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十三章东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第一节对北匈奴的战争

、燕然勒石

东汉建国之初,汉光武帝刘秀专心统一大业,没有特别关注“沙塞之外”的边 事,对于匈奴支持内陆分裂势力的行为,取宽让的态度。通使往来,单于虽“骄踞”"悖慢”,仍待之如初。匈奴势力转盛,对汉地的劫掠日益猖獗。东汉王朝徙 幽、并边人,即今内蒙古南部、山西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边地的居民迁居于常山 关 (今河北涞源南)、居庸关(今北京延庆南)以东,匈奴左部于是转居塞内。此后 “人寇尤深'建武二十年(44).曾经人侵上党今山西长子西)、扶风(今陕西兴平 东南)、天水(今甘肃通渭西北)。次年,又至于上谷今河北怀来南)、中山(今河 北定县匈奴重新成为东汉政权的严重威胁。

不久,匈奴地方连年遭受旱蝗之灾,草木尽枯*赤地千里,人畜饥疫.死耗大 半。匈奴贵族集团内部又发生争夺统治权的内江,此外,又有东方乌桓势力的逼 迫,建武二十四年(48),匈奴日逐王比被南边八部拥立为南单于,并袭用其祖父 呼韩邪单于的称号,率部众到五原塞,请求内附.为东汉王朝所接受。从此匈奴 分为南北两庭。

南匈奴逐渐转为定居生活,从事农耕,并且逐渐向东向南迁移。北匈奴依然 经常侵扰北边郡县,掳掠汉人和南匈奴人,并且控制了西域地区。东汉王朝为了 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并且恢复和西域地区的交通.发动了对北匈奴的战争。

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3),汉军4路出击,祭肜、吴棠出髙阙塞(在今内蒙古潮 格旗东南),窦固、耿忠出酒泉塞在今甘肃酒泉),耿秉、秦彭出张掖居延塞(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来苗、文穆出平城塞(在今山西大同东北)窦同、耿忠所部追击北匈奴到天山及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占据伊吾(今新疆哈密西)设 置了屯田基地。

汉和帝永元元年(89),窦宪、耿秉军出击北匈奴,北匈奴降者20余万人: 汉军出塞3千佘里,直全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刻石纪功而还。

次年,汉军再次占领了伊吾,永元三年91),汉军出居延塞,围方北匈奴单于于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北匈奴战败,单于逃亡。

自此之后,匈奴东面的鲜甲族逐步西进,占据了匈奴故地。

二、班超经营西域

匈奴势力西侈更加强了对两域地区的控制。王莽时代西域55国,北道 诸国受匈奴控制。莎车王康曾屏护受到匈奴攻击的汉王朝两域都护吏士及其眷 属干余人,在塔甲木盆地西端与临近诸国军队一同抗击匈奴的侵犯。

建武五年29),莎车王康致书河西,询问中原形势。河西大将军窦融承制立 康为“汉莎车建功怀德王西域大都尉'建武十四年(38〉,莎车王贤鄯善王安 遣使请汉王朝派都护到西域,汉光武帝刘秀无力用兵西北,不得不拒绝。此后匈 奴闶旱蝗之灾,国力衰竭,莎车(今新疆莎车骄横一时,攻掠西域诸小国。于是 建武一十一年(45)有车师前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鄯善(今新疆苦羌)、焉耆 (今新疆焉宵18国遣王子入侍,再次请求汉王朝派遣都护?汉光武帝以中国初定,北边未眼,没有满足这一愿望。因都护不出,莎车王贤致部善王安书,令绝 汉通道,鄯善王安拒绝,杀其使。莎车发兵攻鄯善,又兼并龟兹(今新疆库车 )鄯善王上.再请都护,称如都护不出.将臣服于匈奴。汉光武帝刘秀答复道: “今使者大兵未得出,如诸同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也。’于是鄯善、车师(今新 疆吐鲁番附近)、龟兹等国均归属匈奴。后来攻灭莎车的于阒(今新疆和田南), 也为匈奴所控制,

