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我老家,只要你不在体制内,他们都会说你是个可怜的打工仔

以前读书的时候,逢年过节,家庭聚会,七大姑八大姨最喜欢问的问题是:

“期末考了多少分,排了多少名?”

被这个问题折磨了太久的我们,以为工作以后就不会再受其扰了,却没想到,问题依然有,只是换了一个:

“在哪儿上班那?一个月多少钱?”

在我的老家,一个山西的十八线小县城,大家对于你漂泊在外是否混的好,几乎只有一个判断标准:

你是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

如果,你回答:“我在xx部委xx研究中心”,大家一听,这是京城的大官啊!各种啧啧称赞,竖大拇指还恨不得两只手都用上。或许只有你知道,要坐到对面那个圆滑的处长位置,不知道要等多少年。

如果,你回答:“我在一家科技公司,今年就要上市啦”,最多被追问一句:“是国家的企业不?”听闻是家私营民企,看得出的那种敷衍,“挺好哩,挺好哩!”你还想接着说说你拿着的股权上市以后身价能翻多少倍,只不过别人对你的那些“铜臭”好像并没有兴趣,没过多久全家人都知道了,“你还在外边给别人打工呢”。

看,在我们那个闭塞的县城里,评价你混得好不好,绝大部分取决于你到底吃的是国家饭,还是非国家饭。

如果不在体制内,你就只是个可怜的打工仔。


1、你要相信,长辈说的很多观点都是错的。


《人类简史》的作者赫拉利在接受采访时被要求,能否送给16岁的年轻人一点未来职业规划的建议,赫拉利说:

“不要太相信大人。”

他解释道:在过去,大人们很了解世界,但那时的变化很慢,而进入21世纪之后,可能只需要1年就会把过去世界积累了成百上千年的经验推翻。

人在16岁时一切都在变化,身体、思想、人际关系,不断地更新自己,但到了40岁,大部分人会拒绝变化,想要稳定。但21世纪没有稳定这回事。如果你想有稳定的身份、稳定的工作、稳定的价值观你就落伍了。但现有的教育制度是19世纪工业革命的产物,早就过时了,情绪的平衡和应变能力不是通过背诵和考试得来的。

之前写过一篇关于自己当年求职的文章《手握10个500强offer是怎样炼成的?》,有不少大学生咨询,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问题就是:我是进入体制内还是体制外?不出意外,他们纠结的地方通常是父母让他们进入体制内,自己却希望在体制外闯闯。

但是,谁又能给出正确答案呢?

体制内也好,体制外也好,父母支持也好,反对也罢,对于未来的发展谁都没办法给出确切的答案。


2、体制内外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眼光是向内还是向外。


其实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体制内与外,都有一些妖魔化

赞同进入体制的人,认为体制内吃的是国家饭,端的是铁饭碗,体制外就是居无定所的北漂沪漂打工仔;

赞同跳出体制的人,认为体制外才是自由的天地,才是干事业的天堂,体制内就是一潭死水的“稳定”,一眼看得见的未来。


我们先不评价,讲两个身边的事:

前段时间去某部委参加一个圆桌交流会,来的那位部委领导年纪挺大了,但身材挺拔,精神矍铄,谈起这次专项工作部署,从一个法条,到一个行业惯例,各个细节他都一清二楚。

本以为他只是对这一块工作足够熟悉,却没想到他滔滔不绝讲着对现在各个行业的判断和见解,极其专业。

印象深刻的是,他聊起了贾跃亭的乐视生态,从最初的融资,到商业模式的确立,再到资金链的紧张,再到孙宏斌的注资,再到乐视体育的收缩……他对于乐视的整个发家史都了如指掌。

我们好奇,怎么会这么清楚。

领导笑着说,我们得学习啊,每天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可不行,不知道外边的人都是怎么玩的,还不落伍了?

瞧,这绝不是我们固有认识中的体制内的人啊。

我们会后几个人开玩笑:“肉体被体制内禁锢,内心却是自由的。

不恰当的想到了《肖申克救赎》,主人公即使身陷囹圄,也始终不放弃学习,放弃逃离,放弃追逐自由的勇气。


那么,体制外真的就是天堂吗?

听一个民企的朋友讲过一个他同事的故事,从毕业24岁,到现在34岁,十年间,他换了差不多七八份工作,而且都是体制外。他最喜欢聊的一件事,就是当年放弃了稳定的公务员资格,毅然决然来到北京闯世界,透着对自己勇气的骄傲。

但遗憾的是,身在体制外,内心却只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朋友评价:他的生活方式或许更适合体制内。

按着他的年纪,本应该是公司的中层,是公司的骨干,但却依然干着最基础的工作。市场化下,一切要以业绩说话,当你创造不了价值,怎么可能获得Promote?

