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平军北伐首领原本是他,两大失误让他错过入主北京机会!

任谁也难以料到,一群打着西方宗教旗号的草莽英雄,

竟占了半壁江山,与大清划江而治长达14年之久。

可惜,终究还是梦断南京。

人们常常假设:如果太平军没有被南京繁华迷住双眼,

而是集全部洪荒之力直捣黄龙,“清妖”能否被斩尽?

其实,太平军的最初目标,还真不是金陵。

太平一统

1

洪秀全的心仪之地,是河南。

“得中原者得天下。”河南的战略地位,无需多言。

太平军最初的战略进攻路线,也剑指河南:

桂平——永安——桂林——长沙——岳阳——武昌

如果攻打南京,最佳路线应当是:

桂平——韶关——南昌——安庆——南京

这条线,才是清军防守力量最薄弱的区域。

进攻长沙时,李秀成有段话,可为佐证:

“攻城未下,计及移营,欲由益阳县靠洞庭湖边而到常德,欲取河南为家。

到益阳忽抢到民舟数千,后而改作顺流而下……而破武昌。”

南京城

2

武昌乃九省通衢,是中原重镇。

占领武昌后,太平军该何去何从?

大佬们意见并不一致。

河南,依旧是洪天王的心头好:“欲取得河南为业。”

石达开主张:“先行入川,再行回扰。”(后来他四进四川)

力主进攻南京的,则是东王杨秀清:“专意金陵,踞为根本。”

其中,石达开的意见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按理说,洪秀全是天王,自当说一不二。

但是,杨秀清有一项绝技——代天父传言。(他才是大Boss)

《湘军记》也说:

“洪秀全既陷武昌……与杨秀清等议所向,

或言踞武昌为伪都,遣兵道湘樊,北犯中原。

或言金陵天府饶财富,宜踞为根本,徐图进取。

杨秀清主之,遂决意东。”

当然,洪秀全并不死心,经常提议迁都河南。

他的目标也很明确,即:占据河南,缓图直隶。

太平天国壁画

3

尽管天国上层对初期战略目标存在分歧,但是,

太平军的最终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北京。

定都南京后,大佬们开始分工:

洪秀全坐镇南京,杨秀清率军继续北伐。看两段记载:

“金陵已破,洪杨二贼议欲分军,洪留南而杨往北。”

“既陷金陵,东贼意欲分党踞守江南,而自往攻河朔。”

洪杨想模仿朱元璋北取大都的战略方向,成就一番大业。

如果真由东王亲率东征,后代史书中就不会有天京事变了。

然而,历史发展像极了拍电影,偏离剧本是常有的事。

李秀成自述

4

杨秀清为何放弃北伐,留守南京呢?

《李秀成自述》有段记载:

“一老年湖南水手大声扬言,亲禀东王,不可往河南,云

‘河南水小而无粮,敌困不能救解。而今得江南,

有长江之险,又有舟只万千,又何必往河南。

南京乃帝王之家,城高池深,民富足余,

尚不能立都,尔而往河南何也?’他又云

‘河南虽是中州之地,足备稳险,其实不及江南,请东王思之。’

后东王复想,见这老水手之言,故而未往。”

这位老水手是谁?

一说为航王唐正才,一说为湖南道州人蒋某。

能向东王当面进言,想必身份不低,故前者较为可信。

杨秀清的命运,就此改变。

太平天国的命运,就此改变。

京杭运河

5

太平天国在军事方面,的确人才济济。

占领南京后,迅速攻占镇江和扬州,形成铁三角格局。

一举切断清军漕运交通线,皇城的人们吃饭都要成问题。

杨秀清亲自到扬州视察,排兵布阵,意欲沿运河北进。

这一招,相当高明。

京杭运河直通北京,且是运粮要道,

将其作为行军路线,既便捷高效,又经济实惠。

果真如此,则北京危矣!

江北大营

6

对于杨秀清的意图,清廷也看得很清楚。

琦善火速赶往扬州,扎下江北大营。

与此同时,向荣的江南大营分兵五千,驻守镇江。

彼此互为犄角,以应对太平军北伐。

当时,漕运总督杨殿邦出了一个损招:

“启放各闸坝,泄尽淮水,使贼舟滞行,不能上窜;

只须在两岸堵御,较易为力。

若贼匪窜至高(邮)宝(应),或竟决洪湖使水下注,

该匪自当全股淹没。”

奏折里说的湖水,指的是洪泽湖和高邮湖。

其实,太平军多为水师,损失不会太大。

真正遭殃的,肯定是普通百姓。

北伐路线图

7

琦善的江北大营,仓促上马,中看不中用。

如果太平军沿运河北上,结局真的很难说。

清人有两段记载:

“彼时若大队乘锐北渡,琦相何能抵御?”

“斯时北路尚未设防,城堞不坚,地无险阻,

若杨酋长驱而北,扰乱情形,不堪设想。”

由此,亦折射出清军之衰败情形。

可惜,杨秀清最终放弃这一路线,改由安徽北伐。

原因何在?

他先入为主地认为,清军在运河一线必然布置层层重兵。

加之密探报告说,扬州有重兵,安徽则防守空虚。

“时兵勇络绎过境,云集扬州。贼图北窜,遂由金陵改道浦口。”

战场如棋局,一招错,满盘皆输。

李开芳画像

8

北伐军是精锐中的精锐,实力不可谓不雄厚。

祭出如此锋利的剑,目的不言而喻。

可惜,选错了路线,终究全军覆没。

清军最终借助运河大水,淹没北伐军。

李开芳被俘,所受酷刑,不忍直视。

权力争斗,从来都是你死我活,且下手毫不留情。

清廷加强北方防务,天国再无进军北京的可能。

机会往往只有一次,抓不住,一切都是枉然。

即便如此,这支队伍仍把北方搅了个天翻地覆。

想必那段时间,皇帝妃子们睡得并不安稳。

孤军北伐

9

李秀成被俘后,总结天朝十误。

北伐失败,排在首位。

洪仁玕也说:

“发兵扫北,虽所到以威武取胜,究系孤军深入。”

孤军深入,被认为是北伐失败主要原因。

殊不知,太平军起义后,哪次不是孤军深入?

此次北伐,相比起义之初,条件实在要好得多。

有战斗经验,有战略后方,有财力支援,有部队增援。

而且,没有家属拖累。

最大的败因,恐怕还是行军路线的错误选择。

放弃运河,使得战线被大大拉长,不能一蹴而就。

补给也发生困难,以致于寒冬季节,北伐军只能着夏衣作战。

惨烈情形,莫可名状。

祥说:北伐军攻占天津后,距离北京只一步之遥。

不过,即便打下北京,并不意味着灭亡大清。

军事占领,与政权更迭之间,还有一道鸿沟。

外国联军就不止一次占领北京,大清却依然能苟活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平军北伐:两万孤师悲壮远征,最终全军覆没!
太平军为何会在进入河南后实力变得更强?
曾国藩VS洪秀全:战略决定成败
《世界军事战争史-193》太平天国战争(上)
火焚六合:北伐太平军一次微小的疏忽,却酿成了难以挽回的悲剧
太平天国两次北伐,结局完全相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