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晋帝国风云录(二):江东动乱

齐万年之乱始于296年夏季,如果周处有独断军机的权力,这次民变在297年正月就该结束了。由于司马肜、夏侯骏作祟,齐万年不但成功地躲过了这一劫,在周处战死之后又在关中地区转战了两年多,直到西晋朝廷于299年派出中央军精锐参战,他才被彻底击败。

一场本该短时间内就被平定的民变持续了三年多,司马肜难辞其咎,但是朝廷并没有追究,反而把他调回京城加以重用,并把河间王司马颙派到关中,来接替他的职务。

平定关中民变的第二年(300),赵王司马伦在京城发动政变,篡权夺位,诛杀贾南风及其党羽(司马伦政变过程参见“权力的游戏”)。

京城发生变故的风声传到益州,风云再起。益州长官是贾南风的姻亲,按照政治游戏的规则,显然属于被清洗的对象。经过短暂的衡量,他萌生了割据巴蜀地区的野心。齐万年之乱期间,一部分氐人为了躲避战祸,从关中流入到了益州,为了壮大声势,他与氐人流民积极联络,想把他们收为己用,可是随着氐人势力的壮大,他又百般懊悔,唯恐遭到驱狼迎虎之祸,密谋铲除氐人,结果因计划不周而被氐人逆袭,益州也由此渐渐变成了氐人的地盘(氐人后来建立的这个政权就是十六国当中的成汉帝国)。

八王之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91年的3月到6月,直接参与动乱的只有两个王;第二阶段从299年持续到306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余下的六个王纷纷登场,中央权力多次易主,这样的一个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是可想而知的。因此,益州动乱一起,朝廷在当地设立的行政体系迅速土崩瓦解,氐人不但成功地占据了益州,就连梁州也渐渐地变成了他们的地盘;平民为了躲避战祸,纷纷大规模外迁,流向东部的荆州。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张昌顺势而起,又掀起了一股巨浪。

张昌出身蛮族,不是汉人,受过教育,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曾经在荆州下辖的一个小县城里当过县吏。我们常常把官和吏连起来说,其实官和吏是不一样的。通俗地说,官是朝廷任命的,有正式的编制,而吏是官自主招聘的临时工作人员,没有正式的编制。

张昌对日常工作并不上心,热衷于谈论国家大事和兵法战策,同事都把他当成有妄想症的精神疾病患者,不喜欢和他来往。有一天,他忽然失踪了,同事都没有把这当一回事,他不辞而别,大家反而落得耳根清净,不用整天听他说那些有一搭没一搭的东西。再说,这时候大量的移民正从巴蜀地区涌来,地方官三申五令要做好维稳工作,大家平日里都忙得不可开交,忙着清查户口,登记名册,谁也没有闲心过问神经兮兮的失踪者的下落。

时间一晃,过去了半年多,巴蜀的局势依然不太平,氐人闹得越来越凶。为了平息动乱,朝廷颁布诏书,命令荆州长官就地征调民兵,开赴巴蜀平乱。

打仗是九死一生的事,谁愿意上战场拼命呢?民兵虽然被征调到了,但是大家就是不启程,都在拖延时间,要不就是虽然启程了,但是都在路上磨蹭。朝廷大为光火,严令地方官督促民兵火速赶往前线,并下达最后通牒:如果民兵在哪个地方停留的时间超过五天,该地的长官就得被革职。诏令一下,荆州官场鸡飞狗跳,大小官员不敢再有片刻耽搁,纷纷亲自出面督促。他们的督促很有效果,民兵确实离开了,不过不是开赴巴蜀,而是纷纷逃离军营,落草为寇。

这时候,失踪半年的张昌出现了,他派人散布流言,声称根据天象显示,改朝换代的时刻已经来临,新的帝王将诞生于南方,号召落草为寇的民兵和涌入荆州的巴蜀流民顺天应人,消灭暴政,个把月的时间里就聚集起了一支三万多人的军队。这些士兵都佩戴红帽子,把马尾巴做成胡须的形状挂在下巴上,看起来颇为吓人,其中有些通晓武艺的人能够挑刀走戟。所谓挑刀,就是舞双刀的时候把刀抛起一两丈高,然后接住;所谓走戟,就是在挥舞大戟到兴头上的时候,突然把戟插入地面,然后从戟柄上跳过去。至于这种功夫在实战当中的威力如何,那就不知道了。

