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圣母心”的人,最容易吸引擅长情感勒索的人

最近追的网剧《爱很美味》里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桥段:

方欣即将和马振宇办离婚,马振宇忽然哭丧着脸和方欣来了一出临时坦白局,说房子作为债务抵押给父母了,他们现在要收回去我也没办法呀,否则我怎么可能小气到这种地步呢?

说来说去反正就是,我好无辜好委屈,你可千万不要记恨我呀,虽然这次是我出轨在先,但我以前对你怎么样,你心里应该有数的呀亲!

说得有理有据,声情并茂,乍一看还真分不出是真情或假意。

镜头一转,方欣叹了口气,深情款款地回应道:我知道你孝顺,放心吧我不会怪你,其实在这段婚姻里我也学到了很多,就比如说,以后千万,不要再相信你这种人。

啧啧,不愧是今年的黑马高分剧,这反套路玩得溜啊。

差点就以为方欣要圣母心泛滥眼含热泪上演原谅大戏了,谁曾想话锋一转,小白兔竟亮出尖牙,撕下了前夫的深情伪装——你不就是想要多分点钱、把房子据为己有吗?

哦了,原来前夫哥走的是一步又当又立同时让方欣主动退让的大棋呀,果然还是枕边人最了解枕边人。

但那些一时心软选择原谅的女主角难道真就是智商不够用吗?也不是,她们之所以那么做,是因为需要那么做,别人眼中的陷阱可能恰是她们眼中的救命稻草。

没有个人来救一救,就浑身难受

“圣母心”泛滥者常常以女性居多,影视剧中常见,生活中也不少,她们都有一首共同的主题歌叫做《心太软》。

不论对方是谁、做了什么,眼泪一抹,可怜一装,圣母们的愤怒和原则立马退居二线,徒留“大爱拯救苍生”的理念独扛大旗,不仅要原谅,还要重归于好,该收拾烂摊子时也毫不含糊。

乍一听是有点感动哈?再一品,又有点无辜可怜,这得多容易被骗被利用啊?可圣母心之所以偏向于贬义,就是因为这种心态对于关系其实是具有隐形破坏力的。

在两性关系中,圣母心容易吸引来擅长情感勒索的人,一方贪婪索取,一方无限付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看似无比登对,其实长此以往,两人依赖性越来越强,独立性越来越弱,这种彼此依存的关系模式并不利于各自人格发展。情感勒索的一方看似占尽好处,其实很可能在对方的一味纵容中犯下大错,越陷越深。

在亲子关系中,“圣母心”的家长无异于孩子的一座牢笼,看似无节制的牺牲,实则已形成了对孩子个人空间的强势侵犯,他本可在广阔的疆域尽情探索,你却要大包大揽,这相当于处处截胡,将浓重的无力感种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最终自然会影响到孩子的独立与成长。

可见,圣母心并非真的无私,圣母光环的背后是内心深深的虚弱。正因如此,圣母们才需要通过拯救别人来获取力量感和价值感,需要通过占据道德高地来补偿内心的自卑感。

“圣母心”的本质是拯救者情结,其底层逻辑是:我是强者,你是弱者,你的弱于我而言是养分,所以你的强大并得不到我的允许和祝福。

我们通常很容易看到别有用心者的坏,但真的和圣母们去相处也并不轻松,她们会过分关注你的点点滴滴,会常常念叨自己的“丰功伟绩”,给人以深深的压迫感和窒息感。

从表面上看,圣母们总是被利用,面对坏人总是黏黏糊糊不够果决,其实是她们太依赖于那一份被需要的感觉,别人的示弱是不是花招不重要,关键在于潜意识得到了这样一个有效讯息——“哦豁,又开单了!我又可以活下去了!”

相对于被骗,她们更害怕的是对方的离开,因为伴随不被需要而来的将是被抛弃的深深绝望。

拯救者和受害者常常连为一体,我们通常所见的圣母也总是在这两个角色间反复横跳,一会儿“他是我万念俱灰时的一道光”,一会儿“我把一切都给了他”,说来说去,都是把自我价值依托于某个外在客体之上,站在两个角色背后的同是那个受伤后一直未愈的小孩。

她们总是能从茫茫人海中找到那个“需要拯救的受害者”,也是源于对虚弱自我的投射——“大家都是可怜人,何不抱团取暖”,结果却往往是相爱相杀。

与此同时,在圣母眼中,所有的外在客体也是被角色化的,被简单粗暴地分为拯救者、受害者、加害者三大阵营,所以她们的情感很容易走向偏执,要么将你奉若神明,要么将你捧在手心,要么对你深恶痛绝,她们很难突破角色去了解他人作为独立个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很难将任何一种关系里的自己和他人放在完全平等的位置上。

所以动不动就化身为拯救者,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是“臣妾做不到啊”!

