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个人都有四种人际关系
每个人都有四种人际关系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来到腾讯演播室。今天是腾讯教育频道与《青年心理》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最困扰青年心理问题系列访谈第三期,今天我们要讨论的主题是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很荣幸我们请到了知名心理学家,中日友好医院的       李子勋先生,李医生您好。

 

 

李子勋:你好。

 

 

主持人:李医生也是中国心理协会心理督导师,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学员,中国心理协会北京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成员,是我们青年朋友非常熟悉的专家。

 

 

李子勋:还行,因为我也做一些杂志,在北大、清华、人大,好多大学我都跟学生讲过课,公开课。

 

 

主持人:而且您在媒体上,在中央电视台

 

 

李子勋:在《心理访谈》做了很长时间,最近少一点。

 

 

主持人:所以青年朋友非常熟悉您。

 

 

李子勋:客观上讲,我研究亲子关系方向上是我的主导工作,所以对青少年心理和青年人成长关注多一点。

 

 

主持人: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肯定也是您很关注的,就是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因为我看您的新书,《问问李子勋》里面专门有讲人际关系问题,可见您对这个问题很重视,很有研究。首先您从心理学的角度,心理学专业的角度简单给我们讲讲人际关系的问题。

 

 

李子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种关系模型里面,心理学一般归为四种关系,最大的人际关系是人跟自己的关系。因为一个人跟自己的关系要是处好了,他跟周遭关系都会处好。为什么呢?心理学一直强调我们对外部的关系是我们内部的一个投注,如果我们内部跟自己的关系是好的,人和自己的关系是一个和谐的,是一个接纳、认同并且喜欢的,就是喜欢自己,接纳自己,认同自己的人呢,他在人际社会里面跟人打交道的时候,他也会用类似于对自己的态度去针对别人,所以心理学最大的人际关系是与自己的关系,其次才是与人的关系

 

 

与人关系里面最重要的关系是跟父母的关系,因为心理学强调一个孩子的社会性行为或者人际关系模型来自于家庭,早年和妈妈、父亲之间形成的,我们都知道一个很经典的说话,叫奥蒂普斯情结,父亲、母亲和孩子形成的关系是早期关系的雏形。因为来到一个家庭,或者是来到一个学校,实际上他的关系还是早年和爸爸妈妈关系的重复,会无意识地把对母亲、父亲的态度投注到身边的朋友、老师身上。但如果这个人有一个良好的自我关系,也可以把这种自我关系投注在周遭人身上,一个是自我的关系,一个就是跟人的关系,跟人的关系最重要的就是跟父母的关系,一般跟父母关系搞不好的人,也很难和别人搞好,尤其是跟妈妈,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跟妈妈搞不好关系的话,在个人关系里面,跟他的亲人就很难处理好关系。其实我们心理关系,比如一个男士结婚了,或者一个女孩子恋爱了,你的对象很多都是来自于早年积攒的这种关系的感受来呈现的,这种呈现看起来不是跟妈妈爸爸,但实际上还是重复了跟爸爸妈妈的这种方式。

 

 

第三种方式,还有人和社会的关系,就是现实。这个现实,我们在北京,北京就是个现实,在大学,大学就是个现实。

 

 

最后一个关系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心理学谈到一个人有四种关系,最重要的前面一个是跟自己的,一个是跟人的,再就是跟社会,跟自然的。
        中国的大学生为什么不爱社交

 

 

主持人:我们知道大部分的心理分析,普通概念的模式都会从你的童年时候开始分析。

 

 

李子勋:一般心理学是这样假定的,但不一定是个真理,一般我们是这样来观察的。

 

 

主持人: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可能应该是在第三个,就是大学生社会关系这个概念里头。

 

 

李子勋:也是和人的关系,跟社会的关系,因为与人的关系除了父母以外,还有朋友、老师、同志、同事,以及社会上普通人,这都是属于人的关系。在大学里面,的确是处在两个关系里面,一个就是现实的,就是社会关系,一个就是人的关系,就是跟同学、跟老师的关系。当然有个关系是根据他的,就是跟自己的关系,只要他活着,就要跟自己相处。

