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入海不比登天难
中国自主研发的深海潜水器"蛟龙号"日前突破7000米以上的深海潜水记录,随着对"蛟龙号"打破记录的慨叹,一些关于深海探索的论调也纷纷浮上水面:"人类对海洋的了解远远少于太空";"探索深海难于探索太空"。但深海其实并没有那么难以捉摸,这些说法都是被常年误传的谬论。
证据一:深海探测资金和技术成本低于太空探索
地球的表面70.8%被海水覆盖,其中超过2000米的深海区占海洋面积的84%。而由于99%的光线都难以穿过150米以上的海水,所以深海几乎就是漆黑一团,再加上巨大的压力和低温,探索深海的确是困难重重。但这些困难只是相对的,太空探索所要面临的问题更多,除温度、压力和可见度这些问题外还有距离、时间,以及如何克服地球引力等等问题。所以深海探索无论是在所需资金和技术难度上都难以企及太空探索。
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研发设计的阿尔文号深海探测潜水艇。图为阿尔文号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下潜前的准备工作。
从资金投入方面来看,深海探索成本远不及太空探索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宇航局为完成阿波罗计划(载人登月飞行任务)共耗资255亿美元。在而在同一时期,美国也研发出了可以探索4500米以下深海的阿尔文号潜水艇,但阿尔文号全部研发成本也仅只在5千万美元左右。在科研经费预算上也体现了两者的难以在一个量级上比较,2009年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预算是176亿美元,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海洋研究的经费为3亿美元。目前世界上最贵的深海潜水艇是日本的“地球号”,共斥资6亿美元研发建造,然而和航天飞机每架20亿美元的研发费用,每次发射9000万美元的发生成本相比,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详细]
从技术上来看,深海探索的难度比太空探索小得多
深海探索和太空探索有各自的困难:海洋的巨大压力需要潜艇设计新材料得以抗压,需要稳定的电池供能和提供照明;而太空探索也要解决这些问题,但不同于深海探索可以靠管线补给,太空探索由于距离遥远,需要把一切都压缩到最小的空间并且能够使用最长的时间,仅此一项,太空探索就要多解决数万项技术壁垒;还以阿波罗工程为例,该工程历时约11年。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可以说全美国的精英都参与了阿波罗计划才最终把人类送上了月球。而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作为一个非盈利的海洋研究机构仅仅凭借一己之力,就在60年代完成了美国深海探索的突破,研发并且建造了阿尔文号深海潜水艇,并且成功下潜数千次。[详细]
证据二:人类探索海洋超99%,而太空只限银河系
早在1960年,瑞士海洋学家兼工程师雅克·皮卡尔(JacquesPiccard)和美国海军中卫唐·沃尔什(DonWalsh)就乘坐直上直下的密闭球"的里雅斯特号"到达深度为10916米的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底部。虽然那次下潜只是为了挑战记录,没有进行实际的科学考察,但也足以显示人们有能力对海洋进行更深的了解。
相对于载人深海潜艇,无人深海潜艇可探索的范围更广。
人类目前已有能力进入到整个海洋99%的地区
美国1964年建造的“阿尔文”号载人潜水器是他们的代表作,可以下潜到4500米的深海。1985年,它找到泰坦尼克号沉船的残骸,如今已经进行过近5000次下潜,是当今世界上下潜次数最多的载人潜水器。 日本1989年建成了下潜深度为6500米的深海6500潜水器,水下作业时间8小时,曾下潜到6527米深的海底,创造了可控载人潜水器深潜的纪录。它已对6500米深的海洋斜坡和大断层进行了调查,已经下潜了1000多次。中国蛟龙号深潜器更是设计7000米以上的下潜深度,而这深度已经涵盖了99.8%的海洋。[详细]
但对于太空,人类可探索的范围仅局限在太阳系
人类目前所发射的距离地球最远的探测器是旅行者一号,距离地球约为170亿公里,但这也仅仅是刚刚处在太阳系的边缘,然而旅行者一号自1977年发射至今用了35年才完成如此。而整个银河系就至少有一千亿个星系,整个宇宙的星系的数量更是难以估量。另外,目前人类,已经向月球,木星和火星水星等几颗行星发射了探测器,可以登上的地外天体目前只有地球的卫星月球。人类所探索的太空范围之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详细]
