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如何炼丹:一个成仙的都没有,一命呜呼的屡见不鲜


前段时间,来自浙江大学的一则消息引爆网络,几位浙大学子在中医课上根据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的药方,制作出了名为“孔圣枕中丹”的丹药。据制药学生介绍,这种丹药主治读书善忘,久服可变得更加聪明。一时之间网络上议论纷纷,有人说是复原和弘扬传统文化,也有人质疑根据古代药方制造的丹药是否真正有效,更有人说这就是将中国古代荒诞不经、害人不浅的炼丹术搬到了现在。那么,中国古代的炼丹术是什么样子的呢?


1
地地道道中国货

若说到炼丹,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人更有发言权。从文献的记载来看,中国人早在两三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开始掌握炼制丹药的方法,是当之无愧的炼丹术原创国。直到1000多年后的唐宋之际,这一神奇的“不传之秘”才打破封禁,从中国经由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亚,然后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众所周知,作为自然科学基础科学之一的化学,便是在欧洲中世纪炼丹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虽说“炼丹学之于现代化学”就如同“采药学之于现代植物学”,没有人会认为炼丹、采药直接诞生了化学、植物学,但论其渊源,自有其内在的相通之处。所以,近代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等西方和中国学者承认:炼丹术是现代化学的根源之一,属于地地道道的中国货。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炼丹术作为现代化学先驱的地位倒也说得通。


唐代名医孙思邈,被后人封为“药王”


炼丹术的基本理论,主要来自于古代的仙人说和道家学说。中国能拿到炼丹术的“首本秘籍”,不仅仅是老天爷对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奖励”,还有一半功劳得归于仙人“襄助”。这些原本逍遥自在、缥缈绝迹、幽隐于山林的神通人物,不仅仅被传说为不死药的创造者,也被当成了炼丹术的来源和一直以来的理论支柱。仙人和不死药的传说,为中国炼丹术诞生和发展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仙人同样是彻彻底底的“中国制造”,若论其来源则是在史前时代,中华先民的智慧尚处于蒙昧之时,对于生活周遭的事物和自然现象尚未理解,便有了万物有灵的观念,产生神灵崇拜。自此之后,各路神仙纷纷在中华大地上扎下了根。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有关仙人信仰开始大行其道。


在古人的记载里,仙人有模有样,他们都居住“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人迹罕至、云雾缭绕的名山之中。位于东海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数千年来一直是最著名的仙人居所,可见而不可入。山里是亭台楼阁,雕栏玉砌,珍禽异兽遍地行走。仙人大多长得肤白貌美、风姿绰约、道骨仙风。饮食不同于俗人,不食五谷,就靠吸风饮露生存。平日出行的时候,他们或是腾云驾雾,或是驾驭飞龙,日行千里,遨游于四海之外。除了这些神通广大之处,他们最令世人羡慕的一大本事就是长寿。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山海经》就有记载:在穷山的附近有一个轩辕国,其国民不长寿的也能活八百岁,长寿的能活到几千岁;在“不死之山”的东侧,有“不死之民”能长寿不死。仙人为何长寿或是长生不老,秘诀就在于他们垄断了一项稀缺资源——不死药。

 

2
市场前景

仙人居于深山、海外,来去无踪,本不应为人所知,那他们又是如何令世人皆知,心生向往的呢?这就要“归功”于神仙“代言人”——方士。方士源于古代的巫师,熟悉各种流传下来的巫方,有知识、有文化,还有闲暇时间。再加上他们长期从事长寿炼养活动,鼓吹长生不老,深得社会上层的青睐,以至于常常被尊称为神仙家。在这些方士的宣传下,原本属于想象中的仙人,被描述得有鼻子有眼,仙人之说在战国时期很快流行开来。



方士通过“掌握”仙人信息获得关注,但没有垄断就会竞争力不足,像大思想家庄子和文学家屈原这样的人物对仙人的描述会更具影响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关注度,方士们借助仙人的金字招牌,大肆推广独门绝技——方术。在战国时代,他们借用当时社会上最流行的邹衍阴阳五行学说,使得仙人和方术很快成长为“方仙道”流派。


