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效课堂中的学习小组建设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学习)于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它的产生除了美国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之外,主要是出于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小组合作学习是课改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学校改革课堂教学推行高效课堂,也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应用研究。目前进行的生本教育更是倡导正确认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作为生本教育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生本课堂的一个明显特征。
一、小组的组建
1、小组建立
各合作学习小组构建要求“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
截面。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基本保证合作学习小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呢?
原则一:主要依据学习成绩,初建学习小组,在学生相互并不了解的基础上,依据成绩采取一条龙的形式分组,每组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B层-C层。示例如下:
……依此类推
原则二:每组人数以6-8人为宜,一般为:AA-BB-CC。每个班级一般分为6个学习小组。示例如下:
一组                           二组
原则三:除成绩外班主任老师还要考虑男女生的搭配以及学生的特长和性格等,实现“把教学相长延伸到整个课堂,让差异资源衍生出万千学长”。示例如下:
实施中首先要从全班挑选出6名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每组的组长;然后按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分别选择编排每组的记分员(1人)与组员(4人),并从组长到组员依次编号;最后由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组际之间的综合水平基本平衡。要特别注意为班上的特差生、“调皮王”找到一个理想的位置。组建好学习小组,并不等于学生就能合作、就会合作了。要使合作学习小组能够正常运行,合作富有成效,则必须做好以下三件事:
(1)选一名得力的组长。组长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组之魂。实践告诉我们,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至关重要。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具备这些能力的学生,而且应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这是培养学生领导才能的一个起点。教师要定期集中培训小组长,培训时除了了解反馈信息、专门指导外,还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以利于使他们领导的小组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
中学         班
第      学 习 小 组
学习小组名称:
学习小组目标:
学习小组口号:
学习小组组长:
学习小组组员:
互帮互学:
1       拉手
2       拉手
3       拉手
(2)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让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磋商,为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事实证明,只要教师相信学生,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学生的潜能和智慧必定能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看看学生给自己小组起的名称:光荣、必胜、无敌、勤奋、日进、翱翔、合力、雄鹰,这是何等的信心,何等的意志,何等的气魂! 示例如右表:
(3)编一个相应的代号。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好小组之后,有必要按照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进行编号。全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代码,并且每组学业水平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代码相同。这样既便于组长分工──小组内成员按一定的序号发言、交流、讨论,或者按一定的方式合作;又便于教师抽查──指定同一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给予及时评价,使个人承担一定的小组责任,促使小组成员将焦点集中到互教互助上来,减少或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发生。
2、组长培训
小组长要求具备的素质是:
(1)会组织。组织小组成员制定小组学习计划、奋斗目标、小组学习奖励条例、小组活动章程等;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讨论制定小组相关职责,要定期组织小组成员会议,总结分析本小组学习等情况,讨论提出改进办法,并提请老师对本小组工作作指导;小组长要组织小组学期或阶段工作总结(包括学习态度、作业情况、成绩考核情况、建议、打算等),上报给教师;
(2)会协调。组长要学会做好组员的思想工作。小组长要协调组内成员之间的关系,求大同,存小异,要充分发挥本组成员的特长与聪明才智,调动积极性,形成小组合力;发挥小组长在教师与小组成员之间的桥梁作用,沟通、协调师生关系;协调并处理好本组成员与其它小组成员的矛盾纠纷,学会借助外部资源(如导师、其他小组长、班级干部),主动与其他小组长一道控制矛盾的激化,化“干戈”为“玉帛”;主动处理好各小组长之间的关系,积极组织参与同本班其它小组之间的和谐竞争,掀起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3)能示范。组长与每一个组员之间是平等互助的伙伴关系,小组内的各项制度,小组长首先要遵守。小组内的各项任务,小组长要争取最先按质完成。班级或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小组长要带好头并发动组员积极参加,时时处处带头维护班级和学校荣誉。要求组员做到的,小组长首先要做到。小组长要时时处处起榜样作用,做好示范。