 

 

主持人:我们今天重点地集中在大学生人际关系这个问题上。我想先提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都是比较困扰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来源于我们《青年心理》长期的报道和跟读书交流、互动里头总结出来的,也是我们在访谈之前做了一个在线调查,有六万多人参加,以及其他一些调查,我总结了这样几个问题。首先我想问一下,人际关系真的那么重要吗?现在的大学生进学校,我们间接知道的,他们经常被教导,在大学里面除了学知识,重要的是跟别人搞好关系,学会与人相处,好像强调如果你没有良好的关系,好像以后工作就难找,在社会上就难发展。

 

 

李子勋:这个说法还是对的,但是不全面,不是针对每个人都必须这样。我们在人本思想上要接受这样一个意识,就是每个人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大学生,他们都是16岁以上的,或者18岁以上,他们都有法律权利,就是说他们有权利选择社交还是不社交,这是他们的权利。一般来讲我们不会对他们品头论足,我们跟社会学家不同,社会学家会关注主流和非主流的东西,但是心理学家尊重个人的选择,比如他不社交,我们不是说这是需要改变的,这可能是他自我的决策、决定,在这样社会里面他减少了跟人的关系。当然我们不知道他为什么,但我们绝不会说他是错的,这是一个前提。这是心理学家所遵循的一种人本思想,就是尊重每个人所选择的生活方式,我们不会去干扰他,不会去批评他。但是既然来到这儿,就要讨论一下人际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同约的思想,对个体来讲是不一样的,自己不一定需要那么多。在大学来看,一个人的人际在初中以前就应该完成了,因为学校本身就是促进人际发展的一个地方,从进入小学开始,甚至在幼儿园,其实作为一个孩子,一个青春期以前的孩子他已经完成了社交发展的任务。为什么在中国的孩子里面,我们看到不像西方的人那么的爱社交呢,可能跟我们的学习过重,压力过重,学校又不鼓励大家更多课外,学习外的交往。我去过很多国家,发现他们学校有很多社团,他们会形成这样一个小组,就是团体动力模型,让大家有一个归属感,有一个向心力。在中国学校培养里面的确忽视了对一个孩子的社交培养,不是让学生自动选择的,而是学校强迫性的,而不是说他可以选择跟什么人交往,不跟什么人交往,这一点可能是造成大学生看起来不是那么活跃的原因,但是这只是可能的一种。

 

 

第二种可能,我个人认为最大的可能是因为我们现在的这种科技发展,人为什么需要交往?我们要思考这个很根源的问题,因为是要逃避孤独,逃避孤单感,我们害怕孤独,我们需要有归属,我们需要似乎和有些人是有关系的,人为什么生活在一个关系层面,这是安全的需要,也是逃避孤独的需要,也是逃避死亡交流的需要。从原始人到现代人,我们慢慢结成了部落、城市,为什么?来到城市我们更安全,因为我们不需要面对一个不可控的大自然,人就是这样,需要关系,有一个关系层面。实际上他也逃避不了关系,他从小是一个孩子,有爸爸妈妈,结婚以后还有夫妻,或者是工作,还有上司、下属。现在科技让我们有了网络,有了很多跟人类保持接触的东西,网络看起来是一个虚拟,实际上是个人和人类发展关系的一个桥梁,假设有网络,有电视,就保持了人际的关系。一个人什么样子失去关系了?当他飞机失事掉在深山老林里面,没有人的时候,就像我们看到荒岛求生,没有人的时候,他是很恐慌,很孤独的,象征性的出现一个虚拟的人类对象,使他不要失去人类变得不是人。因为人是不停提醒自己是一个社会的人,就是要跟人的社会发生关系。

 

 

很多大学生有很多途径来达成和人的社会发生关系,所以他就不那么依赖直接和某一个人来发生关系。他可能根据自己的看电影,因为电影上人的活动,实际上还是保持了一种关联性,还是和人发生关系,只是电影和他,只要他融入人类生活里面他就不缺少关系。现在有的孩子不那么热衷于现实里面的东西,但是喜欢网络、小说、电影等等,其实还是和人的关系,还是饱满的,还是没有麻烦的,没有问题的。可能这也是造成现在某些大学生不太喜欢和别人搅在一块,或者是交往的这个原因,可能这两个都是一定的原因吧。

