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主食,我们该怎么吃才健康?

主食,我们一点也不陌生。

每天的一日三餐我们都在吃主食。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吃主食呢?主食有什么营养价值呢?

同样都可以作为主食,不同的碳水化合物对健康有什么不同的影响呢?

我们日常生活中该选择哪些优质的主食,既能保证我们有足够的饱腹感,又能同时摄入丰富的营养物质,又能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呢?

我们经常吃的大米

我们经常吃的大米上面,都有一个小小的“豁口”,而不是一粒完整的大米。这就是谷物精制加工的结果。

大米生产出来的时候,是一粒完整的稻谷。此时它的营养价值是100%的。但是我们消化不动这个谷壳,所以要把谷壳给去掉,这时候就变成了糙米,营养价值还剩下85%。

后来随着加工工业的发展,人们对口感的追求越来越高了,就把糙米外面的种皮也去掉了,如果单单去掉种皮就是胚芽米,但是种皮和胚芽是连在一起的,去掉种皮的时候,就很容易把胚芽一起去掉。要想留着胚芽比较困难,所以很多时候就连着胚芽一起去掉了。

为了卖相更好,很多精制的大米,经过层层抛光打磨,最后就成了大家吃到嘴里的晶莹剔透的大米,甚至都不需要清洗。

而这个时候,大米的营养价值其实只剩下5%了,大部分都被去除了。而被去掉的胚芽,营养价值却极高,被分离出来以后,拿去做高价的保健品或者营养品。不仅给了人们更好的口感,还能获得高额的利润。对于商家来说,是双赢。

中国营养学会曾评出了中国十大好谷物,分别是全麦粉、糙米、燕麦米/片、小米、玉米、高粱米、青稞、荞麦、薏米、藜麦

可能很多小伙伴会比较诧异,怎么没有我天天吃的白米、白面呢?

的确没有,他们的营养价值目前的确是没有办法跟这十种全谷物相比。

所以,现在就推荐大家选择全谷物作为自己主食的优选。

什么是全谷物?

它是指未经精细化加工或经过撵磨、粉碎等处理,仍然保留了完整谷粒及其天然营养成分的谷物。

就像评选出来的这十大谷物,和进行精制加工过的谷物相比,全谷物有更多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营养素。而精制谷物大部分都是只剩下碳水化合物和少量蛋白质。

可对身体有益的,有助于预防慢性病的膳食纤维、微量元素等都在精制加工的过程中“抛弃”了。

碳水化合物


中国千百年来传统的饮食习惯就是以谷物为主的。把这些谷物作为主食来吃。它们给身体提供的最主要的营养物质就是碳水化合物,俗称糖。

要想让汽车跑起来,那么我们必须得给车加油,提供能量。我们人体也是一样,要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也需要能量。

给我们身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三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而这三大营养素虽然都能提供能量,但碳水化合物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而且,碳水化合物也是最经济的能量来源,跟蛋白质、脂肪相比,它要更“物美价廉”。碳水化合物在体内分解为葡萄糖被吸收,葡萄糖是我们大脑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我们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在体内一部分给我们提供能量,一部分会转化为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存起来。

在饥饿的情况下,机体就要动用肝糖原去给我们提供能量。也会发生糖异生反应,就是把非糖物质如脂肪等转化为糖来给机体提供能量,蛋白质的分解也会增加。所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摄入也可以节约蛋白质,让蛋白质去发挥它更重要的作用。

碳水化合物还有抗生酮的作用。

如果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动员脂肪分解供能的时候就会产生酮体,酮体过多会发生酮症酸中毒的情况。

所以即使在减重的时候,也不能完全不吃主食,还需要摄入优质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中的膳食纤维,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等疾病,还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有利于肠道健康。

但是不同的食物对健康的影响是不同的。

食物中包含隐含的信息,这些信息会与我们的基因进行交流,给新陈代谢发出具体的指令。

食物发出的指令包括:减肥或增重、加速或减缓衰老的过程、增加或降低胆固醇含量、产生增进或降低食欲的分子。

不同的食物会给基因不同的信息,帮助基因做出决定。食物是可以与基因进行交流的。你所吃的食物直接决定身体所收到的基因信息。这些信息控制着你的新陈代谢,告诉身体是储存热量还是消耗热量。

所以,不同的碳水化合物对身体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比如高GI食物与低GI食物。GI即血糖生成指数。它反应的是某种食物升高血糖的能力和速度,是人体进食后机体血糖生成的应答状况。

