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卡通英语配音的25个技术要点

配音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语音语调,并进而促进听力发展;而背诵则有利于促进语言的内化和英语思维的形成,同样也有助于听力发展。
在大量配音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下面一些技术要点。尤其是要注意经过刻意的训练(比如刻意夸张,刻意追求音变,把握卡通人物发音特点等),打破过去的习惯,逐渐掌握配音的要领,把配音做好。
1 建立语音专注度的概念,提高意识
所谓语音专注度,就是对除了语音表达的内容外,还要对语速,语音,语调高度高度关注。具体说来包括:
语速,语调,语音,重音,连读,甚至包括人物的年龄,性别,种族,以及语音中体现的感情,卡通具体人物发音的特点等。
其中两种常见问题是:
一个是缺乏卡通人物,尤其是口语的语音语调,虽然清楚,但是就和读书一样。或至多像讲故事一样,而非像口语,像说话。
还有一种虽然准确,快速,流利
但是语调平淡,没有起伏变化,所有卡通人物听起来都是一种调调。根本没体会到卡通人物自身的发音特点。
下段文字,摘录自网上:
配音的技巧包括语气、重音、停顿、气息、高低、轻重、速度、节奏等等,以及内心视像、内心独白、潜台词、语言动作。音高、音量、音长、音色这四者是构成语言声音色彩千变万化的基本要素。可以说,语言声音的全部技巧都脱离不开这四个基本要素的制约。
不仅如此,配音过程中还要讲层次、讲变化、讲轻重缓急、讲高低起伏,使配音作品丰富,富于魅力。电影配音更要讲求层次感,层层推进,还要讲高低起伏、轻重缓急。要做到层次,有变化,首先,必须深刻的认识全剧的矛盾冲突和戏剧情势是怎样发展的,在心中建立一条总的起伏贯穿线,根据这条发展线的不同位置,确定其高低。离开了整体发展线,自己任意起伏,会使整个配音变的杂乱无章。电影配音千万不要平铺直叙、平平淡淡、既没有高低徐缓,也没有抑扬顿挫。这些是对电影配音演员基本功的要求,
建立语音专注度,就是提高对以上声音元素的敏感度。并不只是背诵完就拉倒。
2 小段精配和长篇通配结合
这里尤其强调的是做好小段精配,就是把卡通片,切割为若干小片段,一般1-2分钟就可以,对小段进行精确配音。
这其实和练习书法差不多,练习书法不是要写上万字,而是几十个字反复写,注意写好每个字,否则如果质量不好,坏习惯太多,则写的越多,石化的也越厉害。,小段精确配音,是配音的基础。胜在质量高。
此外,小段精确配音,还降低了学习难度,比整集背诵容易。所以小段的精确配音,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基本功训练。
而更长段落的配音,则非常有助于培养英语思维,促进语言的内化。
要进行片段精准配音,以及整集(可分为若干片段)配音相结合。
对于一个片段,纠住不放,反复多日的精确配音,则有助于把握住声音细节。这种训练要多日,反复,直到特别精准,出神入化。这有点像疯狂英语的要求,几个句子,反复操练到烂熟。在本文也介绍到,考拉小巫,一个句子说到吐,能直接当减肥药用。对于这种小片段的精确配音,对于提高语音水平,是非常有好处的。
除了片段精准配音,对于一集卡通的其它部分,可以相对放低要求。从整体上配音。从而有利于从整体适应剧情,适应语音语调。这不是片段配音所能取代。
3 语速同步—体现出快慢的变化
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句子的语速和说话的节奏,如同我们唱卡拉OK一样,不管像不像,我们的语速,基本要跟上节奏。只要跟住这个节奏,虽然不一定好听,但一般比自行发挥要好很多。
有些背诵,虽然流利,但是完全都是一个语速,如同念经,或如同讲故事,背诵或配音的人,完全是在自己的节奏来,根本不去注意卡通人物的语速和快慢变化。而是自行其是。喜欢读书的,就都当成书来读。求快的,就当经来念,如同念经一样。全然不顾卡通人物的语速。
所以我们要改变自己的习惯,就要先从语速同步开始练习。关注卡通人物的语速,并尝试和卡通人物语速同步。人家多块,咱们多块。
此外,还要注意句群,注意句子的节拍和高低起伏,比如It’s your fault.
