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位大臣提出一项政策,让中国人多留50年辫子!

在现代社会,你喜欢什么发型就可以弄什么发型,各种洗剪吹都可以,爆炸头、方便面头,或者两根头发梳个中分,只要你喜欢,就是把头发弄没了也没人管。然而,在君主专制政体下,衣食住行、社会风俗、习惯爱好等等本来很纯粹的事情往往会被政治化、等级化,从而达到对民众的“规训”,也就是常说的“身体政治”。这种规训无孔不入,甚至包括要不要穿内衣,民国时期就曾经兴起过“天乳运动”。

中国人自古重视孝道,《孝经》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所以,古代人不论男女都要蓄发,等到合适年龄,举行成人礼。男子盘发,戴帽子,叫“冠礼”;女子盘发插簪子,叫“笄礼”。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明朝。清人入关以后,下了一个“剃发令”,强制汉人剃发,否则杀头,而且实行连坐制,一人不剃发全家斩,一家不剃发全村斩,这就是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日本史家在《中国发辫史》中说:“‘发厄’与‘辫祸’,在中国已成为口头成语,全世界欲求一如汉人之罹头发之厄祸的民族,怕是没有……为头发而损失古今几十百万之汉人生命,实不能不算为世界稀观之怪现象。”

斗转星移,在高压政策下,汉人逐渐接受了留辫子,并反过来把留辫子看成是一种正当礼教加以维护。古语云:“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反清人士一直把蓄发和剪辫子视作对抗清朝统治的最典型的行为标志,像天地会、哥老会等都这么做。

就中国发辫史而言,1851年是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洪秀全率众在金田起义,后来建立太平天国。谁也没想到,这群“不中不西”的草莽英雄,竟然把大清朝搅了个天翻地覆,彼此划江而治长达14年之久。最关键的是,洪秀全也在头发上做文章,下令太平军一律蓄发,否则以死罪论处。所以,清军都喊他们“长毛贼”。

这场席卷全国的农民起义,本来是可以终结清朝生命的。最初,连外国人都说清朝要完了,纷纷遣使进入南京,可惜与洪、杨等人一接触,顿时明白双方的基督教根本不是一回事,转而从各个层面支持清廷。当然,外国的支持只是太平天国覆灭的次要因素,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太平天国本身存在太多问题;一是汉族地方势力的强势崛起。要不是曾国藩、左宗棠这批汉族封疆大吏出来扭转局面,清朝早就去见上帝了,也是这批人开始搞洋务运动,让中国与世界接轨(满族也有几个,最典型代表是奕?,可惜道光没传位给他)。

我们都知道,清人入关后推行“首崇满洲”政策,六部官员里握有实权的通通是满人,武官就更不用说了,八旗印信全部由满洲都统掌管。一句话:千方百计对汉族官员进行限制,不让他们握有军政实权。《清朝野史大观》里曾有一段话:

“本朝君临汉土,汉人虽悉为臣仆,然究非同族。今虽用汉人为大臣,然不过用以羁縻之而已。我子孙须时时省记此意,不可轻授汉人以大权,但可使供奔走之役云云。”

那么,清廷是怎么舍得下决心给汉族大臣实权的呢?很多人肯定首先想到慈禧和奕?,认为是他们借助曾国藩等人的力量,延续了大清生命,甚至一度开创所谓“中兴”局面。这话没错,但不全对。

其实,这里牵涉到一项策略:以汉制汉。很少有人知道,最早提出并竭尽全力推行这一策略的,并非那对叔嫂,而是另有其人。这个人,恰恰死在慈禧和奕?手里。他就是咸丰最爱,于“祺祥政变”中丧命的——肃顺!可以这么说,没有肃顺,曾国藩和左宗棠等人根本无法成就大业。

左为肃顺画像;右为马景涛扮演的肃顺

因为八旗、绿营兵力不足,而且不堪一击,咸丰不得已连续任命了40多个汉族团练大臣,以求尽快镇压太平天国。曾国藩,在1853年1月21日接到协助湖南巡抚帮办湖南团练的命令,从此开始了“书生仗剑走天涯”的传奇之路,学习他的偶像王阳明,以儒生带乡农,打造了一支军事劲旅——湘军。

湘军受到清廷重视,是在湘潭之战后,而这种“募勇成军”的做法也得到咸丰默许。(曾国藩是第一个把团练变成正规军的)1854年10月14日,湘军收复武昌。消息传到京城,举朝欢呼。咸丰更是兴奋得忘乎所以(别看这位皇帝无能,但真心想励精图治),马上下旨任命曾国藩为湖北巡抚,并对军机大臣说:“不意曾国藩一书生,乃能建此奇功。”没想到,军机大臣的一番话就像一盆冷水一样浇了下来:

“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匹夫居闾里,一呼,蹶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福也。”