 

 

主持人:中国大学生的情况有中国的特殊情况。

 

 

李子勋:对。

 

 

主持人:您说可能是因为以前在学校里社团活动比较少。

 

 

李子勋:中国在它发生人际关系方面的主动关怀不够。你要知道,我们在学校,尤其是小学,我个人认为在10岁以前,其实孩子的所有东西都应该得到了。我们都有一个意识,如果小学那儿没有得到的,可能成年人也得不到,因为我们孩子是在形成的过程,成年人已经形成了。也就是说,10岁以前如果我们没有解决孩子社交取向或者社交关系的话,那么就是我应该去做社交,而不是我想做。如果我们觉得中国孩子有社交问题的话,那就应该从小学做起。当然了话又说回来,谈到文化的关系,中国这个文化其实已不是那么那么的强调平等社交,因为我们文化骨子里还是服从,还是听话就行,在学校老师让孩子听话,所以平等社交相对来讲不是那么重要,而遵守一个规则,服从一个权利的管理,可能看起来在小学变得更重要,就是说你如果听老师的话,你可能就是好学生,但你特别喜欢交往,老师可能觉得你不是好好学习,这是在小学解决,而不是大学。每个孩子到了大学应该交一群朋友,因为这些朋友将来到社会上可以互相扶持,比如你是北大毕业的,我也是北大毕业的,我们突然就有了一个归属,叫认同,我就认同,看起来你比别人差一点,但我也要你,为什么呢?因为你是我母校毕业的。这种认同感就很重要。所以为什么到好的大学,或者到了大学以后要结识可用的人。我记得苏联有个小说,它就谈到需要两种朋友,两种社交,一种是知心的,就是情投意合,还有一种就是有用的,他认为知心的这种朋友,一两个就够了,一生就够了,永远会在你的生活圈子里面,还有一种就是有用的,可能在精神上召唤产生共鸣的人,他说如果你想成长,想成功的话就应该结交这些朋友,而这些朋友在哪儿容易达成,就是大学。我比较支持你的想法,你来到大学交朋友,不仅仅是个人的学习,而是一个未来发展的需要,这是两回事。尽管我们说青年人选择他的生活方式,但是从他的发展来看,过来的人又会建议他在大学多交几个好朋友,比如大家都是学经济的,互通信息可能更容易成功。

 

 

大学生如何处理自身的人脉问题

 

 

主持人:您讲到了现在有一个很流行的词叫人脉,就是知心和有用的这样一个分类法。我想讨论一下人脉的问题,人脉现在很流行,我在网上看到,甚至有一个专门的网站叫人脉网,这种观念似乎也在影响大学生,因为有推崇者说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认识谁,这种观念我们之前做了一个调查,刚才说到有六万多网友参加的调查,我们有一个选项叫你结交朋友的动机,有一个选项是为了扩大生活圈子,为以后发展打下人脉基础。这个选择项高达54%,另外一些选项,比如朋友使我自信、愉快只有27%;朋友多,显得我魅力非凡,只有5%,还有其他的选项13%,可见在交朋友动机里,如果按照您的分类的话,大学生是不是主要在有用的这个里面?

 

 

李子勋:你的分类可以分成这样几个部分,一个是说有的交朋友是为了让自己不再孤单,有的交朋友是为了自己得到认同,比如喜欢刘德华,就觉得自己像刘德华一样,比如我交一些看起来我个人比较欣赏的人,是因为我想成为那样的人。或者我交一个好朋友是我发现他跟我相似,我看了他,就发现看到我自己,这是青少年需要的一种认同。这种自我认同是他自我成长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说他往往会喜欢一些打篮球的人,这叫认同感。第三种就是有用,可以让生活更方便,今后有用得着的地方,这个就是现实东西。这个现实东西对于成功人士来讲,我们讲的成功还是当前商业成功和公司的成功的确是需要的,这种需要在中国,特别是东方特别需要,西方文化跟东方还是有一些差别,西方人讲游戏规则,如果经商,我诚信好,谁知道我诚信好,都会跟我来做生意。但东方讲游戏圈子,不是讲规则,这个规则都是可以随意解释的,但是圈子很重要,如果你进不了这个圈子就没人跟你做生意。就像有些外贸,大家都彼此认识,大家会做,为什么?大家信任。

