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是清华大学“镇校之宝”,躲过了秦始皇焚书,书法界的稀世奇珍

清华大学是我国实力最强的高校之一,为世界培养了海量的人才。该学校的博物馆也是世界大学博物馆中的佼佼者,馆藏文物很多,其中称得上是“镇馆之宝”的,当属“清华简”,它是对清华大学所藏的战国竹简的统称。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焚书坑儒”,烧毁的主要是诗书、史书,这令不少上古典籍失传。公元前154年,鲁王刘余在曲阜孔府的墙壁中发现了许多竹简,其中包括《尚书》《礼记》《论语》等幸存古籍数百篇,它们被统称为“孔壁藏书”。

西晋时期,汲郡盗墓贼在魏襄王陵墓中发现竹书数十车,其中包括《竹书纪年》,此陵古书被统称为“汲冢古文”。而清华大学所藏的2500余片战国简,是足以与这两次重大发现并列的。这些竹简都是被盗掘出来的,经李学勤考证,均属战国后期文物,也就是说它们也躲过了秦始皇焚书。

清华大学能存有如此巨量的竹简,除了李学勤等人慧眼识珠,还要感谢一位该校校友,他将拍卖所得的2388枚战国竹简全部捐给了自己的母校。这批竹简兼具历史价值和书法价值。从历史角度来说,“清华简”中首次发现了周文王的遗言和周武王的乐诗,以及古本《尚书》。

从书法角度来说,它对于我们研究先秦书法史至关重要。根据丛文俊《古文蝌蚪》一书,可以判断“清华简”基本上是楚国文字,出自多人之手,风格虽然不同,但都笔法娴熟、运笔精到,与《包山楚简》《郭店楚简》颇有相似之处。

楚系文字在整体风格上共性很大,用书法史学家丛文俊的话形容:“用笔清劲圆美,秀润婉转。简虽狭窄,却能纵横洒落,流光溢彩”。战国晚期,楚国篆书正在发生“隶变”,且已经跨越了“蝌蚪篆”阶段。“清华简”书法笔力遒劲而灵活。

横画粗实圆劲,甚至出现了尖锋、斜切起笔,以及提按动作。行笔迅疾,圆笔为主,笔画流畅多姿,虽然率意,但是根据字形的对称、侧锋的使用,都能看出笔法的严谨。书写者具有较为扎实的功底。横竖撇捺基本笔画粗细对比明显,这说明了先秦书法的成熟性。

细观“清华简”,我们能看到很多一眼可辨的字,如“王”“疆”,他们有了楷书的初步形态,其他的字中也出现了连笔草简,横画顺势回锋、撇捺波挑舒展的隶书笔意。“清华简”书法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布局舒朗和书写工整,且顿压起笔明显。有学者指出“清华简”的书写方式包括刀刻、类似羊毫笔誊写和尖状器(硬笔)蘸墨书写多种方式。

我们的书法史有至少3000年的跨度,殷商至秦汉是书法的萌芽和发展期,此时的文字古雅可爱,结字变化多端,清末不少书法家都以这段时期书法为师,而“清华简”为代表的楚系书法,又是其中最浪漫洒脱、天马行空的一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津网清华简争议
解密先秦中国
2006年,香港文物圈子里突然有人秘密兜售“战国竹简”
清华大学收藏的战国竹简正式亮相!证明传世《尚书》竟然是伪作!
《中国书法报》2020年第30期(总280期)预览
太史公未见过的《清华简》解开2大历史悬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