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嵬驿之变中杨贵妃非死不可吗?


军事史

金戈铁马、炮声隆隆,权力角逐、文明兴衰。

 


NO.404 - 杨贵妃

作者:李彦

编辑:Q先森  /  出品:冷热军事史


前段时间电影《妖猫传》热映,大唐天宝年间李杨恋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这段恋情经过后世文学加工,以及它的悲剧结尾,千百年来令人唏嘘不已。


惋惜之余,不禁疑惑。执掌权柄四十余年的唐玄宗,为何在马嵬驿之变中束手无策?贵妃杨玉环难道非死不可吗?


马嵬驿之变仓促间发生,又迅速平息,其间牵涉了极为复杂的政治关系,引发天宝末年中枢政局极大动荡。厘清此次兵变的前因后果,才能对杨贵妃之死有更清晰的认识。


▲ 杨贵妃


贵妃干政


据史料记载,杨贵妃直接参与到唐廷政治争斗主要有三件。


其一是杨国忠用兵南诏遭致惨败后,杨贵妃为之说清,将责任推向李林甫,丧师损威的杨国忠竟更受玄宗亲近。


其二是选择左相时,杨玉环利用身旁之便获取消息提前告知杨国忠,得以助其掌握选相之权。


其三是安史之乱中洛阳失陷后,唐玄宗心灰意懒欲以太子监国,甚至有禅位之心,获悉此事的杨贵妃衔土请命、以死相逼才迫使玄宗打消念头。


▲ 安史叛军


史载杨玉环直接干政之事较少,但这三件事却足以表明杨玉环对政局的影响。


她可探知玄宗心意,为杨国忠提供内外消息,同时又能在情况危急之时劝阻玄宗而帮助杨国忠脱险,因此不可否认杨玉环对天宝政局有着较大的影响力。 


更何况杨国忠的上位本离不开杨氏姐妹在后宫的支持,杨国忠作为杨玉环的族兄,在其十余年的官宦生涯中二人的政治利益长期捆绑在一起。


杨国忠因杨玉环受宠而得势,杨玉环却因杨国忠失势而自缢,当一方出现不可挽救的危难时,作为利益共同体的另一方必然会受到牵连。

由于文学作品和传说的广泛传播,让本是兵变中一段小插曲的帝妃离别占据了人们印象主导,其实兵士怒杀宰相杨国忠父子、御史大夫魏方进之事才是这场兵变的主要内容,杨国忠的死也对唐廷中枢造成了巨大影响。


因此,分析杨国忠身前身后之事十分重要。


太子崛起


天宝十四年,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于范阳起兵反唐,叛军突飞猛进,兵峰直指东都洛阳。唐廷震惊之余迅速做出部署,唐玄宗征调河西、陇右、朔方蕃汉将士,以荣王李琬、高仙芝为帅守备洛阳。


▲ 安禄山


熟料洛阳迅速沦陷,高仙芝见敌势大退入潼关,唐玄宗怒斩高仙芝等人以震慑溃军。偏偏荣王李琬又在这个节骨眼上病逝,玄宗下诏亲征并想以太子李亨监国的念头被杨氏兄妹制止。


唐廷内部持续不断的争斗中,外部的军事形势也进一步恶化,叛军逼近潼关,长安城岌岌可危。


玄宗只能以太子遥领先锋兵马元帅,令久有威名但在家养病的哥舒翰领河西、陇右节度使出镇潼关。


即便太子未能执掌实权,但平叛形势的恶化迫使玄宗默许了东宫政治上的崛起。早在开元年间,对权柄有着极强戒备之心的唐玄宗,就曾听信谣言,对前太子以及其他两位皇子先贬后杀,毫不手软。


▲ 唐玄宗


当李亨接掌东宫后,李林甫、杨国忠等便多次对其构陷栽赃,李亨的储君之路走的极为艰险。


杨国忠主政朝堂之时,对内打压异己、构陷太子,对外用兵无度、多遭挫败,但仍凭玄宗信任和杨氏姐妹得宠独掌权柄,引起内外怨声载道,连安禄山起兵也打着诛杀杨国忠的名号


太子借乱崛起后,唐廷内部分化,官宦将士笃定皇太子走向政治前台已成事实,纷纷站队于太子一边,驻守潼关的哥舒翰军中便出现了这样一股势力。


▲ 唐代步兵


潼关之败


时任元帅府马军都将的王思礼,多番怂恿哥舒翰回军长安诛杀杨国忠,一来绝安禄山起兵之名,二来为太子立下投名状,可获拥戴之功。


但此时唐廷三镇之军云集潼关,有效削弱了叛军西进攻势,也支持了郭子仪、李光弼等人在河北战场的平叛,只要能在潼关方向牵制住叛军主力,攻守双方的形势必将发生逆转。


▲ 郭子仪(非写实画作)


