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澶渊之盟:宋朝开启赎买和平的先河,成为懦弱“肥羊”的开端

文/乔沐

“欢盟从此至今日,丞相莱公功第一。”

这句诗摘自宋代王安石的《澶州》,诗中“莱公”指的是寇准,全句是意思是澶渊之盟后,宋辽罢兵,双方结束敌对状态,约为兄弟之国,物资互通有无,边境设立榷场,维持了近百年的和平,为宋朝的繁荣稳定创造了条件,这其中功劳最大的当属寇准。

寇准何许人?为什么王安石要说寇准是首功之人呢?

寇准是宋真宗时的宰相,当时辽军南下侵宋,陈兵澶州(今河南濮阳),直逼东京,群臣惶恐,纷纷建议宋真宗迁都避难,宋真宗问计寇准,寇准表示:“若迁都,则人心崩溃,天下岂能保有?”并极力请求宋真宗御驾亲征,以鼓舞士气,安定民心。

澶渊之盟

宋真宗不没有做孬种,他真的御驾亲征了,出征之日,参知政事王旦问宋真宗:“吾皇出征,若十日不胜,何以处之?”意思是:陛下你亲自出征,若是十天之后还没有班师回朝,该怎么办?

宋真宗回答说:“立太子。”

从宋真宗的回答可以看出宋真宗对此次御驾亲征的悲观程度,连继承人问题都提出来了,除了悲观,还有决心。

这个决心,很大程度上是受宰相寇准影响的,面对辽军入侵,寇准力排众议,极力敦促宋真宗御驾亲征,并亲自主持澶州防务。试想如果作为宰相的寇准和王钦若、陈尧叟一样主张消极避战,迁都避难,那宋真宗可能就真的将都城从东京迁到金陵或者成都了,那就真的人心崩溃了。作为宰相,寇准以身作则,主张积极抵抗,寇准的热血和决心感动了真宗,面对辽军来犯,刚刚开创“咸平之治”的宋真宗才有了御驾亲征的决定。

澶渊之盟

辽军南下,陈兵澶州,威胁东京

公元999年冬季,飞雪连天,朔风千里,飞沙走石,辽军大军南下,进攻遂州,遂州守将杨延朗奋起抵抗,彼此杨延朗部下兵力远少于辽军,若是硬拼,恐怕难以抵挡。杨延朗深知此战不可力敌,只可智取,遂命令士兵连夜用水浇淋城墙,彼时天寒地冻,一夜之间遂州城墙变成冰城。

辽军到达城下,发现城墙结冰,无法攻击,便绕开遂州进攻定州、瀛州,几乎未遇什么抵抗,大肆掳掠之后顺利撤军。此后数年,辽军屡屡南下,对宋朝进行试探,宋朝畏首畏尾的反应让辽军终于下定决心-——吞并宋朝,入主中原。

宋辽疆域图

公元1004年,辽圣宗耶律隆绪和萧太后亲率二十万大军御驾亲征,直接侵入宋朝境内。

当头一战,辽军大将萧挞凛率军攻打遂城,彼时遂城守将已不是杨延朗,我们知道宋朝对武将有“猜防”的惯例,为了防止武将势大,实行调防,不允许一个将领长期在一个地方镇守,所以此时杨延朗已经被调往他处。当时遂州的守将是王先知,王先知不敌萧挞凛,被萧挞凛生擒,遂州被辽军攻克。

辽军攻克遂州之后,连续定州、瀛州,宋军据城坚守,拼死抵抗,辽军擅长平原作战,不擅攻城,在高大坚固的城墙面前,辽军强大的骑兵失去了战斗力,死伤无数,损失惨重。辽圣宗和萧太后见状,便改变策略,绕开宋朝边境各州,直接向东京进发,很快就到达澶州城下,澶州就是今天的河南濮阳。

辽国士兵

澶州离东京不足五百里,若是澶州被迫,东京城便失去屏障直接暴露下辽军的视野之下,彼时辽军铁骑,一马平川,直逼东京,这让宋廷上下极为震惊。

此时宋廷上下分成了三派,避难派,和谈派和主战派。

避难派希望迁都,迁到金陵或者成都,以避开辽军的锋芒,苟且偷安;

和谈派,希望派使者到辽营谈和,割点地,赔点钱,但是自己又畏惧辽军不敢当和谈使者;

主战派,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主战派表示我们大宋人杰地灵,地大物博,岂能被辽军如此欺辱?力主发动主动进攻,击退辽军。

