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可不知道的心理学知识3:西方心理学深陷困境,病毒正是它自己
userphoto

2024.03.02 山东

关注

龙的传人当然会有龙心理

做服务解疑难助力众生
行大道祛害悖创新学科

传普通人听得懂的理论

教人人都学得会的技能

选素质高专业强的执业

做老百姓买得起的服务

助人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是龙心理研究推送的341篇原创文章

============================ 

【编者按】我们在2023年公开提出中国心理学——龙心理以后,许多人在不了解西方心理学的本质与中国心理学的实际的情况下,固守着“心理学源于西方”的错误认知,不分青红皂白就以教条式的“开放、包容、中西融合”为借口对我们区分中西心理学的做法产生了许多的疑问、误解甚至是批评。

经受了西方心理学一百多年熏陶的当代中国人有这样的反应,实属正常。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百年多前的中国落后中国人愚昧,看到西方的东西就以为都是先进的、科学的,看到中国的东西就觉得是愚昧落后的,从而错把西方灵魂学当成心理学是可以理解;一百年后的今天,眼见得西方心理学所到之处都是各种心理问题泛滥,中国人却仍然迷信西方灵魂学,错把灵魂学当心理学,那就是糊涂和无知!

当然,这也恰恰说明了当下让中国人了解西方心理学的真相有多么重要和迫切,表明了学过西方心理学的人特别是那些已经有了些许名气的人正成为中国心理学发展最大的阻力和绊脚石。

为此,我们自2024年2月27日开始开辟了《不可不知道的心理学知识》专栏,这里是第三篇。

本专栏的上一篇文章即《不可不知道的心理学知识2:所谓西方心理学,其实是灵魂学》中我们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被中国人翻译为“心理学”的,其实是西方人的“灵魂学”,并不是中国文化所说的“心理学”,这是由于翻译上的错误造成的误解。这是让中国人没有想到的。

另一个让中国人没想到的是,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相信从西方引进的“心理学”可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时候,西方国家却正在对他们自己的灵魂学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刻地反思。

20231215日,“龙心理研究”公众号发布了《英国人在反思: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心理问题?中国反思了吗?》(点击蓝色标题可以查看原文),介绍了英国人反思的主要内容,文章中说:

许多发达国家都面临着自我报告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增加的情况,特别是自从新冠疫情以来,越来越明显。但英国的数字令人震惊。2021-2022 年,约有450万英国人与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有接触,5年内增加了近 100 万人。在过去10年中,抗抑郁药物的使用量增幅最大的欧洲国家莫过于英国。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2023 年的一项调查发现,英格兰8-16岁青少年中,有1/5的人可能患有精神障碍,高于2017年的1/8;在17-19岁的青少年中,这一数字从1/10上升到1/4;2019-2023年间,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失业的人数增加了1/3;接受精神健康服务的年轻人数量增长了3.5倍以上。截至到2021-2022 年的五年内,患者就诊数量增长了44%,至少有 180 万人正在等待心理健康治疗。尽管人们对精神健康状况的认识不断提高,但躁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的结局却在恶化;他们比其他人群早死 15-20 年,这一差距在新冠肺炎爆发之前就已经扩大,又因新冠而加剧。自称患有精神障碍的人比例之高令人担忧;约 57% 的大学生自称有心理健康问题;2021-2022 年,3/4的有学龄孩子的家长寻求过孩子心理健康方面的帮助或建议。

请大家想一想,这样的数据是不是很眼熟?是不是与当下中国的情况非常相似?

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英国人会出现心理问题呢?

文章分析道:

英国人曾经被鼓励隐藏自己的情绪,现在他们被鼓励寻求帮助。人们不再将情绪隐藏起来是件好事,精神疾病的痛苦是真实存在的。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减少了某些疾病的污名化,并揭示了许多英国人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些都是心理学发展带来的好处。

但是,文章话锋一转,毫不掩饰直击要害:

“这种认知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尽管宣传活动的初衷是好的,但却导致一些人将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的正常反应与精神疾病混为一谈,混为一谈会导致人们寻求诊断和过度医疗问题,轻微状况的治疗需求与重度疾病患者的护理需求产生了竞争关系。”

“在调查中,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将悲伤和压力描述为精神疾病,重新定义了疾病的理解方式”,“大多数病症尚未具有客观的生物标志物”。现在,“人们倾向于将轻度的痛苦标记为一种疾病”,然而,事实上,“对轻度痛苦进行医疗治疗可能对患者无益”,“但过度诊断会对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造成了巨大伤害。”

另一方面,公司可能更愿意将压力称为一种疾病,而不愿承认工作恶劣环境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暗示,良好的管理是职场保持心理健康的最佳方法);英格兰最贫困人口中抑郁症的确诊率最高,但政府可能更愿意开抗抑郁药,而不是努力解决贫困问题。

用通俗易懂的话说就是:

只要贴上了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标签,家属不用承担责任,公司不用承担责任——是他自己有病嘛,当然不能怪我!

