物在我。

区别于西方的海洋文明(海岛文明)的是,华夏文明属于大陆文明(大河文明),中国人游山玩水可以说是一种先天文化意识。因而,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再没有那一个画科能像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

刘峰至作品千里云烟

相较于人物画,山水画出现得较晚,到隋唐时始从人物画里独立出来,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山水画是隋朝展子虔画的《游春图》。

展子虔祖籍山东,生于公元545年,是现在唯一有画迹可考的隋代著名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当时正值东魏末期,恰逢东西两魏'玉壁之战'。他从出生起就伴随着战争环境,高氏篡魏、北周灭齐,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权更迭频繁。展子虔历北齐、北周至隋,任朝散大夫、帐内都督等文职,曾辗转西安、洛阳、永济、扬州及四川等地,领略大江南北山水之美,观赏各地画家名品真迹,承魏晋南北朝绘画技法,开隋唐山水画之新风。

展子虔画像

展子虔在山水画上所达到的成就及其绘画方法,直接开启了唐代画家李思训、李昭道父子金碧山水的先河,因而被后世誉为唐画之祖。《宣和画谱》称赞他:'写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故咫尺有千里趣'。他的山水画比起六朝前山水画那种'水不溶泛,人大于山'的稚拙画法要成熟得多。据记载,他的《仙山楼阁图》以青绿勾勒为主,笔调甚为细密,后人称他为'唐画之祖'。美学史家称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展子虔为唐以前杰出的四大画家。

展子虔画的《游春图》

到了五代时期,山水画有了进一步发展,荆浩的“有笔有墨”艺术理论使得山水画有了在思想准备系统化的基础上,首先进行革命集成。

荆浩画像

荆浩对水分运用更加讲究,用笔与水墨相结合,更有助于表现大自然变化万千的气象,在绘画审美观上是一种拓展,在技法上也显然有助于消除那种刻板的笔迹。如前引答大愚诗中所说的“墨淡野云轻”,就是水墨微妙的艺术效果。荆浩之变堪称中国山水画的集成之变,自洪谷子的山水模式问世,继后的山水画艺术形式便有了一个稳固的基础。这可能是中国山水画演泽最为深刻的所在。

荆浩画作

首先,荆浩提出了中国山水画的系统美学理论:他的主要著作有《笔法记》和《山水节要》。在论著中,他提出了“代去杂欲”的养德说;“气、韵、思、景、笔、墨”的六要说;“明物象之深”、“搜妙创真”的师法自然说;有形之病与无形之病的二病说;“筋、肉、骨、力”四势说;“神、妙、奇、巧”的四品说。荆浩把艺术的追求理性化为:气质俱佳、六要齐全、二病毫无、四时齐备,且县天成之妙。

再者,荆浩提出了中国山水画的勾斫程式法则:他不仅善于辩山水之真谛,亦善于辩画法之真谛,对于有名的笔墨,他都予以理性的批判,并成为自身的借鉴。包容式的集成是荆浩终成历代文范的前提。在这位前贤眼中,张噪的树木、鞠庭的白云、王维的笔墨、大李的华巧、吴道子的线律都是可贵的精神食粮;但亦都有不足。这位革命者,一变隋唐以来空勾无皴的单调画法,创造了以点、面为主的勾斫技法系统,使中国山水画第一次具有了程式法则上的复杂性与丰富性。

第三,荆浩提出了中国山水画的中心全景模式:相传其《匡庐图》主峰置于中轴线上,视点可用“上突巍峰,下瞰穷台”加以形容。依据主轴线,主次、错落、勾连、参差、远近、高下、虚实、藏露、“天、地、中”等等范畴均关联演绎,首次系统运致了中国画成象空间的知觉心理范畴。若我们今日再用整体连续性梯度重叠的空间理论加以诠释,就可以得出主轴对称、正面垂直平移、梯度致深、连续完形的重叠透视法则,这一“大山堂堂”的雄伟视线,是中国画特有空间模式的经典写照,是今日最值得再认知的科学课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水图欣赏
中国画山水画的起源和最早出现的画家【一】
国粹--教你最基本的国画常识(图文解说分享)
《游春图》
中国山水画成熟的标志——隋、唐时期
展子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