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五回中的“判词”与《红楼梦曲》解读
 
 

第五回中的“判词”与《红楼梦曲》解读

——《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1áo)曲演红楼梦”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
宝玉便伸手先将“又副册”厨开了,拿出一本册来,揭开一看,只见这首页上画着一幅画,又非人物,也无山水,不过是水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后有几行字迹。写的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此写晴雯。“霁月”,天净月朗的景象。旧时以“光风霁月”喻人的品格光明磊落。霁,雨后新晴,寓“晴”字。彩云,喻美好。云呈彩叫雯,寓“雯”字。“心比”二句是说晴雯从不肯低三下四地奉迎讨好主子,没有阿谀谄媚的奴才相,尽管她是赖大买来养大的,是“奴才的奴才”,地位最低贱。“风流”句,见“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寿夭”句,晴雯被迫害而死时,仅16岁。晴雯死于“诽谤”,作者还在她被撵走之时作过补述。

【主要情节/人物思想性格】①撕扇(31)②补裘(52)③拒“抄”④屈死留赠(77)⑤芙蓉诔(78

                           

○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言词,写道是: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此写袭人。“花”“席”(袭)谐音其姓名,“破席”的比喻并非讥其不能“从一而终”,应是象征其最终仍处于卑贱的社会地位这一结局。优伶,旧称戏剧艺人为优伶。这里指蒋玉菡(琪官)。

                                              

□□金陵十二钗副册

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此写香菱。“根并”句暗点其名。香菱本名甄英莲(真应怜)。莲就是荷花,菱与荷同生池中,所以说根在一起。“自从”二句是说自从薛蟠娶夏金桂为妻后,香菱就被迫害而死了。两地生孤木,两个“土”字,加上一个“木”字,是金桂的“桂”字。(相关回目:第80回、第103回)

【主要情节/人物思想性格】第1(英莲被拐)、4(薄命女偏逢薄命郎)、48(慕雅女雅集苦吟诗·香菱学诗)、62(呆香菱情解石榴裙)、80(美香菱屈受贪夫棒)、100(破好事香菱结深恨)、103回)

                                                             

□□金陵十二钗正册
1
、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此写林黛玉和薛宝钗。)

 “可叹停机德”(叹其德)、“金簪雪里埋”,指薛宝钗,“金簪”喻“宝钗”,“雪”,谐音“薛”,句意暗寓其结局之冷落与凄苦。“堪怜咏絮才”(怜其才)、“玉带林中挂”,指林黛玉,“玉带林中挂”,前三字倒读谐“林黛玉”三字,又暗示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牵挂。

 

                                             
2
、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yuán)。也有一首歌词云: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兔)相逢大梦归。(此写贾元春。)

“三春”隐指迎春、探春、惜春,“初春”指元春。

                                                                               
3
、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此写贾探春。)

前两句写探春虽然才精志高,但时运不佳。后两句写探春于清明时节远嫁海隅,其命运“像风筝一样”,一去不返。

                                                                             
4
、后面又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其词曰: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此写史湘云。)
   
前两句说史湘云自幼父母双亡,家庭的富贵并不能给她以温暖。后两句说史湘云(与卫若兰)婚后好景不长,转眼间夫妻离散。“湘江水逝楚云飞”,句中嵌有“湘”、“云”二字。

                                                                          

5、后面又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断语云: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此写妙玉。)

洁,既指清洁,亦指佛教所说的净。佛教宣扬现实世界是污秽的,惟有佛国才算“净土”,所以佛教又称净教。妙玉有“洁癖”,又身在佛门,故云“欲洁”。“金玉质”,喻妙玉“出身不凡,心性高洁”,但“终陷淖泥中”。

                                                                        

6、后面忽见画着个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其书云: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此写贾迎春。)

“子”、“系”合而成“孙”字,指迎春的丈夫孙绍祖。“判词”寓意迎春被“中山狼”般的孙绍祖迫害致死。

                                                            

7、后面便是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其判云: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此写贾惜春。)

“判词”暗示惜春的结局是出家为尼,伴青灯,穿缁衣终其一生。
                                                                     

8、后面便是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其判曰: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此写王熙凤。)

“凡鸟”合而成“凤”字。此“判词”隐寓王熙凤的结局。据脂批,贾府“事败”,王熙凤曾落入“狱神庙”,后短命而亡。
                                                                           

9、后面又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其判云: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此写巧姐。)

“判词”前两句写巧姐在贾府势败后,被“狠舅奸兄”所卖。后两句写巧姐母亲王熙凤曾济过刘姥姥,最后也得到刘姥姥的相救。

                                                                         

10、后面又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此写李纨。)

首句“李”、“完”寓“李纨”二字。次句“兰”字寓李纨之子贾兰。

                                                            
11
、后面又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此写秦可卿。)

根据脂批,小说第十三回回目原为“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判词是说秦可卿与公公贾珍通奸,伤风败俗的秽行都是从宁国府开始的。
                                                                               
   
从第五回的“判词”中,我们已得知《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正册”为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和秦可卿。

                                                                                  

□□《红楼梦曲》十二支,加上前面的引子和后面的尾声,共十四支曲子。中间十二曲,分咏金陵十二钗,暗寓各人的身世结局和对她们的评论。

《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曲中的“金”指代薛宝钗,“玉”指代林黛玉。以“薛、林”为代表,实际上把“薄命司”的众女儿都包括在内。曲子的作者说他怀念存者,伤悼死者,故演出此《红楼梦曲》。)

【主要情节/人物思想性格】钗黛之争8(探宝钗黛玉半含酸)、2730(宝钗借扇机带双敲)、33/3437/384597回)】【56(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蘅芜苑、梨香院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 世外仙姝(暗寓本为绛珠仙子的黛玉已死。姝,美女)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此写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这首曲子从贾宝玉婚后仍不忘怀死去的林黛玉,写薛宝钗徒有“金玉良姻”的虚名而实际上则终身寂寞。曲名“终身误”,就包含这个意思。)

【主要情节/人物思想性格】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此写宝玉和黛玉。这首曲子从宝黛的爱情理想因变故而破灭,写林黛玉的泪尽而逝。曲名“枉凝眉”,意思是悲愁有何用,也即曲中所说的“枉自嗟呀”。)