在各派大臣的争论下,宋真宗询问宰相寇准的意见,寇准铁骨铮铮,为国家和民族大义出发,提出抗击的主张,力谏真宗御驾亲征,便是文章开头的一幕。

宋朝军队剧照

宋真宗御驾亲征

宋真宗被寇准说动,也知道御驾亲征将极大鼓舞士气,便同意了寇准的意见,御驾亲征。

宋真宗率禁军于五日后到达澶州,寇准力请真宗登上澶州的北城门楼巡视以示督战,宋军见皇帝亲自督战,士气大受鼓舞,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

前面说了,宋真宗并非孬种,他见诸军士气高涨,也被这种气氛感染,心中开始安定,遂将北城全部事宜交由寇准处理,自己回南城住下。(澶州城是跨黄河而建,分南北二城,北城在黄河北岸,只面辽军,南城相对安全一点。)

辽军先后攻克定州、祁州、德清,三面围攻澶州。

宋真宗和辽圣宗

澶州有宋真宗坐镇和寇准指挥,士气高涨,守将李继隆率军死守澶州城,辽军久攻不下,伤亡惨重,大将萧挞凛自恃勇武,率军在澶州城下巡视,被宋军大将以八牛床子驽射杀,萧挞凛阵亡,辽军士气受挫,萧太后痛哭之余,萌生和念。

据《辽史》记载:“将与宋战,挞凛中弩,我兵失倚,和议始定。或者天厌其乱,使南北之民休息者耶!”

大意是在与宋朝交战的时候,我军大将萧挞凛中箭身亡,我军没有主将,士气受挫,便开始和宋朝和谈。可能是上天厌恶战乱,以此停战,好让宋辽百姓休养生息。

澶渊之盟纪念馆

澶渊之盟

辽军孤军深入,在澶州城与宋军僵持十余日,伤亡惨重,宋军则凭坚固城池以逸待劳,真宗的御驾亲征又调来各地军队增援,辽军孤军深入,战线太长,兵劳粮缺,战争的形势开始对宋军越来越有利。

这次战争并非真实国力的对比,但是恰好反映出宋辽双方实力其实在伯仲之间,你灭不了我,我也灭不了你,彼此都不能征服彼此。当两国实力相当的时候,战争的形势就显而易见了,一定是易守难攻,一定是对远征的一方不利。真宗之前太宗的雍熙北伐便是例子。雍熙北伐是宋太宗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亲自征辽的战争,宋太宗对此次北伐做了长期准备和周密谋划,不是对辽国简单的试探,而是下定决心进行的一次全盘较量,战斗双方打得非常惨烈,损失惨重,最终太宗败退而归。

宋辽对峙图

这次辽国侵宋和太宗的雍熙北伐差不多,也犯了大忌,两国国力相当,萧太后和辽圣宗却御驾亲征,孤军深入宋境,若不能一战而胜,很可能陷入包围,全军覆没,实在是一招险棋。

萧太后是个精明的人物,个中厉害早已看透,为了避免腹背受敌,决定和宋朝讲和,于是派遣使者去澶州城转达了自己罢兵息战的意思。

这正和真宗的心意,真宗的亲征之前,就做好两手准备,安排曹利用作为密使到辽营议和,因为双方交战激烈,没能进入辽军大营。当萧太后的使者表达了罢兵议和的意思后,真宗立刻派曹利用去谈判。

萧太后

和谈的消息传到寇准等抵抗派的耳朵里,寇准不干了,迅速回到南城向真宗表示:“辽军疲惫已是强弩之末,我军援军已到,四面夹攻,便可全胜。”力谏真宗趁势而击。

除了寇准,边防大将杨延昭也向真宗上书,称辽军人困马乏,我军士气高涨,应该趁此良机,扼守各路要道,对其围而歼之,接着乘胜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

史书记载:“杨延朗上疏,建议‘饬诸军,扼其要路,众可歼焉,即幽、易数州可袭而取’,但未被采纳。”

寇准和杨延朗的力谏,都没有被采纳,宋真宗和主和派的群臣都畏惧契丹,一心想媾和。主和派为了求和,联合起来攻击寇准,向真宗进言说寇准拥兵自重,寇准无奈,只好同意议和。

宋辽战争

既然宋辽双方首脑都有议和的意思,那就好办了,只要价码合适,就妥了。

先是辽国使者韩杞来澶州面见真宗,带来了萧太后的意见:“宋朝将瓦桥关以南的领土归还辽国。”