为了强调是你的错误,your 可能被拉长。我们也要拉长到对应的长度。
语速同步,也是考拉小巫和谷大白话等英语学习的名人的重要训练手段。
尤其是到卡由,或卡由以上的语速,要做到语速同步,又快又好,那就很难。
但这也正是说明,配音是有用的,一旦我们适应这种高语速,又快又准确的说出来这种英语,任何人也要大吃一惊!同时也非常有利于我们的英语思维的发展。
但是背诵来说,相对就没有语速要求,没有语速同步的要求,对我们的要求,相对就比较低。
4 重音的把握
在注意语速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句子中的重音。能注意句子的重音,说明具有良好的语音专注度和辨音能力。注意句子的重音,这本身就是辨音能力的训练。
就如同音乐,不但有节拍,还有音阶。不少人,语音平淡,高的上不去,低的下不来,完全就是平平淡淡的过去。
5 变音能力—非常有助于提高语音能力
下面举一段例子,引用字网络:
比如在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中,陈大千就配了足利义满将军和大师兄秀念这两个重要角色。将军狡猾多谋,略带玩世不恭,因此声音比较高、尖;而秀念长得膀大腰圆,性格憨厚实在,因此声音比较粗、沉。这两种声线跨度很大,而陈大千把握得却很舒服,每个角色都有出彩之处,让人不禁拍手称绝。陈大千很善于塑造一尖、一沉这两种类型的角色,在很多片中都有表现,比如《羚羊号历险记》中的哈威尔敏森,《华斯比历险记》中的特威格便属于那种“尖”的形象,而《魔神英雄传》中的施巴拉古大师,《战神金刚》中的汉克便属于那种“沉”的形象。既然陈大千是这种两面开花的高手,为什么不让他尽情释放呢?
而我们要刻意变音,不是为了当配音演员,而是在变音过程中,体会每个因素的发音特点,提高听力水平。提高发音的水平。
此外,漏屋说,人们要想把音发的标准,不是听标准音,而是听各种非标准音。我想,熟悉同一单词的各种类型的发音,有助于千变万化中,把握住该单词的发音本质。在各种不同的发音中,才能找到共同点。
往往我们要做好配音,改变那种平淡语调,就要从求变开始,积极求变,哪怕变得不成功也没事,多加练习。于变化中体会各种不同发音,从而把握住准确发音的本质。
6 突破心理障碍—Krashen关于语音的假说
Krashen猜想,成人口音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有个酒精实验,成人在微量喝酒的条件下,解除紧张焦虑,则发音会变得更好。
克服心理障碍,对发展良好录音,甚至是决定性的。尤其是5-6年级的孩子,大部分语调平淡,不如4-6的小孩那么投入。越是小孩就越能投入。反过来,相当多语音好的孩子,都是高投入的,感情也丰富。
突破心理障碍,可以从语速同步,更加夸张的说话,更加投入感情开始,还可以刻意培养表演能力。
7 刻意培养外向的表演能力
很多发音好的小孩,都特别外像,愿意表演。而很多语调平淡的小孩,性格也都内敛。比较拘谨,放不开。有的学员,配音的时候手舞足蹈,全情投入,也有的学员,估计就比较平淡拘谨。
我发现太原笑笑语音很好,就调查家长,询问什么原因,这个家长说,孩子学过表演,因而比较夸张而已。这是3月28日家长的回复。
笑笑8B太原2017/3/2811:35:18
就是多听。另外我娃学过语言表演,酷爱表演,可能背诵过程中会让人感觉听着挺带劲。
这是他家最新的录音链接,充满了表演性https://www.lizhi.fm/1013340/2595268851180346374
Yolanda我比较喜欢的一点,就是小疯丫头,说话语速快,雷厉风行,表演欲望强。所以我想孩子要充分放开,不能小心谨慎。放松,放开,表演。
而有的家长小心谨慎,要求严格,则孩子非常的放不开。
其实配音的首要目标,就是语音语调,错漏不是问题。
找的就是对声音的感觉。假如以语文来要求,孩子怕错怕漏,小心谨慎,瞻前顾后,又怎么能配音好呢?
