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投资不可能三角”是铁律吗?什么样的基金能做到“既要又要还要”

买基金,境界决定高度,认知决定行动。何解?且听老法师慢慢道来。

自己做股票,还是委托优秀基金经理?

中国股民是全世界最辛苦和博学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要关注国内和全球经济形势、政策走向,要懂各产业各行业,要深入分析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主业、产品、财务状况,还要研究技术形态和资金动向,中国股民也是很悲哀的人群,无论是小白还是老白,难免成韭菜,劳而无获甚至亏损累累不在少数。

对大多数人而言,投资不是件快乐的事,情绪受股市和持仓波动,徒增烦恼,影响正常工作、降低生活质量,由此“炒股票不如买基金”越来越成为市场共识,即便是高手,也过渡到买基金为主。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总体上优于非职业选手,对投资具有深刻理解,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较为成熟,非理性行为较少,而且随着投资品种、投资工具和投资策略更加丰富,已经不是简单炒股的时代了,非专业和非机构不会或不能的赚钱路数随之猛增,个人无法企及。

挣钱的目的是让生活更美好,人生更精彩。有优秀的基金经理帮你操心赚钱,就有时间去做很多自己喜欢的事,可以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然而,买基金也不是件省心的事。

投资不可能三角

有阵子大小领导们高屋建瓴,经常讲“既要...又要....还要...”,你回顾下,大部分只做到了一个要,做到两个要已经非常好了,做到三个要的没见过。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好在大领导已经改口成了“既要、又要”。

挑领导毛病容易,我们芸芸众生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下面这幅图是北落de师门团队原创的,展现了基民的极端心态。

既要收益高,又要波动小,还要流动性好,更要什么什么,一口气八个要,只有骗子会告诉你他们都能做到,而且必须是想象力极丰富的骗子,敢于挑战人类和宇宙极限,当然现实中基民还是较为理性的,只是理性的程度有待提高。

投资理财的目标当中,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难以兼得,称为“投资不可能三角”。

高流动性 低风险的资产,收益往往不高;

高流动性 高收益的资产,需要承担高风险;

低风险 高收益的资产,需要牺牲流动性。

投资不可能三角的认知,有助于帮助投资者建立合理预期,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三项需求排个序,何者优先、何者次之、何者末位,这是初步排序,针对具体投资产品,又需要考虑各需求的替换关系。 

举例,基金A的年化收益20%,历史最大回撤16%,则卡玛比率为1.25(卡玛比率:年化收益率与最大回撤的比率),基金B的年化收益12%,历史最大回撤9.6%,卡玛比率也是1.25。如果按卡玛比率一个指标衡量,基金AB是一样好,那到底是选A还是选B,答案:该选A的选A,该选B的选B,主要取决于你对收益预期和回撤控制的替换关系的衡量。选B的安全需求排序很高,愿意以减少8%收益的代价换取回撤降低6.4%

你必须知道自己要什么,按照自己所要去选择投资品,按照自己所要去衡量投资品,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适合自己的基金,才是最好的基金。

“投资不可能三角”并非铁律

蒙代尔不可能三角是现代金融理论中的一个著名理论: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流动自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投资界纷纷引用,演绎成为“投资不可能三角”,与常识甚为吻合,被尊为铁律。是铁律吗?老法师认为不是。投资不可能三角不是理论,是常识的总结,如果构成常识的基础事实发生重大变化,投资不可能三角也就不成立了,分四类来讲解。

第一类,在单一策略基金中,投资不可能三角基本是成立的。单一策略往往在特定市场环境下出现适应性困难的情况,市场环境有利时,单一策略基金表现优良,市场环境不利时,单一策略的表现会令人失望,正常现象。必须进一步指出,单一策略的简单组合,比如几个做白马股的明星基金凑在一起搞的FOF,因子基金同质化,所起组合效果十分有限,即便是不同风格的股票型基金做组合,因与股市相关性很高(70%以上),组合效果比较有限,此类FOF可归入单一策略基金看待。

第二类,股债混合基金,投资不可能三角可以不成立。债和股的特性迥异,股债配置是有实际意义的。举例,易方达有两张:张坤、张清华,张坤是基金大网红,豪赌出英雄的代表人物,张清华社会上名气不大,但业内评价一直很高,被誉为“股债混合专家”,张清华团队管理的易方达安赢回报基金,是一支股基混合产品,股债基本按55配置,近三年累计收益125%,近三年内最大回撤仅14%6月底已创了历史新高,基金表现非常优秀,其投资理念、投资方法、持续盈利能力等全方位得到验证。张清华团队管理的基金兼具收益高、风险较小、流动性好三大优点,用结果表明“投资不可能三角”不是铁律。

第三类,多策略基金,一只基金中使用多个策略,可能包含市场中性、管理期货、套利、期权等策略,据华泰证券研究,全球对冲基金中,多策略基金占14%,国内多策略占比较低,是由于放大了多策略基金的缺陷:策略选择的主观性偏强,对基金经理的要求高。理论上,在多策略基金中,投资不可能三角可以不成立。

第四类,组合基金中,投资不可能三角基本上不成立。包括两类,自己做大F的基金组合,标准的FOF基金,MOM产品形式和FOF不一样,可以认为是FOF的变形,以上投资方式的原理一样,通过配置、组合、优选,分散风险、降低波动、平滑曲线、追求长期稳健回报,而且容量可以巨幅放大。此类中,中基私募优选50稳健型指数FOF尤其值得关注, 是理性的高净值客户的首选产品。

总结:原来,大领导说“既要又要还要”,在投资领域是可以实现的,关键看你选了谁选了什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类固收”到“固收 ”:中国私人财富大迁徙
次贷危机十周年:亲历者再诉对冲基金“浮沉录”
指数增强型FOF策略:Smart Beta与基金指数
资本市场 品味饕餮盛宴的正确姿势
聊聊“不可能三角”在基金投资中的应用。
十分不建议买FOF基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