宋真宗表示,若是赏赐辽国一些金银玉帛还可以,若要土地,断然不行。

寇准则表示:“我大宋非但不必赐辽金银财物,还应该让辽归还占据多年的燕云十六州,否则决战到底。”

寇准的要求很明确,燕云十六州是大宋多年的心病,从大宋开国,经太祖,太宗,包括真宗,都想收回燕云十六州。此次辽军孤军深入,大宋占据先机,是收回燕云十六州的大好时机。

寇准

但是真宗和主和派的大臣却畏惧契丹人,恐怕惹怒契丹人,最后落得个割地赔款甚至亡国的下场,急于讲和,再派使臣曹利用去辽营谈判,并给曹利用百万金帛财物的权限。

宋真宗原话是:“只要不割地,能讲和,契丹就是索取百万钱财,也可答应。”

寇准知道之后,警告曹利用:“皇上虽有百万之约,但要是和约超过三十万,我就剁了你的脑袋。”

曹利用知道寇准的为人,在家国大义上,从不含糊,牢牢记住了寇准许诺的数字,然后在辽营据理力争,分析利害,经过反复谈判,宋辽双方终于达成和谈协议:

澶渊之盟

双方罢兵,约为兄弟之国,以年齿论长幼,宋真宗年长,辽圣宗尊宋真宗为兄;

辽放弃瀛州和莫州,双方以白沟河为界,划定国界;

宋为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每岁绢二十万匹;

双方在边境设置榷场,开展边境贸易,等。

值得一提的是,宋真宗得知每年只约定给辽三十万财物的时候,大喜过望,声称曹利用很会办事,重重赏赐了他。

此次和议,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多年的敌对状态,并维持了之后百年左右的和平。

澶渊之盟旧碑

澶渊之盟带来的影响

从表面来看,宋给辽每年三十万岁币的输出,和巨大的战争开支相比,九牛一毛,岁币的输出能够节省更多的军费,也就减少了赋税的压力;其次,澶渊之盟之后,宋辽结束敌对状态,双方开展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再者,双方停战,百姓免遭战乱之苦,人口稳定增长,澶渊之盟换来的和平环境,为宋朝长时间的经济繁荣创造了条件,这些毫无疑问都是积极的。

积极的影响固然值得肯定,但是消极的影响却不容忽视。

从表面来看,宋朝在当时军事占有的情况下与辽军媾和,没有获得任何利益,反而还要每年向辽输送岁币三十万,这是有丧权辱国之嫌的,这种和平是花钱买来的,不是真正的和平。

宋真宗

这种花钱买和平的做法,在中国古代史上是第一次,算是开启了赎买和平的先河,既然可以花钱买和平,宋朝君臣便得意忘形。他们不再汲取历史的教训,也不再力图振作,导致宋朝出现了“忘战去兵”“武备皆废”的情况,边防的军事更加松懈。

从此之后,每当宋朝遇到敌人入侵,总想着用钱来解决问题。而与宋并立的政权诸如西夏、金也知道宋朝“财大气粗”,愿意花钱买和平,总是时不时出兵侵宋,以战争威胁宋朝输送岁币,勒索大量钱财,同时辽国也不断增加岁币的数量,宋朝完全沦为懦弱的待宰“肥羊”。

汴梁

宋朝经济固然繁荣,有咸平之治的经济基础,但是再财大气粗,也经不起长年累月这样的折腾消耗。很快,咸平之治积累下来的财富就被消耗殆尽,沉重的负担压得宋朝喘不过气来,积贫积弱的祸根就此埋下。

参考资料:《宋史》《辽史》

天龙八部中辽国侵宋为何绕道雁门关?宋代弱势国防罕见高明之处

金庸逝世两周年,致敬金庸:金庸武侠进入文学界,实至名归

宋代“进不可攻,退不可守”的国防是如何形成的?根源在糟糕兵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澶渊之盟”是不是屈辱的城下之盟?
你一定爱看的极简北宋史(十八):澶渊之战
北宋』宋真宗为何放弃大好局面,与辽国达成澶渊之盟?[真宗]
北宋皇帝被宰相推上前线,本以为是去送死,结果赢得几十年安宁
著名的澶渊之盟发生地,如今已成国家文保单位,建成这个样子
韬晦顾问第45篇:真宗与辽萧太后的澶渊之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