我想,可以适当学学表演,借鉴表演的原理。突破心理障碍,逐渐入戏。
有的小孩,在配音的时候,手舞足蹈,全情投入。简直就在表演。一听这类学员录音,那就是叮叮咚咚的在演戏。
还有的,家长关闭了背景音之后,没了背景音,自己制造背景音(非人声)类配合自己,自带配音。这都体现了高度的投入。
还有的小小孩,走来走去的在背诵,其实也非常有利于集中注意了。其实这种小小孩,通过走来走去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8 情景再现能力
以下文字引用自网络
记得以前中央台的《影视同期声》采访演员张潮,他谈过他刚开始配音时闹过的一个笑话,有一次他由于太过入戏竟然不自觉地表演起来,以至最后钻到了桌子底下。其实这是人之常情,因为人们在某种情景、某种心态下,其行为、语言都是一种几乎本能的连锁反应。就像生气的时候,一边大喊大叫一边还想毁坏点什么东西。在影视表演中我们要想达到某种心理状态,可以通过周围的环境,自己的行为,以及对手戏等方式来办到。但配音演员就不一样了,他周围的环境就是空洞洞的录音棚,配音时也不能做出什么肢体表演,对手戏的交流感也远不如影视表演那么强烈,唯一能帮助自己的只有面前的图像。所以想在这种情况下达到与角色一样的心态并且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就需要一种能力,也就是配音表现力的第三点——情景再现能力。
  如何才能具备这种能力呢?普通人很难一开始就有这种能力,而演员如不经过训练也不会有,因为他已经习惯了通过肢体表演来协助自己达到某种感情。首先配音演员要具备一定的表演功底,知道如何释放感情,然后便是不断的磨练,没有技巧可言,配音是需要下苦功夫的,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找到掌握情景再现能力的方法。
  孙悦斌在《呼啸山庄》中配希克力。该角色对凯瑟琳·艾肖由于极深的误会而充满了矛盾心情,一方面非常爱她,但另一方面又怨恨她为什么嫁给了欺凌过自己的富家哥。对她的狂爱和极强的复仇心理时刻折磨着他。当他得知凯瑟琳的死讯时可谓百感交集——他恨她,因为她到死也没有属于自己,他觉得她欺骗了自己的感情;而他又极度悲伤,因为他是那么爱她,怎能接受这个无法挽回的痛苦现实。要准确把握住这种感觉,对于只靠声音来表达人物思想的配音演员来说决不是件容易事。孙悦斌经过反复看片,仔细观察角色的表情,并根据自身对角色的理解,将自己定位到了情景当中,最终揣摩出希克力当时的心态,非常精彩地表现了这一段。当角色听别人说:“愿她(凯瑟琳)在另一个世界醒来。”时他冷笑起来,这种笑用的是一种气声,笑到最后时近乎于一种抽泣,然后他说:“愿她在痛苦中醒来,她到死都在撒谎。她在哪?她不在天堂,不在那!没有毁灭!她在哪?!我要千万遍的祈祷!祈祷!直到我的舌头发硬!只要我还活着,凯瑟琳·艾肖!我就不会让你安息的!来缠着我吧!把我逼疯吧!!”说到最后,他再也压不住内心中愤怒的火焰,声调越来越高,几乎到了歇斯底里的状态,声音也变得愈加癫狂,甚至要喊破嗓子,可见角色的愤怒已经达到了顶点。但是他的心情是极度矛盾的,除了恨更有爱,所以当他的愤怒达到最高潮的时候,那种爱便现露出来,于是声调陡然下降,泣不成声地说:“只要别把我撇在这个找不到你的深渊里,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灵魂……”对于角色心态的变化,孙悦斌把握得非常到位,从平静的说话到疯狂的咒骂再到悲痛的哭泣,每一个变化都很鲜明,而过渡却又十分自然,让观众真实地体会到了角色此时此刻的心境。孙悦斌做得如此完美,离不开他的情景再现能力。这种能力大大增加了他配音的表现力。