(4)会监辅。小组长要组织组内成员相互监督各项制度的遵守情况和各项作业的完成情况,组织组内帮扶辅导,互相互助,要督促同伴改正错误,帮助同伴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督促完成作业不积极的同学按时完成作业,协助教师做好辅导工作。
(5)会维持。小组长要维持小组活动纪律,维持好小组课内外活动的正常秩序,协助教师做好自评、他评与互评工作,协助教师实行“多元化”评价。自评指组内成员自己评价自己的基础上,对本小组工作作出中肯的自我评价;他评指组内成员自己评价自己的基础上,对本小组成员的评价;互评指组与组、组长之间、组员之间、师生之间进行的相互评价。
(6)能协助。小组长要协助教师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日常工作,要帮助老师收发作业、组织读背课文与公式、协助组织组内成员的听写等。
(7)能反馈。定期检查或随时抽查小组同伴的学习情况,做好学习记录,小组长要及时向教师汇报本组成员的学习和思想等方面的情况,主动向教师了解本小组成员的学习等情况或工作建议,要把老师提出的需要完成的内容或小组长工作会精神准确及时地反馈给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并组织小组成员开始实施;加强与本组成员的沟通,及时把同伴学习等情况反馈给教师,便利于教师作出调整安排,要负责小组成员的成绩记载、兴趣爱好的调查统计等工作,提供相关信息,协助教师完成组内学生的基础档案、发展档案;小组长要加强与其他组之间的信息交互,与老师或本班其他小组长之间保持密切联系,随时反馈相关信息,如小组内遇到的困难或是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等,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的帮助。
同时在培训组长前一定要做好小组长的思想工作,让小组明确担任组长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培养与锻炼,只有这样才会使自己变的更加优秀,应该好好的把握这样的机会。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小组建设成败的关键。教师一定要做好小组长的思想工作,让他知道当小组长是一次锻炼的机会,是他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这样他才能积极主动的去建设自己的小组。真正成为小组的主人。
真正好的组长不是选出来的,也不是天生的,而是靠老师们培养出来的。大家往往只注重是的小组长现有的能力,而忽略了对人的潜能的开发与培养。我们往往是把“选组长”这一简单问题复杂化了,而又把“培养组长”这一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除组长外,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应承担一项相对侧重的任务,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人、记录员、发言人等,一段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角色中体验、锻炼和提高,要求小组成员团结友爱、民主平等、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在不断的小组合作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团结协作的力量,让每一个学生既学会合作又增强了自信心。
3、 小组调整
在小组组建初期,班主任、任课老师要联合多举办些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活动,如成语比赛、诗歌接龙、手抄报等,不断地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小组组建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建后二周内班主任可视情况进行调整,再过二周若有必要可进行微调。
二、小组的培训
1、小组合作中学生必须具有的素质
①会收集: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课题有一定难度,有时需要收集一些资料。要让学生学会用什么工具,并通过什么途径,收集什么样的资料等技能,认真作好课前准备。
②会思考:个人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机会,很大程度是依赖于不同看法之间的相互碰撞,但不同的看法来自于不同个体的思考。任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处理好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关系,必须强调先独立思考,再互相交流。
③会讨论: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小组内,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
④会倾听:在小组讨论时要求一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要听出其重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自己的分析,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教师要抓住机会多表扬那些听得认真和敢于怀疑和否定的同学。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专心听的习惯,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倾听是进行合作的基础。
⑤会表达:对一个问题,学生往往会有自己的看法,却不一定能够很好地表达,在合作学习中要训练学生准确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例如“我代表我们小组汇报,我们小组的观点是……”,“我来补充第一位同学说的……”,“我来总结一下他们的观点……”“我来评价一下他们的发言……”“我认为……”等等。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学会“放手”即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合作学习提供自由的空间,让学生敢说、愿说、会说。并及时鼓励和表扬。善于表达是进行合作的保证。
