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溯源︱两宋山水画之艺术成就

公元960 年, 赵匡胤夺取政权, 建立了宋朝。自宋太宗赵匡胤起, 几乎各朝皇帝都有书画的爱好, 特别是宋徽宗赵佶艺术才华卓越。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的好尚, 直接促成了宫廷绘画和士大夫绘画的活跃与发展, 社会进步, 经济繁荣, 带动了文化科学的繁荣, 因此宋代绘画到了开宗立派的时代, 并开创和丰富了中国绘画艺术语言和审美规范, 对后世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宋·李唐  万壑松风图  绢本墨色 187.5×138.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画家分为三大类: 宫廷画家、士大夫文人画家和民间职业画家。宫廷画家在皇帝和贵族的倡导下创建的, 宫廷画又称“院体画”一般指宫廷画家崇尚写实, 风格富丽工细的绘画形式。“文人画”又称“士大夫画”, 画家重视文学修养, 强调人品、学问、才能和思想等方面, 绘画多为寄情山水树石及梅兰竹菊, 追求主观情趣的表现, 风格清新空灵自然, 朴实平淡。宋代经济的发展, 民间职业画家的数量也随之增多, 曾出现书画夜市和画家的行会组织。

山水画在唐代以前作为人物画背景出现, 当时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画种。隋朝时期, 独幅山水画出现了如展子虔的《游春图》。独幅山水画, 由于是山水画发展初期, 构图简单, 用笔单调, 有线无墨, 后经唐五代画家不断探索, 使山水画技法逐步完善, 发展到宋代已达高峰。宋代山水画的丰富和它的深刻性, 主要在于画家“外师造化”, 对山川自然的观察, 对大好山河一草一木的赞美, 用绘画表达审美情操。宋代山水画发展到成熟时期, 用笔、用墨、用色上出现了如“淡墨清岚”, “米点落茄”, “青绿巧整”, “水墨苍劲”以及“熔金碧于水墨于一体”等等多种画法。


北宋·郭熙  早春图  绢本墨色  158.3×108.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之前, “界画”是山水画题材日益扩大而派生出来的一种新画料, 作品描绘的大多是殿阁楼台, 舟船车舆, 桥梁闸口等, 场面细节刻划精妙, 用笔准确工整。宋代, “界画”继续发展, 代表画家有张择端、郭忠恕。

北宋中期文人画家异军突起, 他们强调绘画要抒发作者内心感情, 画法上, 注重笔墨情趣, 提倡水墨写意。与此同时, 要求构图完整、用笔工细的“院体画派”也在不断的发展。院体画派的画家注重的是物体的外形刻画, 削弱了作品的内涵。文人画家则追求神似, 在观念上与院体画有着根本的不同。如果说院体画是宋人宫廷画的顶峰, 那么文人画在宋代已具规模, 文人画家有理论有实践, 为后代的文人画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宋·范宽  溪山行旅图  绢本墨色  206.3×103.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绘画从时间上大致分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北宋前期( 960—1100 年) 。这一时期的画家在继承唐、五代传统的基础上, 大胆创新, 其代表人物有李成、范宽、郭熙。第二时期, 宋徽宗时期。这一时期由于皇帝、大臣对书画的爱好提倡, 以及画院的建立,为画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宋徽宗在位时, 绘画创作十分繁荣, 代表人物有张择端、李公麟、米芾、王希孟等。第三时期, 南宋前期, 即宋孝宗, 宋光宗时期。这一时期画院依然兴盛, 著名画家有李唐、刘松年、赵佰驹等人。第四时期, 南宋后期, 代表人物有马远、夏珪、梁楷等。两宋绘画作品中, 成就最高是山水画,次之是花鸟画后是人物画。整体来说, 两宋绘画是历史上绘画技法完善, 画家风格面貌繁多的一个时期,特别是山水画创作可以说达到了绘画顶峰。



北宋·郭熙  树色平远图  绢本墨色  32.4×104.8cm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一、北宋山水画


第一时期, 北宋前期山水画。这一时期的李成、范宽和郭熙是当时的主要代表。他们的作品以传统水墨为基础, 多表现北方浑雄壮阔的自然山水。李成、范宽和五代时期的关仝被认为是“三足鼎峙, 百代标程”, 可见其影响之大。


