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的煎服法(整理了很久有木有,其实煎药可是个技术活)

一、煎煮中药前的准备

1.对煎药人员的要求 

   煎药人员应身体健康,具备一定的中药专业知识,熟悉煎药技能和煎药操作常规(如估量加水,掌握煎药火候和煎药时间,使药材煎透榨干),应具有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还必须严格遵守煎药操作规程。

2.煎煮容器 

2.1  现应用最广泛的紫砂药壶,表面光滑、结构紧密、透气性强、便于清洗、不会留下药味,更有保鲜功能,加热速度胜于砂锅,而且还保留了砂锅的优点。煎煮的容器也可选用砂锅、瓦罐,它们的主要成份是硅酸盐、化学性稳定,不会与药材发生化学反应,可保证汤剂的质量、且传热缓和、受热均匀,不易散热。砂锅的缺点是孔隙和纹理多,易吸附各种药物成分而串味。陶瓷、搪瓷器皿、玻璃器皿等化学性质稳定,也较常用。银器煎药,虽其化学性质稳定,但价格昂贵,且导热性强、锅底温度高,水蒸发快,不耐高温,中药成分易被破坏,故应用较少。

2.2  不锈钢属于稳定金属,和药物不易发生反应,如无瓦煲也可用不锈钢器皿。但是现在金属器皿的质量很难绝对保证,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活性金属成分,故应慎用。

2.3  家用电压力锅具备温度、时间自动可控及密闭不蒸发等性能,可以作为煎中药汤剂的一种器具。

2.4  煎煮中药忌用铁、铜、铝等制品。李时珍曰“凡煎药,并忌铜铁器,宜用银器瓦罐。”铁器化学性质不稳定,并能在煎煮过程中与中药所含多种成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使有效成分沉淀从而降低药物溶解度导致药效丧失,甚至对人体造成危害。铜器煎药可在煎出液中检出微量铜离子,可能与某些中药成分络合生成碱式碳酸铜有关;铝锅不耐强酸、强碱,从 pH 为 1 ~ 2 或 10 的煎液中可检出铝离子,影响药性。

2.5  煎具的容量宜稍大, 以利煮沸时药液不断翻滚。

2.6  煎锅要经常保持清洁,每次煎完药后最好立即去掉药渣,以免影响下次煎药效果。毒性、烈性中药除了先煎外,煎药器具使用后应反复擦洗,必要时煮过后再用,以免毒性、串味、串色而影响药物疗效和煎剂质量。

3.浸泡

3.1  浸泡的理由 目前用于临床治疗的大多数药物均为干品,如不经过浸泡而只接煎煮不利于药物的有效成分析出,如经过一定时间的浸泡可使药物的表面湿润、变软、植物细胞膨胀,同时可以有效地防止药材组织的蛋白质在加热煎煮过程中受热固化、淀粉糊化,从而影响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最终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如茵陈蒿汤所用的药物经用冷水浸泡后煎煮,其有效成分可析出30.98%,而在未浸泡的情况下煎煮,其有效成分析出率仅为 23.74%。

3.2  加水搅拌后再浸泡 由于药材与水接触后表面形成一层气膜,影响浸出效果,因此应将药材加水搅拌后再浸泡。

3.3  浸泡用水 一般来讲,待煎药物宜用冷水浸泡,但含苷类的药物在冷水中性质不稳定。因而药物浸泡时间及浸泡温度在保持一般原则的前提下,也应考虑到季节及药物成分性质的影响。有人指出冬季用 20 ~ 30℃的温水浸泡药材可缩短煎煮时间。勿用沸水浸泡饮片,用沸水浸泡饮片会使植物药中所含蛋白质或淀粉因突然受热而凝固或糊化,进而在药物表面形成一层隔水膜,使水分不能充分进入药材内部,直接影响到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此外,诸如豆蔻、砂仁、紫苏以及薄荷等芳香性药材,在热水作用下,其所含挥发性物质容易逸出。

3.4  浸泡的时间 其中花、茎、叶宜浸 20~30min,根、根茎、种子、果实宜浸 50min 左右。故一般的复方药剂以 40~50min 为宜。夏日可酌减,冬日可酌加。但是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药物有效成分酶解或药物的霉败。对于复杂的中药处方来说,宜着重考虑绝大多数药物的性质选择浸泡的方式。

