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误读的古籍经典系列之“中庸之道”原来真的是宝

      《易经》中说:“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意思是说,《易经》所讲的六爻八卦的运动变化,不过就是关于三个极的大道。大道,就是“大道至简”里的那个“大道”,意思是最高境界的“道”;而道,就是孔子的中庸之道,又叫“君子之道”,有时也直接称作“道”,也是《道德经》里“道可道非常道”的那个“道”。而三极,就是孔子的过、不及、中所对应的三个极端。

      或许你会奇怪甚至是惊讶:过与不及对应两个极端还可以理解,中怎么会是一极呢?

      是的,这正是我要强调的,因为过去,甚至可以说是近二千多年来,我们的前辈们对于“中”、“中庸”的解释是偏离了其本意的。这就是说,过去对它们的解释并不是孔子当初所指,过去我们所理解的“孔子思想”并非孔子真正所要表达的思想。由于考证过程相当复杂,是我历经二十多年的潜心研究才得出的结论,所以没有办法在这里一一列出相关证据,这里我只说结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关注。结论如下:

      中,本意是指旋转中的陀螺,“中”字的古体写法就是一个平稳运转中的陀螺的象形;其实古体“中”字上下还有1到3条曲线,有朝左的,有朝右的,那是表示陀螺的转向不同,还有的上面的曲线和下面的曲线指向相反,那是表示陀螺的旋转方向从上往下看和从下往上看是反着的。(观点引自骨刻文研究专家丁在献专著)

小时候我们曾经玩过的自制陀螺


      庸,本意是指乐器,在西周是指悬鼓、玉磬、和钟、笙四种乐器的全称;这四种乐器都是分别由若干个乐器组成的组合乐器,例如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乙侯墓编钟就多达六十五个之多,因此,这四种乐器的总数可能多达上百甚至几百件。但这还不是全部。因为这四种乐器只有当时的周天子和世世代代享受天子待遇的鲁国国君可以使用,是最高规格的乐器,因此,实际上天子乐团所使用的乐器远不止这些,还要加上所有一般的乐器。

      大概现代人对这个仍然没有具体实在的概念,就让我们从人数人来体会一下吧:根据《周礼》记载,即使不把舞蹈人员计算在内,天子乐团的人数也多达一千三百多人!要知道,现代交响乐团的人数也不过六七十人,想想看,这是一支多么庞大的乐队!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乐团里还有二百名盲人、半盲人。再想想看,指挥要怎么做才能让那些盲人也完全融入到需要彼此密切配合的演出当中呢?然而,这还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因为庸器是只有天子和鲁国国君使用的最高规格的乐器,所以它从一开始就与最高权力密切联系在一起;逐渐得,庸,就成了最高权力的象征,可以指代天子、帝王、圣人、天等,慢慢地,又可以指代诸侯、国君,再后来,就被引申为最高的、最好的、至高无上的,或者最高境界。

       我们突然惊讶地发现:如此说来,我们平时经常提到的“平庸”的本意就不是“无能”,而是“与天子、帝王平起平坐”!“庸”字的本意与我们的理解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是谁欺骗了我们这么多年?!不过,“平庸”并不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重点,所以,这个话题暂且不提,我们今天要说的是“中庸”。

      我们知道,旋转中的陀螺有各种各样的姿态,有象钉在那里一样看似不动的,有绕着圈移动的,有晃晃悠悠的,而除了第一种之外,每一个陀螺又有着自己的具体姿态。这就是说,旋转的陀螺其实处于不同的平衡状态,而其中一定有那么一个接近我们能想到的最高境界,就是第一种象钉在某个点明明在旋转却看似不动的那种。联系前面讲到的“中”和“庸”的本意,我们很自然地就可以理解,陀螺旋转的最高境界就是动又似不动的状态,这与量子理论中“薛定谔的猫”既活着同时又死着的状态何其一致!这不正是动静、生死、有无的统一吗?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中庸,是一种认识论,它认为象陀螺一样达到最高境界即象中一样的状态就是庸;同时,它又是一种方法论,它认为只有象指挥天子乐团演奏庸器那样去做,才能达到最高境界的“中”。

      在模糊的意识层面,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多少有些理解了,然而至于具体是如何操作,还真的不是能够用语言或文字来表达清楚的,正应了那句俗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有人可能会问:这到底是什么方法呢?俗话说:“教的曲子唱不得。”意思是如果不是自己真正从内心里理解了、领会了,就唱不出本来的韵味来。孔子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思是说,孔子早就发现语言文字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只要写下来,就会发现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并没有完全表达清楚,只要说了,就会发现自己想说的意思还没有完全说出来;然而假如你试图去补充一下试图说清楚,就会发现越说越不清楚,这就是另一句俗话所说的“越描越黑。”所以,不要指望谁能给你一个你心中的具体答案,你需要自己慢慢去领会,去悟。

      本文开篇就提到,孔子的中庸、《易经》、《道德经》本质上讲的是同一个道,都是三极之道。所以,改变过去把它们分割成儒家、道家各自孤立地去认识的传统做法,把它们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看,我们就会得到一个大概的思路。

高行之中庸模型图


      《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了前面的认识基础,我们就很容易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道是把世间万事万物当作一个个体来认识的,这就是道生一;而当我们把某事物看作一个个体来看的时候,就有了两极,如上下、里外、左右、阴阳……,这就是一生二;而一旦我们把个体分成了两极,那么第三者“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就是二生三;正是因为有了这个三的出现,世间才逐渐有了万事万物,这就是三生万物;世间万事万物都可以分成这么三个极,也正是因为人们有了对这三个极的认识,才有了世间的万事万物。

      请大家注意:这个“三”是无法独立存在的,它只有在二的基础之上才会有。李白有一首诗生动地展现了这个美妙的过程:“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一个人在花间饮酒,这是本是“一”,然而孤独的诗人却不自觉地扩大视野把自己纳入一个更大的整体之中,于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新的“一”出现了,而在这个“一”中,就生出了两个元素:诗人和月亮,这就是“二”;然而,“二”的出现却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第三者——影子。这个第三者是不可能脱离二而独立存在的,有二才有三,二没了三也就没了。于是,对于三极的认识和划分,就有了一个很好的检验标准:假如“三”可以脱离“一”和“二”而独立存在,那么,这个“三”就是错误的。

      也许有朋友要问:知道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处呢?用处可大了!奥妙全在这里!既然万事万物都存在三极,那么,如果找到了其中任意两极,就一定可以找出第三极。这就是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也是永远不变的公理——笔者以为,称其为“定理”不足以表达它的天然性和必然性。这就是说,中庸并不是教导人们不走极端走中间,也不是教导人们按部就班、规规矩矩,更不是教导人们随大流,而是教导人们积极进取,充分利用三极的道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是包括孔子思想、《易经》、《道德经》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只是很遗憾,二千多年来这一精髓思想却被误读了,为错误解读背了黑锅,被当成了糟粕。现在,是时候揭开真相了,因为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它!

      亲爱的朋友,你听懂了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庸”的本意:中庸之道是如何被曲解的
走进儒学世界—庸器之乐的中和精神(4)
喜马拉雅
中庸全文翻译
易传·系辞传下·第三章
第十六章|《中庸》没有那么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