内在困境会导致外在行为表现的某种僵化,即受困于自我和他人既定角色所形成的框架,难以根据具体情境灵活应对,自然无法拿捏好亲密与守护各自边界之间的尺度。当圣母们一次次原谅坏人时,不是她们判断不出,而是不得不这样做。

过分渲染爱情加固拯救者情结

是否有拯救者情结,本是无关性别的,但为什么生活中以女性居多呢?

因为一直以来,不论是神话、童话,还是八点档热播剧,爱情都被渲染得太过美丽,尤其对于女性而言,那得是人生的重中之重,遇上一个如意郎君、结婚生子才是终极归宿嘛。

并且女性在爱情中承担的角色总是倾向于牺牲与付出,似乎通过赴汤蹈火的献祭才能获得某种人生的圆满。

在这样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导向之下,女人们便自然而然地将“为爱无限付出”作为自我价值感的首要甚至唯一依托。

再加之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她们在自小成长的家庭中很容易成为被忽视和贬低的一方,内在小孩饱受摧残,所以长大后便会通过外在寻找来补偿内心缺失,而被社会广泛认可的女性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向:

一是成为奉献型爱人,二是成为可歌可泣的母亲,于是这便成为了许多女人怒刷存在感的两个地方,或者深陷其中的两个泥潭。有人在爱情里当起了感化渣男的圣母,有人在家庭中养出了被“爱”围困的妈宝男。

而爱情因其独有的浪漫色彩,更容易将人阻隔于现实之外,叫人沉溺于自我感动而难以自拔。

今年年初,网红女作家月逝水因丈夫出轨在微博发布了长篇遗书,而后失踪数日,疑似轻生。

还好最后有惊无险,但与此同时,一段虐恋也随之曝光于大众视野。两人相识15年,结婚5年,从朋友到恋人,再到夫妻,只用了短短三个月,非常“偶像剧”。

婚后,男人无存款,父亲又生病,女人为了补贴家用开始写作,成为了晋江著名写手。这份爱情可以说是她写作的素材及养料,据她自己说,“我写的每一个角色身上都有他的影子,或是经历,或是性格,或是长相细节,或是习惯”。

在这段关系中,男人在物质上靠着女人,女人在精神上依赖男人。月逝水说:“我一直是个不合群的人,不懂这个世界有哪里值得留恋,他曾经是我唯一的光,让我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美好的事物,还有人无条件爱着我、支持我,没有我就活不下去。”

“还有人没有我就活不下去”,典型的拯救者情结。

去年年底,男方出轨并提出了离婚,她同意离婚后又哭着求饶,当她决心给彼此一个机会后,男方又和小三死灰复燃……反反复复几个回合后,这才有了那篇告别长文。

对方渣得明明白白却迟迟难以放手,因为经过多年的相处、经过无数次将满腔深情注于字里行间,她的一部分精神生命已深深寄托在了他的身上,自然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切割。

美化他、拯救他,已经成为了她习以为常的获取生存动力的方式,哪怕事实上的他又渣又普通。

正如上文所述,这种僵化的人格模式让她无法突破既有角色设定看到对方的真面目,获得与现实真切的联结感。

可梦终究要醒,爱情的彩色泡泡终会散去,到头来“角色扮演游戏”难免会被现实的一片狼藉所取代。

谁也无法成为谁的救赎,对自己负责,才是属于每个人的终身使命。

结语

心理咨询中有一个“不求助,不施助”的原则,因为把自己放在拯救者的位置是危险的,且无法解决问题的。

我们帮助别人仅仅是因为别人需要帮助,而不是我们需要借此来证明自己多么强大。要知道,每个人都是一座宝藏,你我的存在本身即是意义,我们需要做的是发现自我的独特价值,而不需要证明有或无,大或小。

圣母心过于泛滥经常会冲破人与人之间的边界,高举博爱大旗施恩于人,可其实默认别人需要自己的帮助不过是一种变相的傲慢而已。有些人看似潦倒,说不定正乐在其中,谁都不需要以拯救为名的暴政,谁都渴望让真实的自己被看见、被包容,也许你为他的处境感到着急和焦虑,但也要尊重他人命运。

为满足自恋而造的这一层滤镜会扭曲真实,令自私者变神明,令狡黠者变可怜虫,令独立者变冷若冰霜的大恶人,令拥有无限可能的个体变得日渐狭隘而偏执。

因此唯有打破滤镜才能获得重生,其实真实世界也没那么可怕,相反,卸掉了拯救者的负累,你才可以更轻松地做自己。


作者 | 包法利小姐

一个热爱生活的好奇宝宝&一个专注于内部探索的人类研究爱好者。
编辑 | 怡安

×

今晚7点,么利华为大家带来:“青春期孩子的负面情绪,如何应对?”主题直播。


一键预约,没有回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爱的承诺让人多么纯净!【情感图文】
情知 | 两次婚姻都遇劈腿男,姐夫安慰实是卡油,她的人生为何总与渣男同行?
《你好,之华》:面对人渣,你的善良就是原罪
这样的他,是渣男无误
拒绝你的“圣母心”,才能摆脱“渣男”命运
为什么你总是遇到渣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