 

 

中国人,尤其是东方文化不是信任一种规则,是信任人,我相信你这个人我就跟你做生意,我不相信你,哪怕你诚信很好,也不见得跟你做生意。所以中国讲一个人脉,如果人脉好了你容易走进这个圈子,就是引领进去。有了圈子你就好做生意,机会就多了,你没有人脉的时候,要闯进去就比较慢。如果没有一个引见人也很难办,大家都不跟你做,或者不信任你。所以这个说法也是对的,因为它毕竟是现实的,我们不能抽象谈一个理想主义的东西。在中国这个现实就是要追求人和人彼此之间的连接,如果有了关系,做成了一笔生意,第二笔都好做。就像骗子也一样,为什么?是利用人的自动化方式,第一次你骗我,第二次就不会骗。其实人脉也是这样,他需要走进这个圈子。所以在这一点上来讲,刚才我说两个分类,一个是知心的,以及有用的,其实都需要。

 

 

我觉得的确是这样,其实真正的知心朋友在什么时候建立的?是青春期,青春期你建立的友情,一辈子,哪怕他是个农民,你也会尊重他、喜欢他,因为那时候是大家重新塑造自我的时候,所以那个时候的朋友可能是终生的朋友,不管你们做什么,在天南海北,谈的都是老的事,因为新的事没法谈,你是搞航空母舰的,他可能是谈稻谷的,但都会沉浸在过去友情里面。在大学交的朋友的的确确是另外一种,志同道合,大家有共同的事业感,有共同的对国家这种奉献的使命感,大家共同支撑着。这种朋友,当有一个朋友不这样的时候他就会放弃。而小时候建立的朋友,青春期建立的朋友,不管对方是谁你都还会保持这个友谊。大学交的朋友,当一个朋友落伍了,你就会发现几年以后就不再来往了,大学不容易交知心朋友。

 

 

主持人:以前中学或者是初中同学聚会会非常亲热,大学未必,当然也有一些。

 

 

李子勋:但大家往往看谁发展的更好,要是发展的很差的话可能就不怎么邀请了。

 

 

主持人:我们这个调查反应的情况50%在线的接受调查者都认为他交朋友动机是为了扩大以后事业圈子,打下人脉基础。

 

 

李子勋:这跟我们现在的关系有关系,我们现在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十年的成功体验,把每个人都搞的很自卑,觉得自己不够成功,可能这跟我们现在社会环境有关系。但事实上,这种有用的朋友是在变化的,每几年就会换一拨,有用的朋友就要舍得放弃,为什么?如果你只是用功利思想来想的话,必须要双赢才能是朋友,当不能形成双赢的时候就要减少关系,因为人的时间有限,人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就疲于社交应求,太累了,每天都接到婚礼帖子,赶不赢嘛,所以这种有用的朋友他们也是轮换的,像一些成功人士他们一生当中换很多种,当他们事业发展了,转向了,可能就换了一拨朋友,这样的人人际能力强,不是把朋友留住,而是总在选择朋友,知心朋友没有这样选,是一生的。

 

 

主持人人脉这个词最早也是运用在商业或者是政治领域。我在之前采访的大学生朋友里面也会遇到,看起来很会社交的大学生,朋友很多,也很受欢迎,但他们也有隐隐的苦恼,感觉自己交朋友是不是太功利了,这样是不是不好,太实用主义了。听了您今天的介绍,他可能会释然一下。

 

 

