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代前言:​我以生活在西安为荣

代前言:我以生活在西安为荣

商子雍

西安城墙的文化意味

城记:商老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采访。作为第二届陕西最具文化影响力十大杰出成就人物之一,您对西安城墙进行过哪些深入的研究?有什么独特的感受?

商子雍: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早在公元前11世纪,西安就是周朝的建都之地,周文王建造的丰京和周武王建造的镐京,其遗址就位于现在西安市长安区马王镇、斗门镇一带的沣河两岸,河西为丰,河东为镐。到了汉代,作为首都的长安城,规模更大、气势更雄伟,如今,在已经被精心保护起来起的汉长安城遗址上,残留的城墙,让人油然而生沧海桑田之叹。

唐长安城由宫城、皇城、外郭城组成,一道道城墙高大巍峨。直到唐朝末年,随着李唐王朝的衰落,长安城才在改筑时放弃了外郭城和宫城,只把皇城加以改修,规模明显缩小。现存的西安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公元13741378年),是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基础之上建筑起来的。也因此,这座明代城垣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唐长安城的前身,即在公元6世纪由建筑工程专家宇文恺主持建造的隋大兴城。所幸的是,古老的西安城墙在历经劫难以后完整保留至今,这样,它就给上千年的中国历史,提供了一个特别能够吸引后人细细阅读、慢慢体味的文化载体,让我们获益无穷。

城门是浓缩西安历史的书页

城记:有人说,生活在13朝古都的西安,一出门就是一座古城,一上城墙就是满眼的历史,作为一名资深报人,您能谈谈在这方面的认识和感触吗?

商子雍:每当我漫步于城墙上,就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明王朝的缔造者朱元璋。朱元璋是中国封建时代少见的从十分卑贱的社会底层,费尽周折登上权力顶峰的开国皇帝。记得曾有一则十分有趣的谜语,以“朱元璋的履历表”为谜面,要求猜两出京剧剧目,谜底是《小放牛》《大登殿》。这样的履历,无疑会使得朱元璋的执政合法性受到质疑,而他自己,在这一点上显然也是底气不足。

在明王朝建立前,朱元璋攻克徽州后,一个名叫朱升的隐士似乎看准了朱元璋的这种心态,遂告诫他应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采纳了这个建议,登上帝位后,命令各府县普遍筑城,中国许多城市的城墙(包括新中国成立以后被拆掉的北京城墙和南京城墙),大多是那时建造的。“汉冢唐塔猪(朱)打圈”这样一句明显对朱皇帝大不敬的民间俚语,也缘此而生。建造城墙是为了给自己增加安全感,而朱皇帝执政的另一个特点:杀戮功臣、独揽大权,同样也是缘于这个目的。以残暴、乖戾著称的朱元璋,内心深处其实是惊恐万状、弱不禁风。在西安城墙上阅读朱元璋、思考朱元璋,我真的感到此人真的是既可憎、又可悲——古今中外的独裁者,大概都是如此吧!

明西安城墙初建时,只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依次名曰长乐、永宁、安定、安远,其中蕴涵的当时人们对平安、快乐生活的企盼,倒是和今天的我们相通。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辟的中山门、勿幕门、玉祥门,皆以近百年来有影响的历史人物的名字命名,自有其不寻常的意义;新中国诞生以后开辟的诸多城门,以和平、建国、朝阳命名,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而朱雀、含光等唐代城门名称的重新使用,则是体现着一种文化传承。

特别要说一下的是文昌门。这里城墙上建有魁星楼,是西安城墙唯一与军事防御无关的建筑。魁星又名奎星、奎宿,位列二十八星宿之一,被认为是主宰文运兴衰的神,被人们尊为文曲星、文昌星。传说如果被他的朱笔点中,就能妙笔生花,连中三元,成为文章魁首的状元。所以,古代孔庙、府学里都建有供奉香火的魁星楼。明、清时的西安府学和孔庙建在南城墙内侧(今辟为碑林博物馆),魁星楼也顺势建在城墙之上。1986年魁星楼修复,同时开通的城门,自然也就被命名为文昌门了。西安城墙的18个城门,是18张硕大的书页,里边浓缩着的,是西安城厚重而丰富的历史。

生活在西安,是幸运,也是福分

城记:作为西安城里的一位老住户,您对西安城有着怎样的感情?