失踪这半年里,张昌去做什么了呢?他很有眼光,早在巴蜀发生动乱初期,就预料到与巴蜀近在咫尺的荆州必遭池鱼之殃,到时候就可以趁乱大展拳脚,忽然消失的这半年里,他一直都在四处奔走,为未来的大计做准备。时机来临之后,他的势力发展得很快,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触手就蔓延到了除巴蜀之外的南方大部分地区——只是蔓延,而不是占据。也就是说,他擅长的只是破,而不是立,他领导的军队实际上与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流寇并没有什么分别。

虽然此时的西晋朝廷已经被枪来剑往的八王打得摇摇欲坠,但是在消灭张昌的问题上还是做出了正确的决策,这也是风雨飘摇的朝廷所做的为数不多的正确决策之一,那就是派遣六十七岁的老将刘弘南下,出镇荆州。

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刘弘在后世的知名度一直不大,事实上,在那个烽火连城的乱世,他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一个人物。只需要说三个方面,即才能、为人以及识人,我们就能对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想必记得与孙吴名将陆抗惺惺相惜的西晋名将羊祜。羊祜在世的时候对刘弘颇为器重,曾经对他说,你以后的成就不会在我之下。刘弘的才能由此可见一斑。

再说为人:治理荆州期间,刘弘有一天晚上巡夜,无意间听到一个打更的老兵长吁短叹,经过一番交谈,得知这个老兵年过六十,又体弱多病。巡视结束之后,他把军需官叫来一顿责骂,事后又托人把自己的棉衣转交给那个打更老兵。

最后是识人:叱咤风云的陶侃,就是在他的推荐下走上军旅生涯的。

陶侃属于典型的大器晚成,一个颇有神通的相士曾经看过他的手相,说他的左手中指上有一道竖纹,将来可以位至公侯。后来,陶侃确实成了东晋帝国的中流砥柱,但是他的前半生极其坎坷,混迹宦海多年而沉沦下僚,受尽歧视和白眼,并没有什么大作为,直到43岁这一年,刘弘来到荆州之后,他的命运才出现转机。

随着刘弘的到来,南方局势迅速逆转,被刘弘任命为前锋的陶侃猛攻力克,刚走上战场就表现出了百战老将才具备的沉稳和锋利,张昌被打得毫无喘息之机,于304年兵败被杀,传首京城。

动乱没有因为张昌的死亡而结束,余波依然在撩动着帝国脆弱的神经,张昌的残部并没有被彻底剿灭,一部分流寇继续在扬州一带转战流徙。

张昌之乱这股大风潮里,引出了三个风云人物,除了陶侃,还有陈敏和周玘(qi)。

陈敏原先只是一个小小的京官,司马伦篡位之后,司马囧号召列王入京讨逆,北方战争不断,为了解决军粮供应不足的问题,朝廷派遣他南下扬州,负责将南方的粮食运送到北方。他在财政系统供职,与军事部门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日常工作就是清点钱粮簿册。如果不是因为战乱,他这一生都可能默默无闻,可是随着张昌残部的到来,命运之神的手指扭转了他的人生轨迹。扬州大乱之际,他主动请缨,请求承担平乱事务,率领着不到敌军十分之一的兵力,居然能够屡战屡胜,最终在周玘(qi)的配合下彻底消灭了张昌的残部。

那么,周玘又是什么人呢?他就是几年前在关中被司马肜、夏侯骏害死的周处的儿子。

江东原先是孙吴的势力范围,而周家则是孙吴帝国的强宗大族。孙吴灭亡之后,江东本土的门阀势力并没有遭到削弱,对西晋朝廷也谈不上有什么向心力(江东门阀的演变请参看“权力的游戏”),其中有些世代研习学问,这是文化大宗;有些世代豢养私兵,这是武力大宗。周家属于后者,并且是江东武力大宗当中数一数二的门阀。

在剿灭张昌残部的过程中,周玘与陈敏有过短暂的合作,但是彼此所属的立场是不同的。陈敏背后是西晋朝廷,周玘背后是江东门阀;陈敏维护的是朝廷的利益,周玘维护的是江东门阀的利益。换而言之,周玘此次起兵,很大程度上是江东门阀的集体自发行为,目的是维持江东的稳定,使之免收战乱的冲击,与朝廷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剿灭张昌残部之后,周玘率军回到故乡,又恢复了从前深居简出的生活。他的性格内敛,沉稳刚毅,不喜欢在社交场合抛头露面,与其父周处颇为相似,不同点在于周处常常在闲暇之余埋头研读经典,而周玘并没有这种雅兴。

