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校内涵式发展浅论

一、什么是内涵式发展

《现代汉语词典》指出,内涵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即概念的内容;另一层是指内在的涵养。与内涵相对应的概念是外延。外延是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外延式发展强调的是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主要是适应外部的需求表现出的外形扩张。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是一种相对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发展更多是出自内在需求。内涵式发展道路主要通过内部的深入改革,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在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中,实现实质性的跨越式发展。

二、什么是学校内涵发展

关于什么是学校内涵发展,很难找到一个明确的解释。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使用内涵和外延这两个概念,我认为更多地是从隐喻的意义上来讲的,前者表示内容和实质,后者表示外观和形式。一段时间以来,学校发展比较注重外在形式上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教学楼一幢幢拔地而起,学校规模不断扩张、占地面积不断扩大、绿化面积不断增多、橱窗不断改变、马路越来越宽、各种文体活动和庆典活动越来越勤越来越隆重,甚至出现一些学校负债经营,负债建设,结果是“硬件硬了,软件却软了,学校美观了,教学质量却下来了”。

在此背景下提出的学校内涵式发展,在我看来,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一是相对于规模发展的质量发展。与外延发展过多关注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同,内涵发展是一种追求质量的发展。它强调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强化优质教学,提升学校的“软实力”,把注意力集中在优质教学,即在先进理念的观照下,运用科学的课程教材和合理的途径、方法(合理: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产生优质高效的教学结果,使学校工作的中心重回到抓好课堂教学工作上。

二是相对于粗放发展的精细发展。发展有粗放和精细之分。粗放型的发展主要把关注点汇集在标志性成果上,汇集在外在物体形态的改变上,汇集在最终目标的达成上;精细型发展秉承“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原则,将学校中教学工作、德育工作、教师素质提升等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关注重点,在事关学校发展的每项工作上都力求精雕细琢。

三是相对于同质发展的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也是一种特色发展。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应树立起特色立校的基本理念,将办学特色放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突出地位,在特色的形成和品牌的培育中使学校上升到一个新水平。

四是相对于模仿发展的创新发展。内涵发展不是靠外力推动的,而是源于内部变革力量推动的一种发展,因而也就有了更多的创新的动力。正确地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与务实的关系,积极挖掘、利用、整合学校资源,将学校导入一种新的发展境地,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五是对近年来一些学校盲目攀比外在形式发展的校正,是科学发展观在学校具体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只有软硬兼备、外力与内源并重、传统与变革并举、做大与做强并行,学校才能真正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才真正是以科学发展观办事。

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途径

1、确立并形成“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内涵式发展”的本质就是追求人的发展。人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学校教育的归宿;人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把学校教育与学生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我们的教育不仅关注物、更关注人,使学校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是建立在对教育的本质、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价值追求,它应该是统帅全校师生思想和行为的灵魂和精髓。就其内涵来说,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历史中逐渐形成的价值取向和共同的心理追求,是激励全校员工为实现自己的美好目标积极奋进的精神动力,是学校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从其外延看,它体现在每位员工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体现在员工的共同理想信念、道德品格、价值准则和性格特征之中,体现在学校的政治生活和文化形态之中。“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思想基础。

2、提高教科研能力。教育科研是学校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是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新思想、新理念的重要先导;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队伍从经验型向科研型、学者型、专家型转变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前提;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途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科研水平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内涵式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低耗费”,学校教育的发展不是建立在对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无限耗费上,而是通过减少投入,降低损耗,提高效率来促进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只有通过科研来反思教育行为,分析、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探索新途径,总结新规律,才能改变“日光加灯光,时间加汗水”、“耗时、耗量、耗精力”的外延式发展。

3、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不仅是传播文化的场所,也是发展和创新文化的园地。文化是学校最丰富、最迷人的内涵。校园文化是师生以校园为背景,围绕教育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造并共享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一所学校由历史传统积淀而成的文化,彰显着学校团队成员的人格意识和道德实践意识,对他人、对社会有着持久的吸引力。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精神文化包括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以及校风、教风、学风、等无形环境。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对于整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校园文化的无形资产,与学校的办学质量紧密相连,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要素之一。

