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识印之汉魏六朝时期

〓汉魏六朝时期〓

汉因秦制而变其篆法,平正庄严,与隶相通,别具一格。增减改易均本六书,虽尚简便,妙在自然。转折血脉,一气相贯。肥不臃肿,瘦勿枯槁。有庄重之态,无怪僻之形。古朴浑厚,非他印所及,乃印章之极盛时期也。流传于今世者亦最夥。其制历魏晋而

改观,汉、魏、晋之蛮夷印可概见也。及六朝而制稍异,印亦稍大。然其式与汉无甚区别。故前人谱录,概目之为汉印。

汉印无论官私,以白文为主,朱文则甚罕见。及魏晋以后,始有朱文印信之类也。汉印多属铜质,间有银、牙、玉、石之属。铜印文多铸,亦有刻者。唯军中官印则多凿,以其急于封拜,未及待铸也。

汉印之制,最为繁杂。兹就古印中所习见者,分为三类:曰官印,曰私印,曰杂印。封泥之发现最晚,前人论印多未及之,兹从其类,列于杂印之后,以便仿其体制者之参考也。

官印

汉官印以四字成章。按其品级,各殊其制。诸侯王得称“玺”。然其所谓玺者,已非周代古玺之制。其体制全同章印,故著录家多以汉玺并入印中,不与周秦古玺为类也。将军、太守、御史称“章”。“章”字之见于古印,亦始于汉也。瞿木夫以为其有兵权风宪之任,故改“印”曰“章”。然印与章实无尊卑之别也。其他各职皆称印。亦有“印章”二字联文者,则多见之于五字印。盖太初元年(前104),谓汉以土德王,土数五,因改印章为五字,如“安平侯印章”、“阳陵侯印章”等。凡不足五字者,皆用“之”字足之。

官印多方制,间有作长方者,即所谓半通印适当方印之半。桂未谷《札朴》云:“少内与仓库诸印,皆长而小。下吏卑职

得用径寸方印也。”此实为后世以印制之大小以别官秩尊卑之滥觞。有作腰圆形者,文曰“军曲”,疑后人伪刻。至于“宁阳丞印”一印,独作圆形,实后人所磨圆也。又有作某某唯印者。“唯”亦官称,虽未见于典籍,要之,当若地保、里正之属也。官印中有加姓名者,以官名而为私印之用也,如“裨将军张赛”及“功曹张钦之印”等印,如今之以姓名上加职称也。蛮夷印乃赐自中国,汉、魏、晋皆有之。秦以前仅“匈奴相邦”一印耳。姜尧章曰:“历代印文皆不称代,唯蛮夷印则表国号,如‘汉归义羌长’、‘魏率善氐仟长、‘晋率善羌仟长’等印。”

私印

私印之流传最广,占古印十之八九。其体制不同,例至繁杂。若以形制而言,则有一面印、两面印(即穿带印)、子母印(即套印)、带钩印、五面六面印、巨印等。以其文字而言,则可分姓名印、表字印、臣妾印、书简印、总印等。至于体例之变化,则有回文印、朱白文相间印、图案姓名印等。

一面印

一面印,仅多刻姓名而已刻表字及杂印,则极罕见也。

两面印

两面印,秦虽有之,唯不多见,流传于今世者,多汉、魏物也。其中有孔,便于系绶,故又名穿带印。一面刻姓名,一面刻表字。或作臣妾,或作吉语,或作图案。亦有两面均为吉语或图案者。至于官印之两面者,极为罕见。仅《十钟山房印举》中有“高陵丞印”、“阳陵丞印”及“骑部曲督”、“军曲侯印”诸印耳。

子母印

前人多视子母印为六朝物,实则汉亦有之,唯不易见。文多作朱而深细者。母印作“某某印信”,子则刻姓名或表字。母印钮铸母兽,子则子兽,套成如母抱子之状。或子印作首,母印铸身,套之而成完印,故亦名套印。有一套三印或四印者,罕品也。

带钩印

刻印于钩之下端,依钩之大小而制,便于两用。多属周秦之物,汉亦有之。但带钩未必尽刻印也。

五面六面印

五面印较六面印为早,于古玺中已能见之。六面印乃盛行于魏、晋、六朝间。其文有长脚,下垂作悬针状者,不似汉篆之平正矣

巨印

玺印中有巨大至三四寸者,未审所用。其上非铸钮,而多作直柄,岂烙火之用欤?或云施于金银饼锭者。然古代以钱帛为币,似又未尽然。观“日庚都萃车马”玺及“邞骀”、“常骑”诸印,疑为烙马之用也。

