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三讲·产后护理-笔记13:如何坐月子

第三讲    产后护理

笔记13:如何坐月子

产妇分娩时因过度用力(顺产)而耗损元气,随着宝宝出生时产道损伤出血过多,又有气血亏虚、百节空虚,需要一段时间的调补,因此产 后必须坐月子才能恢复健康。如果月子养得好,很多原来的痼疾都会治 好(生孩子看似大伤元气,但对很多疾病来说,也是一个祛除病邪的方 法),如果月子养不好,也会留下一身疾病。自古以来就很重视产后坐月 子的问题,总结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因为时代的不同,人们生活条件的 变化等因素,古人的一些经验并不适合现代人。

坐月子,大多是指产后1个月的时间,要在室内进行身体的康复调 养,所以古人称为月内,这1个月内有避风、禁水等诸多的生活禁忌,以 便使身体得到较好的康复。等到身材较好地康复了,才能走出屋外。康 复调养1个月后,产妇可以走出屋外稍事活动,但因为身体还没有完全康 复,所以还得避免很多不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笔者将产后的身体康复调 养总结为“三个三”。

第一个三,是产后三天不能下床,得躺在床上静养。孕妇分娩,不论 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对人的气血损耗都极大。此时最好的做法就是卧床静 养,恢复元气。所以产后三天,是身体康复的黄金三天,这三天里,要使 恶露败血尽可能排掉,使消化系统的功能及时恢复、控制感染等。

第二个三,是产后三十天不能出屋。虽说经过前三天的卧床静养,身 体的功能得到些恢复,但身体的元气还是很虚弱,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里有利于身体康复,所以最好待在屋里,但也不是说一动不动,而是要随 着身体的康复,适当活动身体。产后三天,身体元气开始康复,可以有上 厕所之类的活动(因为元气还很虚,此时产妇还不能过多活动);十来天 后,元气得到较大的补养,机体恢复较好,可以起来在屋里不时走动。过 了二十来天,可以做做广播体操等。活动身体虽会消耗能量,但对全身性 的气血通畅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元气要流通于全身,促进新陈代谢,对机 体的康复很有益处。所以坐月子切勿卧床不动,过于卧床,气血不流通, 反不利健康。

第三个三,是在产后三个月内不能有性生活,因为孕妇在分娩时生殖 器官会有损伤,只有等到生殖器官完全康复后才能有性生活。笔者认为, 女性的身体恢复,一个卵子发育成熟周期(82天,差不多三个月经周期) 还是有必要的。通过三个月经周期的调养,产妇的身体,不论是产道的损 伤,还是内分泌,都得到正常化,这对长远的健康来说,很有意义。

以上三个时期还有一些注意事项。

产后三天,这是关系到产妇身体健康的三天,笔者称为黄金三天,这 三天有必要绝对卧床静养,尽可能不要打扰产妇,这是对产妇的“隔离保 护”措施,提供一个不受干扰、可以完全卧床静养的环境。另外要尽早促 进脾胃的功能,现在医院里对产妇(特别是剖宫产)的卧床静养要求很到 位,但总是躺着不动,对产妇的身体康复亦不见得是好事。

中医的穴位刺激,最好在产后半小时就进行(产妇的病床推出产房, 再到病房,时间也要十几分钟,等到产妇回到住院的房间,安静躺下后, 差不多也就有半小时了),笔者一般独取一个足三里穴进行按揉。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四横指,但笔者取足三里, 一般不机械的以三寸定位,而是在这个部位反复按揉,找出最明显的刺激 反应点作为定穴),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足三里是应用很普遍的一个强壮 穴位,有燥化脾湿、生发胃气的作用。《灵枢经》有曰:“肠中不便,取 三里。”以下胃气逆。《马丹阳十二穴歌》有曰:“能通心腹胀,善治胃 中寒,肠鸣并泄泻。”《四总穴》歌诀有:“肚腹三里留。”都充分说明 了足三里对消化系统有直接的调节作用。

足三里是一个能针对消化系统进行双向调节的重要穴位,常用于胃 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肠梗阻等。现代医学研 究证实,针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 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在神经系统方面,可促进脑细胞功能 的恢复,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在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方面,可 以改善心功能,调节心律,升高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糖;在内 分泌系统方面,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可提 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

另外,产后静卧于床,不仅对消化系统的功能恢复不利,对肺的呼吸 功能亦不利。针刺足三里时,能增加肺通气量。肺朝百脉,辅心运血,吸 纳清气以推动心血的运行。刺激足三里,还有利于血液的运行。现代,足 三里不仅用于消化系统的疾病,还广泛应用于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 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胱 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可见足三里 主治甚广,为全身强壮要穴。用于产后,实在很理想。