【主要情节/人物思想性格】第3(林黛玉进贾府)、19(青梅竹马)、23(宝黛共读西厢)、27(黛玉葬花)、32(诉肺腑)、38(魁夺菊花诗)、45(钗黛释前嫌)51(痴颦)、67(思故里)、70(重建桃花社)、76(凹晶馆联诗悲寂寞·湘黛)82(惊恶梦)、97(焚稿断痴情)、98(魂归离恨天)、1(木石前盟与“还泪说”)潇湘馆、潇湘妃子

【主要情节/人物思想性格】宝黛爱情

一、木石前盟(还泪说)

□第1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二、情窦初开

□第3回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宝黛初会)□第8回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含酸吃醋情深)

□第19回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青梅竹马)□第23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共读西厢)
三、热 恋
□第27回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黛玉葬花)□第32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诉肺腑)
四、心心相印
□第34回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宝玉赠帕)□第57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紫鹃试玉)
五、净土掩风流(尾声)
□第97回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黛玉焚稿)□第98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黛玉之死)
                                                                                           

宝玉听了此曲,散漫无稽,不见得好处,但其声韵凄惋,竟能销魂醉魄。因此也不察其原委,问其来历,就暂以此释闷而已。因又看下道:
  [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此写贾元春。曲名“恨无常”,暗示元春早死。无常是佛家语言。原指人世一切即生即灭,变化无常。后俗传为勾命鬼。元春当了贵妃,但“荣华”短暂,忽然夭亡,这是兼有两层意思。)
                                                                                         
 

 [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此写贾探春。曲名“分骨肉”,是与骨肉亲人分离的意思。)

【主要情节/人物思想性格】第56(兴利除宿弊)、100(悲远嫁)秋爽斋
                                                                                          

[乐中悲]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此写史湘云。曲名“乐中悲”是说她的美满婚姻好景不长。)

【主要情节/人物思想性格】62(憨湘云醉眠芍药茵)、70(史湘云偶填柳絮词)、76(凹晶馆联诗悲寂寞·湘黛)、湘云冷笑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第49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世难容]气质美如兰,才华复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shān),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kǎng zǎng,亦作“抗脏”,高亢刚直的样子,引申为强项挣扎的意思。与读作“ānɡzānɡ”解为龌龊之义有别)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此写妙玉。曲名“世难容”,也说明她后来的遭遇。)

【主要情节/人物思想性格】第41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喜冤家]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还构。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蒲和柳易生易凋,借以喻本性低贱的人。);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此写贾迎春。曲名“喜冤家”,是说她所嫁的丈夫是冤家对头,因为婚嫁称喜事。)

【主要情节/人物思想性格】73(懦小姐不问累金凤)、第79(误嫁中山狼)
                                                                                          

 [虚花悟]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天上夭桃”、“ 云中杏蕊”,比喻荣华富贵)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到头来”两句是说桃花虽盛,但等不到秋天早已落尽。以草木摇落而变衰的秋季来象征人世间不可避免的衰败。)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此写贾惜春。“虚花语”,意谓悟到荣华是虚幻的。虚花,犹言镜中花。)

【主要情节/人物思想性格】115(惑偏私惜春矢素志)
                                                                                         

[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此写王熙凤。曲名“聪明累”,是受聪明之连累、聪明自误的意思。语出宋苏轼《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主要情节/人物思想性格】12(王熙凤毒设相思局)13(王熙凤协理宁国府)、15(王凤姐弄权铁槛寺)、68(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69(弄小巧用借剑杀人)72(王熙凤恃强羞说病)96(瞒消息凤姐设奇谋)114回(王熙凤历幻返金陵) 113回(忏宿冤凤姐托村妪)106(王熙凤致祸抱羞惭)
                                                                                         

[留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乘除加减”指老天的赏罚丝毫不爽,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上有苍穹。(此写贾巧姐。曲名“留馀庆”是说贾巧姐的娘王熙凤接济过刘姥姥,做了好事,因而得到好报——由刘姥姥救巧姐出火坑。前代为后代所遗留下来的福泽叫馀庆。)
                                                                                          

[晚韶华]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锈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zhì,阴骘,即“阴功”,指暗中有德于人)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此写李纨。曲名“晚韶华”,字面上说晚年荣华,其真意是说好光景到来为时已晚了。)
                                                                                          

[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暗指秦可卿在天香楼悬梁自尽。)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jī)裘(后人以“箕裘”比喻祖先的事业)颓堕皆从敬(敬,指贾敬。他颓随家教,放任子女胡作非为,养了个不肖之子贾珍,而贾珍则“乱伦”与儿媳私通),家事消亡首罪宁(宁,指宁国府)。宿孽总因情。(此写秦可卿。曲名“好事终”的“好事”,特指男女风月之事,是反语。)
                                                                                          

[收尾·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首收尾的曲子是对金陵十二钗命运的总写,它写出了贾府最后家破人亡一败涂地的景象。曲名的含义,已在曲文中讲清楚了。)
                                                                                          

歌毕, 还要歌副曲。警幻见宝玉甚无趣味,因叹:“痴儿竟尚未悟!”那宝玉忙止歌姬不必再唱,自觉朦胧恍惚,告醉求卧。警幻便命撤去残席,送宝玉至一香闺绣阁之中,其间铺陈之盛,乃素所未见之物。更可骇者,早有一位女子在内,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正不知何意,忽警幻道:“尘世中多少富贵之家,那些绿窗风月,绣阁烟霞,皆被淫污纨э与那些流荡女子悉皆玷辱。更可恨者,自古来多少轻薄浪子,皆以‘好色不淫’为饰,又以‘情而不淫’作案,此皆饰非掩丑之语也。好色即淫,知情更淫。是以巫山之会,云雨之欢,皆由既悦其色,复恋其情所致也。吾所爱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
  宝玉听了,唬的忙答道:“仙姑差了。我因懒于读书,家父母尚每垂训饬,岂敢再冒‘淫’字。况且年纪尚小,,不知‘淫’字为何物。”警幻道:“非也。淫虽一理,意则有别。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此皆皮肤淫滥之蠢物耳。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今既遇令祖宁荣二公剖腹深嘱,吾不忍君独为我闺阁增光,见弃于世道,是以特引前来,醉以灵酒,沁以仙茗,警以妙曲,再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字可卿者,许配于汝。今夕良时,即可成姻。不过令汝领略此仙闺幻境之风光尚如此,何况尘境之情景哉?而今后万万解释,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说毕便秘授以云雨之事,推宝玉入房,将门掩上自去。

