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男孩哭喊着撕扯妈妈衣服丨这对母子剧烈冲突的原因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陶小艾推荐:《他们都看见了一只猫》



写在前面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组漫画:

画面一:在一个雨天

大人:鞋子都湿了,真讨厌!

孩子:又可以玩水了,好开心。


画面二:爸爸在修车

大人:唉,这车怎么总坏?真麻烦!

孩子:好厉害!爸爸是superman!

成人眼中的厌恶和糟糕,在孩子的眼中却是欢乐和惊奇。

这就是大人和孩子眼中截然不同的世界。

成人看待一件事物更多的是靠已经成形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评判标准;而孩子的脑袋里满是单纯,看待一件事物更倾向于感觉和兴趣。

想起上周去郊区爬山的一幕。

一对母子一直走在我前面,男孩大概五、六岁模样,调皮好动。他捡了一根木棍,一会捅捅路边的小洞,一会又摆出孙悟空舞弄“金箍棒”的样子......

妈妈数落他:“快扔了它,太脏了!”

“不要,我喜欢它,这是我的‘金箍棒’!”男孩坚决不肯扔。

“跟你好好说,就是不听,戳到眼睛怎么办?”母亲强行从儿子手中抢下木棍,“咔嚓”一声,折断扔掉了。

男孩“哇”地大哭起来,边哭边撕扯妈妈的衣服,“讨厌,你还我金箍棒,你还我金箍棒......”

大概是儿子的强烈反应,给妈妈惹急了,她冲着儿子屁股就是一脚,“反天了还,真是给你惯的,一根破棍子,至于跟我这么闹吗?为你好你不知道啊......”

儿子的哭声和母亲的斥责声,交织在一起,在山间回荡。

事件的导火索,就是一根小小的木棍。在大人的眼中,它是脏兮兮的破烂儿,可在孩子眼里,它就是一个能带来无限欢乐的宝贝。

做为旁观者,我更倾向于这个男孩。虽然他行为有些过激,但孩子的反抗情绪同时也暴露出母亲教育孩子的失策:她只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不尊重孩子的内心想法,强行让他遵从自己的意愿,无视孩子的感受。

说到底,就是没有站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

常有父母抱怨:

我的孩子淘气不听话,总是跟大人对着干,为他好他却不理解父母,动不动就发脾气、摔东西......什么方法能让孩子变乖?

事实上,孩子出现这些问题,需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一直认为“自己什么都对”的父母。

孩子与成人的认知与思维存在很大的差异,只要我们肯蹲下来,以孩子的视角去看世界,你会发现:不一样的孩子、不一样的世界和不一样的自己。

蹲下来,才能看到孩子眼里的世界

父母带孩子外出游玩时,希望孩子能感受山川大河、名胜古迹的雄伟壮观景象,可孩子偏偏对捡小石子、捅蚂蚁洞、跳小水坑、玩小虫子感兴趣。

很多父母不理解,觉得自己用心良苦,“这些东西有什么意思,在哪不能玩。”

如果他们肯蹲下来,用一颗童心去看待周围的一切,就会发现,“哦,原来山川河流离孩子那么遥远,这些离他最近的地面上的小东西,才最有趣,最符合他这个年龄段的兴趣点。”

这就是孩子眼里的世界,简单、快乐。

回想我们自己的童年,不也是这样走过来的么?

站在孩子视角看世界,才能读懂孩子的心

一位年轻妈妈带着两岁左右的孩子在熙熙攘攘的闹市逛街购物,孩子情绪烦躁不堪,直嚷嚷要“回家”。

妈妈不理解,“这里多好玩啊,你这孩子就是不听话,故意刁难大人......”

偶然间,当妈妈蹲下身来给孩子系鞋带时,不经意环顾四周,才发现孩子的视野范围内根本看不到琳琅满目的商品,能看到的只有无数条走动的大腿和扭动的屁股......

