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心理学最新探索:朱建军老师提出新方法论——以亲证取代实证
userphoto

2024.03.18 山东

关注

这是龙心理研究推送的350篇原创文章

============================ 

前几天,微信公众号“心理学评介”发布了《评<以亲证取代实证:心理学新方法论探索>》一文,全文刊登了朱建军老师的文章《以亲证取代实证:心理学新方法论探索》

请注意:是“新方法论”,而不是“新方法”!

虽只是一字之差,定位层级高度却大不相同,专业人员都懂得。

创新认识论和方法论,这是构建中国心理学必可少的一步,而且是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一步!以笔者的孤陋寡闻,这是中国心理学领域第一次明确提出心理学研究的新方法论,不论其实际功效如何,单就其能够完全跳出西方心理学传统的研究思路,独立思考、大胆探索、自主创新地提出中国心理学研究的新方法论这一点,就足以成为中国心理学人开始走上独立自主的心理学发展道路的标志,其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

朱建军老师的这篇文章有点儿长,又是基础理论,所以一般人很少能用心地读完。我们只挑浅显易懂的重点内容,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朱建军老师提出的亲证法要点都是啥。

朱建军老师一上来就开宗明义:

心理学今天发展的形势,正处在一个关键时刻:诸多迹象越来越清楚地表明,心理学需要一个大的改变,一个基本科学范式的改变甚至革命。过去的主流,实证主义基础上的心理学,或称科学主义心理学,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不足。而新心理学科学范式正在一天天越来越鲜明的显现。心理学将会从这次改变或革命中获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而且将带动其他科学的发展,并把影响扩展到人类生活的其他领域。

朱建军老师指出,“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发现,实证主义方法论严重限制了心理学的研究,实证主义心理学主要是'方法中心’而非'问题中心’,只研究适合数量化方法的问题,而不研究许多不适应这些方法但是对人类生活更加主要的问题。”

朱建军老师认为,“当人们缺少新的工具时,不论你指出旧的工具多么不适用,人们也只好依旧使用旧工具”,这才是实证主义心理学的霸权地位至今未被推翻最重要的原因。因此,朱建军老师“不再过多重复对实证主义心理学方法论的批评,也不反复重申新方法论的特点和基本思想,而是致力于从基本原则出发,探讨新方法论指导下的具体心理科学方法论的原则,以及我们可以创造什么样的新的方法”,而是直接提出了以“亲证原则”取代“实证原则”的新思路,并进行了详细阐述。

朱建军老师认为:实证主义“心理学”不是心理学。主流的心理学遵守了实证主义原则,因此它们实际上研究的并非心理。朱老师举了两个例子:冯特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提出了“实证方法只能用于研究感觉、知觉等低级心理现象,而不能用于研究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过程”的观点;而华生为了符合实证主义的要求,更明确放弃对意识活动等主观心理活动的研究,只研究行为,“使心理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更接近自然科学”。

当然了,前面我们已经讲到,其实不管是冯特也好,还是华生也好,还是西方任何一位被称为“心理学家”的大师也好,其实他们研究的都不是心理学,而是灵魂学,并且主要是灵魂现象学,只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荣格的心理分析才算得上是与心理学接近。

由此,朱建军老师指出:“真正的心理活动都是主观的,因此,要研究真正的心理活动,必定不能采用实证主义立场。”

朱老师分析道,“如果我们的思维更开放一点,就会知道实际上科学并非只能是实证主义的,科学也可以扩大自己的范围,修改自己的方法论,以使自己有能力应对心理学研究的需要”。“过去的自然科学,是由外感官获得的资料为基础,以逻辑思维为工具建构一个理论或模型,用这个理论或模型预测物质活动的未来。所谓理论或模型归根结底是一个模拟的世界。现在我们要研究新的对象,需要研究新的科学方法论,可以放弃现有的方法论,但是不能放弃科学的基本特质。”

朱建军老师认为,“具体到现在的情况则是:我们需要建立一种适合对主观经验进行研究的新科学方法论”。于是,朱建军老师提出了构建“亲证的新心理学”的三条基本原则:

1. 从经验出发,以经验为基础;

2. 使用理性对经验进行建构;

3. 目标是获得有真实解释预测和指导力的模型。

朱建军老师认为,只要坚持以上三条原则,“我们所做的就是科学”,并强调,“不同于实证主义科学以客观经验为基础,新心理学的方法论是以主观经验为基础”。

朱建军老师把心理学划分为两类:“以行为为基础的心理学,或可称为实证心理学;以主观体验为基础的心理学,或可称为亲证心理学”。

朱建军老师补充道:'亲证’这个术语,'亲’代表观察主体是从直接体验中获得经验,而不是间接地获得经验,'证’代表凭借这些经验可以获得有一定可靠性的知识。”

在朱建军老师看来,“实证”与“亲证”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有共同点。例如实证主义坚持“一切科学知识都必须建立在经验证实的基础上”“经验证实原则”,而这个原则也同样是亲证的原则。

当然,“实证”与“亲证”有区别也是必然的。朱建军老师指出:亲证中所用的经验是直接的主观的经验,而过去的实证主义则是依靠间接的经验,或者说,依靠人表达自己经验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

另外,亲证和西方宗教的态度也是不同的:西方宗教是独断的,关于上帝的知识是不需要证明的,而亲证的原则是一切的知识都应受到验证。

因为在实证主义看来,主观经验是没办法验证的。那么,问题来了:主观经验如何验证呢?

朱建军老师给出了具体、明确的验证方法:我们让不同的人分别观察自己的主观经验取代大家共同观察某个客观事物,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分别内省取代外部观察。如果在同样的条件下,人们通过内省可以观察到自己内部发生的同样的事件,我们也可以获得公共性的知识。

不过,亲证法并不完美。朱建军老师坦言,“亲证心理科学的验证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困难。那就是亲证更难于被证伪”,“难于证伪,是亲证心理科学的一个要害。”

对于这个问题,朱建军老师也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文章中,朱建军老师还在基本方法论原则、对心理现象的一些必要的基本假设、以及人类共有的逻辑基础上,对心理科学的任务以及心理科学方法论的一些具体原则进行了分析研究;接着又讨论了直接经验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有关信任的实用方法论原则、直接经验的符号化“言说”、心理世界和真理的非唯一性、判断直接经验有无的标准、论“书呆子的心理世界”、表达和言说的评估标准、亲证心理科学也是“语言学”、对心理学的评估标准、论建构的原则、直接经验的个人性等话题。

朱建军老师最后说:“(以上这些)只是一些最初步的思考,我希望得到有识者的质疑、指点和进一步思考,以把亲证心理科学的任务、原则和方法论问题更加明确。

朱建军老师提出的这一新方法论,为当下正在进行的中国心理学的探索和构建打开了一个新视角,为构建者们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新工具,更让中国心理学的构建者们感受到了强大的支持,对中国心理学的未来增强了信心,极大地提升了大家的自信,振奋了大家的热情,必将对中国心理学的建设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证主义的衰落与理论心理学的复兴
五、解释学与西方心理学的发展
你原来以为的科学并不科学
读书笔记 | 这才是心理学
内证:对西方心理学思辨与实证研究方法的双重超越
心理学博士朱建军谈心理辅导与咨询 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