4、提高管理水平。管理出效益。主导和推动学校教育持续发展的不是外部的力量,而在于系统的内生动力。内涵式发展强调学校教育的内在禀赋、内部动力、内部潜力和内部创造力的不断优化重组,注重对教育资源整合力、组织执行力、教学力、科研力等的整体提高。通过学校教育系统“内在关系”的自发组织、自觉调控、结构调控来提高工作质量和教育效益,从而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优秀的学校不是被管出来的,而是靠制度和文化发展起来的。管理中真正起作用的是管理文化,其核心是价值观、人才观。管理文化不仅表现在师生日常不易觉察的语言和行为中,更表现在师生对“智慧、美、真、公正、自由、幸福和爱”的自觉刻意追求中。内涵式发展就是要建设科学、人本的管理文化,使师生都能自觉地遵守规则,积极幸福地工作或学习。

四、我校在师资建设中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偿试

(一)师德引领,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和形象。

我认为,加强师德建设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是:造就一支政治立场坚定、道德品质高尚、心理素质健康的教职工队伍,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确立良好的师德风范和师德形象,构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机制和保障体系,努力开创师德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我们还应该明确加强师德建设的四个着力点:

1、全面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2、培养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3、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4、着力解决新形势下师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坚决纠正教师思想政治倾向淡化、敬业精神弱化、功利倾向严重的行为;坚决纠正教师育人意识淡薄,师表形象模糊,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他商品,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等以教谋私的行为;坚决纠正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侵占他人劳动成果的不端行为;坚决纠正在招生、考试等工作中的不正之风;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败坏教师声誉的违纪违法行为。

我们应该明确加强师德建设的重点是培养教师的四种精神,即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爱生精神;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拼搏精神;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奉献精神;奋发进取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

尤其是奉献精神。唯有奉献,方能自觉抵制铜臭的侵蚀、权势地位的引诱和各种思潮的影响;唯有奉献,方能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唯有奉献,方能真情、真心、真诚地投身教育,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把学生的发展当做自己的努力目标;唯有奉献,方能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唯有奉献,方能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走科研兴校之路

从学校管理来说,主要依靠学校的干部队伍;从学生管理来说,主要依靠班主任队伍;从各科教学管理来说,主要依靠学科组长队伍;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来说,主要依靠一支教科研队伍。为了打造这样四支精锐队伍,我们坚持科学管理,走科研兴校之路,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

1、创设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平台。

普通教师的境界无非三个层次:一是在做好分内事的前提下,努力追求专业上的突破;二是兢兢业业想着把分内的工作做好;三是本职工作得过且过,知足常乐。理想的制度体系下,大部分教师会努力追求第一种境界;在以监控为目的、并得以公正执行的制度下,大部分人可以做到第二个境界;如果制度是若有若无的、或者是为某些人服务的,大部分人都会停留在第三个境界,甚至更糟糕。

因此,我们为了建设一个理想的制度体系,形成一个理想的教育环境,先后制定了《灵璧一中教学工作基本规范》26条,《灵璧一中教学工作考评细则》《灵璧一中课堂教学质量跟踪制度》等,重抓考试分析和学生评教活动,坚持开展“三课”“三评”活动。“三课”,即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各年级已经形成惯例,每周必有三类课对外开放。“三评”,指学生和家长评教、优秀教师评选、论文评比。尤其是在学生和家长评教中,对学生和家长反映强烈的个别老师,我们都是认真对待,限期整改,在限期内整改效果不明显的,便从教学岗位拿下,绝不姑息迁就。在每年一度的评优评模和评职晋级中,总是坚决执行“师德问题否决权”、“师德高尚优先权”,通过制度和措施保证德才兼备者脱颖而出。

2、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前进。

我们一直坚持开展以老带新结对帮教活动,可一徒多师,也可一师多徒。指导教师要定期队新教师的教案编写、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处理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指导。新教师在老教师的帮教下,要求“一年合格”、“三年成熟”、“六年骨干”、“十年名师”。学校鼓励和支持参加省级以上的:(1)高规格的校外培训;(2)高水平的教学比赛;(3)高层次的科研课题研究;(4)高级别的名誉、荣誉、有影响力的活动,力促成为一方名师。老教师也在指导新教师的同时,吸收一些新思想新理念,以达到互帮互学共同促进的作用。