商子雍:西安是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很多年来,说到西安,人们常常都会冠以古城之谓。漫步在西安的大街小巷、城里城外,钟楼、鼓楼、城墙、碑林、大雁塔、小雁塔、清真大寺、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这些充分体现着西安深厚文化积淀的历史遗存比比皆是;而陕西历史博物馆和西安博物院里数不胜数、美不胜收的历代文物,尤其让人叹为观止。在我去过的数十个全国各地的同类博物机构中,除过北京和台北的那两家故宫博物院,没有哪一家可以和西安这两家博物馆(院)比肩。西安悠久的历史文化,真是让西安人自豪。

更让西安人自豪的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西安已经大步跨入了现代化大都市的行列。西南郊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东南郊的曲江新区,东郊的浐灞生态区,北郊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美轮美奂的现代建筑,人与自然和谐的良好生态,丝毫不比我去过的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逊色。以中国之大、城市之多,我承认,比西安有钱的城市有,比西安大的城市有,比西安现代化程度高的城市也有,但我敢说,像西安这样,在历史文化积淀和现代化程度这两个层面上同时有着很高水准的城市,在中国难找第二个。

从周秦汉唐到如今,数千年岁月中西安城的所有辉煌,都是源于一代、一代西安人的殚精竭虑和奋发图强,是了不起的西安人支撑着了不起的西安城。西安是一座有品位的城市,能够成为西安市民,是幸运,也是福分。

西安的历史人文特征

城记:看来能够一辈子生活在西安,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那么。作为一位生于兹、长于兹的老西安人,尤其是作为一名文化学者,您认为古老的西安城墙,承载着怎样的现代信息?

商子雍: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曾有过如下的精辟论述:“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就好像站在时间的一点,惊奇地注视着过去和未来,对过去我们看得越清晰,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多。”这一段话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人以及以人为主体的城市,乃至民族、国家,都是有记忆的,而这种记忆(不管是个人记忆抑或城市、民族、国家记忆)又是他们大步前行的可靠支撑,也正是由于此,才有了“没有记忆的人(抑或城市、民族、国家)是没有前途的、是毫无希望的”这样的命题。

以西安为例。这座城市和某一位具体的自然人一样,也有记忆,有着从胚胎、童年、兴旺的青年到成熟的今天这么一种完整的生命历史。一代又一代的西安人创造和发展西安历史的艰苦卓绝的过程,全部默默沉淀在她巨大的城市肌体里,形成了丰富而深刻的城市记忆。承载这些记忆的,既有非物质遗产,也有包括城市建筑在内的物质遗产。

好的城市建筑应该是一本厚重的画册,可以一页、一页翻起来阅读,而不是一幅单薄的画面,只能一览无余。比如西安这本画册,从半坡遗址开始,后面则依次是唐代建筑小雁塔,明代建造的城墙、钟楼、鼓楼,清代以及民国时期的民居,还有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有着明显苏联风格的人民大厦、人民剧院,以及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新唐风建筑陕西历史博物馆、长安塔……

城市最大的物质性遗产,是一座座和人的生命历程无法切割的建筑物,尤其是像西安城墙这样的作为城市醒目标志的建筑物。这些物质的历史遗存,纵向记忆着城市的史脉和传衍,横向展示着它宽广而深厚的阅历,而纵横交错编织出来的,就是西安这座城市独有的个性身份亦即它的历史人文特征。

城墙根下的市井生活

城记:在一座城市里生活得久了,自然就对她产生了感情,日常关注、思考的问题,也就会向她靠拢。那么,作为一名著名作家,在您的成长过程中,对于西安市民的市井生活,有哪些具体感知?

