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现在是否还存在?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思想的两个主流,成为主流是长期演变而来;公元前五世纪到三世纪,它们还不过是争鸣的许多家中的两家,那时学派的数目很多,中国人称它们为'百家'。


司马谈和后来的历史家对'百家'试行分类。第一个试行分类的人是司马谈,他是司马迁的父亲。《史记》最后引用了司马谈的一篇文章,题为'论六家要指'。这篇文章把以前几个世纪的学派划分为六个主要的学派,如下:

阴阳家:讲一种宇宙生成论,它由'阴'、'阳'得名。在中国思想里,阴、阳是宇宙形成论的两个主要原则;中国人相信,阴阳的结合与互相作用产生一切宇宙现象。


儒家:这家在西方文献中称为'孔子学派'。但是'儒'字的字义是'文士'或学者,所以西方称为'孔子学派'就不大确切,因为没有表明这一家的人都是学者以及思想家,与别家的人不同,都是传授古代典藉的教师,因而是古代文化遗产的保存者。孔子的确是这一家的领袖人物,说他是创建人也是正确的,不过'儒'字不限于指孔子学派的人,它的含义要广泛些。

墨家:这家在墨子领导下,有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纪律。门徒实际上已经自称'墨者',故这家的名称不是司马谈新起的,其他几家的名称有的是他新起的。

名家:这家兴趣在于他们所谓的'名'、'实'之辨。

法家:汉字'法'的意义是法式、法律,这家源于一群政治家,主张好的政府必须建立在成文法典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儒者强调的道德惯例上。

道德家:这家把它的形上学和社会哲学围绕着一个概念集中起来,那就是'无',也就是'道'。道集中于个体之中,作为人的自然德性,这就是'德',翻译成英文virtue(德),最好解释为内在于任何个体事物之中的power(力)。这家司马谈叫做'道德家',后来简称'道家',应当注意它与道教有区别。


对'百家'试行分类的第二个历史家是刘歆,他是当时最大的学者之一,和他父亲刘向一起,校对整理皇家图书,把整理的结果写成附有说明的分类书目,名为《七略》,后来班固用它作为《汉书·艺文志》的基础,《艺文志》中可看出,刘歆将'百家'分为十个主要的派别,即十家:有六家与司马谈列举的相同,其余四家是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刘歆在结论中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意思是小说家没有其他九家重要。



这分类本身并没比司马谈的分类前进多少,新贡献是他试图系统地追溯各家历史的起源,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后来的学者章学诚、章炳麟,大大发挥了刘歆的理论,理论的要义是主张在周朝前期的社会制度解体前官与师不分。换言之,某个政府部门的官吏,也同时就是与这个部门有关的一门学术的传授者,这些官吏和当时封建诸侯一样,也是世袭的,当时只有'官学',没有'私学'。就是说任何一门学术都没人以私人身份讲授,只有官吏以某政府部门成员的身份才能够讲授这门学术。

周朝后期的几百年,王室丧失了极力,政府各部门的官吏也丧失了职位,流落各地。他们这时就转而以私人身份教授他们的专门知识。于是他们就不再是'官',而是私学的'师',各学派正是由这种官、师分离中产生出来的。

刘歆所作的全部分析如下: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已试之效者也。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其所长也。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

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此其所长也。

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其所长也。

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尚同:此其所长也。

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孔子曰: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颛对,虽多亦奚以为?又曰:使乎!使乎!言其当权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辞。此其所长也。

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

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此其所长也。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尧狂夫之议也。'(《汉书·艺文志》)对于十家的历史的起源,刘歆所说的就是这些。他对各家意义的解释是不充分的,他把各家各归一'官'有时也是任意的。如他描述道家思想,只涉及老子,完全忽略了庄子;又如名家与礼官的职能也并无相同之处,只有一点,就是两者都强调区别。

刘歆的理论在详细情节上也许是错误的,但他试图从一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寻求各家起源,这无疑代表着一种正确观点。大段地引用是因他对各家的描述本身就是中国史料学中的经典文献。

想象下古代的中国,比方说公元前十世纪的中国,政治上、社会上是何样?当时政治、社会结构的顶点是周王的王室,他是天下各国的'共主';周王之下有成百的国家,为其国君所有、所统治;有些国家是周朝建国的功臣们建立的,他们又把这些新占的领土分给他们的亲属作采邑;另一些国家则由周室以前的敌人统治着,但是现在他们已经承认周王是他们的'共主'。

在国君统治下,每个国家内的土地再分为许多采邑,每个采邑各有其封建主,他们都是国君的亲属。当此之时,政治极力和经济控制完全是一回事;土地的所有者,既是领地的政治、经济的主人,也是居民的政治、经济的主人。他们是'君子',其字面意思是'国君之子',但是已经用作封建主阶级的共名。

另一个社会阶级是'小人'阶级,或曰'庶民'即普通人民群众,是封建主的农奴,平时为君子种地,战时为君子打仗;有机会受教育的少数人,也是贵族的成员。于是封建主的'家'不仅是政治、经济权力的中心,也是学术的中心。附属于它们的有具有各门专业知识的官吏。但是普通人民没有受教育的份儿,故他们中间没有学人,这便是刘歆理论所反映的事实:周朝前期官、师不分。

这种封土建国制度被秦朝始皇帝于公元前221年正式废除,但在正式废除前的几百年,它已经开始解体了,而在几千年后,封建的经济残余仍以地主阶级权力的形式保存着,封建制度解体的原因何在,现代历史学家们仍无一致意见。在这里只说一点,中国历史上,公元前七至三世纪是一个社会、政治大转变的时期。

现在也不能肯定这种封建制度开始解体的确切时间,不过早在公元前七世纪已经有些贵族成员,由于当时的战争或其他原因,丧失了他们的土地和爵位,因而下降为普通庶人;也有些普通庶人,由于具有特殊才能或受到特别宠信,变成了国家的高级官吏。这些事例表明了周朝解体的真实意义,不只是某个具体的王室的解体,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制度的解体。

随着这种解体,各门学术原来的官方代表人物流落在普通庶人之中,他们或者本人就是贵族,或者是服事贵族统治者室家而有世袭职位的专家,刘歆引用孔子的一句话:'礼失而求诸野',说的就是这意思。

这些贵族或官吏流落民间,遍及全国,他们就以私人身份靠他们的专门材能或技艺为生。这些向另外的私人传授学术的人,就变成职业教师,于是出现了师与官的分离。

上面所说各家的'家'字,就暗示着与个人或私人有关的意思,在没有人以私人身份传授自己的思想以前,不可能有什么思想'家',不可能有哪一'家'的思想。

有各种不同的'家',也由于这些教师各是一门学术、一门技艺的专家。于是有教授经典和指导礼乐的专家,他们名为'儒';也有战争武艺专家,他们是'侠',即武士;有说话艺术专家,他们被称为'辩者';有巫医、卜筮、占星、术数的专家,他们被称为'方士';还有可以充当封建统治者私人顾问的实际政治家,他们被称为'法术之士';还有些人很有学问和天才,但是深受当时政治动乱之苦,就退出人类社会,躲进自然天地,他们被称为'隐者'。

司马谈所说的六家思想,是从这六种不同的人之中产生的,套用刘歆的话可以说:

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

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

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

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

法家者流盖出于法术之士。

至于它们是否还存在于现今社会,仔细地观察一下现今社会,便可了然于胸,不作详解、累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诸子百家起源
周朝衰微,百官失业成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及主张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外儒内道——中国传统处世智慧
中国古代哲学家、哲学流派简介 (2)——诸子百家起源和分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