马云在湖畔大学的一次授课中谈公司的业绩考核,一是业绩,二是价值观,他坦言,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就是考出来的,就是一个季度一个季度跟踪考核,筛选淘汰,大浪淘沙沉淀出来的。

因为我们公司与阿里有合作,知道一些他们内部的考核政策——末位淘汰制,一旦你的年度考核分数排在末位,便会无情地辞退或降薪调岗,不留一点余地。

体制外,大家激情澎湃,似乎天地都在脚下,但同样的,当你的能力或者生活方式与其格格不入时,却又是那么冰冷而残酷。


3、体制是围城,只在选择,无关优劣。


几个同期入职的同事吃饭聚餐,有个同事透露出想要跳槽的想法,一个人力部门的同事很激动:

“一定要慎重,慎重啊!税后待遇不翻倍,绝对不要跳!”他解释了原因,其实公司看似拿到手的钱没有那么多,但是提供的很多隐形福利价值是非常大的。

他掏出一张医疗保险卡,这张卡片我们人人都有,却从来没用过。他接着说:“这张卡可是全球医疗服务卡,你在海外有个什么毛病都可以通过他来预约医院挂号,还有北京的几乎所有二甲以上医院,都可以通过他来挂号,即使网上没号了,他们也会想方设法帮我们搞到的!”

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把很多福利都浪费了啊。他们人力部门其实测算过,如果待遇不翻倍,跳槽其实不具有性价比的。

其实,这件事归根到底是钱。但对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来说,最便宜的就是钱。

无论钱多钱少,重要的是你能不能获得平台的资源,获得可持续的成长,是不是成为一个足够优秀的人。

一个无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能站稳脚跟的人。

体制外,或许意味着可能没有那么复杂的人际关系,你要做的就是出活儿,但同时也面临这巨大的竞争压力。你今天干不完,明天说不定就会被老板叫去谈话,你业绩搞不定,明年说不定就要去另一家公司重新开始。如果赶上一家“加班文化”浓厚的公司,陪伴家人的时间也被牺牲了太多。

体制内,或许意味着一定程度的稳定,熬日子,熬到某一天有了位置,可能你就取而代之成了领导。但压力同样巨大,房贷车贷,儿女教育,老人看病,这些都要花钱。或许工作没有那么满负荷,但要晋升就要处理好各种关系,活儿不能差,人不能糙。

但这也仅仅是一点固有的认识。

我也听部委的同学说过他们现在加班有多严重,甚至处室的领导带着他们在机关熬夜通宵;我也听过一个创业的朋友说自己有多苦逼,房子马上去抵押,熬不过这个季度,就只能破产。

这就是围城,总是看到别人的风光,却不知背后的辛酸。


有舍就有得,有得就有失。

体制内外,不是一道非黑即白的分界线,无关优劣,只在于自己的选择。

罗永浩介绍自己在得到上推出的创业干货日记时说,即使你不创业,但至少可以看看这些创业的人都在想些什么,干些什么。

同样,无论身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在做出选择或者改变之前,不要盲目崇拜,至少要问问自己:

我是不是真的适合?


昨天和我妈视频聊天,老妈聊起亲戚的孩子现在在百度工作,我跟她开玩笑地说:

“妈,现在你还觉得人家在体制外工作,是个打工仔吗?”

我妈笑着说:“不管内外不都是工作嘛,有啥仔不仔的?”






我是Kris

有书共读签约作者、LinkedIn中国专栏作者

85后/二胎爸爸/会计在读博士/500强央企/减肥达人/马拉松跑者

三年陪孩子读了300本书/半年10个500强offer/2个月考博/1个月瘦了20斤

如果喜欢,发给那个体制内或体制外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次幂: 听说你也想辞职,做一个自由职业者 (周末在安信研究上讲到的文章,以下作者提到的“写作”改成“炒股”非常适合 ,上此分享给曾经或现在或将来有类似辞职炒股念头...
《肖申克的救赎》告诉女人,什么才是优质男人
普通:
如何看网友称劝堂弟放弃腾讯40万offer回家考公?
对不起,这辈子你很可能实现不了财务自由
我,38岁,离开体制,创业5年,现在在新街口偷偷“开滴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