商子雍:在城墙的东北角,耄耋长者会回忆起二虎守长安时发生在这里的惨烈搏杀;在城墙任何一个有过防空洞的地方,古稀老人能感受到当年在日寇飞机的呼啸声中,城墙所给予他的可靠庇护;大跃进时期城墙满目疮痍的惨景,20世纪80年代市民义务劳动整修城墙的场面,城墙马拉松比赛中的你追我赶,环城公园里的鸟语花香……不管是喜、是悲、是苦、是乐,所有这一切,都会深深镌刻在一代又一代西安人的心灵版图上,并通过口耳相传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同物质文化遗产的城墙紧紧地粘合在一起,感动并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西安人。

西安这座城,特别是这座城的墙,在我年龄的不同阶段,有着相去甚远的感受和认知。儿时看城墙,觉得她陈旧、丑陋;青年时期看见人们拆除城砖建小高炉炼钢,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人到中年,经历多了、眼界宽了、心态变了,则感觉她沧桑、厚重、壮丽;2003年从西安晚报退休以后,早早晚晚常会徜徉于树绿花红的环城公园,早晨迎着朝阳聆听鸟叫,傍晚看着晚霞享受凉风,心里油然升腾起对城墙的深爱之情,感觉到她就像一位老母亲,端庄、慈祥、满怀柔情……

同人有个性一样,城也有着自己的特色,在西安,人与城地久天长地相处,人会因城变得宽厚,城也会因人更显生动,人城相聚,相得益彰。西安这座城,特别是这座城的墙,她的胸怀、她的气宇、她的文化内涵对我的耳濡目染,影响着我的做人、做事,真是获益多多。西安古城墙,是西安人的一笔重要财富,像我这样有着城墙支撑才逐渐成长起来的人,真是时刻深爱着这座古城,以生活在西安为幸、为荣。

回首往事,我深感,历史和文化才能使一座城市具有长盛不衰的魅力和个性,所以,越是现代化的社会,越会将自己的传统和历史文化奉若神明,因为,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城市的发展才具有了历史的延续性和连贯性,生活在城市里的市民,才能拥有同一份记忆,才能让情感联系得更加紧密。念及此,我们更应该对历朝历代、特别是对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保存和发展西安城墙做出巨大贡献的智者和勇者,呈上崇高的敬意。

申遗成功的现实意义

城记:6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原为: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您能谈一下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对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吗?

商子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之间的贸易之路,是古代中国文明作用于世界历史的重要杠杆,也是古老的中国走向世界、接受世界其他地区文明营养的重要通道。中国文化性格的形成,中国历史发展的走向与形态,都与丝绸之路息息相关。

远古时代的人类,也许说不出“经济互补,实现双赢”之类的现代经济学词汇,但他们却明白扩大交流范围,便可以获取更大经济利益的道理。丝绸之路的历史昭示我们,人类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进步,都必须坚持立足传统、敞开胸怀这样一条唯一正确的道路。中国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只能是改革开放。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里,中国必须学会和不同文化共生共荣、共谋发展,要始终保持一种真诚的谦恭姿态,努力学习别人,不断提升自己。唯如此,才能在强大自己的同时,也为整个人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言:整理书房,发现了这本叫作《城记》(陕西画报增刊)的旧杂志,是2014年出刊的,上面有一篇对我的专访。印象中,我是书面接受访问的,最后形成这篇文字,我至今还没见过面的李大唐编辑,有着不小的贡献。文章题目,用来作为我这本书的名字,而文章,则作为书的代前言。

2023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元璋为“西安”命名之前,这座城还有23个名字。
安黎美文欣赏:历史的物证(西安城墙漫笔)
涨知识!西安城墙十八门的来历——明代四门
《望长安》的解说词_第四集
中国城市历史地理
历史的对决:西安城墙撕逼南京城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