当然,当事人自己也不用承担责任——我有病嘛,当然不能怪我!

甚至政府都可以把解决办法引向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方向,比如鼓励用药,这可以有力地促进制药企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不是真正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于是乎,谁也不用承担责任,都不必自责也不必调整改变,似乎是皆大欢喜了;然而,由于解决方案从源头上就是错误的,所以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得到真正的解决,受益的,是整个心理服务业、治疗业经济链条上的人,而最终难受的,却还是当事人自己以及家属。

更直白地说就是:

按照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方法给一个人贴上“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标签,只是让心理服务和心理治疗在形式上看起来非常规范,让所有人可以理直气壮地逃避责任因而更愿意接受这一说法,但对于解决问题本身却是毫无益处!

从心理学的角度,心理成长是从学着承担责任开始的。

然而,西方灵魂学把问题心理化、把心理问题疾病化的贴标签的模式,却在不知不觉中诱导当事人及家属不必为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负责,把当事人成长的根基给彻底摧毁了;与此同时,西方灵魂学的理论和诊断标准又在不断暗示和导民众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出现什么样的心理问题、会有哪些症状、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比如怎样怎样就会导致抑郁症而抑郁症就会导致自杀、灾难过后就会患上PTSD、童年不幸福就得用一生来治愈童年等等,仿佛有他们所说的经历如果不出现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反倒不像正常人、是冷酷无情之人了。这自然诱发、催生出更多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

这是西方心理学的发展换来的不是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减少,反而是各种问题暴发的真正根源,也是西方灵魂学在助人方面最根本、最大的弊端!

正因为如此,所以,并不只是英国出现了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越来越多的现象,正像你所感觉到的中国也面临同样的现象一样,如今,全世界凡是西方灵魂学所到之处,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美国著名作家、记者伊森·沃特斯(Ethan Watters )在过去30年以来长期致力于精神医学和社会心理学方面的非虚构写作,他的著作曾入选美国"最佳自然科学"系列丛书。作为记者,沃特斯的写作生涯开始于调查并报道日托儿童虐待、撒旦教阴谋论以及其他都市神话,他也是第一位在美国国家级的刊物上曝光心理治疗师族群中所存在的故意暗示引导他们的病人陈述自己有“被恢复了”的早期童年创伤记忆的记者。沃特斯作者在《像我们(美国人)一样疯狂——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一书为我们展示了全球跨文化研究视角下的心理疾病的真相。本公众号发布的《美国学者揭露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的真相:病毒正是心理学自己!》对该书已经作过介绍,点击文章标题可查看原文。

沃特斯在《引言》中直言不讳地写道:

我们不安的察觉,美国对世界的影响可能导致了巨大的代价:这个世界本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日渐消弥。尽管我们对罪行供认不讳,但至今还没有来面对这些令人不安的影响。那遍地开花的金黄色拱门(麦当劳商标)不足以代表美国对其他文化的冲击;真正坏事的,是让人类的地理地貌不断扁平化。我们加入了一项'伟大’的运动:让全世界人对心灵的理解都变得更'美国化’了。

……

不过近年来有些现象很能说明问题,让这担忧愈加无可置疑。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全球心理疾病症状形式的改变。例如,过去20年里进食障碍病例在中国香港开始升高,并蔓延至中国大陆。创伤后应激障碍已然成为一个常见的诊断、'通用术语’,用来形容战争、灾害所带来的苦难。此外,还有一种'美国版’抑郁症目前正流行于世界各国。

如此的疾病大爆发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些病又是通过什么渠道传播的?