……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

                

……宝玉听说,便忘了秦氏在何处,竟随了仙姑,至一所在,有石牌横建,上书“太虚幻境”四个大字,两边一副对联,乃是: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转过牌坊,便是一座宫门,上面横书四个大字,道是:“孽海情天。”又有一副对联,大书云: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宝玉喜不自胜,抬头看这司的匾上,乃是“薄命司”三字,两边对联写的是: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yán,美)。

                                                                              

金陵十二钗生平简叙
『林黛玉』林如海与贾敏的独女。因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她蔑视功名权贵,当贾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她和宝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贾母等人残忍地扼杀了,林黛玉泪尽而逝。
『薛宝钗』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帐话” 。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
“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在贾母、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王熙凤』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之妻,夫人的内侄女。长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虽然贾瑞这种纨
?子弟死有余辜,但“毒设相思局”也可见其报复的残酷。 “弄权铁槛寺”为了三千两银子的贿赂,逼得张家的女儿和某守备之子双双自尽。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儿也被王熙凤以最狡诈、最狠毒的方法害死。她公然宣称 “我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她极度贪婪,除了索取贿赂外,还靠著迟发公费月例放债,光这一项就翻出几百甚至上千的银子的体己利钱来。抄家时,从她屋子里就抄出五七万金和一箱借券。王熙凤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加速贾家的败落,最后落得个“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李纨』字宫裁,贾珠之妻,生有儿子贾兰。她出身金陵名宦,父亲李守中曾为国子祭酒。她从小就受父亲“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育,以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几个贤女便了,每日以纺织女红为要。贾珠不到二十岁就病死了。李纨就一直守寡,虽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 ”一般,一概不闻不问,只知道抚养亲子,闲时陪侍小姑等女红、诵读而已。她是个恪守封建礼法的贤女节妇的典型。
『贾元春』贾政与夫人之长女。自幼由贾母教养。作为长姐,她在宝玉三四岁时,就已教他读书识字,虽为姐弟,有如母子。后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吏。不久,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贾家为迎接她来省亲,特盖了一座省亲别墅。该别墅之豪华富丽,连元春都觉太奢华过费了!元妃虽给贾家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但她却被幽闭在皇家深宫内。省亲时,她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这次省亲之后,元妃再无出宫的机会,后暴病而亡。
『贾迎春』贾赦与妾所生的,排行为贾府二小姐。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 二木头”的诨名。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她的攒珠垒丝金凤首饰被下人拿去赌钱,她不追究,别人设法要替她追回,她却说
“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气。” 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出嫁后不久,她就被孙绍祖虐待而死。
『贾探春』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王夫人与凤姐都让她几分,有“ 玫瑰花”之诨名。她的封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所以对处于婢妾地位的生母赵姨娘轻蔑厌恶,冷酷无情。抄检大观园时,她为了在婢仆面前维护作主子的威严,“令丫环秉烛开门而待”,只许别人搜自己的箱柜,不许人动一下她丫头的东西。“心内没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得这一点,对探春动手动脚的,所以当场挨了一巴掌。探春对贾府面临的大厦将倾的危局颇有感触,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救,但无济于事。最后贾探春远嫁他乡。
『贾惜春』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珍的妹妹。因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别的事一概不管,而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栊翠庵为尼。
『秦可卿』金陵十二钗之一,贾蓉之妻。她是营缮司郎中秦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女儿,小名可儿,大名兼美。她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又温柔和平,深得贾母等人的欢心。但公公贾珍与她关系暧昧,致使其年轻早夭。
『贾巧姐』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与王熙凤的女儿。因生在七月初七,刘姥姥给她取名为“巧姐”。巧姐从小生活优裕,是豪门千金。但在贾府败落、王熙凤死后,舅舅王仁和贾环要把她卖与藩王作使女,在紧急关头,幸亏刘姥姥帮忙,把她乔装打扮带出大观园。后嫁给一个姓周的地主。
『史湘云』金陵十二钗之一,是贾母的侄孙女。虽为豪门千金,但她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史鼎抚养,而婶婶对她并不好。在叔叔家,她一点儿也作不得主,且不时要做针线活至三更。她的身世与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没有林黛玉的叛逆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宝钗的影响。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觉。她和宝玉也算是好朋友,在一起时,有时亲热,有时也会恼火,但她襟怀坦荡,从未把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后嫁与卫若兰,婚后不久,丈夫即得暴病,后成痨症而亡,史湘云立志守寡终身。
『妙玉』苏州人氏。她祖上是读书仕宦人家。因自幼多病,买了许多替身〈旧时迷信认为命中有灾难的人应该舍身出家做僧、道,有钱人家买穷人家子女代替出家,叫替身〉,皆不中用。只得入了空门,身体才好,故一直带发修行。父母已亡,身边带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服侍。她极通文墨,极熟经典,模样又极好。十七岁时随师父到长安都修行,师父圆寂后,被贾家请入栊翠庵带发修行,但她“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刘姥姥喝过的茶杯,她嫌脏,不要了,而给宝玉喝的茶杯却是自己日常用的绿玉斗。宝玉生日,她特地派人送去“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 ”的字帖。后贾府败落,她被强人用迷魂香闷倒奸污,劫持而去

                                                                                 

【十二金钗】 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金钗十二行”本用以形容美女头上金钗之多,后以“十二金钗”喻指众多的妃嫔或姬妾。
   
金陵十二钗是姐妹、姑嫂、母女、妯娌的关系,和妻妾之类扯不上关系。应该就是范指诸多世家大族家的贵族年轻女子。金陵十二钗里面真正在金陵呆过的大概只有宝钗、凤姐二人,贾府四春和巧姐都在京城出生成长,湘云李纨应该也是如此,秦氏来历不明(据说“家住江南姓本秦”),妙玉在苏州呆过,没说是否去过金陵,黛玉也来自苏州,一生没去过金陵。