李子勋:不必要去问对错的问题,因为人有很多层面,你不是他,我们一定要做一个非自我认同的东西。就是说当你做一份工作的时候,这份工作你不理想,这个工作只是你的一部分,你还有比它更多的东西,这样才能保持自我和谐和完整感。比如说你为了达成某种目的去交了一些朋友,但这个朋友你并不喜欢,但你觉得如果不跟他们结识,成为更好的关系,我不容易达成目标,这是纯正的,没有谁批评你。因为你并不想伤害任何人,而是你想成长自己,我们都倡导的是人必须为自我的发展放弃一些,这是很正当的,不值得有内心的内疚感。当然你用欺骗感,因为这个人你不喜欢,跟他交往是有功利部分,用功利部分交往,而没有跟他人格交往,只是跟他工作能力打交道,其实你没有和别人同流合污,虽然我们说人以群分,人是多面人,哪怕是坏人,他也会有善意的朋友,他善意交往的朋友仍然还是好人,不是怀疑,只是他在恶意的时候他交的朋友是不好的朋友,所以人是有多面的,要看你和他结合的层面是他的哪个部分。他能够帮助这个国家,帮助这个社会发展,为什么不崇敬他,不喜欢他呢。

 

 

 

 

现在大学生人际交往需要自我认同

 

 

主持人:您这个有点涉及我们第二个问题了,就是说现在大学生人际交往是不是真的很糟糕?现在大学有专门的心理辅导师,社会上的大众媒体经常报道,也有一些学术研究,总体来讲我粗略的认为大部分研究结果都认为大学生人际关系形势比较严峻,不擅长交往或者交往能力不是很好。

 

 

李子勋:我不认为是这样。我们这一代大学生,如果是一个普遍现象的话,就代表未来的社会我们人会更独立,因为大学生实际上就代表了我们15年以后的未来。15年以后他们在各个部门都是头了,都是中层的,高层的,就是在主掌这个社会了。我觉得我们年纪大一些的人都是在做无用功,我们都是被骂大的,我是78年的大学生,78年上大学的时候,那些教师都看不起我们,说我们不读书,我们要看电影就看电影,要看球赛就看球赛,那时候有足球了,为了中国三比零胜科威特,我们都上街游行了,那些教授很奇怪,你们不读书,还交男女朋友,觉得你们垮掉了,但是完了吗?我们这一代人欣欣向荣,把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了,更人性化。同样的,现在我们担心下一代,我们觉得他们会完了,他们不行了,我觉得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我们整个社会都在发展变化,大学生很多人际行为的变化或者他的生活方式的变化,事实上他是更呼应现实的,他是未来,是社会的未来和这个世界的未来,所以从大学生身上看到的现象,并不代表这些现象需要改变,而是代表他只是我们的旧意识,就是成年人旧意识的一个表现而已。

 

 

可能你们没有学过心理学的人不知道,我们眼睛只能看到被我们意识决定的东西,我们的眼睛能够关注到的东西,实际上是我们大脑的一个活动,跟现实没有关系。比如说大学生自己眼睛里面他看不到这些东西,但是由于不同的刺激,大学生以为他自己有这个关系,如果我们从心理学中立的角度来看,我们不会认为现在社交是个麻烦,我们只是在好奇,在想这一代人他们不那么依赖外部社交来让自己感觉到安全,感觉到不孤独,感觉到有力量,他们不再依靠有几个哥们就变得安全了,他们似乎个人有更大的安全感,他们似乎个人有更多的时间,更爱自己琢磨,更爱自己在网上搜集一些东西,这是不是优势呢,肯定是优势,未来社会人会越来越独立。中国人是家文化,人和人的依附感从小就形成的,西方人认为两岁要跟爸爸妈妈分离,独立发展自己,心理学理论是这样的,但是中国由于家文化我们不鼓励这种独立。如果现在的孩子在大学不依附这种关系,不依附某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在大学里面活下来,我们说这是一个好事,不是一个坏事。

 

 