3、坚持不懈地开展各种学习和教育活动。

学校组织教师尤其是新上岗的教师,认真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领会《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条例中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学习和了解学校关于教师方面的相关政策和规则。始终贯穿"以人为本,敬业奉献"这样一个核心内容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断强化了这样一种认识,即:在承认"知识就是力量"的同时,也认识到道德也是力量,人格、理想、情感都可以产生力量。在全校启动了"树形象、铸师魂"工程,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塑造高尚师德,为学校发展做出新贡献”征文活动和“教师素质的内涵与教师形象的树立”专题大讨论,交流师德经验,加强了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抢占信息技术培训的制高点,我们明确提出了“建网就是建学校”的理念,不断更新计算机网络,给每个办公室配备了计算机,购置教学应用软件,利用节假日、星期天对全体教师进行电脑技术培训,鼓励教师制作课件和利用课件上课。为使教师迅速抢登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头班车,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教师全部参加教师继续教育,形成先进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扎实稳妥地推进新课改革的进程。

4、加强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不研则浅,学不深则浮。为了推动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我们根据学校实际提出了几点新思路:(1)发挥团队精神,构建学习型教研组、学科组。充分发挥教研组、学科组的作用。学校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引导教师积极参加教研、合作交流、行为反思,共同成长。(2)创设校本教研氛围,焕发教师主人翁意识。在课改理念下,充分尊重和信任教师,给他们以开放的自主权,鼓励教师推出校本课程。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创设了人人是研究之人,处处是研究学习之地,时时是研究学习之时的良好氛围。(3)创新教研活动形式,提高教研质量。骨干引领示范,同伴互助提高。完善备课组“研讨课”制度,发挥评价作用,为教师开辟了共同成长提高的“沙龙”平台。并通过以上措施的贯彻落实,我们学校教研氛围浓厚,课堂教学注入新活力的同时,更增加了深度和厚度,教师和学生都受益匪浅。

5、设立教学成果奖,在教育教学中作出特殊贡献者,学校给予特殊奖励。

(三)坚持师德引领的的几点体会

第一,领导班子、党员教师率先垂范,是加强师德建设的前提。俗语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上行下效。因此,作为学校党政领导,首先要加强班子思想建设,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遵守纪律,廉洁自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用良好的修养和职业道德行为影响教师群体,树正气,压邪气。

第二,把测评与考核相结合,是加强教师道德建设的保障机制。作为一个群体,在师德教育过程中,单靠宣传和说教是不够的,必须相应地建立有效机制,约束人的行为。一是要建立相应的师德规章;二是要建立监督机制,如召开教师代表座谈会、学生座谈会,使教师的行为受到各方面的监督,学校随时掌握师德动态;三是在建立教师工作考评办法时,把师德师风建设列入重要内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

第三,良好的环境是师德培养的必要条件。教师的思想道德状况是社会价值取向的晴雨表。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随着教育行风建设的深入开展,师德教育的外部环境逐步优化。学校内部要教育与管理并重,相互促进。要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文化引导教师奋发向上,形成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良好风气,用群体的良好职业道德行为,影响并激励后进教师进步。

第四,明确的目标是加强师德教育的巨大动力。催人奋进的办学目标,能够焕发群体的活力和激情。我校在制定“五年教育发展规划”中,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目标,要求教师经过自身努力达到“四个一流”,即一流的精神状态,一流的师德水平,一流的教育能力,一流的工作成绩。使得全体教师具有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发展意识,促进自我加压,自我提高。

第五,善抓敢管是加强师德教育的保证。善抓就是防微杜渐,抓苗头,抓倾向。教育管理学认为,看不到问题的领导,工作只能被动维持。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不能发现倾向性问题,尤其是不能发现实质性问题,就不能主动出击;处于萌芽状态的问题,完全能够靠主动的思想工作予以解决,靠不断完善的工作制度予以约束。敢管就是要管理到位,管理不良现象,管理关键环节,对牵动全局的问题要拧住不放,敢于碰硬,领导班子要团结一致,敢树正气,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师德环境,造就一支师德过硬的教师队伍。

以上是我对学校内涵是发展的一点浅识,望各位同仁斧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涵式发展与办好学校的几个因素
学校的30个细节(13):学校的源泉
【校报评论】积极迎接教育部审核评估 推动本科教学内涵式发展
专家观点|钟秉林:迎接新的挑战,创新教师教育
小学中长期发展规划
浅谈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