                                                                  

■■晴雯是这些丫鬟中一个最光辉的形象。在她身上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封建社会中地位卑贱的妇女们的优秀品质。晴雯出身低贱,十岁就被卖给赖大,连家乡、父母都不知道。只因她生得“十分伶俐标致”、“贾母见了喜欢”,就被赖大母亲当做一件小玩艺孝敬了贾母。晴雯性格倔强、敢怒敢骂,她不想奉承谁,也决不向封建势力低头。她讽刺“往高枝上爬”的小红,鄙视向王夫人叩头谢恩的秋纹,对袭人的卑污灵魂更一再予以无情的揭露。抄检大观园时,袭人、麝月之流,在气势汹汹的封建势力面前,无不战战兢兢、俯首贴耳,但晴雯则不然,她“挽着头发,闯进来,豁琅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下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来”,充分表现出对他们的蔑视,而且还当场痛骂了狐假虎威,狗仗人势的王善保家的。作者热情洋溢地歌颂了这个“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少女,除了突出她敢于嘻笑怒骂的坚强反抗性格外,在“勇晴雯病补孔雀裘”、“俏丫鬟抱屈夭风流”等章节中,作者又出色地表现了她的真率、热情和勇于助人的品质,从而使整个形象,闪耀着诗意的光辉!晴雯这种精神品质,在封建贵族叛逆者宝玉的心里,引起了高度的共鸣。她的悲惨的结局,预示了宝、黛爱情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简述“晴雯撕扇”或“晴雯之死”故事情节。
      ①晴雯撕扇           
      晴雯换衣服,把扇子跌在地上将骨子跌断,遭宝玉抢白,晴雯不服,气得宝玉要赶她回家。晚上宝玉跟薛蟠喝酒回来,见晴雯睡着,将她推醒,叫她拿果子来,晴雯不干。宝玉说扇子是扇的,如果你想出气,撕也无妨。宝玉拿扇子给她,她便撕起来,麝月阻止,宝玉高兴,并说扇能值几个钱。(第三十一回)
      ②睛雯之死         
      受王善保家的挑唆,晴雯被逐出大观园,回到家中,卧床不起。宝玉前去探望,她向宝玉诉说自己早知今日,也不如此痴心傻意。她夺过剪刀将指甲齐根铰下,将贴身穿着的旧绫袄脱下,与指甲一起交与宝玉,并要宝玉把袄儿脱下给她穿。当夜晴雯死去。第二天,宝玉前去凭吊,并作《芙蓉女儿诔》。(第七十七回)      12.简析“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关于宝玉得名和抓周的故事。
   
③勇补雀金裘

贾母赏给宝玉一件俄罗斯进口的孔雀毛披风不小心被火星迸上烧了指顶大的烧眼,里外无人会补,晴雯连夜带病用孔雀金线界密了修补烧眼。她只觉头重脚轻,满眼金星却咬牙捱着,补两三针歇一会又补,直到凌晨四点才补好,不留心还真看不出来,为此宝玉感激不已。

■简析晴雯在抄检大观园时表现的性格特征。

晴雯在作者笔下是一个“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丫鬟。抄检大观园时,怡红院的丫头们无不战战兢兢、俯首贴耳,任人来搜查。晴雯却出任意料,把自己的箱子往地上一倒,还顶撞了领头抄检者,以示反抗,这些充分表现出她对“主子们”的蔑视,决不向封建势力低头,敢于反抗的倔强性格。

                                                          

■■鸳鸯也是这些女奴中的一个光辉的形象。她是个“家生子儿”,贾母的贴身侍婢,因服侍贾母这一特殊地位而受到人们一定的重视。表面看来鸳鸯是个很和顺的女孩子,平素不露一点锋芒,但她长期生活在贾府里,早已看透了这个贵族家庭的腐朽和罪恶,所以当贾赦让夫人和她嫂子诱使她作妾时,遭到了她的强烈反抗。她冷嘲热讽地对她嫂子说:“怪道成日间羡慕人家的丫头做小老婆,一家子都仗着他横行霸道的,一家子都成了小老婆子,看的眼红了,也把我送在火坑里去。我若得脸呢,你们外头横行霸道,自己封就了自己的舅爷;我要不得脸,败了时,你们把忘八脖子一缩,生死由我去!”这是多么沉痛有力的控诉。鸳鸯十分鄙视贾赦的为人,坚决拒绝作妾:“别说大老爷要我做小老婆,就是太太就会子死了,他三媒六证的娶我去做大老婆,我也不能去。”贾赦一听鸳鸯不肯屈从,就以断绝她的一切生路进行威胁:“我要他(鸳鸯)不来,以后谁敢收他?……凭他嫁到了谁家,也难出我的手心。”鸳鸯面对这样的威逼,还是毫不动摇,她当着贾母等众人的面,铰发立誓:“我是横了心的,”这辈子“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一刀子抹死了,也不能从命!”她如此蔑视主子的“赏识”,坚决反抗主子的迫害。

迎春的丫鬟司棋和表弟潘又安相爱,这本是很正常的行为,但在贾府这个贵族家庭里,主子们的淫乱可以被视为合法,而青年男女之间的恋爱却被以“事关风化”而严加禁阻。在抄检大观园时,当司棋与其表弟间互赠信物,私订终身的事被主子发觉发后,“大家都吓了一跳”,司棋却自信光明磊落,“并无畏惧惭愧之意”,就连王熙凤都觉得“奇了”。最后和潘又安双双就死,表示了他们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并以此捍卫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

                                                              