主持人:从大学生个人角度来讲是好事,我们调查很印证您这个说法,因为参加调查的都是大学生,我们提了这个要求。有一个问题是,你与同学关系整体如何?50%的人都认为相处融洽,就是根本没有那么严重的问题,有20%的人认为偶尔有矛盾,认为相处糟糕的只有5%,还有20%的人是不清楚,并且感觉无所谓。这个选项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是您刚才说的,我觉得是大学生更自我了,他觉得会从我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说如果我没有朋友,我的朋友圈子不够大会怎么不好。

 

 

李子勋:对。一般来说我们人际需要认同,如果大学生自我认同足够好,就不会在意外面的认同。其实真正社交能力好的人,不是社交多的人,而是当他想社交的人会很自如地和别人发生关系,如果他不想发生关系的时候,就会自如地增加自己独处的时间,这叫社交好。社交好不是看他有多少朋友,如果想交很多朋友,我们说那是一种孤独感,他要不停从朋友身上看到自己的好,他是想通过朋友的需要看到自己的好。看起来朋友关系都很好,大家都喜欢他,但是从心理学角度看恰恰这些孩子是社交不好的。如果说今天别人要去打球,他说今天不打,我有别的事,这是社交好。

 

 

 

 

如何解决大学生的孤独感

 

 

主持人:我们经常在一些论坛里,《青年心理》论坛里看到一些诉苦的,就是感觉很孤独,首先是认识到自己不擅长人际交往,然后感到孤独,普遍认为孤独的人容易产生负面的心理问题、心理情绪,是不是这样?

 

 

李子勋:当一个内在不能解决他的孤独感,不能解决他的焦虑,不能解决他的隔离感,会感觉自己被游离了,被边缘化了,他在交往当中就有期待,痛苦都是期待造成的,都是期待你的同学对你做什么,尽管你没有意识到,但是你无意识,比如今天给他端杯水,就表扬你,或者感激你,有了这个期待以后,给他倒了一杯水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友谊了,而是希望交换什么,交换你需要的东西,交换他对你说你这个人真好。这就叫人际博学。什么叫依附,这就叫依附,就是依附在这个关系里面,我不能独立地活着,我要和一个人形成共生,就像小时候孩子和妈妈形成依附,因为孩子觉得不跟妈妈形成依附,妈妈不管我,我就饿死了,但是现在你长大了,很多青年人没有处理好跟母亲的关系的话,他是会在人际当中当然人很少了,按照统计学来说千分之几,或者百分之零点几,人会有这样的一个特征,比如说他妈妈有些病态的,他妈妈有些情绪上的问题,他靠强烈的和儿子或者女儿产生依附来完成自己内心,而孩子就慢慢在这样的行为中学习到了依附,这是可能的。当然我们说孩子在两岁以前的依附是自然的,两岁以后妈妈会非常开心的鼓励他的独立,鼓励他脱离,妈妈要上班或者怎么样的,表扬他,但是有些妈妈不愿意,他会依附孩子更强,是妈妈需要孩子,不是孩子需要妈妈,但有些孩子会由此产生一个,因为依附和被依附是互动的,是双向的,这样的话他似乎在生活中找到一个妈妈,依附一个人。10岁以前就定型了,人的心理结构六岁以前就定型了,如果没有在六岁以前把这些东西处理好,孩子的形成是可能产生依附,就是渴望紧紧的,你要是跟别人玩儿,我就不开心,不高兴,嫉妒、生气,就跟小时候妈妈抱别的孩子你哭是一个道理的。这跟内向没关系,内向外向是两种个性,都是可以社交的,因为过去我在文章里曾经改变了提法,什么是内向了,内向就是可以自我满足的人,自我解决了孤独感,解决的焦虑、害怕、归属感,等等的人看起来不依赖社交,不把快乐从外部获得,他的快乐是内心生成的,阅读很快乐,有人很快乐,没人也很快乐,这样的人是内亲型的,就是内向,从内在资源去获得生命感受的满足。外向的人渴望跟人连接,必须从外部获得,必须跟人发生关系,跟社会发生关系,受到刺激他才高兴,这种人是外亲型的,就是说精神力量是朝外的,内心型的是精神力量朝内的,这样解释就健康了,两种个性都非常好,但是两种都需要社交。外向人由于精神力量朝外,需要社交,但内向人是朝内的,可能不那么社交。但社交是一个常识,就像过斑马线,你知道怎么过红绿灯,要知道怎么存款、洗衣服,大学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床在哪儿,不能睡别人的床,就是说跟别人交往的技术就算是社交技术,内向也好,外向也好都需要跟人打交道。既然学会了人际能力,愿意跟多少人打交道,或者有一段时间三个月都不想打交道这是你的权利,但是要知道方法,比如这次我帮了你,你很高兴,感激,但我也很感兴,但下次我也要给你机会让你帮我,让我处在给你的位置上。这就是社交。社交是什么呢,你老对他好,却不让他对你好,这就不叫社交。社交是平等、互利、双赢,客观上讲这是某一种人都需要学会的,跟性格没关系。必须改变自己才能社交好的话,他实际上就变得非常无能,因为人很容易改变性格。