⑥会质疑: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习惯。在质疑、争辩中可以使知识更全面,把问题分析得更加透彻。质疑、争辩其实是一种讨论形式,在争辩过程中,小组各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积极思考,最后通过争辩形成共识。争辩使合作学习得到深化。
⑦会协作:在教学中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较强,有的动手能力较强,有的计算准确,有的分析严密。在合作学习中要培养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信心、力量和愿望,能在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中获得各自的成功。协作是合作的核心。
⑧会归纳: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自由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而每一次讨论的思路、方法、策略,无不需要梳理,归纳,总结,摒弃错误,纠正偏差,形成共识,使不同层面学生的能力都得到相应地提高。归纳是合作的提高。
⑨会评价:有时学生对来自同学的鼓励、帮助比来自于教师的鼓励更有效果,学生要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的陈述或意见。
2、教师的角色
在很多课堂上,教师把问题一股脑推给学生后,立马要求小组内解决问题,然后就在课堂上观看同学们的学习,似乎教师的工作就是维持纪律。这样的课堂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参与度极高,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组织,往往目标达成度比较低,造成了学习效率极其低下。教师在课堂上应是一位参与者、倾听者,也应是学生学习的点拨者、导向者、激励者。
参与者:教师在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时,就应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和学生交流、讨论。在课堂上,当我们看到学生先是掉进自己精心设计的学习陷阱而不能自拔,进而通过小组间的合作爬出了陷阱并把它填平,进而又为教师设计了教学陷阱,而让自己去解决,这本身就是一种快乐的过程。教学有乐,教学相长,在这种设计与被设计的宽松和谐气氛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才思,也在和同伴的融洽相处中学会了和他人的合作。
倾听者:以前的课堂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导致了学生一切都是按老师的思路去学习,教师教一是一,教二是二,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同时由于得不到及时的反馈,也限制了老师思路。现在则是在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时,参与到他们中去,蹲下身子倾听他们的感受和思路,往往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因为有的同学往往认为自己的想法不够成熟,在交流时并不把它说出来,但在小组内交流时,则能够畅所欲言,这时我们去倾听往往能够发现思维的火花。我觉得,课堂上老师的倾听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也是一次学习的过程。
导向者:缺乏教师导向的自主学习就会蜕变为一种随意性学习、自由性学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这是自主学习的实践误区。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完成教师的导向作用呢,我认为,学案就是最好的导向,学案的每一部分都有明确的时间和目的要求,使学生明白自己什么时间该干什么,该完成哪些任务,避免了学生学习的无序性、盲目性和随意性,也保证了教学进度。通过当堂检测,可以使教师很好的掌握学生的达成度,这本身也是对教师教学的导向。
点拨(火)者:适当的点拨是教师参与学生小组学习的重要一环,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选择学生思维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的及时点拨往往会使学生有一种柳暗花明,恍然大悟的感觉,从而使学生在于他人的交流中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产生反思。教师在课堂上善于发现学生在讨论中产生的新疑问、新设想,并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作出更深入的探究,把学生送入更广阔、更深远的知识海洋。思维启迪上的“二次点火”正如二级火箭把飞船送入更高的外太空,又如牧者把羊马带入另一片草地一样。
激励者:课堂上,当学生对自己提出的观点(或答案)感到迷惘不定的时候,教师要通过肯定性的评价,多用欣赏的眼光对学生进行评价和肯定,让每个参与学习活动的学生都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起学生持续投入学习的原动力。教师要通过多种激励性方式,给予学生支持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使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还要善于挑动学生质疑辨疑,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在碰撞中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享受思想的乐趣。使学生以自主的、最有效的、生命投入的方式来学习,使课堂出现激扬生命的局面。
3、小组合作注意事项