■■黛玉道:“既然定要起诗社,咱们都是诗翁了,先把这些姐妹叔嫂的字样改了才不俗。”李纨道:“极是,何不大家起个别号,彼此称呼则雅。我是定了‘稻香老农’,再无人占的。”探春笑道:“我就是秋爽居士’罢。”宝玉道:“居士,主人到底不恰,且又瘰赘。这里梧桐芭蕉尽有,或指梧桐芭蕉起个倒好。”探春笑道:“有了,我最喜芭蕉,就称‘蕉下客’罢。”众人都道别致有趣。黛玉笑道:“你们快牵了他去,炖了脯子吃酒。”众人不解。黛玉笑道:“古人曾云‘蕉叶覆鹿’,他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来。”众人听了都笑起来。探春因笑道:“你别忙中使巧话来骂人,我已替你想了个极当的美号了。”又向众人道:“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大家听说,都拍手叫妙。林黛玉低了头方不言语。李纨笑道:“我替薛大妹妹也早已想了个好的,也只三个字。”惜春迎春都问是什么。李纨道:“我是封他‘蘅芜君’了,不知你们如何。”探春笑道:“这个封号极好。”宝玉道:“我呢?你们也替我想一个。”宝钗笑道:“你的号早有了,‘无事忙’三字恰当的很。”李纨道:“你还是你的旧号‘绛洞花主’就好。”宝玉笑道:“小时候干的营生,还提他作什么。”探春道:“你的号多的很,又起什么。我们爱叫你什么,你就答应着就是了。”宝钗道:“还得我送你个号罢。有最俗的一个号,却于你最当。天下难得的是富贵,又难得的是闲散,这两样再不能兼有,不想你兼有了,就叫你‘富贵闲人’也罢了。”宝玉笑道:“当不起,当不起,倒是随你们混叫去罢。”李纨道:“二姑娘四姑娘起个什么号?”迎春道:“我们又不大会诗,白起个号作什么?”探春道:“虽如此,也起个才是。”宝钗道:“他住的是紫菱洲,就叫他‘菱洲’,四丫头在藕香榭,就叫他‘藕榭’就完了。”(第37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尤氏、凤姐等上来启道:“筵宴齐备,请贵妃游幸。”元妃等起身,命宝玉导引,遂同诸人步至园门前,早见灯光火树之中,诸般罗列非常。进园来先从“有凤来仪”,“红香绿玉” ,“杏帘在望”,“蘅芷清芬”等处,登楼步阁,涉水缘山,百般眺览徘徊。一处处铺陈不一,一桩桩点缀新奇。贾妃极加奖赞,又劝:“以后不可太奢,此皆过分之极。”已而至正殿,谕免礼归座,大开筵宴。贾母等在下相陪,尤氏、李纨、凤姐等亲捧羹把盏。
  元妃乃命传笔砚伺候,亲搦湘管,择其几处最喜者赐名。按其书云:
  “顾恩思义”匾额
  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
  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此一匾一联书于正殿
  “大观园”园之名
  “有凤来仪”赐名曰
“潇湘馆”
  “红香绿玉”改作“怡红快绿”即名曰“怡红院”
  “蘅芷清芬”赐名曰“蘅芜苑”
  “杏帘在望”赐名曰“浣葛山庄”,正楼曰“大观楼”,东面飞楼曰“缀锦阁”,西面斜楼曰“含芳阁”,更有“蓼风轩”,“藕香榭”,“紫菱洲”,“荇叶渚”等名,又有四字的匾额十数个,诸如“梨花春雨”,“桐剪秋风”,“荻芦夜雪”等名,此时悉难全记。又命旧有匾联俱不必摘去。于是先题一绝云:
  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

——(第18回 隔珠帘父女勉忠勤 搦湘管姊弟裁题咏//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如今且说贾元春, 因在宫中自编大观园题咏之后,忽想起那大观园中景致,自己幸过之后,贾政必定敬谨封锁,不敢使人进去骚扰,岂不寥落.况家中现有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何不命他们进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却又想到宝玉自幼在姊妹丛中长大, 不比别的兄弟,若不命他进去,只怕他冷清了,一时不大畅快,未免贾母王夫人愁虑,须得也命他进园居住方妙.想毕,遂命太监夏守忠到荣国府来下一道谕, 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住,不可禁约封锢,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

……宝玉便问他:“你住那一处好?”林黛玉正心里盘算这事,忽见宝玉问他,便笑道:“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宝玉听了拍手笑道:“正和我的主意一样,我也要叫你住这里呢。我就住怡红院,咱们两个又近,又都清幽。”
  两人正计较,就有贾政遣人来回贾母说:“二月二十二曰子好,哥儿姐儿们好搬进去的。这几日内遣人进去分派收拾。”
薛宝钗住了蘅芜苑林黛玉住了潇湘馆贾迎春住了缀锦楼探春住了秋爽斋惜春住了蓼风轩李氏住了稻香村宝玉住了怡红院。每一处添两个老嬷嬷,四个丫头,除各人奶娘亲随丫鬟不算外,另有专管收拾打扫的。至二十二日,一齐进去,登时园内花招绣带,柳拂香风,不似前番那等寂寞了。——(第23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名著导读·《红楼梦》·钗黛之争

□□于是历来红学家或是平常爱好红楼梦的读者中大概存在了三种态度,即“褒林贬薛”,“褒薛贬林”,和“林薛双峰并存”之说。
   
曹雪芹在前八十回的小说中,到底是褒义地描写林黛玉,还是带有编贬意地描绘薛宝钗,亦或正好相反?我认为第三种看法似乎更客观更公正一些。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我们先来讨论林黛玉。在整部书中,林黛玉地重要应该是不容置疑的,没有林黛玉和宝玉二人的爱情情节,那么红楼梦就将不会存在了,所以对于林黛玉这个人物曹雪芹是满含同情,精心刻划的,无论如何林黛玉这一形象在曹雪芹笔下是正写的,而绝无任何蔑视。
   
那么薛宝钗呢?她在红楼梦中的出现是个反派人物吗?
   
