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简单易行的糖尿病评估量表推荐(文末有惊喜)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面对庞大的糖尿病人群,医护人员需要对快速准确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各方面风险的评估,以便于更好的管理,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这就需要各种糖尿病评估量表的帮助[1]

另外,通过简单易行的糖尿病评估量表,有助于患者实现自我的血糖控制和心理健康管理。目前比较公认的糖尿病量表涵盖糖尿病相关的风险评估,如针对糖尿病自我管理评价、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筛查、糖尿病心理健康问题等内容。今天我们就针对以上几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1.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

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用于评估患者对糖尿病的态度和自我管理行为,由针对6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的评估量表发展而来,有助于医护人员评估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与糖尿病息息相关的行为是否规范,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2]该量表也常常用于临床科研,通过计算得分情况比较某种糖尿病教育方法的疗效[3]

 适用人群:

所有糖尿病患者;

 计算得分:

包括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药物治疗、足部护理5个维度,11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分值0~7分,总分0-77分;

评分解读:

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在糖尿病疾病方面的自我管理水平越高若患者总分<40分,则需要对患者进行系统的糖尿病指导和教育。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

2.糖尿病神经病变量表筛查量表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医疗费用急剧增加。然而,糖尿病患者并发神经病变的早期常无自觉症状,易被忽视,使用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相关量表可以很好的帮助患者实现早期筛查。

目前应用较广泛的评分包括: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量表(MNSI)评分、神经病变残疾评分(NDS)、糖尿病神经病变检查(DNE)评分和多伦多(CSS)评分等。其中MNSI评分特异性较高,应用最广泛[4],常用于临床中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风险筛查。该量表的具体内容和评分细则如下:

适用人群:

所有糖尿病患者;

计算得分:

包括由患者回答的15个问题组成的问卷(选“是”为1分)和由医务人员进行的4项检查,满分分别为15分和8分;

评分解读:

问卷部分得分≥7分,同时检查部分得分≥2分时提示诊断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确诊率高[5],建议患者行进一步筛查,比如,神经震动感觉阈检查。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MICHIGAN NEUROPATHY SCREENING 
INSTRUMENT
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表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MICHIGAN NEUROPATHY SCREENING
INSTRUMENT

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表

3.糖尿病相关心理压力评估表

糖尿病作为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常伴有抑郁和焦虑等负面情况,而这又会加重糖尿病,从而形成情绪和血糖之间的恶性循环[6]2020年ADA指南指出[7],糖尿病初诊时就应该对患者心理压力进行相关的评估。

糖尿病相关心理压力评估的主要方法是首先通过询问法进行初筛,了解相关心理痛苦产生的原因,初步评估心理痛苦程度,从而进行心理的干预和指导。在评估糖尿病心理痛苦和糖尿病相关压力时,可采用患者自填问卷的方式。以下是经过汉化的糖尿病痛苦量表(DDS)[8],常用于评估糖尿病的心理健康情况。

适用人群:

所有糖尿病患者;

量表由17个条目构成,共4个维度(分别为情感负担相关痛苦、医生相关痛苦、生活规律相关痛苦以及人际关系相关痛苦)。个人感受分为6个程度,评分如下:没有问题=0;轻微的问题=1;中等的问题=2;略微严重的问题;=3;严重的问题=4;非常严重的问题=5。

计算得分:

1

17个项目平均评分;

2

情感负担(第2、4、7、10、14项目的平均评分);

3

与医生相关的痛苦(第1、5、11、15项目的平均评分);

4

与生活规律相关的痛苦(第3、6、8、12、16项目的平均评分);

5

人际关系相关的痛苦(第9、13、17项目的平均评分)。

如情感负担项,第2题为4分,第4、7、10、14分别为2分,则总分为12分,平均分为2.4分。

量表的平均分≥3分则被认为具有中等以上的痛苦,需引起临床关注。但量表的得分不能代表诊断结果,我们建议得分较高的患者及时转诊于专业的心理医生。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糖尿病痛苦量表

1

END

1

糖尿病评估量表是进行糖尿病管理的有效辅助工具。就糖尿病患者而言,通过量表可以了解自身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和心理健康等问题;就医护人员而言,糖尿病评估量表可以快速帮助患者针对以上问题,制定出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和防治方案。

参考资料:

1.杨华,等.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7, 16(4):6.

2.TOOBERT DJ, et al. Diabetes Care, 2000,23(7):943-950.

3.何小琼, 等.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 41(5):4.

4.Jaiswal M, et al. Diabetes Care 2017 Sep;40(9):1226-1232.

5.Feldman EL, et al. Diabetes Care. 1994 Nov;17(11):1281-9.

6.Campayo Antonio, et al. Am J Psychiatry, 2010, 167: 580-8.

7.Association A D. Diabetes Care, 2020, 43(Suppl 1):S152-S162.

8.杨青,等. 护理学报,2010,17(17):8-10.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MDE-N-2022-64

这,就是您的专属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尿病足神经病变会导致糖尿病足感染
患糖尿病超过这个年限,患者会出现糖尿病神经病变,你中招了吗
自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5种信号
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
哪些维生素,对2型糖尿病有利?
【科研助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常用评估量表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