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

 

一、依恋期(0-18月)

特征:

对于母亲十分依赖。从子宫,到乳头,到拥抱。饿了之后如果不能立即得到母亲的哺乳,便会感觉不舒适与不安,可以说是一种死亡的威胁。

母亲的不当做法:

有两种母亲,一种是因为工作,或者自己情绪不稳定,或者受影响认为不应溺爱孩子;另一种是因为自己生性冷漠,认为孩子是自己不幸的源泉,孩子的降临使其感到不幸和懊丧。

【因为母亲工作等原因而忽略】

孩子反应:

大声哭闹,引起母亲注意,然后得到满足;因为被忽略而感到愤怒。

结果:

形成对于母亲的爱恨并存,称之为依恋性儿童。

成年后,为依恋性人格。

表现:在幼儿阶段没有满足的需要会伴随终生,在亲密关系中过分依赖。每当他们认为自己被对方忽视时候,就会感到被遗弃,进而恐惧,愤怒。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不允许丝毫的忽视和冷遇。用生气,吵闹和威胁的手段来满足心理需求。生气,哭闹,吵架,猜疑嫉妒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

【因为母亲生性冷漠】

孩子反应:

成为孤独儿童。因为对于母亲的每一次渴望的要求都得不到满足,所以孩子在潜意识里开始拒绝一切亲密接触。不常哭闹,似乎很容易满足,给什么吃什么,似乎不需要别人。他们塑造了一个不真实的自己,看起来很独立,实际上是否定自己的需要,目的是回避伤害。会被认为是好孩子,表现出独立性。

长年后,为孤独性人格。

表现:

性格冷漠,冷酷,缺乏对生活的兴趣和追求,显得很独立,喜欢依恋性人格的人作为配偶。认为过多的亲近视痛苦的根源,进而表现出冷漠和退缩。在事业上往往成功。

二、探索期(分离期)

特征:

孩子的生存环境稳定下来,开始渴望探索世界。一方面有离开父母的欲望,另一方面又有对未知世界的恐惧。父亲的角色变得重要。

父母做法:

正确做法是,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孩子的探险,不横加干涉,也不表现出不安,总是让孩子知道,放心的走吧,等你回来时候,妈妈一直在这里,等着听你有趣的历险记。

错误做法:

溺爱。过多限制孩子的行动,关闭了孩子通往外面精彩世界的道路,说明父母有对失去孩子的恐惧和对孩子的依恋,不能忍受与孩子分离片刻。

孩子反应:

一种是拒绝回到母亲身边,与母亲保持距离;另一种是人虽然在母亲身边,但是情感关闭。成为距离儿童和矛盾儿童。他们害怕被母亲控制和“吸收掉”。

【距离儿童——对被控制的恐惧】

成年后,为回避型人格,通过各种方法来回避家庭生活,参加各种应酬,出差,在家里就埋头看书,电视,不与家人交往。配偶的亲密行为使他们感到难受,感到被控制,希望有自己的空间。

他们会正面显示自己对于亲密的需要,但是当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面对亲密,就会立即退缩,甚至感到生气。总之,他们感到会失去对方时,便会去讨好,取悦;一旦有了安全感,就表现出退缩,回避。

回避型人格的另一种类型是,“花花公子”,想方设法得到异性的爱,一旦得到后,就想方设法摆脱这种关系。对感情很矛盾,对依恋的需求和对被遗弃的恐惧,对独立的需求和对被遗弃的恐惧。

【矛盾儿童——对失去的恐惧】

父母表现,缺乏耐心,忙于其他事情,所以鼓励孩子过早的开始独立探索,忽视了孩子对于安全感的需要。使他们陷于追求独立与依恋父母的矛盾之中。孩子独立探索回来之后得不到父母的支持与爱的关怀,造成孩子对于独立的恐惧,过分依恋父母,需要不断地确证父母是否在随时关心他们,爱他,总是用眼睛盯着父母,怕一疏忽父母就会消失。用一切手段来吸引父母的关注,眼泪,讲故事,问问题,与依恋性儿童不是,愤怒,生气,哭闹不是他们的武器。他们做出好孩子的样子或者找各种借口引起父母注意。

成年后,追求型人格

想尽办法保持与配偶的关系,取悦对方,设法安排共同的事情,压抑自己的需要,将对方放在第一位,是“贤妻良母”或者“五好丈夫”,总是抑制自己的不快,习惯看对方的颜色,生怕对方不高兴。这样会让对方感到窒息,没有个人空间。对于失去的恐惧造成猜疑和嫉妒,会暗自伤心落泪。感叹活着太累。