4.煎煮用水的选择和水量

4.1 煎药用水的选择 

       选择用水时应依照无异味、澄清洁净、所含矿物质少、金属离子含量少的原则。古人对煎药用水十分讲究。李时珍 《本草纲目》中记载的煎煮用水有 42 种之多, 如雨水、雪水、江河水、井水等。现多用自来水、井水、江河水。现代研究表明,水中的金属离子可与药物中的生物碱、苷类、鞣酸等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影响有效成分的溶出,故所以最好用凉开水,因为现在的自来水需要消毒,含有一些化学成分,可能会和药物发生反应。应用凉水,忌用热水、开水煎药,理由同浸泡用水。

4.2  煎药用水量的控制

        加水量受药材的质地、剂量、搅拌次数、火候、煎药时间等的影响。传统加水量第一煎以浸泡后淹没中药材2~3cm 为好,第二、三煎用水量应当酌减,但仍以超过药物表面为宜。质轻体泡的药材加水量宜多,质重的饮片加水量宜少;煎煮时间长的矿物药、滋补类药物加水量宜多,煎煮时间短的解表剂加水量宜少。确定汤剂加水量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经验估量法, 解表剂、一般药剂、滋补剂头煎分别为: 400~600ml、500~700ml、700~900ml, 二煎分别为280~300ml、300~350ml、400~500ml, 另一种计量加水法,公式如下:头煎加水量=药品总重量×3+煎煮时间×10+服用量, 二煎加水量=煎煮时间×10+服用量。小儿内服的汤剂可适当减少用水量,而热性病者煎取的药液要适当多些。

5.煎药前不需要清洗 

       有人认为中药很脏, 所以在煎煮前用清水冲洗,这是不正确的做法,清洗中药反而会使有效成分损失, 影响中药疗效。中药中有很多成分是水溶性的,在冲洗过程中随水一起被冲走,使有效成分损失,影响疗效。也有很多中药呈粉末状,如滑石粉、青黛等,都会被洗掉。经过炮制后的中药饮,如蜜炙、麸炒等炮制时所用辅料也会被洗掉,辅料所起的作用会降低。如果的确觉得草药有些脏,可在浸泡前迅速用水漂洗一下,切勿浸泡冲洗。

二、煎药方法

1.煎煮火候和时间

1.1煎煮的火候 

       煎煮中药有“武火、文火”之分,急火煎之为“武火”,慢火煎之为“文火”。一般先武后文,先用武火将药液快速煮沸,然后再用文火慢慢煎熬。由于采用直火的火候容易控制,因此在中药煎煮时一般采用直火加热法。   

1.2煎煮时间 

       煎煮时间的长短与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有密切的关系,煎煮时间太长,可能会导致部分药物的某些有利于治疗疾病的成分被破坏或散失;煎煮时间过短,则不利药物有效分成的析出,应根据患者病情所需而定。如含骨胶质的动物甲骨类药物、矿物质药物,因在常温下不溶于水,则需经过较长时间的煎煮,才可使药物有效成分析出。在治疗过程中需利用药物芳香挥发性有效成分为了以避免芳香成分丧失,煎煮时间不宜过长。补益类药物为了使其有效成分充分析出宜久煎。

       从药汤开算起, 一般100g左右的药, 有 15~20mins 则可, 如药量大可适当增加 3~5 分钟, 如小可缩短一点,比如儿科用药有时就是 20g 左右, 这时煎到水开后 2~3 分钟即可。煎药时间太长, 药的味道难以下咽。如果是花或叶为主的药, 煎药时间应再缩短。此种方法无法实现中药煎煮规范化操作。砂锅煎煮普遍采用的亦是此法。1 次久煎不能代替 2 次分煎。