  配音演员为了让自己置换到角色所处的场景当中,有时甚至到了忘我的境界。比如姜广涛在配《指环王3》中的佛罗多时,有一处角色被巨型蜘蛛追逐的情景,这一场将近五分钟的戏没有一句台词,全部是角色的喘息、挣扎、喊叫等气声。这种戏如果演员不能将自己置换到情景当中,那么配出的感觉会非常虚假,以致极大影响了影片的精彩程度。而姜广涛在配此处时完全进入了角色,从头到尾一气呵成,而且丝毫不减原片的真实度。但也正因为他过度入戏,完全忘记了周围的环境是一间缺氧的录音棚,所以录完后他头晕得很厉害。徐涛在配《巴尔扎克》时由于太入戏,以致浑身颤抖而不得不临时中止了录音。滕奎兴在配日剧《美丽人生》时,同样由于过分忘我,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感情,以至于哭得无法继续配音。
  想配出经典作品就得有这种情景再现的能力,哪怕让自己的感情释放过头。唯有这样才能还原影片一个真实,甚至让配音在不损失原片风貌的前提下还有更多新亮点。
9 把握人物的声音特点
不能所有人说话,都是一个调调。参考上面的变音能力和情景再现能力的的分析,
比如说,考拉小巫对老友记的各个人物的分析。
下面分析一下他们六个人的口音语速,RACH,我最喜欢的角色,她的口音不很好学,因为她经常会发出很可爱的声音,感情丰富啊,而且连音也比较多,但是学她很有用,因为她的发音很性感,个人认为。CHANDLER这个家伙经常会把我逼疯的,他太贫了,语速又快,最难学了,,最好学的是PHEEBS,很喜欢她,她的发音很圆润,语速也很正常,MONIKA
可以用她来练长句子,她经常会一口气说很多,JOEY,他反映慢,语速适中应该是最好学的一个,可是他的声音太低了,不适合女生学,我学他太吃力了,男生的话是个首选~~~~
所以说,要抓住各个卡通人物的声音特点,进行惟妙惟肖的模仿。而要分析出这些特点,就要我们投入多听,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到分析声音的特点上来了。
10故意夸张的原则
故意夸张,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打破语调平淡,一种过度训练法。当习惯了语调夸张后,在调整会正常语调。但假如不敢夸张,以后老是没办法突破。
这个其实有点类似语文课文朗诵,老师朗诵课文,都是富含感情。不是我们这种平时说话的语音语调。平时我们说话,都是比较平淡的。
一般女孩感情丰富,而男孩则语调相对平淡。
所以我们要可以夸张才好。刻意夸张,才能放得开,才可能抓住声音的特点。其实刻意夸张原则,也能体现在李阳的三最一口气,最大声,最快速,最清晰。其实就是一种刻意的夸张。
类似于故意夸张的过度训练原理,还可故意快速,故意最大声。等找到感觉,习惯了后在调整回来就可。
11 全方位调动感官
一位群里的网友总结的很好,非常精辟。
眼睛做到看
耳朵做到听
嘴巴出声音
身体做动作
为了更好的习得,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来激发语言的本能。
12 静心原则-猪八戒吃人参果原则
猪八戒吃人参果,一下子吃进去了,问问什么滋味,啥也不知道,说不出来。
语音练习,全在品味细节,如同品茶,如同书法,需要心静,需要细细品味。
很多家长急躁,追着孩子赶进度,以多背为标准;导致孩子也急躁,注意力就在进度和准确性,注意力没有放到声音上去。虽然又流利又快,但是丧失了很多的语音细节(往往这样的家长还没有耐心去配音)。
张飞性格的人,估计练不好书法,因为太急。
尤其是小小孩2-3岁的小小孩,更不能急躁。甚至可以只听不说,千万不能急于求进度,出成果。那样拔苗助长了。
13学鸟叫原则—不读文字
以下引用自中国大陆字幕组听力第一人:考拉小巫的体会
作这一部分的时候,我犯了一个错误,就是跟着读剧本,这是十分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像学鸟叫一样,学他们的声音,不要把自己原来读英文的习惯带到里面去,剧本只是告诉你他们再说什么内容,只是一个提示的作用,因为他们有很多连度,四个音节,在他们嘴里常常变成了2个音节,甚至一个音就带过了,你根本就反应不过来,这也就是我们听不懂他们说话的原因,太快了,而你根本不知道他连读了,如果按照自己的读英文的习惯,永远也做不到他们一样快。所以记住,!!!!!!学他们发出的声音,而不是读他们说出的句子!!!!!!!
