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说中的政治:《红楼梦》蕴藏的家族兴衰规律

中国人从来都是把“修身齐家”和“治国平天下”结合起来的。治家和治国不一样,但也有一些相通之处。善于由近推远,这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思维方式。

增长人生感悟,提升政治水平,不仅要学点历史,还要读点小说。《红楼梦》无疑是小说之中一个最好的选择了。它把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寓意深远,耐人寻味,值得反复品读。据说,读《红楼梦》,不读五遍以上是不行的。

从古到今,历史上几乎所有的读书人都关心一个话题,就是探究政治的兴衰、治乱、沉浮的规律。《红楼梦》的政治主题则是王、史、贾、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它其实是以家族作为例子,具体形象地揭示了政治兴衰的规律问题。

《红楼梦》中蕴藏的兴衰规律,是从不同的层面展示出来的。下面,我们就从哲学宿命规律、政治资源规律、经济消耗规律和文化危机规律等4个方面,略作梳理。

01 哲学宿命规律

在中国的哲学观念里,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都会呈现出一个生长、兴盛、衰落、灭亡的过程。这是一种普遍化的规律,无可逃避。在《易经》的“乾”卦中,从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揭示的也是这样一个过程性规律。

所有的朝廷以及家族,都难逃这个普遍化的兴衰规律。所谓“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越是强大的时候,越要慎重行事。这是中国文化穿越历史长河积淀的智慧,相比而言,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显得年轻气盛,就很少讲这一点。

在《红楼梦》里,有一首“好了歌”,“好”便是“了”。一个事物发展到顶点,也就意味着开始走下坡路。世人只知追求“好”,但往往忘记了与之伴随的“了”。《红楼梦》提醒读者,不要忘记,到最后只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02 政治资源规律

一个政治系统是从漫无边际的混沌中建立起来的,要维持自身运行需要多种资源支撑。

政治资源规律不仅对贾府适用,对于不同时代和不同历史背景下的社会,也都有参考意义。

对贾府来说,政治背景是重要资源:一是作为荣国公之后,算是名门高第;二是元春成为贵妃,算是皇亲国戚。可惜,这两个背景后来都失效了。一则荣国公后已经过了好几代,恩泽渐消,二则元妃死得早。这些对于贾府衰落,具有重要的影响。

除了政治背景,还有德行形象。中国传统的政治非常讲究道德化,就是说,要德行高尚的人才配做大官。贾府的情况,是反其道而行之的。用焦大的话说,“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还有的说,除了门口的石狮子以外,全是不干净的。由于不能积德养福,这个家族也渐渐失去了护佑。

相比德行形象,本领功劳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有作为,才有地位。贾府显然也没有太大作为了。做人不能只是吃老本,要不断立新功。但是,贾府不仅没有“攒人品”,几乎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本事,没有立新功。

总的说,贾府是政治资源趋于恶性化的家族,注定了难逃厄运。任何个人、家庭、集体,如果不是积极积累资源,而是为非作歹、恶性消耗资源,恐怕都逃脱不了衰微、覆灭的命运。

03 经济消耗规律

政治和经济其实是一体的,规律上具有相似性。若说两者的差别,无非政治侧重经营人心,经济侧重经营钱财。

一个家族如果没有经济上的良性积累,也会很快消耗殆尽。贾府寅吃卯粮,赤字非常严重。元妃省亲那一章,其实就暴露了很多问题。贾府上下,雁过拔毛、以权谋私、牟取暴利等情况,都有出现。

《红楼梦》里有句话,“大有大的难处”。这句话出自冷子兴之口。他数落贾雨村,亏你还是个秀才,却不了解生活,不了解事理。家大业大,维持运转的消耗也大,如果周转不济,也会趋于灭亡。只不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衰落的过程很缓慢。

贾府其实很缺钱。快过年了,家里的佃户送来皮货、腌肉、粮食、各种能保存的蔬菜等,可是贾珍看了之后说,送这点东西,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庄户头子乌进孝就解释,现在农村天灾人祸、生产凋敝。这些都是当时社会状况和贾家经济危机的反映。

04 文化危机规律

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的动摇,会造成最具有根本性的冲击。这一点对贾家也不例外。《红楼梦》里,除了贾政一个人外,其他人对当时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都抱疏离的态度。家族中的一些重要人物,离当时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越来越远。

比如贾敬,一心求仙,整天不是打坐就是炼丹,压根不为家族兴旺、社会发展做贡献。《红楼梦》里说“箕裘颓堕皆从敬”,而贾敬最后,也因为吞丹太多死去了。

贾宝玉当然很好,但他也疏离社会主流价值。他最讨厌别人说,你要好好读书,将来报效朝廷求取功名。他很看不上贾雨村那种满口仁义道德,实际完全为个人谋私利的现象。

真正认真做事的,只有贾宝玉的父亲贾政。但是,贾政又太刻板、太严格,导致手下的人都离开了。这就是太严肃了,脱离实际,不容易成事。

文化危机的影响虽然看起来不那么明显,但是危害无穷。它所导致的最大恶果,就是人才的匮乏。那么大一个贾府,没人管得了事,只靠王熙凤勉强支撑。给秦可卿办丧事的时候,请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才发现原来那里管理、财政、人际关系各方面,全都不行。而王熙凤又聪明擅权不知惜福,缺乏战略眼光,重小利,爱表现,最后下场也很悲惨。

结语

《红楼梦》里提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般人容易误以为,这是教人世故,其实,既善良又聪明、既老道又正直,不比傻傻的善良更好吗?人性有黑暗、有邪恶的东西,我们需要直面它、了解它,同时超越它。小说中的政治,让人洞察邪恶,更让人增长智慧,珍视和欣赏真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此人是红楼梦最聪明贾家人,有拯救贾家能力却将贾家推向深渊!
红楼梦中有什么政治隐喻?一个炮仗隐藏一段历史
别争了!红楼梦真事隐:宁国府影射明朝事,荣国府影射清朝事
五条抄家大罪贾家触犯四条,若只看到这些也是白读《红楼梦》
家族兴衰有规律(随笔)
蒋海燕——《红楼梦》第二回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