血糖生成指数GI在55以下认为该食物为低GI食物,比如牛奶、蔬菜、苹果等;如果GI在55~75之间,该食物为中等GI食物,例如全麦面包、白米;血糖指数在75以上,该食物为高GI食物,比如甜点、白面面包、蜂蜜等。这些加工程度比较高的食物,很多GI值都比较高。

高GI的食物,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快,葡萄糖进入血液后血糖快速升高;这就会刺激胰腺在短时间内分泌大量的胰岛素,这样就会加重胰腺的负担。

如果经常吃血糖生成指数较高的食物,胰腺负担就会比较大,经常需要拼命地工作,会对其造成严重的损伤,引发糖尿病。

而且,进入细胞的糖短时间内消耗不掉的话也容易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而这时候,大脑就有可能缺糖,它就会误认为你的糖摄入不足,给你发指令让你继续吃。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平时可能也有感受,吃甜点,明明觉得已经吃的很多了,可是还能继续吃下去,因为大脑感觉不到你在吃东西,即便吃了很多,还是过会儿就饿,想继续吃。

低GI食物,消化吸收比较慢,在胃肠中停留时间长,葡萄糖释放速度缓慢,进入血液后血糖的峰值低,下降速度也慢。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把它消耗掉,你的饱腹感也会比较强。

但是仅仅使用GI作为选择食物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制备方法和食物本身的特点可以产生不同的GI评分。例如:一个成熟的香蕉比半熟的香蕉具有更高的GI值,因其具有较高的糖含量。

不同的烹调方式也会导致GI值发生变化。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速度也有个体差异。定GI值的时候选用的是18岁以上的健康成年人来试验的。但是不同的人吃同一种食物,它引起的血糖变化是不一样的。比如健康人和糖尿病人,肯定不一样。

为了解决GI系统的这些局限性,在血糖指数(GI)的基础上,哈佛大学的研究者Salmeron等提出了血糖负荷(GL)的新概念。GL是指特定食物所含碳水化合物的质量(克)与其血糖生成指数值的乘积。简单地说,GI值只体现碳水化合物的质量,GL的提出同时又体现了碳水化合物数量对血糖的影响。

GL=GI ×摄入该食物的实际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含量/100。

例如,一份包含26克碳水化合物的玉米片血糖指数是81,那么它的血糖负荷就是26×81/100=21。
一般认为,GL≥20为高负荷饮食,表示对血糖影响很大; 10≤GL≤19为中负荷饮食,表示对血糖影响不大; GL<10为低负荷饮食,表示对血糖的影响很小。

为什么不同的食物会对我们产生不同的影响呢?

因为它们在体内的代谢路径是不一样的。在实验室燃烧时,1千卡西兰花和1千卡可乐能释放出相同的能量,没有任何区别。但是西兰花和可乐在我们体内被分解代谢时却是不一样的。

摄入不同的食物以不同的速度吸收。

拥有不同数量的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被转化成不同的复杂信号来控制体重。

就像空气阻力一样,你看不到摸不到,但是它却影响着能量在体内的吸收。

所以,对于主食,我们除了需要重视食物的摄入量,还需要重视食物的种类,选择质量高的食物。

首先,我们选择食物的时候尽量做到食物多样,谷类为主,也可以用薯类代替主食。

少食多餐,比如每天吃五到六餐,每餐七分饱,上午可以加餐一个水果,下午加餐一把坚果,晚上加餐一杯牛奶。

同样,正餐也需要选择低GL的全谷物作为主食。

我们一定要把握好食物的量,即使再好的食物、再美味,也不要让自己吃得过饱,过饱会增加身体的负担,也可能会导致炎症过激,体内代谢的废物难以排出体外。这样会给身体带来很大的健康隐患。

最后“掰扯”一件事儿,就是大家爱吃的“粉丝”和“土豆丝”。

其实粉丝和土豆都是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的食物,可以把他们当做主食来吃。

如果当做菜来吃,再去吃相同数量的主食,那一餐中主食的量肯定就超标了。

以后不要再出现一碗米饭搭配一盘土豆丝这样的情况。因为土豆的地位已经“升级”了,其为主食了。

下回可别把薯类不当干粮了!

文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郭志惠

编辑、排版:常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文搞清食物升糖指数和血糖负荷!糖尿病和肥胖人士收藏必备
提醒:“含糖量”很高的2种食物,糖尿病人尽量少吃一些
米饭、面条、馒头,糖尿病人选哪个主食更好?一对比,答案很清楚
对大脑最糟糕的七种食物(二)
米饭的含糖量高吗?
听说吃南瓜可以降血糖?建议糖友认真看完后再决定吃不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