有很多人,太习惯于读书,而不是习惯于用耳朵去分辨。这个原则实际和钟道隆的训练方法差不多,钟道隆不是看书,然后去听。恰恰相反,他是反过来,先硬听,然后写出拼写,然后倒过来去查字典或文本。有时候为了搞懂一个词,他花半年(当然这半年他不是光盯着这1个词)。
14 重音轻义原则(内容错漏不计)
如果听的准确,发音准确,辨音能力强,那么不怕背得错,漏。因为本来也就没指望能记住;是为了形成条件反射的真正的语言能力。今后这些还会反复出现。而人类学习语言,符合显影原理。有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
只有学校那种学习,才要求学生学什么记住什么。咱们发展真正的语言能力,不要搞学校那一套。我们的说,很大程度也是为了听和促进语言的内化。无需精确记忆。这点无需纠结。
但是,如果说的不准,那么不好改,听的不准,则影响以后的输入。听说就好比摄像头的分辨率,高清的摄像头,采集来高清的信号,以后处理容易,早晚会懂。如果质量低的模糊的摄像头,你就是再没错,没漏,本身也是低质量的输入信号,今后也就会有影响。
很多家长由于受学校影响,无法容忍漏词,漏句,或语法错误,把注意力放到这个方面。其实只要投入剧情,能说几句是几句就可以。哪怕大面积错漏也没事的。
15整句习得原则
人类自然习得语言,基本就是整句进,整句出。父母和婴儿沟通,基本也是从短句开始,同时就可能有整句。人们习得单词的发音,应该在整句的前提下习得。这也是我和以前一个英孚的高级口语老师交流的心得。我想这并不是你把一个个词的发音练习好,然后组装成一个自然的句子。而是直接习得自然的句子,然后解析其中局部单词的发音。
所以,要坚持学鸟叫,整句入,整句出。
16喜欢原则—找喜欢的片段,反复上百次的说。
有时候我们喜欢一句话,会反复的说;
在反复说的过程中,我们也找到乐趣。所以,如果遇到这样的片段,或者刻意寻找这样的片段。那就非常不错。因为这样的片段,往往是儿童高度喜欢的片段,由于烂熟,高度关注,就会注意到其中的每个发音的细节。通过这样的片段的反复模仿,实际就是个不断正音的过程。
甚至说,哪怕就一句话,我们说到神似,也有助于显著改善我们的发音。就怕说的很多,但是没有几句话有质量。
17 主动性原则—小孩自己主动把自己全身心投入进去而不是被动应付
比如后面提到的于淼家,翰林家。就是这方面的例子。
于淼家虽然4岁小孩,也懂得主动去抓声音细节,而翰林家孩子,纹丝不动,全身灌注。这都是相当良好的基本素质。
只有小孩自己被内容吸引,全身灌注的投入到剧情中,排除杂念,而并不是单纯完成任务,才是取得良好的配音效果的关键。
所以,凡是自己配音,自己录音,不用家长干预,积极主动的孩子,我觉得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也没有那种家长在旁边的压力。
所以,建议家长培养孩子自己独立配音,录音的习惯。家长不必干预。
反过来说,只是为了被动的完成任务,被动跟读,毫无感情,语调平淡,根本不去琢磨语音的细节,那么就非常的不利。
18 影院原理—制造身临其境的气氛
我每次去影院看大片,感觉听力都能很好的锻炼。影院的画面,音响都能让你身临其境,同时还是黑灯,你的注意力也高度集中。
基于这个原理,我特地给孩子建设了家庭影院,下了血本。
配音好处在于,看着画面进行,利用消音动画,如果投入就去,那就仿佛自己在演戏一样。如果有好的放音设备,我们就能连气流的声音都听得清楚。(因为有些发音不振动声带,而汉语几乎全都振动声带)
这样的画面,音响的刺激,非常容易使人身临其境,使人融入戏中。甚至有些孩子,在裸背的时候,自己用嘴模仿和制造背景音,自己给自己烘托气氛。
19 反复跟读
有的学员,反复跟读后的语音,和反复跟读前的语音,有天壤之别。尤其是单句反复跟读。是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功。
以下引用自考拉小巫介绍听力练习的文章。
这第三遍,我可以用老牛拉破车来形容,实在是很慢很无聊,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特别是一开始,记得101背到我想吐,莫尼卡的那句
“THERE IS NOTHING TO
TELL@!#$%@#%@!%@$#%”可以直接当减肥药了,一听到就想吐!!但是,有一点保证,以后老外用多快的速度,我都能听懂她在说“THERE
IS NOTHING TO
TELL@!#$%@#%@!%@$#%”而且可以和她说的一样快,一样纯正的美国纽约音。兄弟们~~~代价惨重阿~~~~~`你可以算一下,一集大约20分钟,每句话重复10遍,那是什么概念,就是一集学下来要200分钟,折合3个多小时,如果你特别笨的话,多跟几遍,时间又上去了,我经常会思想溜号,A-B的时候不知道想什么去了,就要多重复几遍。我当初算了一下,我大约要跟到第7遍的时候才有感觉,前面不是语速慢了,就是快了,要么就是停顿不对,也可能我比较笨?加上笨的原因,加上溜号,大约有4个小时一集把.