(1)有充分的时间组织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主动参与意见交换,达成共识,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加工,再创造,产生一个新成果。在创造过程中,他们需要足够的时间去分配角色,加强训练。在此期间,老师可以在行间走动指导,以保证小组合作的成果有完整性。不能是老师刚布置完任务,不一会就拍板叫停了,学生正讨论在兴头上,也没有产生成果,就草草了事。这样的小组活动,就毫无意义。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状况,老师应该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2)在知识的关键处组织合作学习
学生认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即原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就是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找准教学的起点,学生已经清楚的知识不必再讲,模糊的、有争议的知识有待讨论,未知的内容需要重点研究。有这样一个例子。
师:看到这组数据,你想到了什么?(90%的同学齐刷刷地举起了手)
师:先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再请小组派代表交流。
上述片段中,由于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大部分学生几乎是张口就会。这样还有必要进行小组讨论吗?像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现在的课堂上还是屡见不鲜。不管有没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动不动就要合作学习,好像没有合作学习就不能体现新的理念。若是这样,原本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小组合作,就异化成了“摆样子”、“走过场”。
(3)合作后要适当评价。
学生合作学习之后,除了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外,还应适时适当地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评价,对小组内的分工情况、讨论形式进行适当点拨,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水平,并且激励小组的斗志。
(4)起步阶段要有专门训练
刚开始合作学习的时候,小组需要任课老师有计划、有意识的进行专门训练(这可能要以牺牲暂时的教学进度为代价)。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的质量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这种训练需要任课老师做基于小组合学习的备课,充分准备好训练工具,这种工具要以学案的形式出现的,但明显带有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用途。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既符合学生乐于交往的心理,又符合高效课堂的要求。它既有利于调动起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交往的能力,但一切均应从实际效果去考虑,防止走过场,真正使小组合作学习落实到实处。小组建设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只有时刻把握以学生为本这根主线,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重新确定自身角色,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高效课堂评价积分表
授课人:       学科:        课题:           课型: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听课人:
内容
分值
评估要点及要求
评估等级及积分办法
目标导学
10
帮助学生认定明确的预设目标,目标制定具体合理,能及时把握和实施新生成目标,课堂导入自然。
(  )A、10分
(  )B、 8分
(  )C、 6分
(  )D、 3分
自主学习
15
学生根据目标自主学习,积极主动。教师能及时组织学生自学,能通过自学掌握大部分知识,并能找出疑难知识点。
(  )A、15分
(  )B、 11分
(  )C、 8分
(  )D、 4分
探究交流
20
学生在小组内积极探究、互助合作。互助学习中分工明确、团结和谐,具有实效性。探究内容有深度,有思维价值。
(  )A、20分
(  )B、 15分
(  )C、 11分
(  )D、 6分
展示提升
20
学生展示活动过程形式多样,善于创新且富有成效,合理恰当地运用多种形式。教师及时对学生个人或小组进行评价。注重组间竞争,关注全体学生,尤其是后进生。
(  )A、20分
(  )B、 15分
(  )C、 11分
(  )D、 6分
精讲点拨
20
教师发挥有效的支架作用。对学生进行相关方法的指导,必要的示范、引领,必要的重点、难点解疑,必要的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和拓展引申等。
(  )A、20分
(  )B、 15分
(  )C、 11分
(  )D、 6分
总结巩固
15
教师及时对课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教师精选检测达标习题,及时反馈矫正。学生当堂达标率高。
(  )A、15分
(  )B、 11分
(  )C、 8分
(  )D、 4分
得分合计
优点:
待改进地方:
教研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教务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校长签名:                          年    月     日
注:(1)请在“评估等级及计分办法”栏内相应的等级括号内划“√”;(2)若缺少某一环节,该环节画d等;(3)若积分环节不完整,在某一项内容中漏选或多选,该表作废。
学生和小组的评价
评价学生的方法包括:学生的互相评价、组长的评价、课代表的评价、课任教师的评价、班主任的评价、学生的自评。
评价内容主要体现在协作过程和协作结果两方面。协作过程主要体现在小组是否具有较强的内聚力,协作结果主要体现在是否达到了既定的学习目标。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①小组成员关系:学生和其他成员是否协作愉快、是否愿意帮助别人、是否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②与他人的信息交流情况:信息沟通的频率和数量、信息沟通是否准确,理解他人是否有困难、是否相信他人对自己观点的评价、是否强烈希望自己与他人存在一致性的情感。
③学习动机:相信学习的过程是快乐的、学习更多的来自内部动力。