对于便秘的治疗,临床上除了足三里外,大多还会选天枢等穴位,但 产后大便不通,笔者多不选天枢,因为天枢在腹部,过于刺激对身体的恢复反而不利,故而常取四肢肘、膝关节以外的穴位,一者取穴方便,二者 损伤也小。比如产后见有呕逆,可用足三里配合内关;如因为输液带来的 痰湿,可用足三里配合丰隆、三阴交;见有炎症(湿热毒),可用足三里 配合阳陵泉、行间,以理脾化浊、清利湿热。

产后通过刺激足三里和口服运脾补气、宽中理气的中药(见前文“产 后黄金三天”),针药结合,多在产育当天就可以通腑,以利于进食。对 于产后元气大亏之人,越早进食,对身体的康复越有利。

产后三天之内(住院期间),如果腑气已通,可以进食后,食物的温 度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凉。因为元气大亏之人,身体不耐寒热,稍有不慎 都会伤人。所以这三天之内,产妇要戴帽子,使头部保温(帽子不要太 厚,但要大点,把整个头和前额都能包住。因为头为诸阳之会,此时头部 受凉,不仅日后会留下头痛的毛病,还不利恶露的外排。很多妇人在月 经期洗头,月经就不再来,就是因为洗头后头部着凉,影响了气血的运 行)。另外,一定要防冷风,切不能被冷风吹到。冷风会直接从鼻孔吸到 肺里,会形成外感病,元气大亏之时受外寒,不仅影响恶露外排(血遇寒 则凝,受寒后血脉凝滞不通),还会引发肺炎等危症。所以避风、戴帽子 是很有必要的。

三天过后,在医院里再住院数天,产妇的身体气血得到些许康复而出 院,但身体还是很虚弱,回到家里还是要戴帽子保暖,不能被冷风吹到。 因为产后气血虚弱、筋骨松弛,百节空虚,风寒湿邪易乘虚而入并深入骨 髓,引起感冒、风湿、关节酸痛、腹泻等,日后很是难治。冬天因为天气 严寒,大家都知道保暖;夏季炎热的气候最难熬,空调冷风、电风扇等应 用较多,产妇用时不应直对电扇或空调,使室内空气流通,人感觉有些凉 意即可。

回到家里,不要有太多的亲朋好友来看望。因为来的人多了,产妇不 得不劳神多说话。多言伤气,产妇气虚不足,再加多说话,气会更虚。所 以产妇回家后,应有一个相对安静舒服的环境,以利于身体的康复。话说 多了,肺气一伤,就不能摄血,这都是得不偿失的事。

对于月子里喝水的问题,有人提出月子里不能喝水,觉得喝水后会引 起水肿、关节痛等疾病,要喝米酒(甜酒酿);而有人觉得产妇生产时丧 失了大量体液,产后又容易流汗,身体水分大量流失后,如果严格限制水 分的摄取,会使体液电解质不平衡,造成脱水的现象,所以坐月子时应多 喝水,或吃水果等。其实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定论,切不能机械针对,而要 看实际情况。

人体对水湿的代谢(中医学称为气化或运化)主要靠肾气的温煦(肾 主气化),如果产妇本就是脾肾两虚,加上生孩子使脾肾更虚,对水湿的 运化作用就会下降,水湿就会内阻。产后元气大亏,一下子输入过多的水 分难以运化而见湿阻的情况很多,如果见湿阻之人再大量补进汤汤水水, 反而加重身体的负担,形成产后水肿。所以应视产妇的具体情况来定。如 果见舌淡胖,舌边有明显的齿痕,舌苔白厚腻,这是体内有水湿阻滞,如 果不口渴就可以不喝水;如果舌红、苔少、易口渴,这是阴虚之表现,自 然可以适当多喝水。

久视伤血,久视伤神,坐月子期间要鼓励产妇多休息,哪怕后半期, 身体感觉不错,也应适当活动筋骨,而不能劳神久视。所以,坐月子时, 一定要尽可能地让产妇的情绪处于一个相对宁静的环境。