我想曹雪芹创作薛宝钗的目的不是把她写成一名让人厌恶的人物,相反薛宝钗只是不同于林黛玉的另一种典型女性,作者是十分客观的描写她,而没有刻意去褒扬或蔑贬她。
   
“拥林派”贬薛的重要证据主要有二条,其中之一是红楼梦第27回,薛宝钗扑蝶不想偷听到了小红所说的关于与贾芸纠缠不清的悄悄话,为了隐藏自己多余的到来,薛宝钗在小红等人发现自己时,说了一段被认为是作者曹雪芹贬薛的话语,即表明先前林姑娘在这儿,而不是自己。
    
这段话终于被人落了口实,于是人们便认为,薛宝钗的多么虚伪,她将黒锅背在了林姑娘身上,让小红等人的多疑转到了别人,而自己则聪明的摆脱了干系。
   
其实我倒认为这一点并不能真正说明什么,从心理分析,当薛宝钗这样正统的女子听到小红所言的心里话都不免会心中暗惊,并急欲不让别人发现自己知道了此事。宝钗是大观园中聪明、能干的少女,试想当时她急中生智想出的应付话语只能说明她机智过人、善于应变,十分巧妙地避了嫌以自保。至于指出林姑娘在此间,不过是随意找个人来圆谎罢了。我想这一情节的描写实是完善了薛宝钗善于应付复杂局面的性格,曹雪芹在此并没有真的在贬薛。
   
“拥林派”贬薛的另一重要证据便是夫人的丫头金钏投井自尽后,宝钗对夫人的一番话。
   
人们认为这又说明薛宝钗蔑视地位低下的丫鬟,并欲得到夫人的好感,以期她最后终能成为宝玉的金玉良缘。
   
我们分析这段话的同时,首先还应注意说话人是在什么样的场合和有着什么样的心理。金钗一死,事后王夫人的确有点后悔及自责,这在她的话中得到了体现,那么薛宝钗作为一名后辈且是贾府的宾客身份,(试不谈她是否真知道事情的经过真相)她此时自然的反应便是要极力劝说夫人不要为了此事伤了身子,并进行一番安慰。想明白了这一层,薛宝钗的话就显得十分正常了。为了安慰人,对于一个被主子打了一记耳光便去投井自尽的丫头你又能说什么呢?恐怕只能是认为她死的太不值得,有点傻吧。
   
而为了安慰人,对心中存又自责的夫人,你又能说什么呢?恐怕只能说服夫人多给一点钱给死去的金钗的家人,以消除一些愧疚心情。
   
所以曹雪芹描写薛宝钗这段话根本不在于贬抑她什么,而是通过这说明了薛宝钗善于待人处事的性格。而这一点正是林黛玉所缺乏的,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发生了,在夫人跟前的会是薛宝钗而不是林黛玉呢?林黛玉就算来了,大概也只有陪夫人一起落泪而已,而绝不会说出宝钗的那番话。各人性格不同,所言所行就有分别,但你不能就以此认定谁优谁劣,从而作为褒贬的证据了。
   
当然也有人会问,在红楼梦中,宝玉,黛玉,宝钗三人爱情游戏中,作者曹雪芹难道就没有任何的态度偏向?
   
不,恰恰相反,曹雪芹笔下有着鲜明的态度,宝玉真爱的只有黛玉一人,他与黛玉之间的性情是相通的,作者对此的描写也是书中最精彩的部分。
   
但对于薛宝钗,作者并不采用贬的写法,而是客观的描绘出她的美丽,大方,道德标准。读者要认真体会的是她的行为举止都往往出现在贾府掌权阶层的面前,如贾老太太、夫人、王熙凤等,这就无形中表明了她最终将深得她们的欢心。而林黛玉却只是在潇湘馆中,与宝玉二人沉浸在爱的深潭里无法自拔,却不知最后的结局将是多么的悲惨。
   
但宝黛最终的悲剧有多少是薛宝钗从中造成的呢?这一悲剧其实是封建家庭道德伦理对自由恋爱的毁灭所形成的。宝玉、黛玉是牺牲品,而宝钗又何尝不是呢?所以无论是褒林贬薛,或是褒薛贬林的观点都有其偏激的一面。
   
如果我们能从人物的心理活动入手,那么才能更全面的看待问题,才能把曹雪芹这位伟大作家的笔下人物研究地更透彻洞明。

                                               

读红楼是因为林妹妹,那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深深的吸引了我。不知道是个怎么样的妹妹居然用天上掉下来。抱着这种好奇我进入了《红楼梦》的世界,才发现天下会有这样多的奇女子,会有如此漂亮的大观园,会有宝玉这样的奇人,从此红楼就深深的吸引了我。

我同情宝黛爱情的不幸,也深深的感叹钗玉婚姻的悲剧;我喜欢黛玉的才气和忧郁,会为她的《葬花词》掉泪;欣赏湘云的英豪阔大宽宏量,为她的醉眠芍药花下而会心的笑;喜欢晴雯的刚烈,并不影响我同时欣赏袭人的温柔。而这些奇女子中最能吸引我的眼球,打动我心的人是一个叫薛宝钗的女子。她出生在有百万之富,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却从不爱花呀粉呀的装饰,衣服总也是半新不旧,就是这样也不能掩盖她艳冠群芳的本质。她吃的药叫做“冷香丸”,光听名字就令人神奇,更奇的是制作方式,四时花蕊,四时雨水,“真上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她博学多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却从不以此骄人,常常做针线到深夜。她待人平和,无论是亲疏都会给予应有的帮助,却从不求什么回报。她小小年纪便能体贴母怀,帮家里打理生意,却改变不了她的愤世嫉俗。难怪乎曹公会称她为“山中高士晶莹雪”。
   
就是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女子,却不能得到世人的公平评价!一个人的好要是达到了世人不能想象得到的范畴就容易被人误解,毕竟你我皆凡人,她却是高士。不理解没关系,你可以去欣赏,也可以不去理会。但怕就怕“林派”东拼西凑找证据,往宝姐姐身上泼脏水。要是以你们的逻辑,不光宝钗,大观园中的任何一个人,哪怕是“猫儿、狗儿”甚至一花一草都是有毛病的。包括林妹妹,我何尝不可以说她是一个只会“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泼妇,一个整天无所事事只知道几句浓辞艳赋的寄生虫。写下这个题目以为要痛贬林妹妹一番,结果痛贬的只是拥林派,后半部分居然成了“宝钗颂”了,见笑。最后我想说的是:宝钗本高士,黛玉亦无瑕。

                                                   

□□论林黛玉和薛宝钗
  
在《红楼梦》中最可怜的是薛宝钗和林黛玉了。薛宝钗这位有口皆碑的好媳妇最终未能拴住宝玉的心,只得在宝玉出家后独守空闺,林黛玉则带着对爱情的渴望,带着对宝玉深深的眷念与怨恨,魂飞天国,至死也不明白为何宝玉不来娶她。
   