咸丰马上想起了不能给领兵汉人以地方实权的祖训,“默然变色者久之”,随即收回成命。而没有实权的曾国藩,受尽地方官刁难,却毫无破解办法。

咸丰和曾国藩

促使事情发生根本转折的,正是肃顺。他是当时整个满洲贵族里面唯一一个看透形势的人,即:只有重用汉族官员,才能挽救大清颓势!其实,对于满族统治者来说,这是个很矛盾的事。不给实权,清王朝在劫难逃;给了实权,中央权威势必衰微。正所谓“两害相比取其轻”,肃顺认为重用汉人乃利大于弊。于是,他把一大批有能力的汉人集结在自己周围,像郭嵩焘、王闿运、莫友芝、刘树堂等。而且,他对曾国藩、胡林翼等人充满敬佩,“常心折曾文正公之识量、胡文忠公之才略”。

于是,肃顺出手了!

在他的影响下,咸丰终于意识到重用汉人对维系清王朝安危的重要性。1855年4月13日,在肃顺力挺下,咸丰任命胡林翼署理湖北巡抚,就此吹响了“以汉制汉”的号角,成为他执政后期的根本方针。1860年6月8日,曾国藩得到两江总督一职,终于可以挺直腰板做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而这也是肃顺的功劳。咸丰本意是调胡林翼过去,但在肃顺的建议下改变了主意。

“胡林翼在湖北措注尽善,未可挪动。不如用曾国藩督两江,则上下游俱得人矣。上曰‘善’。遂如其议,卒有成功。”

当然,咸丰之所以如此坚定不移地推行“以汉制汉”,也实在是因为除了湘军,已无兵可调。史书记载说:“四顾无人,不得已而用之。”一句话道出了咸丰的无奈。

肃顺还曾救了左宗棠一命。

1859年,左宗棠将永州镇总兵樊燮以见面不跪有骄倨之罪革职。樊燮不服,遂勾结湖广总督官文。官文为了打击湘军势力,就弹劾左宗棠,还让他去武昌与樊燮对质。当时,朝廷下了密旨给官文:“如左宗棠果有不法情事,可即就地正法。”肃顺得到消息后,立刻着手援救。很快,胡林翼保举左宗棠的折子,星夜呈到咸丰案前。咸丰询问肃顺,肃顺趁机推荐,结果左宗棠不仅没死,反而名声大增,受到重用。1861年8月,毛鸿宾实授湖南巡抚后上疏:“左宗棠识略过人,其才力不在曾国藩、胡林翼之下,今但使之带勇,殊不足以尽其长,倘畀以封疆重任,必能保境安民,兼顾大局。”后来左宗棠扶梓出关,平定新疆叛乱,成就一代伟业。

正是有了肃顺的保驾护航,曾国藩集团才得以做大做强。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后,大批保奏部将、幕僚等,每次都不少于三人,多的时候能达到九人,几乎都得到朝廷批准。后来,湘军大将几乎都手握地方实权!

所以,当曾国藩得知肃顺被杀时,大惊失色,可谓惶惶不可终日。因为,他不确定肃顺死后清廷能否延续重用汉人的政策,一旦变天,自己就会有杀身之祸。好在慈禧和奕?都是明白人,虽然杀了肃顺,但是继承了“以汉制汉”的策略,这才让大清“回光返照”。

王闿运有段评论很精彩,可谓一语中的:

“肃顺之学术经济,迥非时人之伦,军书旁午时,庙谟广运时,皆肃顺一人之策,故能成中兴之功。”

一言以蔽之:肃顺提出的这项政策,让大清多活了50年,也让中国人多留了50年辫子。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肃顺的出现,清王朝必定终结在太平天国手里,而洪秀全等人一手打造的帝国,实在太不靠谱,尤其是推翻孔像、烧毁经籍等行为,激怒天下儒生,最终的结果可能是:

曾国藩等人于乱中取胜,建立新的王朝,开启洋务运动,走上与世界接轨之路。没了满清朝廷的干扰,近代化进程势必加速,民族复兴之路或许能走得更顺畅些。

而中国人,或许早就剪掉了辫子!

祥说:肃顺的“以汉制汉”政策,让原先“满重汉轻”、“内重外轻”的格局一转而为“满轻汉重”、“内轻外重”,极大影响了历史进程。可惜,他在教科书中,仍然只能充当被杀头的角色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国藩、左宗棠是被同一个人所成就的
高中华:肃顺与曾国藩集团关系述论
曾国藩要官,咸丰不给,最后用四个字挟制咸丰!千万别低估老实人
湘军大员曾想把曾国藩扶上皇位
宿松会议:一场改变晚清格局的湘军集团高层会议
左宗棠晚年为何要和有恩于自己的曾国藩彻底决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