李成字咸熙, 唐朝宗室后代, 自幼好诗赋与琴棋画。他的山水画初学五代荆浩关仝, 后自成风格。刘道醇在《圣朝名画评》中称他“精通造化, 笔尽意在,扫千里于尺, 写万趣于指下。峰峦重叠, 间露祠墅, 此为最佳。至于林木稠薄, 泉流深浅, 如就真景, 思清格老, 古天其人”。李成观察体验自然山川, 造化为师,与山川融化用笔墨表现内心世界。流传至今传为李成作的《寒林平野图》画面二松挺立, 枯树相交其间,寒森萧疏, 松树顶天立地, 用笔工整严紧, 透视采用平远法。《图画见面志》中说他的画“气象萧疏; 烟林清旷, 毫铮颖脱, 墨法精微。”李成卓越的艺术成就使他成为北方山水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宋·刘松年  四景山水图卷(之三) 绢本设色  41.3×6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范宽, 名中正, 字仲立。为人宽厚有大度, 时人便以“范宽”相称。他主张“与其师人, 不如师诸造化”,所以常居山林观察自然, 领悟山川的四时变化, 风晨雨夕, 以求其趣。《圣朝名画评》把他和李成的画同列神品。范宽是继李成之后又一位代表北宋山水画最高成就的画家, 代表作品《溪山行旅图》, 《雪景寒林图》。《溪山行旅图》是范宽流传至今的真迹, 画幅较大, 正面大山占整幅画的三分之二, 前景满山双勾树木, 山头杂树丛生, 巨瀑从山腰间直倾而下, 画面雄厚沉稳, 前景山石多用小斧劈皴法, 中景山石用“雨点皴法”。而另一幅《雪景寒林图》则不同, 所表现的是北方雪景山水, 在这幅作品中, 范宽创造了一个纯化境界, 画中群峰积雪, 千里冰封, 近景枯木交错, 寒水深湛, 中景岸渚汀州。远景白雪茫茫, 天深山亮, 使人们感受到一种慑人心魄的魅力。技法上, 枯树用笔大胆爽快, 山水多用短线皴出, 水与天空作淡墨渲染, 画面自然, 构图饱满。

郭熙, 字淳夫, 河阳温县人。神宗时奉诏入宫廷画院。早年作品山水秀美, 后师法李成, 他是李成之后, 把中国山水画创作推向表现更加真实细腻, 微妙变化的人, 并赋予它以强烈的感情色彩。受到了苏轼、黄庭坚等文人的赞扬。代表作品《早春图》, 山耸盘回, 水源高远, 技法多作云头皴, 鬼面皴, 树木鹰爪树, 杂叶夹笔, 单笔相半。他在构图经营位置方面提出“三远”论点, 对后世山水画发展有深远影响。代表作品《早春图》、《幽谷图》、《关山春雪图》等。郭熙, 在实践和理论上对中国山水画有很大贡献, 山水画论《林泉高致集》成为中国画学的重要著作。



宋·燕文貴  溪山楼观图  103.9×47.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燕文贵, 吴兴( 今浙江) 人, 北宋时期的宫廷画家, 专长山水, 兼及人物。他的山水画创作, 不囿于古人, 景物多变, 自成一家, 现存存作品《溪山楼观图》、《夏山图》等。

第二时期, 北宋后期即宋徽宗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宋徽宗对书画创作的大力支持, 建立画院, 画家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有了很好的创作环境。这一时期, 院体画蓬勃发展, 文人画异军突起。代表画家有张择端、李公麟、米芾、王诜、王希孟等。

米芾( 1057—1107) , 字元章, 号海岳外史, 襄阳漫士, 鹿门居士。其子米友仁( 1086—1165) , 字元晖。画史上有“大米、小米”或“二米”之称。米芾远宗王墨, 近法董源, 创米氏云山, 自成一派, 别开生面, 是北宋后期突破前人画格而另辟蹊径者。明董其昌说:“唐人画法至宋乃畅, 至米又一变耳”。米芾对山水画的创造, 在于对真山真水的深切感受。“二米”对江南的云山烟雨, 感受至深。米芾强调写意画法: “信笔为之, 以烟云掩映, 树木不取工细, 意似便已。”所谓“天机超逸, 不事绳墨, 点滴烟云, 草草而成, 不失天真”。他称道山水画要“平淡天真”、“不装巧趣”。小米自称“墨戏”, 重笔墨情趣。二米云山是以采用泼墨法, 并能以积墨和破墨, 以关键处, 又常以焦墨提神, 所画云山用墨, 精妙处在于见笔见墨, 浑然天成。其具体画法: 山石先有水笔润泽一过, 以淡墨渍染, 稍浓墨笔破出并皴出层次, 再用大小错落的浓墨、焦墨横点点簇山头以下, 上密上疏, 云气用淡墨笔空勾,并以淡墨渲染, 树木枝干一笔画就, 用大浑点作叶,山脚坡岸用浓淡墨笔横扫, 多数不加皴斫。二米的水墨大写意, 把水墨渲染的传统技法又提高一步, 在水墨山水的发展上影响极大, 与文同、苏轼诸人, 开启了文人“墨戏”的法门, 具有早期文人画的特点。


北宋·李成  晴峦萧寺图  绢本设色  56×111.8cm   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藏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为大青绿设色, 画面奔腾起伏, 绵亘千里, 江湖水泽, 烟波浩渺, 层峦叠嶂, 丛树竹林、寺观庄院, 茅舍瓦屋, 桥亭舟楫, 繁密不可胜记, 水纹周笔细密, 一碧万顷, 气势雄浑壮阔。构图严密, 疏落有致, 设色绚丽, 与没骨色彩形成对比。它发展和丰富了唐宋以来的青绿山水技法, 也反映了青绿山水画在宋代的辉煌成就。