既然她们俩的命运如此相似,那么,撇开世俗的偏见,对她们的性格做一些比较。
   
薛宝钗入住贾府较林黛玉晚,而且林黛玉还有身为贾母外孙女这一层关系,亲疏程度,勿庸赘言。但这薛宝钗入住贾府后,贾府上下逐渐发现(或者说更加明显)宝钗的平易近人与温和谦让,黛玉则是性情乖戾,难以侍候,贾母甚至将她和宝玉同视为“小冤家”。黛玉对宝钗是颇有妒意的,主要原因是宝钗有一个“芳龄永继”的金项圈配那“仙寿恒昌”的通灵宝玉,而且宝钗甚得贾府的夸赞。
   
尽管黛玉逐渐明晰宝玉对她是一往情深,然而她毕竟不如宝玉见惯名利场,看尽人间的世情百态,因此她无法理解宝玉的那句“你死了,我当和尚”的誓言,反而甚为着恼。黛玉对宝玉的爱情是执着,显露而又坚贞的,王熙凤甚至逗笑她是“未来的贾家媳妇”,她与贾宝玉的爱情由此看来是路人皆知的了。但她仍不放心,在未得到最高统治者——史太君的肯定前她是绝对不会放心的。她不容许贾宝玉对其他女子有任何好感,而且将信将疑地猜忌着各种传说。先有宝钗与宝玉的“金玉之说”,后有湘云与宝玉的“麟玉之配”,这些传说无时无刻不扰得她心烦意乱,无法处便拿宝玉出气。尽管她希望宝玉能不介意这些传说,看来其实最介意的是她自己。黛玉在初进贾府时曾立誓要谨小慎微,不被他人取笑,而她采取的方式则是先取笑别人或者过分自卫,史湘云吐字不清晰,她就笑其将来嫁个“爱哥哥”,可是当史湘云笑言她与一戏子相像时,她就受不了了,在她内心最深处的自悲心理不容许任何人拿她开玩笑的,就这样,她带着自悲与自卫的包袱越滑越远。
   
黛玉平生只有两个心思:一个是宝玉,一个是作诗。黛玉和宝钗因受过良好的封建教育,文章韬略皆显奇才,其二人互在伯仲之间。而她们在对待女子学文的态度上却有很大的分歧。黛玉一心想的是争名夺胜,每次作诗应对必是全力以赴,可以看得出,贾妃省亲时黛玉因题目太少难以尽兴发挥是多么的不甘心,而在菊花赋中以《咏菊》、《问菊》、《菊梦》独占魁首时又是多么的舒畅。宝钗则认为女子无才便德,有了这种思想,无论吟诗作赋她也就只是聊以应景了。所以,黛玉对待女子学文的态度与作风较宝钗要积极的多。这反映在她对香菱不厌其烦的教导,带领香菱去结实王摩诘、李青莲等一代名家,更反映在她后来的重建桃花社,可以说在学问上林黛玉是花费了毕生的心血,而这又是封建势力所不容许的,他们不需要一个会舞文弄墨的人来作他们的媳妇。从这一点上看,宝玉和黛玉似乎算得上是彻底的反叛者,只可惜他们的终身大事还是要贾母的定夺,也就是说,他们与封建势力存在一种依存关系,如此一来,他二人就变得太不识实务了,既对封建势力有所希求又不肯老实听话。
   
那么,薛宝钗又是如何赢得贾府的嘉许,最终做了贾家媳妇的?在见识了通灵宝玉之后,宝钗就已经明白自己的终生归宿之所在,但她并未形之于色,而是绐终做着恰如其的隐忍。平心而论,薛宝钗确实更符合贾母等人的要求:温厚、贤惠而又识大体。从她的身上,也不光看到了她作为封建女子的闺房形象,更看到了她作为一名旷世才女的不朽丰貌。从规劝黛玉读正经书,别移了性情,到苦劝其兄薛蟠不要胡作非为至协理荣国府,将大观园让与下人劳作,以节省开支,让我们领略到薛宝钗的确是一个颇有见地的姑娘。
   
一般来说,宝黛二人通常被理解为反叛的典型。实际上,宝钗也曾写过这样一首诗以讽当朝: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嘲弄了官员昏暗无道,贪得无厌。尽管如此,我们似乎还没见她说过其他偏激的话,她深知自己的力量不足以给这个世界致命一击,因此在反抗与忍受间找到一个合适的中介点,较之宝黛,她是否更聪明些?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最终是不幸作结的。宝玉出家、黛玉悲死、宝钗守寡,他们同成了封建礼教的殉葬品。尽管宝玉对黛玉爱得死去活来,终究挽救不了黛玉一死的命运,尽管宝玉如何的与宝钗不融合,也终究免不了娶她为妻的结局。他们的力量毕竟太小了,何况又还时时希望得到封建势力的认可,也就只有苟延残喘的分了。封建势力最终是胜利了,这是《金陵十二钗》中预示好的。这位封建文人最终放不下对统治者的幻想,放不下对封建势力的维护,用自己的笔残酷地为他们三人的挣扎划上了句号,从而让整个梦最终成为一场空。

                           

