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书首发&微课预告|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美国蒙特梭利大师手把手教你200个在家能玩的蒙氏游...




蒙特梭利,应该是如今国内最火的幼教理念之一了吧!

(注:“蒙特梭利',在国内也有译成“蒙台梭利”的,只是译法不同,指的是同一种理念。)



蒙特梭利教育法,到底有啥值得追捧之处呢?


简单地说,有这么几个方面:


1、尊重孩子。顺应孩子的吸收性心智,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2、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打造一个他们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

3、注重提高孩子的专注力、秩序感和自律性,以及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终生自主学习者。蒙氏教育教的不是知识,而是帮助孩子把学习变成一种心灵习惯和思维方式。



是不是条条直击教育的本质?


这也是为什么蒙氏教育在不同的时代,都曾培养出了不起的人:Google创始人布林和佩奇、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都是从小接受过蒙氏教育。



说一个最近的:英国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为小王子乔治选择就离他们居住的诺福克郡(Norfolk)庄园只有几分钟车程的Westacre蒙特梭利学校!




但是但是,蒙氏虽好,也贵啊!——国内稍微规范点的蒙氏园每月学费都至少7000以上!一年十几万块的都数不过来……肿么办?


其实,蒙氏教育并不是“贵族教育”,相反,蒙特梭利教育的初衷恰恰是推行“平民化”教育。只不过在国内,蒙氏园大都是私人办园,教育资源偏少,教师培训周期长费用高,加之蒙氏教育需要专门的教具和场地布置等,成本较大,这才导致收费普遍偏高。




但实际上,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应该是一天24小时、一周7天都在进行着的。它是一种方法和理念。当年,玛利亚·蒙特梭利博士在《发现儿童》一书中提到:“提高自有,协助生命,好使孩子的生命能自发的绽放,才是教育人的基本任务。”这个任务交给谁来做?答案是——不是老师或其他专家,而是父母或首要照顾者!


因此,家长才是给孩子进行蒙氏教育的首选执行人



大多数人会问:怎么教呢?蒙氏教育,我们并不专业啊!


所以,常爸看到这套《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的时候,毫不犹豫,一定要推荐!



4本,每本50个蒙氏游戏。具体包括:


《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50个经典数学游戏造就孩子思维力》

《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50个经典语言游戏造就孩子表达力》

《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50个经典探索游戏造就孩子认知力》

《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50个经典沟通游戏造就孩子合作力》



所以,这并不是一套给家长枯燥地讲解蒙氏理论的书籍,相反,它由200个极易上手的蒙氏游戏组成。我们在家陪娃的时候,只要摊开书,甚至不需要借助什么特别的道具,就可以和孩子玩起来。


说实话,这套书常爸只读了几页,就忍不住要把小小常拉过来跃跃欲试了——养娃原来可以这样充满乐趣!


推荐理由


大师之由于“蒙特梭利”的流行,市面上的蒙氏园、蒙氏教具甚至蒙氏教师都有不少滥竽充数之辈,所以常爸推荐起来慎之又慎,一定要是真正体现蒙氏精髓的相关资源才敢推荐。本书的两个作者都是蒙特梭利领域的权威甚至大师级人物:

白玛琳【美】(Marlene Barron)从事蒙特梭利教育超过50年,美国蒙特梭利协会前任会长,美国蒙特梭利教师培训认证委员会前任理事,美国纽约大学教授,是国际蒙特梭利教育领域的先驱,被誉为“国际幼教教母”。

骆思【马来西亚】(Jesmine Lok莱斯利大学早期教育专业硕士,在美国波士顿具有10年的蒙特梭利早教教师经验,国际蒙特梭利培训中心审核官,中国国内蒙特梭利教育项目的顾问和教育专家。


◎聚焦核心能力培养。这套书聚焦四类主题游戏,对应四种核心能力:

数学游戏对应思维能力;语言游戏重在培养表达能力;探索游戏旨在造就认知能力;沟通游戏能够增强孩子的合作意识。

思维、表达、探索认知和沟通合作能力,就像建筑的地基一样,支撑了其他各种更外显的能力楼层,是孩子适应世界、好好生活、建立满意的人际关系的基础。


◎这不是一般的亲子游戏书,个游戏都蕴含了真正的蒙氏思想在其中。

这本书里的游戏,不需要家长专门抽时间,只需要让孩子参与到我们在做的事情中;

不是单次孤立的游戏,而是框架性的生活教育方式;

不需要特殊的工具材料,将游戏融入日常家庭生活,充实跟孩子的相处过程;

延伸式游戏,同一个游戏,可以简单,可以复杂,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孩子。

一句话,有了这本书,充满创意又有意义的陪娃就是这么简单!


