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的生意(工作)今年还好吗

最近 跟很多朋友聊天,无论是做生意的还是上班的,都感觉一个词,焦虑。做生意这部分人我做的是实体这两年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基本上因为疫情的因素或者上下游供应链的因素,一半营业一半关着。

上班的朋友们要么是公司业绩下滑,要么面临裁员失业的风险,可能也只有体制内的会稍微好一些吧,虽然也很忙,但总归是有保障一些。

失业的人

身边的几个失业的朋友,公司业绩不行或者因为疫情收缩,都是突然接到公司通知而被裁的。有的朋友半年多了,仍然没找到合适的工作,这对在城市的打工人来说,房贷车贷,父母养老小孩花销,全是要填补的窟窿,哪怕一个人的,也要面临房租吃喝的压力。

这群朋友年纪几乎都不大 35 岁上下,工作十多年来职场晋升也比较顺利,但到了这个年龄,不约而同地感到目前收入基本达到上限,很难再继续突破。

一线城市的月薪天花板,不管是技术、产品、运营还是市场类职位,普遍在4,5万左右,到了这个数之后再想上涨,总有些无形的阻力。而且这个临界点不是通过能力提升、经验累积就能跨越的。基本要跟对人,跟对公司,还有行业有前景,天时地利人和一个不能少。

所以,除了个别大牛之外,普通人努力工作的收入顶点,基本就是年薪 60 万上下。

很多人看到这憋不住了,60万了还想怎么样,多少人一辈子都赚不到这么多钱,别拉仇恨了。

但事实却是,这个条件在一线大城市虽然足以保证衣食无忧,吃喝不愁。离没有压力,差的远呢,尤其是房子,即使位置远离市中心,也得让大部分人掏空家庭,为了房贷疲于奔命。所以这部分人,都是新时代的「三高人群」:收入高、支出高、负债高。每月的工资要支撑着两三万的房贷。工资入账第一件事便是留扣房贷,然后才敢安排其它消费。任何的开销,都会在潜意识里迅速换算成月供的几分之一。

有钱人

还有一波富人,又是另一种风景和生活,之前说过,许多大牌疫情后涨价很猛。

疫情下,财富聚集效应明显,因为资源更为紧张了,有钱人通过资源的聚集和人脉,生活水平基本没有下降(个体小老板不算)。货币放水,货币变相贬值,钱肯定要花出去。奢侈品财报也显示,中国区的业绩爆棚了。很多外国人没法出境,就在内陆消费了。有个专门做奢侈品的公司叫中免集团,他们业绩就非常之很好,虽然是旅游概念,但它算是一个奇葩。它因为疫情反而受益了。许多人出不了国,就在三亚的免税店买买买了。

普通人

对于我们普通人,可能普遍面临的,还是异常的焦虑,做小生意的,开店做餐饮和培训的,就没有一个能

比如最近炒的很火报出的,互联网公司大裁员。

我认识几位大公司工作的朋友,都是30多岁,马云的阿里巴巴,微信,拼多多,滴滴打车。全是大公司的,但各有各的压力,这个年纪,突然被公司裁掉,还是很难受的;再找一个下家,拿同样的薪水、好的职位,也不太容易。

互联网大公司不再像前几年一样疯狂增长了,都在收缩,你可能要和好几个人抢一个坑儿。客观而言,30岁的失业,和20岁有很大区别。找一份合适工作的时间,肯定比那时候长多了。会有点儿煎熬,有点难受 。

和其中一个失业的朋友聊天后,感触良多,就给大家讲讲吧。

娜娜是一位十年前毕业于211重点大学的朋友,已经结了婚,有一个儿子,也在一线城市买了房,老家一套房,有贷款。离职前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运营经理,工资嘛比在工厂,传统企业的同学要高不少,拿着在同龄人里偏高的工资,公司十年间发展很快,互联网行业各种app全国人民都在用,数钱数到手抽筋,日子也算过的顺风顺水。

所以娜娜平时也不太关注存款,花钱也是大手大脚的。给孩子买的东西,也都是最好的。反正工资嘛,花是够花的,每个月和老公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也有5万多,还完房贷2万多,家庭花销1万多,外出吃喝玩乐一万多,算一算,也剩不下多少。

那时候她的想法是,及时行乐。反正每月也有固定收入,只要一直工作,工资应该每年还会长一些,生活质量就不会下降的。

谁能想到2022年初,本来大家都觉得两年多的疫情要收尾了,准备重新恢复生活,谁想到没有结束,反而是三年里最严格的数据,工作和生活都前所未有的影响。她和她老公,一个在互联网教育行业,一个在互联网酒店行业,相隔1个月的时间,双双失业。