304年夏末的一天,也就是张昌残部被剿灭之后不久,朝廷的使者来到了周玘的府邸,代表朝廷授予他封赏,以示对他平乱之功的嘉奖。出于礼节,周玘客气地接待了风尘仆仆的使者,但同时也很肯定地表示自己绝不会接受朝廷的赏赐。

此时正当江南的梅雨季节,目送使者的身影消失在朦胧烟雨里,远去的马蹄声在周玘心中激起了一串串波澜。他的父亲周处是被朝廷害死的,这笔不共戴天的仇恨他一直没有忘记,不过这只是他拒绝接受封赏的原因之一;更为重要的是,他是江东门阀的头面,自从孙吴灭亡,江东门阀一直受到当权者的压制和歧视,大家向来对朝廷比较冷漠,甚至怀有敌意,此次剿灭张昌残部虽说是由他领头,但是这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如果接受封赏,这就等于夺人之功,也必然会结怨于乡里。

与心情复杂的周玘相比,陈敏就没有那么多的顾虑,愉快地接受了朝廷的封赏。他出身寒门,能从财政部门的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一跃成为军政要人,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委实不易,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他努力争取到的,他没有不接受的理由,他的老父亲也对有出息的儿子颇为自豪。可是没有过多久,老人家忽然发现儿子终日眉头紧锁,细究之下才发现他居然有割据江东的意图。

老人家的价值观很传统,在他看来,既然身为朝廷官员,就应该为朝廷鞠躬尽瘁,所以他怒骂不肖子,“如果我们家将来被灭门,必然是因为你!”陈敏对此不以为意,在他看来,老一代人抱残守缺,观念太陈旧,时代已经变了,忠义那一套陈腔滥调早就该被扔进垃圾堆,趁着局势混乱成就一方基业才是英雄所为。

几个月之后,陈敏的父亲去世,按照古老的礼制,在朝为官的人,如果父母其实,应该自动解职,回乡守孝。如果依照礼制,陈敏割据江东的大计无疑会受到延宕,可是这时候转机再一次出现了。

此时的北方,八王之乱已经进行到最后的阶段,晋惠帝司马衷被河间王司马颙裹挟到了长安,东海王司马越正在想方设法拉拢各派势力组建盟军,准备西征长安,讨伐司马颙。

司马越的大本营在徐州,徐州南部就是陈敏所在的扬州。为了壮大声势,司马越给陈敏写了一封信,盛赞他所向无敌的军事才能和平定流寇的战功,邀请他共同进击司马颙,并且在书信的末尾急切地说,如果将军愿意鼎力相助,需要多少军用物资尽管开口。

忠孝不能两全有时候是迫不得已,有时候是恋权的挡箭牌。305年夏末,陈敏率军北上,表面上的目的是协助司马越讨伐逆贼司马颙,实际上则是为了趁机近距离地观察一下北方的局势。上一次他从北方南下,是301年的事,前前后后算起来,他已经有差不多四个年头没有来过北方了。短短四年里,北方发生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剧变,到处都是灾民、死尸、荒芜的田园、残破的城池、流寇、强盗、瘟疫......

在讨伐司马颙的过程中,司马越起初打得还算顺利,但是在305年的秋季,由他统率的盟军内部发生了一次分裂事件,他的军队在中原地区打了一次败仗;司马颙虽然暂时获胜,但是也无力发动大规模反扑,双方因此僵持不下;再加上胡人的崛起,局势更加扑朔迷离。

或许,是认为北方的局势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有什么变化,混乱的朝廷暂时无力经略江东,所以,司马越战败之后,陈敏率军南返,打算趁机割据江东,脱离西晋朝廷。

陈敏在南方官场当中供职多年,对江东的风土人情和政治特点有清楚的认识——在剿灭张昌残部的时候,江东门阀已经展示了强盛的武力,如果想在江东立足,必须得到这些门阀大族的支持,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可是怎么才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呢?

陈敏的命运奇好,他需要什么,命运就赐给他什么。然而,这也是命运对他的最后一次青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晋帝国风云录(三):东晋门阀政治的开始
激荡四百年修订版(28)山河破碎(附音频)
五胡乱华:王与马共天下是如何做到的
两晋之陈敏之乱(十八)
姜维曾试图恢复蜀汉,那么东吴灭亡后,有人想复国吗?
一片污浊中,难得的良将│630西晋时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