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3),窦固、耿忠进占伊吾。次年,东汉以陈睦任西域都 护。窦固占领伊吾后,派假司马班超率吏丄_ 36人出使西域南道诸国,争取他们 与东汉军队合力抗击匈奴。

班超先到鄯善,当时也有匈奴使者来,鄯善王首鼠两端,态度暧昧。班超以 “不人虎穴.不得虎子”,“死无所名,非壮士也”激励随行者,夜烧匈奴使者营幕, 杀匈奴使者,鄯善“一国震怖'班超控制鄯善后T又西行于阗,迫使于阒王攻杀 匈奴使者.归降东汉。永平十七年(74),班超又前往西域西部的疏勒(今新疆喀 >,废亲匈奴的龟兹王所立疏勒王,另立亲汉的疏勒贵族为王。

水平十八年(75),汉明帝去世,焉耆以中国大丧,攻打西域都护陈睦,班超孤 X援。汉阜帝建初元年(76),东汉撤销西域都护,召班超归国t疏勒、于阒等 国拘心匈奴卷土重来,苦留班超。班超于是决意留驻西域。班超镇压了疏勒国 亲匈奴的势力,又请得东汉王朝援兵,迫使倾向匈奴的莎车投降,又击败了龟 兹援救莎车的军队。西域南道于是畅通。

汉和帝永元二年(90),月氏发军7万逾葱岭攻班超。班超坚壁清野,月氏抄 掠无所得,联络龟兹以求救,乂为班超伏兵截击,于是被迫撤军。

永元二年(91),龟兹、姑墨(今新疆温宿)、温宿(今新疆乌什都归降东汉王 朝。东汉朝廷以班超为西域都护,驻守龟兹。永元六年(94),班超发龟兹、鄯善 等8国兵7万余众征讨焉耆。焉耆王降。西域50余国于是均纳质内属。东汉 王朝封班超为定远侯。

永元九年(97),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即罗马帝国的东部地区D甘英抵达条 支海滨(今波斯湾),临大海欲渡,为安息西界船人以海行艰难,数有死亡者”所 阻拦。汉桓帝延熹九年166).大秦王安敦,即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Mannis A& relius Antonimis.公兀161180在位)派使者来到洛阳,实现f中国和罗马帝国的 第一次正式接触。

班超在西域31年,永元十四年102)回到洛阳,同年九月病逝,时年71岁。 班超在西域的军事外交实践,使这一地区和中原的联系空前密切,为东西文化的 交往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第二节羌人起义与“破羌”战争

一、羌人的活动与西北高原的早期农牧业

《后汉书 西羌传》记述了羌人先祖爱剑在秦厉公时曾经为秦人奴隶,后来逃 亡的传说。羌人称奴隶为“无弋”,所以爰剑又称为“无弋爰剑”。当时羌人聚居 的河湟地区少有五谷而多禽兽,羌人于是以射猎为事。无弋爰剑将在秦地得到 的农耕知识传授给当地羌人,因而更受敬重,不断有羌人氏族部落前来归附。通 过有关无弋爰剑的传说,可以知道西方羌人是在公元前5世纪前后接受了中原 农耕文化的影响,将经济形式由以射猎为主转变为以田畜为主的。

到了两汉时代,无弋爰剑的子孙计有150部。此外,还有属于别部的先零 羌、当煎羌、牢姐羌等羌人部落,大多分布在今青海和甘肃西部地区。另有发羌、 唐旄等部,分布在西藏地区。这些羌人部落据说和后来的吐蕃、藏族在族源上有 一定的关系。羌人在西北方面也有广泛的分布。如新疆天山以南有婼羌,以西 又有葱茈羌、白马羌、黄牛羌等。1953年,新疆沙雅于什格提遗址发现了一枚“汉义羌长印”,印铜质,以卧为纽。这件文物,可以证明当时南疆羌族的 存在。