④学习中的投入: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时是否充分、是否有强烈的愿望表达自己、倾听他人讲解是否更认真、是否坚持不懈完成任务。
⑤问题解决结果:个人贡献是否突出,结果本身的价值。
⑥学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科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交流与解决问题基本技能的掌握、研究技能。
合作学习的成绩评价应该注意点面结合,小组成绩不能等同于个人成绩,两者应该分开评价并分开奖励。比如可以设立最佳合作小组奖作为对合作任务完成出色的小组的奖励,这项荣誉为该合作小组的全体组员享有。对于个人,可以设立最佳表现奖、优秀个人奖等单项奖作为对个体的奖励。另外,还要注意结果与过程相结合,对合作小组的评价应着眼于过程,而对个人的评价应比较偏重于结果。教师在具体操作时要灵活把握,在兼顾公平和效益的原则下,最大程度地调动每一个学习小组和个体成员的学习积极性是做好小组评价的关键。
班级统计评比要求:
1、每节课统计,每天评比,每周小结,每月、每期总结等等。要求每个副组长统计出自己组的每个同学一天中参与课堂展示的次数,填写好表格。根据次数的多少排出名次。参与次数多的同学在第二天的晨会上会受到全班表扬,并且积累作为评选月优秀个人的依据。对于参与次数少(或没有参与)的同学,由组长先了解情况、谈心交流,而且这部分同学要自己定出第二天参与课堂展示次数的目标,第二天进行跟踪。对于问题比较大的学生老师要亲自了解情况,和学生共同讨论解决办法和拟订目标。通过这种办法,一个月进行一次大的评比、表彰、奖励(建议奖励采取多种形式)。
2、设定各种荣誉称号(优秀组长、优秀副组长、优秀科代表、展示高手、点评专家等等),全班每周评选一次,设立专栏,贴照片进行公示。同样累计参选每月的文明称号的评选。
3、以组为单位,每星期、每月都要进行评比。
4、建立优秀小组、优秀个人、待改进学生的专栏,每日进行公示。
附:关于高效课堂学生个人和学习小组评价制度
一、学生个人的评分:
内容
分值
评估标准
积分
说明
导学案
25
导学案书写工整,答题规范,有详细的总结反思,正确率、完成率都在90%以上。
20-25
由老师在第二次批改导学案时评定,由小组长登记分数。
导学案书写较工整,答题较规范,有总结反思,正确率、完成率在80%—90%。
15-20
导学案书写欠工整,答题不够规范,总结反思不全面,正确率、完成率在80%以下,给0—3分。
0-15
课堂
展示
45
小组轮流的同学展示
2
由小组之间交叉评定
由学习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展示的得
3
板书工整、正确,评讲时大方、声音洪亮、语言精练、规范等
5-8
板书欠工整、正确,评讲时不够大方、声音不够洪亮、语言欠精练、规范等
5-8
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和不同见解,能进行正确的解答和评析
5-8
能主动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辩论的学生
5-8
能积极主动的回答问题的学生
3
能正确的回答问题
5
学习成绩的评价
30
以每次考试成绩换算为满分30分计算。
由老师评定
合计得分
二、学习小组的评分
以下三项得分之和为小组评价得分。
1、该小组每一个学生的得分之和。
2、在课堂上,小组中有学生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说与学习无关的话等影响课堂学习的行为,扣4—8分。这项由任课老师评定。
3、各小组在课堂学习过程(自学、互动、展示、反馈)中的表现。教师根据各小组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即时的评价打分,值日班长记录,每天一汇总。
三、成绩汇总和奖励
1、学生个人成绩和小组成绩由值日班长当天晚放学前汇总交班长,并将个人成绩前十名和小组成绩前三在班级公布,予以表扬。
2、班长每周将学生个人成绩和小组成绩汇总,将个人成绩前十名的同学和小组成绩前三名的学习小组在班级公布,予以表扬。
3、班级每月将学生个人成绩和小组成绩汇总,将个人成绩前十名的学生和小组成绩前三名的学习小组上报年级组,由年级组评出优秀学生和卓越学习小组,在全年级进行表彰。
四、补充规定
1、对在某门学科上,导学案完成较好,课堂表现突出的同学由任课老师根据平时的评分提名,班主任审核,报组年组批准,授予“某某学科学习标兵” ,给予表彰。这项表彰每月一次,每班每学科1—4名学生。
2、每月的卓越学习小组组长,评为优秀组长,给予表彰。
3、所有受到月表彰的学生,都要颁发证书,并存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培训课程
(1)班级文化课程——创设课改生态;
(2)小组建设课程——搭建合作平台;
(3)导学案编制课程——绘制导学路线图;
(4)课堂流程课程一以学为主建新模;
(5)管理与评价课程一为课改保驾护航;
(6)家长培训课程——家长参与做后盾。
导学案的课堂使用
(一)使用导学案的课堂教学五环节
复习巩固 导入新课——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反馈展示 释疑解惑——拓展提升 发展能力——达标检测 查漏补缺。
1、复习巩固 导入新课(建议不超过8分钟)
让学生通过温习知识、自学教材、查工具书或其它资料解决基础知识问题,夯实双基;另外,留出空白,鼓励学生注意知识的积累,写下自己预习过程中同步发现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中讨论解决。
操作建议:
(1)设计3分钟左右的习题或问题,让学生自主完成。
(2)由科代表点将上台展示(一般是三至四人,在各学习小组中轮流选出代表)。
(3)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各小组组长检查,并向老师反馈问题。
(4)教师点评讲解。
(5)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此环节由教师负责,关键是要体现“导学”的作用,原则不超过2分钟)
2、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建议不超过18分钟)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两个方面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在复习和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小组的形式来解决问题,以达成“学案”上所设定的学习目标。
操作建议:
(1)学生带着目标,自主阅读教材,自主完成导学案上的习题或问题。
(2)小组合作交流,同伴互助。
(3)整个过程教师要巡视要参与到各个学习小组的交流中去,要不断发现问题,及时点拨(注意只能“点拨”,不能“讲解”)。