证据三:生命可在海洋存在,而太空生命则是未知
人类一直希望可以拥有生物进化所赋予其它生物的能力,包括飞翔和潜入深海,但只在这方面人类超越了自然,因为只有人类拥有摆脱地心引力进入太空的能力。
由于没有阳光,深海不存在光合营养的植物,相反,很多深海生物都进化出可以自身发光的能力来适应环境。
深海环境虽然恶劣,但生物种类丰富
海水深度每增加10米就会增加一个大气压,当水深达到10000米时,生物所需要承受的大气压就要超过1000个,即每平方厘米需要承受1吨的压力;而当水深超过200米之后,光线也就几乎全被海水吸收。但即使是这样的环境,仍有大量生物生存,仅仅人类发现的鱼类就超过150种,而其他种类的生物更多,部分生物还进化出了奇特的外形和发光能力。甚至,在深海火山口,高达400多摄氏度(极大的压力下水的沸点会提高)的海水中,仍然有生物群落存在,科学家甚至专门把此类生物统称为“深海热泉生物”。[详细]
海洋生物是海洋的主人,而太空则只有人类可探索
对于太空领域的探索和生活,动物显得无能为力。目前世界上已知可以飞行最高的鸟类:大天鹅和高山兀鹫的飞行高度也只在10000米以下;更是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地外有生命存在。而生命的难以企及,也是太空探索难度的表现之一。[详细]
证据四:人类已开采海洋石油天然气,太空能源还在幻想阶段
深海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开采,深海矿物的开发已经在世界能源市场中占到了相当大的比重,而相比于已经形成了数十亿美元的深海油气和矿业开采,太空资源的利用还完全只停留在科幻小说的设想中。
据剑桥能源咨询公司统计,2009年海洋石油产量占全球石油总产量的33%,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例升至35%。
深海油气资源和矿业资源,人类已经开采和使用了近半个世纪
世界水深500米或超过500米的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始于上个世纪7O年代,至2002年底,已发现470亿桶石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国际能源机构统计,2004年深海石油产量约可满足全球石油需求的5%,2010年深海原油产量可达850万桶/年(4.3亿吨/年),可满足全球石油需求的9%。全球水深500~1500米的油气勘探已变成了多数海洋油气经营者重要战略资产的组成部分。深海矿业的开采也早已经普及,目前世界80%的锆石、90%的金红石都是由澳大利亚海滨砂矿开采的。世界90%的锡石来自泰国的海滨砂矿。美国在阿拉斯加的好消息海湾开采的铂砂矿占美国铂总产量的90%以上。[详细]
地外能源开采还只是设想,2030-2050年才能开发太空太阳能
人类从地外带回的物质屈指可数,苏联的月球计划3次任务共携返326克的月岩标本。美国阿波罗计划的多次任务中,也仅在在月球表面采集了2,415块标本,总计383千克。而月球之外的物质,美国的星尘曾经带回了维尔特二号彗星和它的彗发成分组成。但它于1999年2月9日由NASA发射升空,经过46亿公里(29亿英里)的旅行,直到2006年1月15日才成功将返回舱在地球着陆。目前人类尚未确定太空中存在哪些可利用的能源,除了太阳能,现在只有日本余杭机构(JAXA)与福井大学还在研究如何从太空收集太阳能,再将其输送会地球。据说这个200米高、2000米宽的镜子装置一次发回的太阳能相当于一个核反应堆的发电力,这个项目开始的时间也要等到2030年或2050年。[详细]
人类对深海的不了解与其说是因为海洋难以了解,不如说是不愿意付出了解的成本。而所谓的“深海探索难于太空探索,人类对海洋的了解不及对太空了解”的论调只不过一些科研机构好大喜功的吹嘘,深海探索的科研意义远不及经济价值和政治考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底一万米到底多恐怖?为何人类能达到太阳系边缘,深海仍是谜?
“奋斗者”号下潜10909米:我们为什么要做深海探索?
10000多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处,科学家最不希望看到的东西,出现了
海底一万米到底有多恐怖?冰冷的海水,黑暗的空间,110兆帕的水压
下潜到1万多米的海底,科学家发现了不该发现的东西,是什么?
藏在大海深处的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