姓名印

古人用印多仅刻姓名,或加“印”字,或加“之印”,而不及杂字,所以昭慎重也。有作私印者,用于私书封记,所以别官印也。有刻某某印信者,多属朱文,盛行于六朝间,均是正格。若近人以“章”字易“印”字而为私印者,古代仅官印中有之,私印未见之也。

表字印

两面印中,一面有刻君、卿、孺子、伯、叔、孟、仲、季、长、次、少、稚等字者,乃行辈通称。又有曰字某某者,是皆用以别名,非为表德。近人表字印,往往有作“某某甫者”(通作“父”),古印中未尝见之,当属唐宋以后之制。或以“甫”为美德,若以入印有自美之嫌。与作某郎、某生者,均不足为法也。

臣妾印

“臣”为男子之卑称,不独用于君前,其同类交接亦常用之,所以自谦也。于两面印中常能见之。妾印亦然,“妾”,女子之卑称也。又有作“贱子某某”者,亦此之属也。

书简印

古者书牍往返,通用一名印而已,所以持信也。其后乃有刻“某某启事”、“白笺”、“信印”、“言疏”等印,见于六面印及套印中。更有作长句韵语者,如“姓某某印宜身至前迫事毋闲愿君自发印信封完”。亦有仅刻“封完”、“白方”、“白记”等二字者,然多与姓名印并用。后人仅刻“慎馀”、“副启”、“护封”等印,而不与姓名印并用,总嫌俚俗耳。

总印

古印有连地名、姓名、表字等而为一印,后人名之总印。多六朝间物也。制亦古朴,别具一格,为后人所尚法。

回文印

古印中有“印”字在姓下者,取双名相离之义,回文读之,仍为“姓某某印”,识者多读作“姓印某某”,谬矣。单名者亦有回文。而后人刻词句杂印亦用回文,实不相宜。

朱白文相间印

古印有朱、白文相间者,甘寅东以为皆后汉之制也。朱白相间之格式,殊为复杂,大致以字画之多寡而使用之。若仿其式,当审其字体之适宜自然,不可强合。

图案姓名印

古印中有刻姓名两旁龙虎形或双龙形者,或四边刻龙凤麟龟者,即后人所称四灵印也。更有刻形相以代本字者,在汉印中别具一格。

杂印

杂印乃官、私印之外无可纳类者。如肖形印、吉语印、黄神越章等。

肖形印

肖形印,周秦已有之。其图案古致浑朴,极为精妙。圆肖形印,陈簠斋以为夏商之物,然亦难确断其时代。流传于今者,以汉之两面印为最多。品类繁杂,如龙凤虎兕犬马以及人物鱼鸟车皿。飞潜动静,各各不同。印中亦有二样以上之图案,且有图案中低洼之处而有文字者,莫不沉雄古朴。一面印之作肖形图案者,其钮往往即以其图案为之。

吉语印

古人作事,多尚吉祥。故古印中之作吉祥语者,亦夥见也。即秦受命玺亦无非吉语耳。流传于今世者,古玺中亦能见之。汉之两面印尤多,如“日利”、“大年”、“长乐”、“常富”之属。作四字者,如“日入千石”、“宜官入财”、“日就富贵”等。然语多不出利禄,正可见汉家君臣之志尚也。长句者,如“延年益寿与天毋极”朱文印、“宜官秩长乐吉贵有日”朱文印、及“绥统承祖子孙慈仁永葆二亲福禄未央万岁无疆”二十字朱文圆印等。其辞藻之华丽,莫与之比,实为后世词句入印之嚆矢也。

黄神越章

黄神越章亦属吉语印之类,唯其使用不同。吉语印用以封检,而黄神越章则以佩也。古人以为佩黄神越章入山,可免虎狼恶神之祸,后世渐废。又有作“天帝使者”、“天皇上帝”等,同一义也

封泥

濡朱之制,始自北朝。汉、魏以上多用泥封,泥土质坚,故能留传数千年未见损害。近代发现之封,可窥其遗制。唯所见者,皆为汉、魏之物,古玺之封泥极为罕见。官印占十之八九,且官职、地名往往与汉、魏官印吻合。其裨益于官制地理之考古者,诚不鲜也。

封泥之面有印文,背有版痕及绳迹。其色青紫,其形或为正方,或为不规则之圆形,正方者最为罕见。盖简牍之上或有印齿,其填于印齿中,则为正方。具施于囊外或无印齿之简牍,则为圆形。

天子诏书,其泥紫。唯封禅之玉检,则用水银和金为之,谓之金泥。金泥,今不可见。紫泥则可于潍县陈氏所藏之“皇帝信玺”封泥见之。其形方,为汉制六玺之一。青泥则寻常,官私诸印之封泥皆是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述印之私印
印章的种类(转)
篆刻技法解析(五)汉印概述上
中国的印章文化
【篆刻讲堂】识印(一)
篆刻探微(1-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