3、反馈展示 释疑解惑
分小组展示学习情况,发现并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操作建议:
(1)分组推出代表上台展示或回答问题(不能由各组组长包办)。
(2)各小组提出学习中的疑问或遇到的困难。
(3)教师对小组学习情况给予积极的评价。
(4)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对学习中的疑问或遇到的困难可由学生代表完成,也可由教师主导完成。
4、拓展提升 发展能力
针对课堂学习研讨的内容来设计一些课内重要知识与课外或已有知识有较大联系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自主地解决问题,提高自学能力。
操作建议:
设计一至二道例题或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基础上适当提高。
5、达标检测 查漏补缺
通过设置一些题目(基础题、提高题),检测课堂教学效果,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查漏补缺,矫正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操作建议:
(1)设计测试题,分A、B两次层次,学生完成后当堂批改(小组互换)。
(2)各组组长当堂报告结果,以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如有时间,共性问题当堂讲评。
注:“操作建议”是对教师课堂各环节操作的一种建议,教师可根据学科特点、课堂的具体情况作适当的调整。除1 、2环节外,其他课堂环节的时间安排由任课教师自行把握,但整堂课教师讲课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
小课题研究登记卡
课题名称
负责人
开题时间
结题时间
研究方案(主要写问题分析、预期成效、研究方法、步骤与措施等)
教研组(或级部)意见
学校意见
(三)导学案设计基本流程
1.个人“初备”形成“初案”;
2.备课组“集备”形成“共案”;
3.课前个人“复备”形成“个案”;
4.课中“续备”形成“续案”;
5.课后“补备”形成“补案”。
(四)使用规范
1.课前使用——自学(独学)为主;
2.课中使用——对学、群学、展示、整理学案、反馈达标;
3.课后使用——拾遗补缺,拓展提升,整理归档。
教师使用常规要求,概括讲:
1.课前——“独学抽查”、“二次备课”;
2.课中——关注学情动态、学法指导、学习进程;
3.课后——批阅、辅导、反思、修订。
(五)评估标准与方法
项目(赋值)
具体内容
评估方法
得分
备注
设计程序
15分
体现集体备课智慧7.5分
过程
督察
修正完善审核签名7.5分
文本形式
10分
整体布局合理行(字)间距
适当5分
文本
分析
刊头要素齐全、规范2.5分
字体、字号统一2.5分
文本内容
50分
体例设计符合基本要求,内容
完整20分
文本
分析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10分
引导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学法
lO分
探究性lO分
运用价值
25分
符合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10分
课堂
观察
适用于教学15分
合计
一份完整的学案应包含以下基本要素:
1、导学案信息和评价区
如:初一语文《xx》学案,编号:     使用时间: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xxxxx 》(第二课时)导学案
编制人:        备课组长:      学科主任:         完成日期:
2、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使用说明:明确课前自学的内容,自学所用的时间,A、B、C三层学生分别要完成的题目及使用要求。
(2)、学法指导:对自主学习的方法给予指导和帮助,如何自学,何时完成导学案。学法指导。有两种呈现形式:第一种是把学习方法渗透和融入到知识的导学中,不单独呈现。第二种是学习方法单独呈现。如:阅读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在导学案中提出明确的要求。
3、学习目标与情景导入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导学案的编写要围绕单元教学要求和课后练习,每课设置适宜的学习目标。整个导学案必须以学习目标为中心,紧扣学习目标的落实来设置学习问题和学习过程。目标定什么,就学什么,练什么,测什么。所有的导学环节和课堂检测及课后作业都必须和学习目标相对应,为目标的达成服务。情景导入是高效课堂的一段, “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导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习动力、调整学习状态、创设学习情境、建构知识系统等方面。
4、学习重、难点。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确定学习重难点。
5、知识链接。(复习相关知识或引入与所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目的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6、学习内容。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要使目标知识化、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学习内容包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群学)。
7、互动策略和展示提升。展示必须是学生深入探究的问题,无论是组内小展示还是班内大展示都要明确展示是提升,绝不是各小组对导学案上问题答案的重复性讲解,统一答案。要突出展示的三大原则,即问题性、互动性、创生性。也就是说展示内容应是组内或全班带有共性的问题、易错的问题,即问题性;引导学生重点展示自己独特的思考、发现的一些规律等,即创生性。课堂要展示的既有学生对学习目标中重点内容的解读,也有学生学习过程中新的发现和感悟,还应有本组学生不能解决的疑惑,更提倡有就某一问题的独到见解和认识。
8、学习小结(即知识结构整理归纳)。学生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与其它章节知识联系紧密的,在归纳出本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要体现与其它章节等知识的联系。同时还要有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的要求。