月子期间,饮食方面要清淡,营养全面。味淡能通,有利于通乳。并 且清淡食物利于消化吸收,对身体的恢复有利。

清代名医李士材的《医宗必读》有一篇文章写了对富贵贫贱治病有区别,书中说:“大抵富贵之人多劳心,贫贱之人多劳力;富贵者膏粱自

奉,贫贱者藜藿苟充;富贵者曲房广厦,贫贱者陋巷茅茨;劳心则中虚而 筋柔骨脆,劳力则中实而骨劲筋强;膏粱自奉者脏腑恒娇,藜藿苟充者脏 腑恒固;曲房广厦者玄府疏而六淫易客,茅茨陋巷者腠理密而外邪难干。 故富贵之疾,宜于补正;贫贱之疾,易于攻邪。”意思是说富贵的人吃得 好,住得好,但劳心。吃得好则脾胃不足,使“脏腑恒娇”;住得好则人的 腠理不固,毛孔疏泄,人易感受外邪(玄府疏而六淫易客);劳心多思则肝 郁之气郁滞不通,后天化源不足,于是筋骨不健(中虚而筋柔骨脆)。现在 年轻人,所过的正是李士材所讲的“富贵”生活,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社 会竞争压力也大,所以饮食上更不能大鱼大肉地吃,否则消化不了。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多胎产的问题,现在虽说少生少育,但是多次 流产的问题也非常严重。流产必伤肾气,使气血两虚。腰属肾,肾虚则腰 不利,加上月子里要哺乳,于是很多产妇都有腰膝酸痛的毛病。所以月子 里的饮食一定要考虑到固肾壮骨。此时有必要用中药配合治疗,可采取药 膳的形式。

笔者针对肾气亏虚,月子里见腰痛的情况,拟下方治疗,效果尚可。

▶处方:生黄芪50g,党参30g,苍术20g,厚朴20g,狗脊50g,菟丝 子50g,枸杞子30g,益母草20g,当归10g。另外再加生姜三五片,  放到中药里一起煎。

如见大便不畅干结,加杏仁10g,火麻仁30g,枳壳15g;如阳虚之 人,要防外感,加巴戟天30g,肉桂5g,苏叶15g;见阴血虚而有热,加 黄芩30g,麦冬30g,五味子10g;见水肿,加茯苓50g,泽泻20g,葫芦壳30g,桂枝15g;因为平时多思,产后气血亏虚而见情绪抑郁,防止产后抑 郁症发作的,加郁金15g,半夏20g,柴胡10g;产后津血亏损,无力制约

相火,见心烦失眠的,去黄芪,加桑叶30g,黄芩20g,麦冬30g;见脾虚 失运,胃口不开,加半夏15g,山楂15g,不能用麦芽消导,会引起回乳; 如有炎症,见恶露臭味,去枸杞子,加败酱草50g,红藤30g。

这个药方和产后三五天之内服用的药方不同,那个药方主要考虑到恶 露的外排,所以调血药较重。这个药方则是针对脾肾两虚的身体调补,所 以用药纯和,稍加些许调血药疏通气血而已。

有人认为产后十余天主要目标是排净恶露,不能补。笔者以为此言差 矣。产后气血大虚之人,自然要补,只是要看怎么补,用什么药和补药配 合使用。产后必有恶露,排恶露是一个祛邪过程,同时也会耗损气血,如 果再不补,不是虚上加虚么?补气药、补阳药,用后会见人的精神兴奋起 来,但补气药中的人参、黄芪、党参,只要用得当,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古时的人参多指的是党参,现代的人参常指的是东北产的红参(别

直参)。党参的作用在于补气生津养血,《伤寒杂病论》中用党参,每 每用于气阴两虚,如“人参加白虎汤”用于汗出过多的气阴两亏,产妇 多见汗出,不用党参补养怎么行呢。另外黄芪补气升清,固表排毒。产 后多见瘀毒要排,体虚而表不固则易外感,黄芪自是常用品。至于现在 东北产的人参,因为炮制方法的不同,效果也不同。晒干的人参称为生 晒参,药性不寒不热,很纯和,是产后调补的良品;别直参,则是熟人 参,性温,味甘中有苦,质沉,所以还有些下行之性,吃了别直参可见 出血增加,月子里不用为好,但如果产后见大汗不止,不用大剂别直参 还是难以收摄元气,只是不能久用罢了。有时用一下,补气摄津还是很好的。

另外,在月子里,除非恶露不下,一般不选择药性偏强的红花、桃仁 等活血化瘀药,以免出血太过,不利身体,而以益母草、当归这些药性缓 和的为好。

对于药性较热的干姜、肉桂、附子等药,一般是明显的阳虚有寒,或 见气阳两虚无力气化的水肿才用,平时调补身体,还是不用为好。清热解 毒类或其他寒凉药,亦是见到有明显的炎症或内热才用。月子里用药,温 凉偏性太过,反生他变,对宝宝的健康也不利,因为乳汁为气血所化,母 亲血热则乳热,血寒则乳寒。

