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李贺《天上谣》“呼龙耕烟种瑶草”,在龙年,让我们也去耕作,种得百花齐放,种得四季馨香
userphoto

2024.02.02 黑龙江

关注

自2015年

报本堂明清木雕博物馆

发布馆藏品

原创第「623」期

呼龙耕烟种瑶草
高卉民画/刘喜林拓温孟孚艺术鉴赏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天上谣》
说天上的神仙
可以“呼龙耕烟种瑶草”
在诗人的想象里
原来龙也是仙界的护花使者
在龙年
让我们也去耕作
种得百花齐放
种得四季馨香

创新与传承


“国画”一词,源于汉,中国画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传拓技艺,源于汉,两者皆有几千年的历史。喜迎2024甲辰龙年,高卉民先生中国画与刘喜林老师中国木雕龙纹拓片,创新与传承。大唐·李贺的《天上谣》说天上的神仙可以“呼龙耕烟种瑶草”,在诗人的想象里,原来龙也是仙界的护花使者。在龙年,让我们也去耕作,种得百花齐放,种得四季馨香。
中国写意画大家高卉民先生的画,首先给人以强烈的震撼,震撼于一种对生命在野状态的凝视和揭晓,震撼于在名与物之间,主客体的深度交互、渗透与重新凝结,因而是一种新生命的诞生,一种生态审美关照下的新的花鸟和事物的出场。在中国的语汇里,“先生”是一种对“美德”的赞扬,利它、利万物、利人世与自然物界的和谐,是一种维持的正向的力量。在高先生的画作里,我称之为“花鸟的诞生”。来自中视文旅 方舟
省工艺美术大师、省非遗传承人刘喜林老师的传拓技艺,依托明清时期中国建筑木雕,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精美纹饰、精细多样的雕刻技艺,创作当代艺术品。
温孟孚:文学博士。现为浙江树人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著有《“三言”话本与拟话本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迩杭集》。‍‍‍‍‍

读画

荷花 中国画  龙纹拓片 拓本:明、清
50*70  ‍‍

读画:荷花与龙。读这幅作品,如大唐·李贺诗词中,“呼龙耕烟种瑶草”,鲜明展示了“龙耕”的美妙意境,诗人写子虚乌有的幻想,实际是把人世间的人情物态涂上神奇的色彩,高卉民先生的大写意荷花与龙纹(龙纹拓本分别为明、清时期)结合,理想和现实结合,使抽象的理想成为可以观照的物像,高卉民先生的荷花,用墨轻重、缓急、聚散等变化,在龙纹的观照下,荷花芬芳,和和美美,永不衰败。

梅花 中国画  龙纹拓片 拓本:明、清
50*70 
读画:龙与梅、兰、竹、菊。‍‍‍‍‍‍‍‍‍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天上谣》,想象丰富,浪漫气息浓烈。“龙耕”的美妙境界,桂花不落,兰花常开,兰桂芬芳,与人世间的美妙无异。高卉民先生中国画,梅、兰、竹、菊,与刘喜林老师五幅龙纹拓片结合,看似一株梅兰竹菊,实则是“龙耕”意境中的满园花香。

在当下的美术界,高卉民的大写意花鸟画既秉承了中国的绘画传统,又敢于在绘画思想和技法上创新、突破,深得中国画的精髓。“写意是中国画的核心和本质,也是精髓和关键。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性,强烈的主体性意象特征愈加充实和完善。写意之'意’是思想、是文化、是哲学、是美学、是精神,是中国'天人合一’哲学、文化思想体系之生命,是画家心脑思维之活动的结晶。”在大写意花鸟画创作中从不避重就轻,而是迎难而上,也潜在地形成了自己的绘画美学追求。「引自:《反观自造,独诣超域》高卉民的绘画美学探求  王士军: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

兰 中国画  龙纹拓片 拓本:明、清

50*70  

竹 中国画  龙纹拓片 拓本:明、清

50*70  

菊 中国画  龙纹拓片 拓本:明、清

50*70  

报本堂

木雕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精美纹饰、精细多样的雕刻技艺成为传拓对象。报本堂刘喜林老师,多年来致力于匾额、木雕等收藏及传拓技艺的传承,手工传拓技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冬》中国画  高卉民

拓片:摘桂花满鸟声悦  刘喜林

撰文:郑新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夏戎狄 李贺《天上谣》
绝版孤本王羲之书《草诀歌》拓片册页鉴赏
古砚拓片(清拓本)
《开通褒斜道摩崖刻石》明拓本
文征明小楷 前后《出师表》 高清拓片
汉魏晋隋残石拓片(隶书)二十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