本书旨在提示病毒正是我们(指美国人)自己。

在详细介绍了中国香港的厌食症、斯里兰卡的PTSD、坦桑尼亚的精神分裂症、日本的抑郁症与美国相对应的疾病病症的不同,以及又是如何被美国的病症进行“改造”和“标准化”,从而彻底变成了美国式心理疾病病症以后,作者以“全球经济危机和心理疾病的未来”该书的结语标题,作者写道:

当一种民族文化在经历社会上广泛的焦虑和冲突时,就特别容易被新的有关心理或疯狂的信念乘虚而入。所以,难怪在香港主权从英国移交回中国的时期,西方形式的厌食症能够钻进香港年轻女性头脑的无意识层面。

作者生怕读者没看明白,又写道:如果这样说还不能让人看清其中的讽刺与荒谬,让我来解释得更清楚一点:

用西方最新的心理健康理论来减轻全球化进程所导致的心理压力是行不通的;因为它本身就是这个大麻烦的一部分。通过既破坏本土的疗愈信念又削弱来自当地文化的自我观念,我们正在快马加鞭地帮助这些令人更加迷茫的变化——这正是今天的世界上许多心理痛苦的最核心的问题。我们精神医疗上所做的,就相当于把自己的毯子送去给病痛的本地人,却忘了那些病原体正深藏在毯子的纤维之中。

作者分析道:

这些西方心理学观念对全世界的诱惑力不亚于快餐和说唱音乐,而我们正用无比的活力加速传播它们。是何动机让我们如此竭力说服全世界来用我们(美国人)的方式思考?这是有好几个答案,但其中最简单的就是:制药公司利润。这些资产动辄以亿计的超大集团在推广全球性的疾病诊断分类中十分有利可图,因为接下来它们就售卖声称可以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赚取巨额利润。

其它的原因相对更复杂……花了整整一代人的时间,我们自豪地推广心理疾病的生物化学观念:人们应该用看待躯体疾病同样的方式,临床地、科学地理解心理疾病。

西方的心理健康从业人员倾向于相信,其他文化中所谓心理异常只能勉强被称为"心理疾病",而整整844页的心理诊断手册(除了"特定文化相关的症状"这部分)里面描述的心理疾病才算是"货真价实"-﹣包括疾病的症状和预后,都是不受文化和信念变迁干扰的。并且,顺着他们的逻辑下去,如果这些病不受文化干扰,那么就一定在全人类都是一样的。由此,他们走遍天下悬壶济世,不过是勇敢地实践了他们所相信的科学知识。

然而,本书所记载的跨文化研究者以及文化人类学者却讲述了截然不同的故事。他们证明,心理疾病的体验与文化是不可割裂的……真正古怪的是我们自己对“疯狂”的假设和我们自己的“自我”。

沃特斯在《像我们(美国人)一样疯狂——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一书中说的这些可信吗?

只要注意一下你的微信和朋友圈,看看整天用自杀事件等散布关于心理疾病的各种可怕后果、宣传心理疾病有多么可怕的后果的都是哪些人或平台,相信你一定能够作出自己的判断。

如果用一句简单直白地话来概括沃特斯在全球范围内所作的关于心理疾病跨文化研究结论,那就是:

制造和传播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恰恰就是西方心理学本身,包括已经成为全球通用标准的美国精神医学协会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学术期刊、研究者、临床医生等从业人员!

这就是说,西方心理学,实际上是西方灵魂学,早已陷入困境,多个国家已经开始反思并开始了相关研究,赫然发现:制造和传播各种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正是西方心理学自己!

很自然地,所有通过西方心理学的发展而获益的人,不管名誉、地位上的获益者,还是经济上的获益者,都会出于保护自身既得利益的本能而想方设法阻碍揭露西方心理学真相,竭力捍卫西方心理学。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大肆宣传西方心理学的各种神奇的功效,试图尽可能地扩大影响力、扩大客户群体,从而提高他们的经济收益。因此,他们必然会成为阻碍中国心理学发展的主力军,成为阻碍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最大的绊脚石。

换句话说,那些功成名就的权威、大咖们,药企及其利益链条上的所有人,以及那些小有名气的心理咨询师们,势必会成为阻碍中国心理学发展的主力军和最大的绊脚石!

正因为如此,我们现在必须要顶住各种嘲讽、攻击甚至抹黑的压力,排除各种干扰,把西方心理学与中国心理学明确清晰地区分开来,正本清源,让西方心理学回归其灵魂学的本位,为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学扫清障碍。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真正带领民众认识到西方心理学的长处、问题或不足所在,才能真正做到汲取西方灵魂学的精华与长处而避其短处去其糟粕洋为中用,吸收中国文化的精华充分利用中国文化的优势而去其糟粕古为今用,用真正科学的中国心理学武装人们的头脑,切实减少各种与心理相关的问题及疾病的发生,提高人类的心理健康水平!

这才是真正有价值、有前途的心理学的中西融合之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神病越来越多的原因 从心理学来分析精神病的原因
福州台江心理:如果你面前有一个红色的按钮,按下去你的躁郁症就会消失,你按么?
哲学 文学和心理学 医学谁更能根治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治本而不是治标?
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心理咨询中的不等式
精神分析是心理学流派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