月子里还要不时观察恶露的情况。正常的恶露有血腥味,但不臭,如 见臭味则说明内火重,有炎症,要及时治疗,饮食切不能选择温热之品。 正常的恶露一般半个月会干净,并且排出物的颜色会转为白色。有些产 妇,孩子都满月了,还见血性恶露不断,这就要去医院检查,以免变症。 对于月子里洗头的问题,这要看情况而定。笔者认为,在血性恶露没

干净时还是别洗为好。头部受凉,不利于恶露外排。等到血性的恶露干净 了,自然是可以洗的。卫生问题一定要注意。除了洗头,还有口腔卫生、 阴部卫生等,一样要重视。产后三五天内,用温水漱口就可,因为产后 百节空虚,牙齿松动,此时刷牙对牙齿不利,但是产后1周,气血开始恢 复,可用软毛的牙刷刷牙,只是刷牙时力量要小些,刷牙的水要用比体温 稍高的温水,不能用冷水。

月子如果调养得好,有1个月的时间调养,产妇的身体功能多能得到 较好的康复,可以走出家门,呼吸下新鲜空气。视气温高低增减衣物,避 免外感。不要碰冷水,月子结束后,元气未复,此时受寒,寒邪还是会伤 人很深。

坐月子是产妇生完孩子后身体康复调养的一个时间段,对女人以后的身体健康意义重大。随着网络等信息沟通的普及,很多人盲目学习西方国 家经验,不是很重视产后调养,这是需要反思的问题。

当然,时代变化,中医也一样要随着变化,才能应付多变的疾病。坐 月子也一样,前人的一些经验是局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需要结合现代社 会的特点有选择性地继承。

[案1]患者,31岁,立秋时节产子,剖宫产,住院6天。

虽说天气暴热,因为医院的中央空调很凉,加上医院的窗帘很厚,所 以房间里很凉快,加上抗生素一直在用,所以一切都好。回家后,家里的 窗帘较薄,立秋后的太阳已向南靠,阳光直照房子的玻璃窗上,虽说家里 也开空调,但玻璃被太阳晒得烫手,暑气还是一样的存在。考虑在医院过 用输液,内湿重,产妇见舌苔厚腻,于是饮食以西瓜皮炖排骨调养,中药 用补气和胃、清热解毒为治。

▶处方:生黄芪30g,党参30g,苍术30g,厚朴30g,枳壳20g,益母 草30g,败酱草30g,黄芩20g,茯苓30g,菟丝子50g,狗脊30g。

但药力还是不足,产妇见口干渴不已,数日下来,见创口边红热发 痒,小儿亦见烦躁不思睡。此为暑热之毒为患,于是把南边窗户外面再挂 一块布以挡太阳照射,创口每天用碘酊消毒后换外敷纱布,中药处方拟清 热化湿。

▶处方:生晒参30g,苍术30g,厚朴20g,茯苓50g,枳壳20g,益母 草30g,败酱草50g,黄芩20g,连翘20g,干姜10g,荆芥15g。

两三日后痒止红退,小儿排出黄绿相夹的大便,也能安然入睡。

[案2]某妇,寒冬产子,住院期间受寒,发高热不退,乳房胀痛, 乳汁不能外流。此为寒邪郁闭,化热生毒,急用吸奶器把乳房里郁滞的乳 汁吸掉,服补气散寒之药。

▶处方:生黄芪50g,生石膏100g,麻黄5g,苍术20g,厚朴20g,益 母草30g,当归20g,蒲公英30g,干姜20g。

药后热退乳通。产后妇人身体大虚,见伤寒化热,切不能套用麻杏石 甘汤原方,一定要在补气运中的前提下应用,气足才能有力祛邪外出。另 外还要时时考虑腑气通畅的问题,所以笔者治疗产后病,厚朴、枳壳的应 用频率很高,就是为了通腑气,以利脾胃运化。对于乳汁不通、乳房胀痛 的发热,一定要把郁积在乳房里的乳汁抽掉,否则易发生乳痈,并且不易 退热。

出院后,嘱其用生姜20g,党参30g,大枣5枚,隔水炖。再加益母草 颗粒两小包混合于其中,上午饭后服用以防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来自金牌月嫂的总结:如何坐月子,才能迅速恢复元气?
产后中医调理——月子病,月子调
别纠结啦!这些是坐月子的注意事项
坐月子期间要掌握保健要诀
经典现代坐月子养护方法
坐月子 | 月子期间要注意的7大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