羌人在西北地区的活动,对于当地经济的早期开发,有重要的贡献。

东汉著名学者马融的作品中,有《长笛陚》传世,其中写道:有庶士丘仲,言其所由出,而不知其弘妙。其辞臼: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鸣水 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吋见,当时曾经流行笛的发明权属于羌人的说法。 《太平御览》卷580引《风俗通》也说:“笛,汉武帝时工人丘仲所造也,本出羌中。” 古来羌笛的凄婉哀怨之声,曾经形成过深沉悠远的文化影响。可见,汉代中原主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有来自羌文化的积极的因素。

二、芜人对汉王朝的反抗

丙汉初年,匈奴强大,羌人普经臣属于匈奴。记录汉代历史的文献于是有“羌胡”的称谓。汉景帝时,无弋爰剑玄孙研曾经韦领所属的留何部附汉王朝, 被内迁安置在今甘肃南部。汉武帝时,取“隔绝羌胡”的战略,设置河内四郡, 汉王朝军事势力又进据河湟地区,一部分羌人被迫西迁,离开涅中(今青海西宁 附近地),前往西海(今青海海晏西北)、盐池(今青海刚察东南)左右。金城郡 (郡治在今甘肃永靖西北)置破羌县(今青海民和西北)、临羌县今青海湟源东 南),又筑护羌城(在今青海湟源西南),都是监视和镇压羌人的政策的表现。汉 印有“临羌长印'是可以说明当时历史的文物。一些汉朝地方行政长宫和军事 将领对羌人实行野蛮奴役和残酷屠杀的政策,迫使羌人奋起反抗。汉宣帝时,名将赵充国率军平定羌地,以空前规模的战争行动使羌人受到严重损失。汉元帝 .又向起义的陇西羌3姐部等羌人的7个种姓用兵。右将军冯奉世率军艰难 苦战,终于击败羌人,使羌人诸部死亡几近1/3,余部不得不流落塞外。

王莽执政之后,为了渲染四海升平的假象,威胁利诱羌部族首领献西海之 地,置西海郡(郡治在今青海海晏),所辖5县,其中有1 县竟然被命名为“监羌”。 两年后,羌人反攻西海,驱逐西海太守程永出境.试图夺回故土,然而被王莽派遣 护羌校尉窦况镇压。王莽政权覆亡之后,羌人重新收复了这一地区。

东汉时期,羌人不堪专制政府的压迫,不断进行反抗斗争。于是羌人起义成 为东汉政治史中极其引人注目的现象。

东汉时期规模比较大的羌人起义有三次:第一次从汉安帝永初元年107) 起,历时十数年,东汉王朝为镇压起义调用兵力20多万,耗费军资240余亿;第 二次从汉顺帝永和元年136)起,历时9年,东汉王朝调用兵力10万,耗费军资 80亿;第三次从汉桓帝延熹二年159).历时11年,耗费军资44亿。与羌人作战所耗用的军费支出,是东汉王朝主要的经济负担之一。

王莽时代“平羌男家丞'“新西国安制外羌伯右小”,东汉“征芜国丞”等 官印,作为文物资料,都可以说明当时中央政府与羌人部族的关系是相当紧张 的。

羌人起义被镇压之后,许多羌人部族被迫内徙。移居辅(今陕西关中)、汉 阳(郡治在今甘肃天水西北)、安定(郡治在今甘肃镇原东南)、北地(郡治在今宁 夏吴忠)、郡治在今陝西榆林南)、西河(郡治在今山西离石等地的羌人,史 “东羌”。而依旧定居于河湟一带的羌人、史称“西羌”。所谓“东羌”与汉人杂 居,较多地受到中原先进文化的积极的影响。

还应当看到,即使在汉人和羌人民族矛盾十分复杂尖说的时代,一些羌人部 族仍然和汉王朝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汉印所见“汉归义羌长”、“汉破虏羌长”、“汉义羌佰长”等文字,都可以说明这一情形。

