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太祖:说朕没文化的都拖出去斩了!

国子监,亦称太学,是元、明、清三朝设立的国家最高学府,可谓是古代莘莘学子心中的圣地。

 

▲国子监


历代皇帝对国子监也十分重视。皇帝到最高学府视察被称为“皇帝视学”,是帝王登基后的一项重要礼仪,在明代几乎成为一种定制。

 

视学时,皇帝通常会发表讲话,表达一下国家对学子们的重视,希望学子们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

 

一国首长在最高学府讲话完毕后,礼部官员会奏请,将内容立成“上谕碑”,以流传百世,训示后人。所以这番讲话,想来必然是字句雕琢、行文骈俪、文雅考究。

 

然而,在国子监挤挤挨挨的碑林中,有一块“上谕碑”的碑文却十分之格格不入。

 

光是开头就与别的碑画风不一样。

 

一般皇帝所下的上谕碑,碑文开头多如“敕谕国子监祭酒、司业等官……又,训示生员曰……”这般一本正经。

 

而这块碑,开头直接甩出一句:“恁学生每听着!”(你们这些学生都给朕听好了!)

 

这便是洪武三十年七月二十三日,明朝开国太祖朱元璋,向当时国子监全体一千八百二十六名监官和生员发布的敕谕开首。

 

这篇不走寻常路的敕谕,现铭刻在国子监太学门东侧的明代《五朝上谕碑》上。

 

▲明代五朝上谕碑


 原文 


恁学生每听着:先前那宋讷做祭酒呵,学规好生严肃,秀才每遵规蹈矩,都肯向学,所以教出来的个个中用,朝廷好生得人。后来他善终了,以礼送他回乡安葬,沿路上着有司官祭他。


近年着那老秀才每做祭酒呵,他每都怀着异心,不肯教诲,把宋讷的学规都改坏了,所以生徒全不务学,用着他呵,好生坏事。


如今着呢年纪小的秀才、官人每来署着学事,他定的学规,恁每当依著行。


敢有抗拒不服,撒泼皮,违犯学规的,若祭酒来奏著恁呵,都不饶,全家发向武烟瘴地面去,或充军,或充吏,或做首领官。


今后学规严紧,若无籍之徒敢有似前贴没头帖子,诽谤师长的,许诸人出首,或绑缚将来,赏大银两个。


若先前帖了票子,有知道的,或出首,或绑缚将来呵,也一般赏他大银两个。将那犯人凌迟了,袅令在监前,全家抄没,人口迁发烟瘴地面。


钦此!

 

 大意 


你们这些学生听着:以前宋讷当校长的时候,学规严明,教出来的学生都是朝廷的栋梁之才。但最近几任校长把宋讷时的学规都给改坏了,学生都不好好学习。


从今往后,学规必须要严格执行。谁要是不服学规、诽谤师长、还贴大字报,一律凌迟处死,全家流放,校长来求情也没用。


就这样!


这篇碑文用词粗鄙,全文大白话,语意威胁,还带点方言,成为嘲笑朱元璋布衣出身、没文化、老流氓的一例铁证。

 

是朱元璋没文化,讲不出文绉绉的官样文章来吗?

 

 

元朝末年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十二月,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前一年,此时的他已经消灭了与之争雄的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正全力攻打北方。就行军途中安置如何投降或俘虏的元朝官员一事,焦头烂额的朱元璋于百忙之中抽空,给徐达和常遇春写了张手令。

 

这一抽空不要紧,成了朱元璋的书法代表作之一——《大军帖》

 

▲《大军帖》,纸本,行书,纵33.7厘米,横47.4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所以说,朱元璋虽然出身卑微,也没有上过几天学,但他作为开国之君,文韬武略,绝对是靠着真本事服人的。

 

那么,明明朱元璋可以优雅地彰显自身的人君风度,为何太祖偏要对最高学府的师生这么不客气呢?


  

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曾四次视学国子监。

 

洪武十七年十二月,朱元璋第三次视学国子监,当时的国子监祭酒(校长)宋讷很赞同朱元璋的教育观念,“严立学规,终日端坐讲解无虚晷,夜恒止学舍”。

 

▲宋讷画像

 

在这种从严办学的理念下,国子监在当时的进士科考试中成绩斐然,当年“取士四百七十有奇,由太学者三之二”。

 

由此,朱元璋对宋校长非常地赏识和器重,赐他“开国明师”牌匾。。

 

可是监生们表示很苦逼,天天窝在学舍里学习到半夜,铁打的汉子也受不了,更何况一群文弱书生。

 

而且宋校长实行军事化管理,监生必须对教官绝对遵从,抗议甚至提意见,可以告讦罪论处。

 

国子监学录金文徵曾上奏弹劾:“宋讷过严,致监生有饿死者”。

 

朱元璋很生气,认为金文徵是诬告宋讷,下令诛杀金文徵,并敕谕国子监学官,列数金文徵等人的罪状,要求学官要绝对尊从学规。

 

到了洪武二十七年,有个叫赵麟的监生,因为触犯了学规,被国子监的教官虐待。

 

赵麟非常不满,写了一张大字报贴到国子监墙上,以示抗议。早就不满学规严苛的监生们纷纷响应,爆发“学潮”。

 

 

太祖这次大怒,下令将赵麟枭首示众,血腥镇压学潮,并于洪武二十九年第四次到国子监视学。

 

朱元璋在这次视学之后仍然不放心,于洪武三十年七月二十日,敕谕礼部官员曰:

 

“太学,育才之地,朝廷厚廪禄,广学舍,延致师儒以教诸生,期于有成为国家用。近者,师道不立,学规废弛,诸生惰业,至有不通文理、不精书算、不谙吏事,甚者抗拒师长,违越礼法。甚非育材养贤之道也。向者已令条陈学规,俾师生遵守。尔等宜申明之。”

 

朕管你们吃喝住宿,还帮你们请名师来上课,就指着你们好好学习、报效国家。你们这些读书人把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太祖越想越气,于洪武三十年七月二十三日令太常寺丞署祭酒事张显宗召集国子监学官、监生共一千八百二十六人到奉天门,亲自训话。

 

你们这些国子监的监生不是听不懂圣贤话吗?朕就用最浅显、最粗俗的大白话跟你们说得清清楚楚!看你们以后哪个还敢闹事!

 

明成化三年,大明王朝刚好建立99年。

 

朱元璋的曾曾曾孙子朱见深觉得自家太祖说得太有道理了。



遂将太祖这段讲话,与宣德、正统、景泰三位皇帝,还有自己对国子监师生所下的六道敕谕,镌刻于一碑,是为《五朝上谕碑》。

 

参考文献

[1]马其文.北京国子监剖视——驳斥孔老二、林彪鼓吹“有教无类”和“学而优则仕”的谬论[J].文物,1974(08):29-38.

[2]赵连稳,宋正鑫.明代皇帝视学初探[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04):35-4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初期人才的选拔途径和科举制度的建立
漫话国子监
国子监
暑期小古文启蒙 | 科举笑话之《考监》
古代中央官学
吴晗论明史 第二编 制度变迁 ​明初的学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