□□为黛玉辩诬
  黛玉与宝钗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且她们各是其顶尖的代表人物,各有千秋,因此红学界历来存在着“拥林派”与“拥薛派”的论争,甚至还流传有清代两老友为争钗黛孰优孰劣而几挥老拳的轶事。其实,“拥薛派”指出的黛玉的缺点主要就是说她多疑、小性、尖酸、刻薄,而这样看待黛玉只是看到事情的表面,也是对黛玉的极大误解。
     世界上有两种人:第一种人你初次和他见面时觉得他和蔼可亲,容易亲近,相处日深,你会发现他的心思高深莫测;第二种人恰恰相反,初次见面你会觉得和他在一起别扭,不舒坦,心有所惧,然而相处日深,你会慢慢发现他襟怀坦荡,亲切可人。我觉得宝钗与黛玉恰恰暗合了这两种人的性格,黛玉的聪慧形之于外,宝钗却深藏不露。
     黛玉说话虽尖刻,却胸无宿仇。第22回湘云因嘴快,说出那个小戏子像黛玉,因此闹出一段风波,但黛玉并不因此记恨湘云,她很快忘掉了,胸无块垒,还携了宝玉的《寄生草》回房与湘云同看。而宝钗从不与人争执,心里头却有一本清清楚楚的帐,第30回宝玉无意间得罪了宝钗,她便狠狠地回击了宝、黛二人,其尖酸恐怕于黛玉有过之而无不及,怪道凤姐说:“你们大暑天,谁还吃生姜呢?”“既没吃生姜,怎么这么辣辣的?”
     再来说黛玉的多疑、小性。黛玉的多疑,也就是敏感,那实在是她对自身命运的一种预感。那样一个“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大观园,那样一个“一家子骨肉却一个个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的贾府,你能叫孤苦无依的黛玉怎么办?她对这污淖的环境有深刻的认识,她也知道自己的秉性在这样的环境中是要吃亏的;然而她学不会也不屑去学凤姐的那种圆滑、世故与阴险,于是她只能那样愤怒地生存着,像只“小刺猬”一样生存着。而她对宝玉爱使小性子,常动不动就恼了,那也是因为她对这阴暗的现实感到恐惧,“金玉良姻”简直就是她的“梦魇”。宝玉是她的唯一知己,倘若这让她呼吸自由空气的一小扇窗子也关闭了,她便将沉闷窒息而死。为此,难免对宝玉过于苛责了些,再加上前期宝、黛之间还在以情证情,扑朔迷离,才使得黛玉如此多疑,32回二人交心以后,宝玉、黛玉之间的吵闹便自然少了许多,不是吗?
 
    事实上,黛玉性格上是有许多优点的。
 
    首先,黛玉自尊又尊人。就拿二十二回她被比作戏子那一次来说,凤姐见龄官有几分像黛玉,便故意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以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她这样一个花胡哨的人本就有意引着大家来嘲笑无依无靠的黛玉,偏湘云口快说了出来。其实即使湘云没有说出来,黛玉心里面不见得就会好受些。因为在那个时代里,戏子乃下贱的职业,被比戏子深深地刺伤了黛玉的心。如果黛玉处于宝玉那样的尊宠地位,或者还可以当玩笑一样过去。偏她不是,她“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且先时贾母还“心肝儿肉般的疼”,可自从林黛玉进贾府那个热闹场面过后,我们哪里还见得到贾母对她亲近过,说过一句贴心话?可以说她的地位使她更加敏感、自尊,更加容易受到伤害;再来看看像黛玉的龄官是怎样一种人。贾蔷买鸟本是为哄她开心,她却敏感地觉得他们当权者拿被当玩物的鸟来比她们这些戏子,她觉得受到了侮辱,可见也是个极自尊、自尊得几近病态的一个人——活脱脱的一个林妹妹的样子!而尊人则表现在她对于紫鹃中肯的评价她是接受的。30回紫鹃批评她:“若论前日之事,竟是姑娘太浮躁了些。”又说:“好好的,为什么又剪了那穗子?岂不是宝玉只有三分不是,姑娘到有七分不是。我看他素日在姑娘身上就好,皆因姑娘小性儿,常要歪派他,才这么样。”试想,若不是黛玉是一个平易近人、尊重下人的人,相处了这么久,紫鹃岂会不知她的性子,又岂敢对黛玉这个“主子”说出这一番话?还有第48回香菱苦志学诗,宝钗不以为然地说:“这个人定要疯了!”她根本认为香菱不配做诗,她要作诗就是“得陇望蜀”。而黛玉却耐心且认真地把自己的心得讲给她听,并且鼓励香菱学诗并非什么难事,真正做到“诲人不倦”。二者的高低在这里就显了出来。
     其次,黛玉傲上不凌下,这一点只要留意一下黛玉怎样待紫鹃和宝钗怎样带莺儿即可,前文的香菱学诗也很能说明这个问题;而宝钗知道老祖宗爱吃烂食、爱看热闹戏文,就全按着老祖宗的意思说了出来,但她对金钏的死、对柳湘连的出家却毫无同情,说出一堆叫人恶心的不是人话的话。且黛玉孤傲却又是谦和的,她才华横溢,又自视甚高,但在作咏白海棠诗时,李纨把它判在第二,宝玉替她叫屈,觉得不公道,她自己却全不在意。在作菊花诗时夺了魁,她也看到了其他人的好句,并极力夸赞,十分谦虚。可见,在一个平等宽松的环境中黛玉是温柔而可爱的。
 
    这样分析一下,我们不难看出黛玉的“刻薄”和寄人篱下形成的敏感、自尊有关,只要不冒犯她的自尊,黛玉决不会满身是刺。她的聪颖来自天分,于世事却全无阅历,她可以一眼看穿王熙凤的花胡哨,却学不会也不屑去学,她只肯做她自己。
 
    或者我们还可作进一步的思考,曹雪芹写出了黛玉的美与可爱,极其满身的才华,然而他并没有为其心爱的人物遮掩,它同时也写了黛玉的“缺点”:小性、多疑、说话尖酸刻薄、行动爱恼人等,人们往往认为这些是对黛玉的贬词,其实不然,这一点作者曹雪芹最清楚。他写黛玉的这些缺点,是作为她那真纯固执的品格在特殊环境下的一种变态来写的。曹雪芹曾称她是“风露清愁”的芙蓉,这是赞赏她不如俗眼的花中逸品,遗世独立、满怀幽怨、高洁而又有风骨。在许多“贬词”里,正充满着这种感情,正饱含着作者对自己心爱的人物无限深沉的爱怜和惋惜,以及对人世无比强烈的愤激和不平。
 
    曹雪芹自己就是一个孤高自许的人,一个愤世嫉俗的人,她喜欢那种有自己的理想并坚持自己的理想执著地生活的人;而不是那种没有理想,只是照规矩,照当权者的意志循规蹈矩地生活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中史湘云为何那么讨厌林黛玉?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从史湘云与贾宝玉吵架时说的一句话看出黛玉在贾府常常被取笑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个别人物形象分析
“金陵十二钗”的悲剧命运
《红楼梦》简答题汇编
红楼梦 - 颖嘉书斋 - 颖用嘉软 -如颖随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