据《史记》记载,较早被仙人和不死药的故事忽悠,然后派遣方士入海寻仙问药的是靠近海边的齐国,中招的乃是齐威王和光大“稷下学宫”的齐宣王。他们从燕、齐的方士口中听说,在东海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居住有仙人,因服不死药而长生不老。于是威、宣诸王纷纷派遣使者,入海赴三山寻仙,却都是空手而归。归来众人的说辞无一例外,均言船行海中,远远望去仙山如在云端,待靠近之时,才发现其位于水下。等船行至目的地时,突然之间风浪骤起,最终诸人也未能登山见到仙人。仙人和不死药本是方士凭空捏造,自然是无法交差。但实际上是“海市蜃楼”现象的仙山,在众人口中却是言之凿凿、有模有样,让人相信仙人和不死药确实存在,只不过天意弄人,缘分未到罢了,这也给后世君主留下了希望的种子。最著名的应该就是“略输文采”的“秦皇汉武”。千古第一帝秦始皇先后被齐国方士徐福、燕国方士卢生用“寻仙三宝”——仙山、仙人、不死药忽悠得晕头转向,之后的汉武帝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身边的方士走马灯似的轮换。

 

3
理论支持与技术准备

仙人和不死药虽然让方士们名利双收,却是把双刃剑。他们编造的各种谎言终究有被戳穿的时候,惹恼了君主贵族的代价是极其惨烈的,而且海上寻仙活动也有风险,稍有不测便可能葬身鱼腹。除了寻仙和不死药,有必要开辟新的长生不老之路。于是乎,各路方士各显神通,逐渐形成养生派、吐纳派、服食派三大派系。前二者是通过自身修炼获得长生力量,唯有服食派是借助“仙药”来达到与天地同寿、日月齐光。加上神仙、不死药的影响,这一派别最为流行,炼丹术也趁势而起。



与全凭一张嘴忽悠的寻仙问药不同,炼丹术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和完整的理论体系支撑。战国时代,与时俱进的方士逐渐掌握了“两大技术法宝”。第一件法宝是炼药,最初的炼丹术受中医煎草药的启发,采用水法炼丹。第二件法宝是冶金,利用我国古代发达的冶金技术,通过熔炉内的变化无穷,将丹砂冶炼成各种“仙药”,用来治疗疾病和延年益寿。到了汉代,方士又找到了“三大理论法宝”:黄老学说、谶纬之学、易学。


炼丹术如同试金石,将一些招摇撞骗的江湖骗子清理出方士队伍,另一些方士则华丽升级为炼丹家。中国的炼丹术也分两大派别:在丹釜中炼制自然界的金石矿物成为长生不老的金丹,是为外丹;以人体为鼎炉,用意念运转周身的精气神,在丹田中凝结为精神性的“长生不老金丹”,是为内丹。外丹术除了服食的药物,也可指点化成金的炼金术,本文主要指的是炼药。


最初的炼丹术原材料主要是各种自然存在的动植物、矿物药材,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到了秦代就有了火法炼丹。

 

4
原材料明细表

讲到这里,有人不禁要问:古代的“仙丹”到底是如何制成的呢?由于各个炼丹家炼制丹药的目的不同,原材料的来源也存在差异,炼丹的原理和技术方法亦是区别甚多,最后炼出来的丹药五花八门,疗效也是千差万别。一般来说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炼制“仙丹”的第一步是选择原材料。炼丹的原材料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大凡丹砂、黄金、铅、水银、硝石、明矾、玉石、石英、石膏、云母、盐、朱砂、芒硝、酒、醋、木炭、草木灰、灵芝、茯苓、五倍子、皂荚、动物血液、皮毛、贝壳、人尿液等等动物、植物、矿物皆有,最常用的主要有丹砂、黄金、铜、铅、水银、硫黄、雄黄、雌黄等。


丹砂(硫化汞)是炼丹最常用的材料。《史记》记载,公元前135年左右,齐国方士李少君在皇宫为寻仙问药的发烧友汉武帝炼制丹药。他采用的方法是用丹砂等药材炼制成丹砂的精华——黄金,然后服用。至于为何是丹砂,主要在于它与血液的颜色相同,红色的丹砂是血气所化,代表着生命的不朽与永恒。天然的丹砂本来就有治病养生的功效,仅用水浸泡后饮用便能治疗一些疾病。在自然界丹砂与黄金有共存的现象,因此就有人认为黄金是由丹砂变成。而且,红色的丹砂加热后可变出白色的水银和硫黄,进一步加热又可得到红色的丹砂结晶,如此循环往复,完美地证明了“道”的永存。所以李少君等人视丹砂为“万灵之主,造化之根,神明之府”。所以,丹砂就率先成了炼制“仙药”的主角,并且给“炼丹术”冠了名。