此外, 北宋的一些风俗画, 把山水风景同建筑环境巧地组合, 使山水画题材呈多样化发展。



五代  关仝·秋山晚翠图  绢本设色  140.5×57.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二、南宋山水画


山水画到了南宋时期又有较大变化。明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论述: “山水, 大小李( 李思训、李昭道父子) 一变也; 荆( 浩) 、关( 仝) 、董( 源) 、巨( 然) 又一变也; 刘( 松年) 、李( 唐) 、马( 元) 、夏(珪) 又一变也; 大痴( 黄公望) 、黄鹤( 王蒙) 又一变也。”他的分析基本上符合山水画的发展情况。刘、李、马、夏在题材、章法、笔墨等方面, 均有变化。这个时期著名画家有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


李唐( 约1050—1130) , 字唏古, 河阳三城( 河南孟县) 人。他的山水初宗法李思训, 能作青绿。他的《长夏江寺图》, 笔法厚重坚劲, 以极浓的石青石绿设色。他更多的是取法荆浩、范宽, 作画古朴苍劲, 山石作大斧劈皴, 笔力纵横, 气势磅礴, 积墨深厚, 有时画树石, 全用焦墨。他的《万壑松风图》写深山万壑, 大气磅礴, 冈峦郁盘、峭壁悬崖, 苍松叠翠, 摇拽风声,飞瀑幽涧, 白云缭绕, 曲尽其妙。他是南宋水墨苍劲一派的开创者。

刘松年, 钱塘人。公元1174—1194 年间为画院学生、待诏。他的画风多样: 有的似赵伯驹的青绿画风, 有的“淡墨轻岚”、“清丽细润”, 表现江南景色, 有的深受李唐影响。存世作品《四景山水》, 桃柳争艳、柳岸虚堂、老树经霜、雪披高松, 树石笔法劲挺, 界画工整。马远, 字遥父, 号钦山, 原籍山西, 后居钱塘。早年师李唐, 下笔严整, 后来发展了李唐的技法, 以雄奇简练擅长。多以焦墨作树石, 峭拔方硬, 动用大斧劈皴法, 气势纵横, 而景色新颖。存世作品有《踏歌图》、《雪图》、《对月图》、《楼台月夜图》, 《踏歌图》是和人物相结合的山水画, 描写近郊农民的欢乐情绪。远处几座危峰突兀耸立, 隐隐松林掩藏着殿阁屋宇;近处岩石山曾、高柳当空, 当径平缓, 身苗滋润; 人物笔墨简约, 形神俱生。从山石和树木的画法, 可以看出马远的特有风格。



宋·夏明远  山水图  绢本设色  28×19cm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夏珪, 字禹玉, 钱塘人, 画院待诏。他的山水画也深受李唐影响, 后来又吸收了范宽和米元晖之长,自成一格。他喜用“拖泥带水皴”作山石, 先用水笔皴擦, 然后落墨, 故水墨浑融, 苍茫淋漓, 墨气滋润, 别开生面。他在创作上以雄奇简练擅长, 达到了“不繁而意足”的精妙程度。在观察自然的方法与提练形象的能力上, 都与马远有共同的优点。现存有《溪山清远图》、《江山佳胜图》, 《溪山清远图》卷, 写江山无尽之景, 山重水复, 气势开阔, 皴法全用斧劈, 笔墨清劲爽利, 虽是李唐传派, 但有自己独创。

马、夏山水, 肆意水墨, 彼笔粗皴, 章法别致, 布局新颖, 所以有“马一角”、“夏半边”之称。南宋山水画有“青绿巧整”与水墨苍劲两种不同的风格。虽然水墨画画派占主流, 但自唐以来的青绿山水画也盛极一时, 不论在院内、院外, 仍然在向新的高峰攀登。赵伯驹、萧照、卫松是这一时期代表画家。



北宋·卫贤  高士图  绢本设色  134.5×52.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总之, 宋代山水画在题材上非常广泛, 既有描绘皇家富丽繁华的宫苑殿堂及理想化的仙境, 也有抒发文人士大夫淡泊山林的隐逸情趣, 还有表现人民生活的田园风光。形式上, 有横披长卷巨幅挂轴, 也有山水小品和扇面。技法上, 有工笔重彩和水墨写意。构图上, 有全景式, 半边式等。宋代山水画技法多样化为后代各种流传的继承发展奠定了基础。

两宋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可以说是绘画顶峰时期, 宋之后, 绘画复古思潮开始出现。“程式化”的笔墨形式开始发展, 除极少数画家有独创精神外, 很多一部分画家在古人画中去体验“生活”, 作品没有时代感染力。绘画需“外师选化, ”笔墨当随时代, 传统要继承, 艺术要发展, 这是当今画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也是画家的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宋时期夏圭二十三幅精品绘画赏析
中国古代绘画简介(十一):宋、辽、金士人画 ----3
顾绍骅编辑 中国画知识普及版 第四篇 五代两宋的绘画概况 下半部分
国之精粹--名画之山水篇
宋代十大著名画家的艺术特点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