第三节乌桓与鲜卑

一、乌桓的强盛

乌桓与东胡有渊源关系,其部族为匈奴所灭.余部退保乌桓山,因以“乌桓” 为号。民俗善骑射,以弋猎禽兽为事,随水草放牧,店尤常处。

乌桓在匈奴强盛之时.以孤弱之势常臣伏匈奴.岁输牛马羊皮”。汉破匈 奴,徙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郡治在今内蒙古宁城西南〉、辽西(郡治在今辽 宁义县西K辽东(郡治在今辽宁辽阳五郡塞外,为汉侦察匈奴动静&汉设护乌 桓校尉.管理监视其部族。

东汉初,乌桓与匈奴往往联结侵犯边境,朝发穹庐.暮至城郭,代郡郡治在 今山西阳高)以东受害最为严重,至于郡县损坏,百姓流亡。

建武二十二年(46),匈奴内乱,乌桓出兵击破匈奴。匈奴北徙数千里,漠南 出现军事权力真空。汉光武帝刘秀以钱币、缣帛笼络乌桓。建武二十五年(49), 辽西乌桓大人郝旦等922名乌桓部族首领诣阙朝贡.东汉王朝封其渠帅81人为 侯王君长.皆居于塞内,分布在缘边诸郡。东汉又重新在上谷宁城(今河北万全 设置护乌桓校尉,兼领鲜卑,并管理与乌桓、鲜卑互市事务。

汉明帝、汉章帝、汉和帝三世,大体保境无事。汉安帝、汉顺帝时代,乌桓多 次以武力犯边,并与东汉军队接战,胜负无常。汉灵帝初,上谷(郡治在今河北怀 来东南)、辽西郡治在今辽宁义县西)、辽东(郡治在今辽宁辽阳右北平(郡治 在今河北丰润东)乌桓诸部族领袖皆称王。中平四年187),前中山(郡治在今河 北定县太守张纯叛人乌桓众中,5号弥天安定王,为诸郡乌桓元帅,寇掠青、徐、

幽、冀四州。次年.幽州牧刘虞购募斩张纯首.北方边地大略安定。

汉献帝初平年间,乌桓王蹋顿以勇力武略统一各部族,形成号令一致的部族 联盟D建安年间,蹋顿曾经击破将军公孙瓒T从袁绍处得到“单于”印绶。中原战 乱,幽州、冀州电民投奔蹋顿的多至十余万户。

二、鲜卑尽有单于之地

鲜卑也是东朗的一支,曾经以鲜卑山为基地,因以为号。其,7语4俗大体与 乌桓相冏。东汉初年,鲜卑人常与匈奴、乌桓合圬寇抄北边,杀略吏民。汉光武 帝末年,许多鲜卑大人相继内属,东汉王朝封为王侯。青州、徐州每年给钱 27 000万成为常制。汉明帝、汉章帝两朝,北方边境得以安定。

东汉击破匈奴.北单于逃走鲜卑转徙据有其地。匈奴残留者号鲜 申。鲜卑于是逐渐兴盛。此后,鲜卑屡次攻掠东汉北边郡显。50年间,或降或 叛,而始终成为北边的威胁。

汉桓帝时,鲜卑大人檀石槐以“勇健有智略兵马甚盛”,东西部大人都倾 心归附。檀石槐立庭于弹汗山歡仇水h(今河北尚义南大青山东洋河畔南抄 汉地边境.北拒丁零,东却夫余.西击乌孙t尽据匈奴故地。东西1万4千余里, 南北7千余里间,山川水泽盐池草场都在鲜卑贵族管辖之中。檀石槐连续寇扰 北边。延熹九年(166),一次即分骑数万人同时攻人缘边九郡,杀掠它吏百姓。 东汉王朝+能抵御,于是遺使持印绶封檀石槐为王,欲与和亲,为檀亡槐拒绝。