倘若此时不顾玄宗诏命,擅杀当朝宰相,一旦时局稳定,参与此事的人员必然在劫难逃,所以与杨国忠无直接矛盾的哥舒翰不愿冒险。


熟料哥舒翰犹豫未决之际,听闻消息的杨国忠却暗做打算,命心腹杜乾运统军万余驻扎于潼关后方,名为殿后实为防备潼关。


杨国忠这一过激举动令哥舒翰极为不安,坚定了他投靠太子阵营的决心,哥舒翰计杀杜乾运后,迅速将这支部队吞并,将相之间的关系迅速恶化。


杨国忠惶恐不安,感觉到形势对其极为不利,对其子说:吾无死所矣!但他毕竟是当朝宰相、浸润官场十余载,岂会坐以待毙,他完全可以利用手中权力进行反击,而此时唯一能扭转形势的便是剿灭潼关方向的叛军。


▲ 唐代军人


只要平叛局势稳定下来,唐廷恢复到稳定的政治秩序中,这些将官便不能以形势相逼,而到时稳住唐玄宗,杨氏兄妹便能继续执掌权柄,因而他积极要求大军出关与叛军决战


年已古稀的唐玄宗感觉局势再僵持下去,皇权终将旁落,他眼见三镇兵马强壮,又收到叛军势弱的假情报,极有希望解潼关之围,因而也主张迅速决战。


接到皇帝诏命的哥舒翰万般无奈弃险出关,惨遭大败,潼关失守。


▲ 唐朝宫殿


马嵬之难


潼关失守意味着长安以东已无险可守,二十余万大军尽数溃散,唐廷短时间内无力再集中大军,主帅哥舒翰也纵身一跪,投降了叛军。


接到大败的战报后,长安城内慌作一团。不久颓唐的唐玄宗虚言亲征,带着杨氏兄妹以及少数皇子亲信,在几千禁军护卫下仓皇西逃,宫外的皇子皇孙以及臣僚则任其生灭。


逃难大军匆忙入蜀,沿途并未做好部署安排,玄宗以及皇室大臣赖于周围百姓献食才得以充饥,而随行的禁军将士却如同乞丐一般沿途讨食。


禁军将士终于忍无可忍,怒杀杨国忠父子、御史大夫魏方进,进而合围玄宗住所,逼死杨玉环


▲ 马嵬驿之变


发动这次兵变的禁军将领陈玄礼,此前在长安城内便谋划斩杀杨国忠,此次兵变之前也让东宫心腹李辅国告知太子。不论李亨是否幕后主导兵变,但可以确认的是他知晓并默许此事。


李亨成为储君后,遭到李林甫以及杨国忠等人的打压构陷,政治空间与权力极为有限。而当潼关战败皇室出逃,天子威信受到较大损害,此时利用一场铲除奸佞的兵变变更皇权,不可谓不是一个绝佳时机。


马嵬驿之变后不到一个月,李亨就于灵武即位,发动兵变的陈玄礼仍随李隆基入蜀避难。这场王权鼎器更迭的较量中,太子李亨在绝不可能如史书中那般无为


▲ 李亨


马嵬驿之变看似是唐王室西逃过程中的偶然事件,实际是唐廷中枢矛盾爆发的必然结果,矛盾的爆发不仅仅是禁军对杨国忠的怨恨,更是储君宰相之间的最终决战


后人常怜惜杨玉环作为政治的牺牲品,陪伴君王十六载最终自缢,但不知卷身于政治狂流,谁能得以善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唐兵变马嵬驿
马嵬坡兵变[历史事件]
马嵬驿兵变发生在什么时候? 当时发生了什么事?
唐肃宗李亨在安史之乱唐玄宗在位时即皇帝位,是玄宗让位还是篡位
杨玉环死因的另一种推测
“安史之乱”到底有多乱?自古最血腥的叛乱,又是如何被平定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