三、自我的确认和能力的形成(3-7岁)

特征:

必须完成两件事:

1、在内心里建立起一个稳定的持续的自我形象,以及一个稳定持续的他人(往往是亲人)形象。

2、确认对自己能力的自我评价,从而确立自己的自信心。

开始讲父母作为一种形象装在自己头脑里,从而获得安全感。开始思考自己与其他的不同。在各种卡通人物里寻找自我,十分注意父母对于自己所扮演的各种游戏角色的反应,希望得到父母认同。,希望父母跟自己一起玩。

父母反应:

正确做法:鼓励孩子尝试各种角色,并且对各种角色都表现出积极的反应。如果孩子在他的生活中有足够的角色和模型供他选择并且都得了父母的积极回应,孩子就会在各种觉得中汲取营养,形成十分丰富和个性化的独特人格。

两种错误做法导致:

【儿童对羞辱的恐惧】

错误做法:

父母总是让孩子成为自己头脑中理想的或希望中的样子,所以会对各种角色产生不同的反应,赞同,批评,忽视,甚至打骂和惩罚。“好孩子应该这样,应该这样。。”“女孩子不能这么疯!”

于是孩子便形成单一,片面的人格,不再是完整的人格。会本能的对自己的阴暗面感到羞耻,甚至否定其存在。努力抑制自己所谓的坏的一面,表现好的一面,努力控制自己,将他的自然人性中被否定的部分深藏,以免受到羞辱。

成年后,古板型人格

性格固执,自我中心,缺乏灵活性,较少有感情流露,缺乏同情心。以自己的计算能力,逻辑性和理智为骄傲,以流露情感为耻。适合技术工作,往往事业成功。吸引感性,不理智,依赖性强的异性。

婚后会挑剔对方身上的毛病,不能忍受对方身上自然的,不符合理性的东西。在其生活中,一切都是预先设计好的。通常冷漠甚至不近人情。最怕丢脸,把自己深深藏起来,喜欢用冷漠惩罚对方。

【儿童对被忽视的恐惧】

父母过分关注自己忽视孩子,不给于孩子任何反应,拒绝与孩子一起游戏,孩子因此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最终,缺乏个性,不知自己是谁,没有明确的自我概念,表现出多重人格的特点。情绪化,害怕被别人忽视,受不了别人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因为这样的话他们就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

喜欢吸引别人的注意,想尽办法表现自己,总是试图侵入别人生活的领域,也不能合理保护自己的生活领域。

成年后,顺从型人格

没有自己的思想,观点甚至情感,总是附和别人。察言观色,过分在意别人的脸色和评价,精力放在如何吸引别人的关注上,怕被忽视,讨好别人相信只要对方高兴自己就能得到关注,爱和幸福。无论对方给予多少关注,都会不满足,抱怨对方控制欲太强,情感迟钝。

【儿童对失败的恐惧】

有些父母怕孩子感到骄傲,于是不会表现出对于孩子所作出成绩的骄傲。

孩子永远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追求父母的赞赏和表扬。追求成功,不能面对失败,不能享受自己的人生。

成年:强迫型竞争性人格

职责别人不努力,生活中只有竞争,不能容忍失败,追求完美,认为只要自己优秀就能够得到爱。在家庭中也是居高临下,控制对方,希望配偶服从自己,选择能力明显比自己差的人做配偶。一方面要求对方崇拜自己,又抱怨对方没有志向。

【儿童对竞争的恐惧】

父母不给于孩子鼓励,不认可孩子,总是说别人家的孩子优秀。孩子因此产生无助感和敌意。喜欢在背后说坏话,告状。胜利的方法是如何让别人失败。常常幸灾乐祸,缺少同情心和良心,抱怨不公平。

成年:巧妙的妥协性人格

不喜欢参与具有竞争性的游戏和运动。喜欢当面奉承背后说坏话。破坏别人名声。通常从事低于自己能力的工作。在婚姻中表现为顺从,抱怨自己被控制,抱怨自己的能力不被对方承认。

文章来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神分析: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
童年家庭生活造就日后的性格和恋爱方式 来源: 盛鹏辉的日志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宝宝头三年将影响其一生!
国际家庭日 | 童年家庭生活造就日后的性格和恋爱方式
暖心理|暖文 ·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你的婚姻早注定!
童年的经历如何影响了现在的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