1.3煎煮的火候和时间的配合 

       根据各类药剂的不同特点应用不同的火候和时间可最大限度地煎出有效成分和保留有效成分。解表药、行气及质地松软、气味芳香类药物应用武火速煎,头煎煮沸后煎10~15min,二煎煮沸后10mins。一般药应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武火交叉煎煮。头煎煮沸后 20~25min,二煎煮沸后 15~20min。滋补调理药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慢煎,使药汁浓厚, 药力持久。头煎煮沸后文火煎 30~35mins, 二煎煮沸后文火煎 20~25mins, 如需三煎 , 则煮沸后文火煎 15mins。

2煎煮次数 

2.1  煎煮次数太少,提取不完全,药材损失大;煎煮次数太多,不仅耗工和燃料,而且煎出液中杂质增多。

2.2  1 剂药最好煎煮2次或3次。煎药时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 因渗透压平衡, 有效成分就不再继续溶出了。这时,只有把药液滤出, 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出。为了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更好发挥药效,一般药物煎煮2次,补益药或质地坚硬的药物可煎3次。研究表明中药汤剂每煎1次,其有效成分可析出约 45%左右,在通常情况下煎服2 次即可将药物有效成分的 90%析出,煎煮 3 次以上则易析出与治疗无关的成分,不利于疾病的治疗,甚至会产生副作用,因此以煎药 2 次为佳。临床治疗时应根据具体的需求灵活变通,如需利用大黄的泻下作用时,煎 1 次即可。

3.煎煮方法

 3.1先煎  一些剧毒药物如川乌、草乌,此类药应先冷水煎开后再用“文”火慢煎 30~60min,甚至更长。因乌头中含多种生物碱,乌头碱在经长时间浸泡和煎煮后可大大降低乌头毒性。介质类、矿物质类药物由于其质地较为坚硬,在煎煮时间过短时其有效成分不易析出,如磁石、龙齿、龟板、鳖甲、生石膏等,在煎煮前应先将药物打碎并先煎、久煎。一般应在煮沸后 20分钟后再下其他药物同煎。还有些药物因含泥沙等杂物不宜和其他药物共煎,需先煎取汁,再以此汁煎煮其他药物,如生铁落、糯稻根等。

3.2后下  花、叶类以及一些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多的药材(如薄荷、香薷等)久煮会致香气挥发,药性损失,故宜后下。部分根茎类有效成分煎煮时中药成分对热不稳定,不耐煎煮者,不易久煎者亦应后下。如藏红花、大黄、番泻叶等,入药宜后下。在其他药煎煮以后,停火前的 5~10 min 时再将其纳入,煎沸 5~10 min 即可。

3.3包煎   青黛、车前子等质地松软的粉末状药物易悬浮于药液中,故应该用纱布包煎。旋覆花、辛夷等药物带有绒毛,煎煮时如直接和其他药物混煎,则可刺激咽喉部,引起咳嗽、呕吐等副作用,因此宜包煎。蒲黄、海金沙等药物呈粉状,因个体药物体积小,表面积大,不能与水进行充分接触,直接与其他药物煎时,会使汤剂混浊不清,因此宜采用包煎的形式进行煎者,但不宜包得过紧,以免影响有效成分的析出。

3.4另煎  对某些贵重药物,应切成小块单独煎,如人参。又如贵重又难于煎出有效成分的药物,如羚羊角、犀角,应挫成细粉吞服,目的是保存药物的固有性能,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煎液可以另服,也可以与其他煎液混合服用。

3.5烊化  阿胶、龟胶、鹿角胶等由皮、骨、甲、角经特殊加工制成的胶状物的药物,需进行烊化(将药物放入碗中,加少量水,放在锅中隔水蒸炖,不时用筷子搅拌)后,与煎好的药汁和匀服用。这样既可防止煎药时药物粘底糊锅,又可避免药物有效成分被药渣吸去。

3.6泡服  一些用量少, 而且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易溶出或久煎容易破坏药效的中药(如藏红花、番泻叶、胖大海等),不须煎煮,直接用开水浸泡后即可服用。

3.7冲服  一些难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麻烦?可中医药煎煮就贵在讲究
如果煎的方法不对,那药就白喝了!
三分钟教你学会煎中药(泡药、煎药时间、水量)
怎样正确煎煮中药 不能不知的8个基本常识
你知道煎中药的正确方法吗?
煎中药须盖锅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