制作美,感舒适,一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翻开并且读下去。

每本50幅美学图片,超感纸高度还原色彩,眼睛好愉悦;

每本176页不算太厚,一个感人的细节是采用“裸脊 护封”的装帧,随便打开到哪一页都能舒舒服服完全摊开,专门为家长边看边做创造了完美条件;

每个活动由7个小版块组成,整个活动被分成了简短的段落,好读又实操;

纸的颜色是米色,印刷毫无味道,读起来超轻松。




除了组织团购之外,常爸还特地请来本书的作者之一骆思洁老师作大家做一次微课。大家可以扫下面的二维码,或者点击文后的“阅读原文”进入微课链接。






套书共4本,原价192元:团购价:145元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先下单(今晚9点开始销售):


如何购买

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套书里的游戏,下面我们重点介绍一下整套书的蒙氏游戏设计理念,并举例说明游戏特点。



游戏设计理念

——四个蒙氏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方法介绍

白玛琳教授为什么选择数学、语言、探索、沟通这四种游戏呢?我们看这张图就明白了:



思维、表达、探索认知和沟通合作能力,就像建筑的地基一样,支撑了其他各种更外显的能力楼层,是孩子适应世界、好好生活、建立满意人际关系的基础。


而通过游戏的形式,从孩子2岁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融入对孩子的数学教育、语言教育,引导他独立探索,鼓励他与人合作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孩子的思维力、表达力、认知力与合作力,就在看不见的成长中,像游戏中角色的血量一样,日复一日的上涨。



具体怎样游戏呢?对于家长来说,需要的是更加具体的教育方法论。

在这套书里,白玛琳不仅通过每一个游戏中的大量说明语,对家长有明确的指导;而且在每本书的长达十几页的序言中,讲述了三个蒙氏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方法,对家长自己进行蒙氏教育非常有用,也是本书游戏设计的理论基石。


1
“一锅炖”式的综合性学习

学科的划分只是出于教育研究的方便。而在现实世界中,知识从来都是相互关联的;在生活里,技能也从来都是相通的。

这套书中的游戏,就为孩子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环境和机会,让孩子对事物有综合性的理解,对技能有复合性的把握。



2
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孩子理解概念和过程

与掌握具体的奥数技能相比,对孩子来说更必要的是在头脑中建立空间等数学概念;与孩子参加机器人比赛得奖相比,对孩子来说更有用的是探索世界中的科学原理和生活用品背后的科技构造的过程。


而体验过程和建立概念,最核心的就是“做”。


3
真正的教育在家庭,在生活中做自己孩子的教育家。

跟孩子相处的每一个日常瞬间,都是孩子成长进步的最佳机会。日常家庭琐事就可以利用起来,什么活动都可以,无论是室内还是户外——只要家长有意识,掌握了正确的理念和方法。家长将从这套书中学到,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下,鼓励孩子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探索世界,了解生活,思考问题,与人交流。



具体来说,这本书中的蒙氏游戏有哪些值得推荐之处呢?我们举例说明。



值得推荐理由一:

不需要专门抽时间,只需要让孩子参与到你做的事情中。


比如,数学游戏中有一个帮助孩子建立空间概念的“动动手,来装箱”。


在你出差之前收拾行李的时候,或者节假日要跟孩子一起外出旅行装旅行箱的时候,允许孩子参与打包,再加入一点语言指导,就能利用这样生活中的机会让孩子逐渐理解几何空间的概念。


白玛琳书中这样指出这个日常活动的深意:

“收拾东西不仅可以帮助孩子记住它们的位置,也可以让孩子体验不同形状的空间利用率。孩子摆放玩具,就了解了不同形状的属性及其相对位置关系,学习最大化地利用空间。”