9、达标检测。达标检测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10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建议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成长。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注重及时反馈矫正。
10、学习反思。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感悟,是宝贵的学习资源。学生填写“学习反思”,当作复习时注意的问题。导学案上应该有留白处,让师生在导学案的使用中写下生成的知识点。
11、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自学指导”指导的是方法、思路,在自学过程中掌握一种能力。将基础知识设计成问题导学形式,引导学生梳理、理解;课本难度较大的地方要分解、细化,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便于学生自学。
(1)、一定要明确自主学习的时间及要求,老师布置的任务一定要具体。
(2)、教师要在各小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引导。
12、合作探究
主要从四个方面设计:
(1)、题目设置注重能力培养,纯知识性题目不设计,在课本上能直接找出答案的题目少设计,不需要讨论的题目不设计,克服多而杂的文题;多设计与生活有关的问题,多联系生活实际。
(2)、注重典题分析和解题方法的总结(一题多解)
(3)、注重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验问题分析
(4)、注重类似问题的比较拓展
当然,每份学案不一定都包含以上因素,可以根据学科的具体实际适当增删,不同课型的导学案亦应有所不同。同时,在一些要素的设计上要多下力气,力求科学有效,要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思维状况,心理特点等学生实际设计问题。学案就是一份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自学提纲,因此,设计问题要考虑好难度、跨度、梯度、广度、密度等,考虑好是否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考虑好设计什么样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学案的编写要求
1、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媒介,无论是导学案的编写还是学生的学习都离不开教材。因此,编前必须深入阅读文本,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容、教学要求,切实认真地备好教材,为导学案的编写打好基础。
2、导学案的编写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先由主备人“个备”,再返回学科组“群备”。主备人根据大家的建议进行完善、修订。任课教师拿到导学案后再根据本班具体学情进行“复备”,这样,导学案方可进入课堂使用。
3、导学案所涉及的学习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探究或学习的内容要清晰明了,每一部分要做什么,必须一目了然,不能含糊不清,不能无从下手。
通常第一层次为“识记类”,要求学生在阅读文本后迅速解决;第二层次为“理解类”,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第三层次为“应用类”,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能解决实际问题;第四层次为“拓展类”,要求学生能把所学知识和社会生活实际挂钩。
4、导学问题的设置和学习过程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语文:设置的练习题中要落实字词等基础知识,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入课后“思考与练习”的题目,要突出一两个重点语段的阅读训练,着实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英语:识记新单词、新句型,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数学:掌握定义、公式等基础知识,重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5、每个导学案的份量要适宜,言简意赅,要合乎实际操作,有实效。
导学案的使用程序
(一)、导学案的编制
1、导学案编制的分工
备课组长提前将备课任务分配给本组内教师,一学期两次。备课组长将分工安排表打印、发给组内每位教师,并交学科组一份备查。
2、导学案编制的流程
主备人提前备课--形成初稿—备课组集体研究-- 主备人修改--形成修订稿—学科主任把关签字--印刷、学生使用-- 电子稿上传、资源共享
初稿 :(1)、研究教材、教参、课标,提前一周编制。大胆整合教材。
(2)、分层设计,切实能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探究,拒绝简单化、习题化,设计的探究问题要有深度,有挑战性和思考性,具有立体感和新颖感,高效实用。
(3)、全部为电子稿。
讨论: (1)、集体备课时,导学案的编制人要先说明自己编制的思路,并按照导学案顺序,对导学案内容进行说明,让每个教师都理解学案内容的目的与联系、使用中的处理方式、应注意的问题、可能的生成性问题。
(2)、集体备课时每位教师都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大家共同讨论,定出最终意见,导学案编制人负责记录。
定稿:(1)、编制人将集体备课时每位教师提出的合理的修改意见落实到导学案上,形成正式印刷导学案。
(2)、导学案最终的电子稿要存档,实现资源共享。
审批:修改后的正式导学案,先交备课组长审批,学科主任要从学案的内容到形式认真把关,确定没问题后签字印刷。
二次备课:任课教师用红笔进行二次备课,二次备课不是简单的做做答案,应备本节课的重难点以及解决办法,导学案上一定要有自备课的内容。
(二)、导学案的使用
1、对学生的要求
(1)、根据“导学案”预习,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拓展题,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做好标记,并做好预习笔记,课堂上与同学交流或向老师质疑。
(2)、课堂上注意做好纠错记录,养成使用双色笔标注重点内容的习惯,以便今后复习。
