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请放过孩子

对一个孩子最残忍的事莫过于把他送到一所富家子弟的学校中去。一个意识到贫穷的孩子由于虚荣而感到痛苦,是成人所不能想象的。

——奥威尔《1984》

奥威尔所说的这种最残忍的事,被湖南卫视精心设计成一个热播的真人秀节目,叫《变形计》。

还是几年前,我偶然在电视上看了几期《变形计》,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时五味杂陈的心情。心疼节目中的农村孩子,厌恶那些城里小混混的嘴脸,对节目为了追求收视率没有底线的各种做法尤其感到愤怒和痛心。看这个节目,对我真是巨大的折磨。

这档节目从2006年开播,取得相当高的收视率,但也争议不断,几度停播。本以为它早已进入垃圾堆,但最近听说,它又在芒果TV网复播了。没有在卫视播出,可能是出于对公众意见的尊重或妥协;但它最终还是在网络上复活,展现出的坚韧令人生畏。

《变形计》安排一个城市孩子和一个偏远山区的农村孩子短期交换人生,构思是颇为新奇的。节目选取的城里孩子来自较富裕的家庭,基本都顽劣成性,没有教养,而农村孩子家庭十分贫困,但都品学兼优。

这从根子上就是一个不平衡不公平的安排。而节目的拍摄与剪辑又进一步突出了这种不平衡,强化了不公平。

城市人和农村人日益成为两条平行线,对彼此的生活充满陌生和好奇。二者生活水平、生活方式以及生活观念的巨大差异,也导致了互换人生的结构性冲突,而这正是节目效果所必需的。这个冲突对那个城市小混混来说,不失为一种救赎;对那个农村孩子,却是潜在而严重的心灵破坏。

参加这个节目,城市小混混什么都不会失去,他的心本来就是空虚迷惘失衡的,本来就是父母的麻烦父母的一块心病,让他去体验一下农村生活吃点苦,只能有益无害。如果按公平对等的原则,应该让城市小混混和农村小混混互换生活。农村并非没有小混混,而且未必比城市少。但节目组却选择了那些农村中的好孩子,他们都是各自家庭的支撑和希望。这种安排是不道德的。

城市家庭会给这些农村孩子买几件衣服,几双鞋,或者一点纸与笔。这些农村孩子心存感激,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将为此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他们切实体会到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贫穷,并认识到这种差距是多么难以逾越。他们家挣点钱是那么难,却看到城里孩子是那么不珍惜。这些都将对农村孩子本来淳朴的心灵造成持续性的冲击,最终很可能让他们的心扭曲变形。

变形计,非变形记,一字之差,失之千里。从内容上看,节目确实是设计、计谋,而不是记录。如果话说的重一点,就是一群电视人跑到偏远山区,用一点小恩小惠,将那些懵懂的农村孩子和他们的家庭,他们的苦难,骗到公共广场供大众消费。

节目曾经的制片人谢涤葵在文章《变形计——一份来自远山深处的力量》里写到:“各种追名逐利的思潮让社会需要重建道德良知,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五谷不分、好逸恶劳、精神萎靡让家长们头痛不已,《变形计》是我们在偏远山区挖到的一剂良药,专门治疗让很多家长失去信心的城市独生子女病。”

谢涤葵对《变形计》的初衷毫无掩饰,并为此甚是得意。可以看出,节目从一开始就是为城市失教家庭服务的,为了给他们治“病”,不惜以农村孩子的宝贵心灵为代价。由于偏远山区的权利意识和观念没有和全社会同步,这些农村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根本不知道在发生什么会有什么后果,才使得对他们的消费无所顾忌。

还是谢涤葵说的,各种追名逐利的思潮让社会需要重建道德良知。为了收视率为了商业性娱乐而以农村孩子为道具,是这些电视人自己要重建道德良知,要敬畏职业边界。

不过,无论有没有变形记,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都是中国的一个客观现实。在农村中,比那些患上所谓“城市独生子女病”的家庭更需要帮助的比比皆是。他们没有话语权,特别是缺乏公共话语能力,他们看起来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但他们所面临的真正问题,他们的真正诉求,却往往处于公众注意力的盲区。

比如,他们需要的是持续的温暖存在,而不是潮来潮去的爱心洗劫;他们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平视,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和廉价的怜悯;他们需要的是改变自身命运的希望和通道,而不是固定在土地和贫穷上供富人以爱心为名的消遣。

对这些,有多少人认真思考过,或在意呢?

农民问题在中国至为关键,原因很简单——人数太多。我的感觉是,有强烈获得感的农民正在死去。一门心思挣钱对权益无感的农民正在老去。被剥夺感将在新一代农民中蔓延。数千万留守儿童长大以后,他们秉持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将在很大程度上塑造着未来的中国。未来城市问题中将有相当部分是农村问题的延伸和辐射。

这些问题今天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它们在将来的某一天浮出水面时,一定会造成让社会大吃一惊的冲击。

《变形计》所展现出的城乡差距和不平等,正是各种问题产生的根源。只要《变形计》这种节目还存在,只要它还能在中国找到那么偏远落后的山区,找到那么贫穷家庭的孩子,还能以一点小恩小惠忽悠他们参加节目,中国的发展就是残缺的。

坐在消费农村话题盛宴席上的,远不止《变形计》一家。他们基本都打着爱和公益的名义,但其目的大都不单纯。

一些有钱有闲的城里人对农村人“献爱心”,或者是心血来潮,为打发空虚的时光,或者要塑造自己的形象。他们想象或者希望中的农村,恨不得饿殍遍地,农民都淳朴简单,最好还有些愚昧,等待着他们像大善人一样降临。他们怀着不加掩饰的浅薄的优越感,抒发着他们虚伪的同情,但他们内心深处真正希望的却是城乡差距能永远固化下来。在他们“爱心”的背后,藏着近乎残忍的自私和自以为是。

多少伤害,以爱为名!但,请放过孩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贺雪峰:农民进城与资源下乡的错位
城乡孩子素质孰高孰低
城乡二元结构亟待改变
教育资源不均农民用腿投票 咬牙进城“陪读”
王小敏:请别再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城乡差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