值得推荐理由

不是单次孤立的游戏,而是框架性的具体生活教育方式。


比如语言游戏中的“冰箱上贴什么”,看似只是跟孩子一起在冰箱门上贴东西,实则建立了一个跟孩子持续交流的通道,一个让孩子参与生活决策的机制,一个家人共享时光分享经历和心情的地方。


在这个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只是最基础的。激发孩子的生活热情;让孩子体验到被重视,被尊重,形成稳定的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效能感;体验到爱和被爱;学习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这些更重要的目标也都会得以实现。




值得推荐理由

不需要特殊的工具材料,融入日常家庭生活,充实跟孩子的相处过程


比如探索游戏中,有一个游戏是带孩子去公园的时候做的,而且不需要带任何东西——“运动起来”:



这个游戏让家长如何带孩子一起观察了解动物们的运动方式:

猫,狗,松鼠,鱼,鸟……

顺应孩子爱动的天性,先鼓励孩子学松鼠跳(观察能力和运动能力);

接着一起描述松鼠蹦跳的特点(表达能力);

然后问孩子松鼠为什么有一条大尾巴?为什么爪子锋利?引导孩子思考松鼠的形态、动作、生活习性和环境的关系(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

最后让孩子把松鼠跟自己相比较,更加鲜明地认识自己的身体和动作的特征(自我认识能力):“你能像老虎那样猛扑吗?你能像狼那样伏低身子行走吗?”新鲜又有趣,孩子会爱死这样的问题的。



值得推荐理由

延伸式游戏,同一个游戏,可简单可复杂,不同年龄都能玩


比如沟通游戏中的“它打哪儿来?”,就帮助你和孩子一起探索我们生活中的物件儿。


首先要求家长留意孩子对什么物件儿感兴趣——


对于两三岁的孩子,你可以回答他“这是什么?”并跟他一起按按这里按按那里,观察变化;


四五岁的孩子,就可以让他自己探索“它有什么用?”,并“给孩子时间做假设,不要去纠正他的猜想。”


六七岁的孩子,就能让他试验和观察一下,鼓励他思考机器的工作步骤;


再大一点的孩子,就可以问他 “我们为什么需要它?它怎样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这部机器问世前,人们是怎样解决相关问题的?比如,在拉链发明之前,人们是怎样穿好衣服的?在扣子出现之前呢?”


再进一步,还可以跟孩子一起探索谁发明了这种物品?是在什么情况下问世的?并鼓励孩子动脑动手来解决家里的某个问题,为孩子示范利用科技解决问题的过程。


正如白玛琳在书中所说:

每项活动都给出了具体的步骤和顺序,不过家长可以将这些活动视为开放式的,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改造,以此为基础或跳板,让每次的活动都有新面貌。


而且,这些活动只需要利用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电视、书籍、交流、上网等等,以此为模板,家长还可以再开发出数百项活动,帮助孩子学习社会知识。


就拿这本书的第1项活动“睡衣有爷爷奶奶吗?”来说,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思考:古代人晚上睡觉都穿什么呢?


讨论完睡衣,完全还可以把同样的话题拓展到其他对象上,比如内衣、鞋子、厕所和汽车。每一个话题都足够你和孩子愉快的讨论一个下午了!



孩子的能力到底是如何形成的?白玛琳传授的蒙氏理念和游戏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路径:家长提供机会、环境、氛围等各种“食材”,让孩子练习、实践、思考、亲自“下厨”——在喷香四溢的“好菜好饭” 一次次出锅的瞬间,就是孩子能力值在刻度上一格格上涨的宝贵时刻。


基本信息


书名

《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50个经典数学游戏造就孩子思维力》


《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50个经典语言游戏造就孩子表达力》

《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50个经典探索游戏造就孩子认知力》


《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50个经典沟通游戏造就孩子合作力》


作者:【美】白玛琳  【马来西亚】骆思洁  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成长中最不能缺的4个能力,家长必读
王诗龄和威廉英语实力惊人情商爆表,原来明星都在用这种教育法!
再好的名校,不如陪孩子玩这些游戏
0—6岁家庭早教方案 - 冠军宝宝的个人空间 - 宜昌社区 - Powered by X-...
家庭中如何运用的蒙特梭利教育
家长要学会这四点,孩子沉迷游戏也不怕!#游戏 #家庭教育 #青春期 #育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