(3)、检查的作业为双色预习笔记(基础知识、重难点、关键点、方法归纳总结、知识框架)和巩固纠错作业(典型例题解析、错题纠错、学案中的典型题目)两本。
(4)、要求学生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主动性和独立性。不管课前还是课上都要主动依据“导学案”进行自学探究,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严禁抄袭他人。
(5)、每周定时整理导学案,及时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2、对教师的要求
(1)、检查“导学案”,以便了解学情。课堂上要求教师以学定教、灵活使用。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课后,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错题集”,简单写出教学反思。
(2)、预习提纲前置,让学生充分预习教材,为课内高效学习做好准备。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既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课堂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
(3)、展示课过程一般可分为:分组合作,即教师口述将本节学习任务平均分到小组内,一般情况下每组只完成其中一项即可;展现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自己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等;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现情况把自己组没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或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4)、导学案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导学案中检测达标部分,要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对子互查纠错,小组长检查验收,课任教师抽查批改或全改。这样便于教师更好地掌握学情,为下一学时的导学明确学习目标。
(5)、提前1-2天发给学生,学生预习自学,小组长、课代表和教师要检查预习情况,教师根据需要抽批或全批“导学案”,了解学情,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
(6)、上课使用时,解决导学案设计的问题,教师要及时批阅。
(7)、教材是根本,导学案只是为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地学习而设置的方案,取代不了教材。教师在使用中要强调学生不能依赖导学案而忽视了教材。
八年级三班第    周小组表现考评积分表     日期:月  日
学习小组
姓  名
基础分
早读情况
课堂表现
姿
自习情况
个人仪表
作业完成
责任承包
工作表现
三操表现
寝室表现
公物爱护
生活方面
表扬加分
其余加分
本周积分
个人名次
小组总分
小组名次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011-2012年上学期   月   日“一日清”情况通报
整理
各科学习总情况(    记载)
语文
数学
英语
文明习惯安全
卫生
纪律(课堂)
纪律(课间自习)
三操(    记载)
好人好事(    记载)
一日之星  个人
小组
一日寄语:
优秀学习小组考核办法说明
一、各栏目填写说明
1、“作业完成情况”:指前一天的预习作业,第二天上课前组长检查,如果本组所有成员同一科预习作业全部完成,各科组长批改后给本组对应加1分,否则不加分(如果前一天无预习作业,则检查课外作业),每天最多可以加8分。同时要将未完成同学名单告诉课代表,由课代表集中报告老师。(此栏目加分由各组对应的学科代表负责)
2、“作业完成质量”: 指前一天的预习作业,第二天上课前组长检查,如果本组所有成员同一科预习作业全部完成,且有三分之二以上是“优秀”,其余都是“良好”,各科组长批改后给本组对应加1分,否则不加分,每天最多可以加8分。(此栏目加分由各组对应的学科代表负责)
3、“互相合作方面”:所有组员服从组长安排,课前积极参与展示准备、上课积极参与讲解和小组讨论,每节课给本组加1分,每天最多可以加7分。(此栏目加分由各组对应的学科代表负责)
4、“展示方面”:指课堂上台讲解与回答问题,讲解优秀或回答正确加分,每次所加分值与该同学的座位号相同。(此栏目加分由各组对应的学科代表负责)
5、“纪律方面”:指早读课、写字课、晚自习及每天的8节正课,如果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组内交流时能有序进行,自习课时遵守纪律,则给本组每节课加1分,每天最多可加11分。(此栏目加分由各组大组长负责)
6、“素质测试”:在单元测试等考试后各组长及时将本组平均分送给课代表,由课代表排名后各组长按规定加分,第1名加9分,第2名加8分,以此类推,第9名加1分。
7、“小组总分”:大组长将一天中各栏目分数相加即为小组总分。
二、填表纪律
各组加分书写统一由大组长负责,各组在加分时要实事求是,公开、公平。如有舞弊现象,该组当天以0分计算,大组长在全班做公开检讨与保证,该组所有成员罚打扫卫生一周。
三、汇总方法
大组长每天汇总当天小组总分,每周五下午放学前汇总一周总分,并将积分表交给班长,由班长统计、排名后在下周一8:00前交给班主任,总积分第一名的小组作为“周冠军”,班会课对获得“周冠军”的小组进行表彰与奖励。每4周汇总一次,总分第一名的小组作为“月冠军”上报学校进行表彰与奖励。不能按时交积分表的小组所有成员打扫卫生一周。
1303 班第  周小组积分总表    日期: 月  日
学习小组
学  号
思想表现
好人好事
早读情况
课堂表现
自习情况
学习效果
考试成绩
竞赛获奖
作业完成
责任承包
工作表现
活动表现
寝室表现
三操表现
生活方面
表扬加分
其余加分
本周积分
学 习 小 组 竞 赛 排 名
组   别
得   分
均   分
排   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施高效课堂初级阶段-----小组建设
如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高效有序
生本课堂的操作流程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几个关键环节
学习小组建设方案
推荐: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持续升温课堂的支点 - pyxzxxjys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