看来,没有无缘无故发脾气的孩子,只有读不懂孩子的父母。

只有通过孩子的视角看他眼中的世界,才会了解孩子的需求,才能体会孩子的感受,才能读懂孩子的心。

学会换位思考,才能拉近与孩子心灵的距离

作为父母,当孩子遇到问题和烦恼时,或者亲子之间发生矛盾争端时,父母首先要保持冷静,不斥责、不强权,以孩子的位置和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这样不仅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也获得了孩子的信任。

我们常把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的心理差距或心理隔阂叫做“代沟”,而那些亲子关系越融洽的,往往代沟越小或没有代沟。

实际上,也就是这些父母懂得换位思考,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正如我们今天推荐的绘本《他们都看见了一只猫》,在狗的眼里,这只猫又瘦又长;在老鼠的眼里,它面目狰狞;在蜜蜂的眼里,它浑身点点;可是在孩子眼里,他却是一只胖乎乎的、可爱的小猫。

在不同人的眼里,就会有不同的成像;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立场。

提醒爸爸妈妈们,当你被孩子“离经叛道”的行为搞得筋疲力尽时,只要肯变换下角色,抛弃自己的主观意识,就会柳暗花明,迅速找到解决亲子争端的好办法。

购买绘本,请见文末“团购信息”,或点击“阅读原文”


《他们都看见了一只猫》

适合年龄:3岁+

推荐理由:斩获'2017凯迪克银奖',被媒体盛赞为'改变童书界格局之作'

推荐大咖:陶小艾


【美】布兰登·文策尔

刘畅 译

未小读 出品


《他们都看见了一只猫》是荣获2017凯迪克银奖的绘本,同时荣登《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年度最佳榜单等诸多奖项,被媒体盛赞为“改变童书界格局之作”。

作者布兰登·文策尔更被《娱乐周刊》誉为“当下绘本界最耀眼的新星”。

它为何如此受宠,斩获多项大奖,又引得众多媒体争相赞誉?

先走进故事,看看这只相貌平平的猫,给我们带来了哪些震撼。

“有只猫满世界溜达,长胡子、竖耳朵、毛绒爪……”

在孩子眼里,猫咪胖乎乎、圆滚滚,可爱极了。

可是,在老鼠的眼里,猫变成了狰狞可怕的样子。

在蛇的眼里,猫变成了被“红外透视”的样子;

在臭鼬的眼里,猫又变成了黑白色。

蜜蜂眼中的猫,就像透过马赛克玻璃看到的那样斑斑点点,模糊不清。

当然,这只猫在其它动物的眼中也是各不相同,书中又分别列举了其它一些动物眼中猫的样子,比如狗、狐狸、老鼠 、小鸟、跳蚤、虫子、蝙蝠......

所有动物都见过猫咪以后,全书以猫咪在水坑里看到自己的倒影结束。当水面波动时,倒影的样子真的是自己本来的样子吗?

表面上,这本书描述了一只猫的行走,以及它在孩子和不同动物眼中的样子。

实际上,这并不仅仅是关于猫,以及看见猫的那些小生灵们的故事,这更是一场关于洞察力、好奇心和想象力的狂欢。

作者用巧妙的艺术形式讲述了科学,用有趣的故事阐释了同理心和深刻的哲学。

这书毫无疑问是一本科普好书,在阅读中,孩子会发出一连串的疑问,“妈妈,为什么猫在蜜蜂的眼中是模模糊糊样子?在蛇的眼中像是透明的......”

这时正是给孩子科普的好时机,让他们知道原来动物眼睛里看到的世界是这样的呀。

在绘画风格上,作者使用了彩铅、油画颜料、丙烯颜料水彩、炭笔、马克笔、2B铅笔,甚至是电子阅读器上的绘图软件来构建了一个奇幻的猫世界。


几分钟就可以翻完的绘本,里面蕴含了作者的诸多心思。孩子们在学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就会思考一些有趣的哲学问题。

它的层次性意味着:低龄孩子能从故事里获得简单的快乐和关键的知识,而稍大的孩子或是成人,则会从中看到更深刻和本质的东西。

凯迪克大奖评委会这样评价这本绘本(大意):

一只猫在世界上溜达,为周遭的生物提供了一个个充满惊喜的探索视角。

绘本出色地表现了人和小动物们看到一只猫时具体的感受和认知。

作者用一系列艺术手法,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对猫的认知,存在于每个观察者的心中。

想听绘本故事,请点击下面的《积木宝贝奇妙故事》,一睹为快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声叹息:又见男孩厮打妈妈,多少娇惯的恶果惨不忍睹
猫咪和小主人一起长大,变成“粘人包”,每次睡觉都要趴胸口
杰出的父母只做三件事
九岁男孩半夜突然死亡,罪魁祸首是父母,父母后悔!
14岁的男孩跳楼了,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把命还给你
男孩女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