黄金不腐不朽,百炼不消,为万物之宝。炼丹家根据“假外物以自坚”的原则,认为服食坚固、耐久的黄金可以延长寿命,也就是所谓“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行如玉”。东晋著名炼丹家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夫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黄金贵重难求,所以不少炼丹家开始用铜来炼制人造黄金,也就是黄白物。


铅为黑色,是混沌的象征,为变化之始,可生成各种颜色各异的化合物,被奉为“黄金之苗、五金之主”。汞(水银)被古人认为是神奇的物质,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形状如水似银,遇火之后则消失于无形。铅与汞常被用来合炼成大丹(铅汞丹)。有“丹经之祖”“万古丹经王”之称的东汉著作《周易参同契》认为铅汞为炼丹的根本。铅与汞,一黑一白、一雌一雄、一阴一阳,二者的结合变化无穷,可产生世间万物,自然可以炼制长生不老的仙药。


硫黄为“四黄之最,七十二石之最”,可与其他物质合炼,如与水银炼成灵砂;也可用来与丹砂等物合制成药;亦可点化金、银、铜、铁、铅等。雄黄和雌黄与黄金颜色相似,变化多端,又有杀毒驱邪的功效,可用来炼制丹药和点化金银。

 

5
丹房设备采购清单

选择好合适的原材料只是完成了炼丹的第一步,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二步就是要选择合适设备、工具。首先就是要“作屋”,选择合适的炼丹场所,按照一定尺寸建造高墙厚壁的房屋。这里的“屋”相当于现在的化学实验室。炼丹最忌讳吵闹和污秽的环境,所以需要寻找清净无人之地。比如靠山临水的悬崖之侧,人和动物都难以到达,就是比较理想的场所。一般认为,道教的十大洞天、七十二福地都是炼丹的绝佳场所。然后选择山泉之处作为丹井,以作清洗药物、丹鼎之用。


其次就是立坛。炼丹的炉灶不能放置于地面,需要建造土台,一般是正方形的三层台阶,应天地人三才。坛上设置炉灶,坛下埋入丹砂二十四两。炉旁边插一把古剑,北面悬挂一面古镜,用来镇妖辟邪,护佑炼丹成功。立坛之时,也需要进行焚香请愿、请水、洒净、荡秽等仪式。


再次是安置炉灶和药鼎。立坛完成后,便在顶部安置用来加热的炉灶,炉灶中间开口放置药鼎。药鼎是泛称,也就是现在的反应容器,形式多样,有鼎、釜、瓦罐、竹筒等,甚至蛋壳也可以用来炼丹。炼药之时炉灶内部放置柴火,鼎内则放置各种原材料。



接下来是药鼎上设置升华器、蒸馏器。升华器就是反应容器上部的冷却装置,引导升华的气体凝结成丹。炼丹用的蒸馏器与现代的蒸馏器差不多,主要用来蒸馏水银。


将这些装备设置完毕后,最后的工作就是用戎盐、卤盐、矾石、牡蛎、赤石脂、滑石、胡粉等七种药物或者其他物品制作成“六一泥”,涂抹到容器的对接之处用来密封,或者是涂抹在容器内壁用来护壁、参与容器反应。除了这些设备,炼丹还需要捣碎药物的研钵、装有溶解液的华池、铁锅、铜盆、瓦罐、瓷瓶、秤等物件。

 