20放松原则(心理放松,投入表演)
部分孩子不够放松,导致太紧,以至于动作僵化,通常紧张的几个原因是:
1)怕错怕漏,因为家长在旁边看着,注意力都在防止错漏上。而不是语音语调。
2)本身性格原因,怕不完美,害羞。家长在旁边盯着,不自然。
3)其它的心理上的恐惧。
多表扬,少批评,错漏不计,充分放松。这样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语音语调。特别是孩子可以自己录音。同时也可以刻意夸张,习惯表演,打破不好意思的心理障碍,放的够开,语音才能变好。
21 过单词
有些句子听不出来,是因为其中有单词我们不知道,所以误解成其它单词或其它发音,如果熟悉单词发音,那么非常有助于改善语音。一般对于前10集,或第一个月,要求过单词的声音(不是拼写),熟悉了单词的声音,发音自然要改善很多。
22 海听是配音的基础
一般要求,开始阶段,每集不低于两周,不低于30遍的认真听。这个基础上,会非常熟悉,有利于其后的跟读和配音。如果熟练度达不到。不能对声音高度熟悉,那么效果就会很差。
23 刻意训练意识,不惜夸张,过度
为了打破旧有的平淡语调,可以
为了打破没感情,情绪过度渲泄,
为了打破语速慢,可以刻意语速快,
为了打破声音低,可以刻意的吼叫。
为了打破语调平淡,可以可以夸张。
为了打破不会表演,可以刻意表演。
我觉得这也是三最一口气,疯狂英语的一个精髓,虽然训练的时候过度了,但是以后回归自然,就会缩水。回到正常状态。这种过度,那是为了打破自己的旧习惯,用力过猛,是为了实现破冰,一锤子下去,把尖冰打开。这是根本目标,并不是要求永远这样,当习惯了表演,习惯了投入感情,我们在回复到正常的状态。
24语言松弛自然,有感情色彩 (本条引用自网络)
  后期配音绝对要松弛自然,因为话筒的性能高度敏感缩短了演员与观众的空间,不要求音调与音节的伸展,别刻意追求音色响亮清甜,任何夸张与做作都会失真,要依照松弛自然的声音状态。这种松弛自然是在艺术语言的基础上,让听众找不着人工雕琢的痕迹,所以有着更高的要求。此外,我们配音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感情色彩,没有感情色彩的声音,就无法塑造出有血有肉的形象。
25 挑出原声中最常用的关键词,反复练习(本条引用自网络)
在配音界中想要名人配音的声音很简单有模仿配音员就能达到你们想要的效果。比如说如今非常流行模仿赵本山配音模仿明星配音等或者是模仿电视人物配音之类的都无奇不有,不过最令人们难忘的还是网络配音神人小夏给经典的短片配音模仿数个人物的声音。
这里告诉大家模仿配音技巧其实主要还是要看配音的关键词小夏告诉记者,她从小就很喜欢听港台剧配音,而且声线天生有些不稳,平时说话也会变音玩玩。 
模仿配音诀窍挑出原声中最常用的关键词,反复练习
 
对于网友们对于她配音很像的肯定,小夏回应称:“我倒觉得大家说像,并不是说我配得好,只是说明原声太出色了,只要稍微有一点贴近,大家就会回想起原声。”小夏还透露了一个小窍门,挑出原声中最常用的关键词,反复练习,比如孙悟空的“师父”、许仙的“娘子”、白素贞的“官人”、容嬷嬷的“皇后娘娘”等,“因为大家对这些高频率使用的关键词印象最深,所以只要把这些词模仿像了,大家就觉得所有的台词都像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配音天地 | 玩配音,学英语
五步搞定语音语调
英语语音学习:听歌唱歌看电影电视剧
推荐?跟读模仿,朗读背诵
英语发音的9个规律让你练就纯正英语发音
宝宝说话的发展过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