榷石槐将其所控制的地域分为三部,从右北平以东至辽东为东部,从右北平 以西至上谷为中部,从谷以西至敦煌、乌孙为西部,各置大人分管,皆隶属于檀 石槐。汉人逃亡出塞者又往往为鲜卑内侵策划向导,于是鲜串势力和乌桓势力 共同成为北边安全的严重威胁。

汉灵帝光和四年(〗81),檀石槐死,继任者才力不及其父,鲜卑部族分裂,实 力逐渐衰落。

第四节中原文化与东南民族文化的交融

一、长沙蛮*武陵蛮*五溪蛮

“民沙、武陵蛮”或“五溪蛮'是东汉时期长期受到关注的民族力量。他们的 原始居地在长沙、武陵两郡,即今湖南湘江、资江和沅江流域及洞庭湖沿岸地区。

汉光武帝建武年间,武陵五溪蛮据其险隘与央政权对抗,出兵进攻郡县, 并击败前往进剿的武威将军刘尚军。建武二十五年(49),伏波将军马援以62岁 高龄率军至长沙、武陵地区,历尽艰辛方才将其击破。马援也病逝于征途

此后,蛮人反杭东汉王朝的武装斗争延绵不绝,此伏彼起。汉章帝时代、汉和帝时代、汉安帝时代、汉顺帝时代、汉桓帝时代乃至汉灵帝时代,都曾经发生较 大规模的武装反抗。政府除了“以恩信招诱”以外,多采取残厉的手段施行武装 镇压。

值得注意的是,“州郡募善蛮讨”,也是东汉王朝多次实行的策略。例 如,汉章帝建初元年(76),武陵澧中蛮陈从等起兵反抗,零阳蛮五里精大为郡山 破(陈)从。建初三年(78),涹中蛮覃儿健等起兵反抗.政府“募充五里蛮精夫 不叛者四千人击澧中賊”。精夫,是部族领袖。汉安帝元初二年(115),澧中蛮联 合充中诸种2千余人起兵反抗,“州郡募五平蛮六亭兵迫击破之政府多次 利用所谓“善蛮”讨平蛮人起义,是民族关系中值得重视的现象。

二、俚人与骆越铜鼓

东汉时期.有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36广九真徼外蛮里张游率种人慕化内 ”的记载。《后汉书*南蛮传》还写道t征侧、征贰起义,“九真、日南、合浦蛮里皆 应之,凡略六十五城。”这里所说的“里'又写作“俚”。二国时吴人万震作《南州 异物志》也写道,“俚”分布于广州之南,苍梧(郡治在今广西梧州广郁林郡治在 今广西桂平)、合浦(郡治在今广西合浦东北)、宁浦(郡治在今广西横县)、高良 (郡治在今广东阳江五郡皆有之,地方数千里。其活动地域,大致包括今广西大 部地区和广东部分地区。

《后汉书*马援传》说,马援南征,“于交趾得骆越铜鼓”。铜鼓是一种青铜铸 作的打击乐器,土要分布在中国的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诸省区,以 及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中国是铜鼓 分布最为密集、出土数量也最多的家。“骆越铜鼓”见于著录,反映这种南方少 数民族古乐器曾经发出极其悠远的历史回声。

南方蛮人服饰的风格,也给当时的原人以深刻的印象。《后汉书·南蛮传》 说,槃瓠“其毛五采”,其子孙“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又说其民俗"衣 裳斑兰”。据唐人李贤的注释,这些文字已经见于东汉学者应劭的《风俗通义》一 书。也就是说,自称槃瓠后代的南方少数民族“衣裳斑兰”的风俗,东汉时已经为 中原人所熟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文光:《汉书》《后汉书》民族列传与汉代边疆民族历史的文本书写
《汉书》、《后汉书》民族列传与汉代边疆民族历史的文本书写
资治通鉴纲目卷十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七》(七)
关山迢迢,黄沙漫漫,两千多年前,汉朝西域都护府是怎样的机构?
东汉王朝的边疆经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