6
生产工艺及管理系统

待万事俱备之后,就可以开始炼制自己所需要的丹药。出于“仙药”炼制的复杂性和神圣性,炼制丹药需要遵守严格的规则和程序。根据南宋吴侯所撰《丹房须知》,炼丹一般分为择友、择地、丹室、禁秽、丹井、合香、坛式、鼎器、泥法、用火、服食等步骤。择友就是选择炼丹之人,必须是志同道合的清高淡泊之辈。比如要炼长生丹,对炼丹之人的品德有很高的要求,必须行善积德、慈心于物、恕己及人、正直不阿,不得有恶心恶行等。由于炼丹与世隔绝、时间往往很长、有很高的失败率,这就要求炼丹之人必须有一颗强大的内心,能够耐得住寂寞、孤独,可以忍受失败的挫折。道教茅山派的杰出代表、南朝时期的著名炼丹家陶弘景受梁武帝所托,炼制长生不老仙药,二十多年失败了六次,直到第七次才炼出“色如霜雪,服之体轻”的“九转神丹”。除此之外,炼丹之人还得有强健的体魄和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因为炼制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毒气等有毒物质和发生其他事故,经常炼丹之人,轻则牙齿、头发脱落,手指发青、两眼昏花,重则有可能为炼丹事业捐躯。像火药的发明,就是炼丹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最后炼丹家总结出了火药的原始配方。


每一次炼丹,需要三个人共同协作,一个总揽全局,两个助手一人分管丹炉,负责添置水火;另一人则负责轮阴阳、变造化,安排卦象进退。形象一点来说,炼丹三人组就如同太上老君和平顶山莲花洞里的俩妖怪金角大王、银角大王。


在炼丹之前,炼丹之人需要“净身”,即斋戒百日、沐浴五香、更换服饰等,保证衣物和身心的洁净,并且不能接触污秽的东西。炼丹所用钱财也要来源正当合法,若是坑蒙拐骗、来历不明,炼丹一定不会成功。为保守炼丹的秘密,还要歃血立誓,不得泄露任何机密。炼丹之时的规矩就更多更复杂了,具体的规定因人因事而异,比如不能跨井越灶、闲言碎语等。炼丹用火也须谨慎行事,根据丹药的性质,烧火材料也要区分炭火、牛粪火、糠火等,用火也需要注意调节,在不同的阶段见机使用文火、武火、沐浴温养之火、有归炉封固之火等等。无论是取药、开炉还是开鼎都要选择良辰吉日,同样要焚香沐浴,衣着整齐,恭请天尊神灵等等。待取出丹药服食之时,也得先设大祭,祭祀天、地、日、月、老子、山神等各路神仙。然后将丹药投于深水之中,制作成丸后才可以服用。此外,还需要将具有针对性的符箓、咒语张贴在丹房周围,或是刻在桃木板上,用来镇鬼驱邪。总的来说,从作屋、设坛到用火、服丹,整个过程都是非常复杂明细,禁忌很多,需虔诚信仰、谨小慎微。炼丹之人还要知识面极为驳杂,掌握天文、地理、药物、术数等多种学科的知识。

 

7
服用丹药的不良反应

自从炼丹术发明之后的一千多年,一代代炼丹家薪火相传,炼制出无数的“灵丹妙药”,一方面为道教和医学的发展添砖加瓦,创造出不少有用的药物惠及众生,也有像火药一样意外改变世界的“伟大发明”,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它又对人的身体造成了极大损伤,其中不少怪诞学说和荒诞不经之处贻害千年。大凡带着服药成仙、长生不老目的服食丹药的人都被药所误,一个成仙的都没有,因服药中毒的却是屡见不鲜,但是“视死如归”的后来者却如雨后春笋一般,一茬接一茬。那么到底这些仙丹有何神奇功效,让人如此欲罢不能?我们不妨略微认识两种丹药,或许会找到答案。


历来受炼丹家推崇的大还丹被视为大药仙丹,传说有返老还童、起死回生、长生不老的功效,实际上是炼丹合成的红色丹砂。若是用入药治病的丹砂炼制,只要服用得当,的确会有一些效果,润肺止咳、清肝明目,还可以治疗慢性精神疾病。但如果说是用铅丹炼制,那这良药大还丹就会变成毒药丹,稍微过量便会铅中毒难治。最可怕的是用汞丹炼制,便是剧毒毒药,服用后中毒身死者甚多。原本指望长生不老的“仙药”,最终成了“催命符”。