 

 

主持人:我听了很受启发,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我们现在说内向的孩子可能性格太内向了,不擅长人际交往,以后不容易成功,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李子勋:一个提法的误区。

 

 

主持人:就像您说的,内亲型的人是容易自我满足的,而不是像我们论坛网友那样,不与别人交往,感觉非常孤独,这是有一点外亲型的意思。

 

 

李子勋:他感到痛苦,是自我没有完成,早年的时候没有完成,所以有一点补偿,找到这样一个假想的妈妈或者假想的爸爸,尤其是父亲,其实人际社会的能力主要跟爸爸有关,亲密感、依赖感跟妈妈有关,父亲主要是我们的人际关系,因为父亲永远代表权利,其实我们觉得很难交往是觉得跟权利很难交往。所以父亲小时候有一种无意识压制孩子的倾向。这个压制实际上是他投注的对未成年人早年的问题出来了,但不见得真的是社会给他的压力,或者这个大学给他的压力,没有给他压力,因为大学对人人都是平等的,但是他感到压力,这个压力是他自己的,是他的感受,跟他有关,跟社会没关。但是觉得这个学校应该改变,其实不是这样的,心理学更多是研究自我,当然我们现在更重视社会学,重视社会和人的关系,重视心理社会,但还是要把他的感受,比如你坐在我的面前,我对你的感受一定跟我有关,但可能跟你没关系,就是你坐在这儿会激发我早年类似的跟女孩子相处得经验,或者曾经跟妈妈、姐姐,曾经有类似的人,浮现这种感觉,我以为这种感觉是你的,但其实不是你的,我完全不了解你。人际社会经常有这样一个含混,就是当他看到一个人不喜欢,但他没意识到这个不喜欢跟那个人没关系,是他自我内在的东西,过去的感受有关。比如你心目中的妈妈不是真实的妈妈,是你通过某种内部的投注看到的妈妈,那个妈妈其实不是真实的妈妈。同样的,女孩子结婚的,她的丈夫也不是真实的丈夫,只是她内部建立的对于丈夫的投影,这个投影是谁的,是这个女人自己的,同样男人也一样。心理学处理社交的时候很巧妙,我们对别人的看法和感受,有些时候是受我们内在决定的,认知都是这样的,我们意识中想看到的才看得到,我的意识决定了我能看到什么。比如一个专家带着懵懂意识去大学生社交不行,他就看会看到大学生社交不强,而我呢,是积极的,就看不到大学生社交不好。这两种都是不客观的。很多人不了解人际中间产生的这样一个投注也好,投射也好,不知道的时候莫名其妙感觉到压力,感觉到痛苦,感觉到人际的烦恼,其实这些烦恼还是他自己的,是他自己内部没有跟自己的关系搞好,没有全然的喜欢自己以后,他就在人际社会上看到的东西都是他自己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在他面前就像一个镜子,他能看到的就像照到他自己,他自己熟悉的东西他看得到,他不熟悉的东西看不到的,事实上他看的是自己。如果每个大学生都知道这一点的话,自己的社交能力就快了,至少不会痛苦,不会想为什么跟他在一块恼火了,其实跟他没关,跟自己有关,从自己内心找原因,一旦找到了会发现他不是那样啊。有些人就是不打不相识,一打了以后发现我对你挺好的,这样就成了好朋友,过去产生的误会实际上都是内部的,就解开了,所以要交流、交谈。有些客观的,你们两个必须在一块工作,一同交流,发现他不像你想象的,你才明白过去你对他的看法都是你自己