虽然拿了赔偿,但是每月面对不少的房贷,而且双方家里还有4位老人需要赡养,还有孩子吞金兽,车贷不多,也是开支项,加上吃喝拉撒,养的宠物,买的各种课程,全是花钱的流水项,这时两个人才慌了神,也在后悔之前为什么没多攒点钱。

娜娜和老公也不是没想再找工作,也面对了一些工作,倒也是能找到一些工作,要么收入比之前低一大截,要么公司确实是不太愿意接受年龄大,有孩子的中年人,要么就是要汇报给小自己好几岁的小朋友。

最后不是他们不满意,就是用人单位不满意他们。折腾了半年,也有很多朋友帮忙推荐,总之就是没有合适的,到现在还是待业的状态。

娜娜和她老公这才意识到,原来现在的就业形势真的不太好,以前也听说过大规模裁员,不好找工作这样的事情,但是现实就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的时候,还真是措手不及,来不及反应,巨大的生活经济压力就来了。

其实娜娜这种人也不是个例,近几年就业环境不乐观,各行各业都在缩小规模,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传统行业。

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家庭经济变得脆弱,尤其是对于现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来说。

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早做打算,永远都不会错。

1、超前消费要控制

购物的那一刻,可能是很爽的,但是还债的时候,压力是很大的。如果购房,首付最好交付50%-60%,这样就算短时间内没有经济来源,还房贷的压力也不是那么大的。

2、存钱储蓄,学会理财

有钱才不慌,没钱也就没朋友,物质是保障生活质量的基础。养成记账的好习惯,每月固定自己的花销。这样你在购物的时候就不会冲动消费。

3、关注副业信息

技多不压身,哪怕会开车跑个滴滴,会算帐当个收银,吃个饭是不会饿着的。现在有很多副业,都是可以足不出户工作赚钱的。找到自己觉得合适的副业,提前学习一些涉及到的知识,这样就算突然失业,也不至于因为没有工作收入而过度焦虑。

4、让自己值钱

在面对工作的时候,时刻保持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找到解决方案。如果能快速迭代自己的知识,掌握新技术核心要领,在原来的工作经验中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工作思路,并且能高效地解决问题,那么就增加了你的不可替代性。

困难的时刻都是一时的,只要我们调整心态,随机应变,总能在这段充满变动的生活和工作中找到一丝安稳。

以上四点说得对吗,对也不对,纯粹鸡汤可能还要多一些,完全不解决问题,还是只有当事人去受挫,去抛下面子,去让社会毒打。

要知道房价不会一直涨,经济是有周期的。 我们的挣钱能力,并非是一直向上运行的曲线,更多的时候,是一条抛物线,到达所谓顶峰后,开始缓慢持平甚至下降。运气差的,一场失业直接归零。所以不管任何时候,给自己留条后路,尽全力多囤粮,方便以后填补这些缺口。这种资金紧绷的时候,如果有个突然降临的外部冲击,辛苦打拼出来的体面生活就会瞬时崩塌。

最近几个月,看到社交网络上不少人生意倒闭了,公司裁员了,说房子断供,足以说明我们的生活是多么脆弱。大众眼里的高收入人群,千难万险,向上一步;一不留神,万丈深渊。人情冷暖自知。

大家奋斗,最根本的心愿都是想要生活能长期安稳,想保护好孩子和家人,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多做概率高的事情,排除人生的不确定性,考虑机会成本,少拿人生下赌注。

看到这里,很多朋友可能在想,是不是又在贩卖焦虑?最近疫情这样,不都是在强调「底线思维」么?什么是底线思维?底线思维方法是客观研判最低界限、设定最低目标、注重堵塞漏洞、防范潜在危机,立足最坏情况争取最好结果的思维方法。

所以,再三奉劝各位朋友,有余钱的,没有风险抵抗力的,不如拿出一部分钱给家庭定制一份保险年金。即使未来收入受到影响,也能保住一家老小安身立命的底线。

如果你是超级富豪,以上不用看。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做好一切准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疫情下的我们该如何找工作?不如多做几份副业先解决温饱在做打算。
疫情后复工即失业:成年人该知道这些事的重要性
因为疫情不出门,有工作的工资照发,没工作的如何办?
被困湖北的北漂:在家待得越久,越担心失业
疫情之下,我失业了!停下来思考人生该何去何从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给别人打工一辈子的,最后都自毁了前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