在所有丹药中,排名第一的“仙药”就是历史上流传最广、服食人数最多的五石散,也称寒食散。五石散据传是西汉时期著名炼丹家、淮南王刘安从仙人八公手中获得丹方,为丹砂、磁石、曾青、雄黄、白矾五种矿物炼制而成,服用后可长生不老,与仙人共居。在汉魏之际,五石散已经流传于世,最早服食和提倡的是三国时期玄学家、魏国人何晏。据记载,他容貌俊美、面容细腻洁白,魏明帝曹叡疑心他擦了厚厚的白粉,就故意在炎炎夏日请他吃热汤面。结果何晏吃得大汗淋淋,不时用衣服擦拭,结果脸色是越来越白,于是便有了“傅粉何郎”的典故。事实上,他之所以这么白,是服用了五石散的药物反应。他也时常在服用五石散后,喜形于色地告诉别人:吃了五石散,不仅可以治病,还可以让人神清气爽。有了这位“代言人”四处做广告,名士大夫纷纷效仿,一时之间,服五石散成了社会潮流。


盛放丹砂的银盒,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丹砂为天然的辰砂矿石,是唐代炼丹的常用药物,丹家认为将炼丹原料盛放于金银器皿中,会沾染金银之气,能巩固和提高药效,因此被放于有墨书标记的银盒内


众所周知,五石散含有对人体有剧毒的砷化物砒霜,微量服用可以引导消化、促进血液循环、强健神经、补虚壮阳,服用后,可以精神振作,血液加速循环,身体发热,就像喝醉了酒一样,有些“飘飘欲仙”的感觉。对于何晏这样生活腐败、放纵声色的纨绔子弟而言,五石散绝对是居家旅行的必备“良药”。由于初服此药容易尝到甜头,服食者很容易就会加大剂量,贪婪带来的麻烦就接踵而至了。过量服用会导致砷中毒,外在的表现就是皮肤干燥起疹、生疮溃烂,精神恍惚、心跳悸动、知觉失常。服药还会造成消化功能的衰退,胃部疼痛难忍。若再加大剂量,就会造成急性中毒,昏迷不醒,最后心肌麻痹而亡。


魏晋名士轻裘缓带、衣袍宽大、不着鞋履,看起来飘逸如仙,于是就有了“魏晋风度”的说法。事实上,这种打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服用五石散后砷中毒,身体发热、皮肤溃烂,需要将毒性和热量散发出去,名士的身体和内心是颇为痛苦的,“魏晋风度”也没那么风度。服药后吃寒食、洗冷水浴、喝热酒,喜外出游逛,为人狷狂等等看起来放浪不羁的行为实际上都是砷中毒所致。由于古人对五石散的毒性认识不够,加之服散种种好处的诱惑,故而自魏晋至唐以来,五石散一直长盛不衰,丧命于其下的亡魂也是数不胜数。西晋著名医学家皇甫谧因服五石散致残;曹魏时期著名地图学家裴秀,就是在服食五石散后喝了冷酒而亡;晋哀帝司马丕,也是服食五石散过量毒发身死。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晚年服食五石散虽未致死,但却因中毒导致性格大变,刚愎自用、猜忌多疑、经常诛杀大臣,最后落得个被皇次子拓跋绍刺杀身死的下场。直到唐代名医孙思邈更换配方,重新制造“五石更生散”后,这一残害众生五六百年的毒药才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中国炼丹和服丹的兴衰,始终伴随着仙人和不死药的神秘传说,人性的贪婪和畸形的追求,荒诞不经的宗教迷信,可谓贻害不浅。客观上来说,炼丹术能延续一千多年,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那就是炼丹本身和药物所存在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炼丹的过程包含一定的科学成分,严谨的当代医学也证明某些矿石药的“仙丹”,包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确有一些效果,或能为今天的医学发展带来一些启发。但复原坑人千余年,连老祖宗都认为不靠谱的炼丹术和药方,作为动手实践,玩玩可以,对于连炼丹家孙思邈都说不清楚的“聪明药”的药效,当真你就输了。


参考文献:


蒙绍荣、张兴强:《历史上的炼丹术》

张觉人:《中国炼丹术与丹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神秘的炼丹术,仙药是如何炼成的
漫谈中国炼丹术的理论思考
不要被网络小说所迷惑,带你了解真实的古代炼丹术
中国帝王饮鸩止渴之不死梦想
孙思邈与炼丹术和丹药服食养生及思考
明知道不可能长生不老,古人为何还是痴迷“丹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