 

 

主持人:从理念上,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这个根本的问题其实是自己的问题,是认识的问题。我想很多在线网友可能会解开一些自己的心解,会好一点。最后还想请您给一些具体的建议,比如我们网友的问题,他说他在宿舍里,四个人的宿舍,其他三个同学都是来自城市的,有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自己没有,他们喜欢弹吉他,在寝室里弹吉他,一起玩儿,觉得自己融不进去,很孤独。

 

 

李子勋:这个语言本身就有一个隐喻,其实是他自己认为有问题,把自己不是城市人看成了问题,可以看出来明显是他的活动,因为你并不知道那三个人怎么想,由于他意识中有了这个,你看他们都是城市,我是农村人,他们都会弹吉他,我不会,有了这个意识以后他马上就能看到这个差别产生的人际方面的隔离。意识决定了他的感受。当他意识到这是问题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会干扰他。假设换一种解释系统,其实那三个人都需要他,是因为只有他的生活方式是那三个人不懂的,他是比较优势的,比如说跟自然的关系,我在农村里面,我有更多的纯正的更质朴的感受,对生命,对自然的感受,在这个信息里面他才是最重要的人。同样,他不会乐器,但他可能会别的,如果三个都会弹吉他,只有一个人可以评价,就是他,因为他不会弹,他可以说谁弹的好谁弹的不好,所以那三个人更重视他的感受。就是说他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观察者,可以给他们意见,为什么呢?那三个人是相似的,无法彼此做判断,或者不好做判断,所以他是一个独立的人,也许那三个人还想争取他。所以他可能就会想到差异不一定是麻烦,可能是优势。但他隐喻认为这是麻烦,意识有了以后,你就只能看到你的意识决定要看到的东西,所以建议他放弃这种解释,认为自己不会弹吉他是一种麻烦,而是恰好想我跟他们不同,我总有他们没有的东西,这是优势。我一个人有的,他们三个都有就没有什么意识,大家都有耳朵,耳朵就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但突然有的人长了三只眼睛就很厉害的。他需要换一种解释系统,这就比较重要了。

 

 

主持人:看来李老师是很乐观的。我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体会那种网友的痛苦,因为他刚进大学,周围都是不熟悉的环境,本来物理关系上非常亲密的朋友,寝室的朋友,跟自己有距离感。

 

 

李子勋:不,这种感觉是他的,从农村来到城市本身就带来了某种自卑的东西,而且从他成长来讲,可能这也是他自己要来处理的,要来想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这种感受真的是三个孩子带给他的,还是他一直有的,只是被三个孩子激发出来了。同样我也不希望社会上把孩子社交,对错,看的那么强烈;某种信息都有压力,如果社会上重复一种所谓正确的社交信息,就会让大部分人为此痛苦。所以在媒体宣传,我也是建议大家尽量避免制造麻烦,制造问题。要用更人性化的,我们要允许每个人选择自己的生活。

 

 

主持人:谢谢李老师,您最后一句话是一个非常好的总结,我想很多在线朋友,听了允许我们选择自己的生活,心理会释然很多,也许曾经感到自己孤独,或者内向,都是不好的情绪,今天听到您讲的以后,感觉会很好。今天的节目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李子勋:谢谢大家。

 

 

主持人:还要特别预告一下,我们第四期访谈邀请了杨凤池教授,也是知名心理学家,会跟大家来讨论大学生怎么寻找第一份工作,这期将在116号进行,请网友继续关注。谢谢。

 

 

李子勋: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学生人际交往教育的重要性和途径
五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
大学生应该怎样交朋友-日记-好心情原创文学
很多人因为不会处理人际关系,限制了自己的...
人际交往避雷指南
人与人不能忽视的潜规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